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孙权都已经求和了 刘备为何没有答应

夷陵之战孙权都已经求和了 刘备为何没有答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756 更新时间:2023/12/5 7:48:08

对夷陵之战和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孙权求和,刘备为何不答应?你看孙权的求和信上写了什么?

事实上,孙权表面上是求和,但私下里是在嘲讽、恶心刘备,他根本没有求和的诚意!不信你看孙权的求和信是怎么写的!

夷陵之战

三国时期,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决定了天下大势的一场仗!实力比较弱小的蜀汉和吴国在针锋相对,而作为实力最为强大的曹魏,却在一边看戏,令人非常意外,稍不注意,这很可能就会演变成曹魏统一天下之战!遗憾的是,曹丕的水平还是太差了,比不上曹操,不过虽然曹魏没能统一天下,但吴蜀两国的胜负最终还是分出来了!

夷陵一战,蜀汉大败,损失了大量精锐,自此,蜀汉基本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剩下的时间只不过是在苟延残喘!而东吴,也彻底失去了和蜀汉通力合作的基础,即便日后两国再次结盟,也不可能像当初那么彼此信任了,蜀汉始终在提防着东吴!即便到了蜀汉灭国的前一刻,其军民仍然在死命抵抗东吴,宁愿降曹,也不愿投降东吴这个背信弃义的国家。

所以说,其实从夷陵之战爆发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天下的大势!吴蜀两国失去通力合作的基础,只能苟延残喘,最终灭亡,曹魏才是最大的赢家!可以说,但凡孙权和刘备有统一天下之心,他俩其实就不应该打夷陵之战,而且在夷陵之战爆发前,孙权还曾主动地向刘备求和,但刘备却并没有答应,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孙权求和,刘备不答应的原因,网络中有非常多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太好,双方共同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结果关羽被孙权偷袭杀害,所以刘备想要为关羽复仇,拒绝了孙权的求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刘备为关羽复仇是假,他真正拒绝孙权的原因是想借此灭掉东吴,扩大蜀汉的实力,然后和曹魏划江而治,之后再发动北伐,统一天下!

上面这两个观点,其实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过在本文看来,这两种观点还是看得太浅,要搞清楚刘备为啥会拒绝孙权的求和,我们需要回到当年具体的那件事情上去!

孙权给刘备的求和信

赤壁之战,曹操势力强大,于是孙刘两家结盟,共抗曹操,开了孙刘两家的蜜月之旅。不过到了公元219年,汉中之战后,孙刘两家的关系开始急速恶化!在这一时间段,关羽发动了令华夏震动的襄樊之战,把曹军打得狼狈不堪,而就在关羽准备乘胜追击时,孙权却从后面捅了关羽刀子,不仅偷袭占领了荆州,而已把关羽杀了。自此,孙刘两家正式结仇!

按理说关羽被杀了,荆州被抢了,刘备应该立马出兵进攻孙权的,不过由于刘备才打完汉中之战,军民疲惫,无力再发动大战,所以直到公元221年,刘备才正式发动了伐吴之战。在这期间,刘备还创建了蜀汉,登基当了皇帝!

刘备举大军伐吴,孙权自然要有所表示了,于是他向刘备表达了求和的意思,并让诸葛瑾给刘备写了一份求和信。不过在收到求和信后,刘备不仅没有打消伐吴的念头,而且伐吴之心更胜一筹,这是为什么呢?

诸葛瑾给刘备写的求和信,有两个版本,大众最熟悉的版本,乃是这一个。

原文:瑾曰:“……后关公取襄阳,曹操屡次致书吴侯,使袭荆州;吴侯本不肯许,因吕蒙与关公不睦,故擅自兴兵,误成大事,今吴侯悔之不及。此乃吕蒙之罪,非吴侯之过也。今吕蒙已死,冤仇已息。孙夫人一向思归。今吴侯令臣为使,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仍旧交还,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

这是三国演义孙权求和的版本,由于三国演义流传甚广,所以这个版本也大众熟知。在此版本中,诸葛瑾的姿态放得非常低,把孙权积极求和的态度给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诸葛瑾的意思有三层,第一层是把偷袭荆州、斩杀关羽的责任推给了吕蒙,说这件事情是吕蒙私下里瞒着孙权干的。虽然这个借口很假,但至少从面子上解释了东吴并非想要和蜀汉为敌,他们也不想杀关羽、夺荆州。

第二层意思是,东吴会把占领的荆州之地,归还给蜀汉,这样的话就相当于认错了。第三层意思是交还人质。孙尚香和刘备感情不错,但被孙权骗回了东吴,软禁了起来,现在孙权愿意放回孙尚香了,表示友好。之前背叛关羽的糜芳和傅士仁,还有被俘虏的荆州将士,孙权也表示愿意还给刘备了。两家就此重新盟好,继续对抗曹魏!

不得不说,在这个版本中,东吴的态度已经是放得非常低了,地盘也还了,人口也还了,大军也还了,相当于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重新拿回荆州,而且还不用和东吴彻底撕破脸皮!这算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了!除了关羽没法再活过来,其他的东西刘备都不亏!所以在很多人眼中,都非常不明白,东吴的条件开得这么好了,为啥刘备还执意伐吴?仅仅为了个关羽,值得葬送这么多人的性命吗?

事实上,本文初读这个版本的求和内容,也非常奇怪刘备为啥会拒绝东吴的求和?后来长大点,发现三国演义本质上来说是一本小说,三分真实七分杜撰,内容有很多和正史不符,于是本文便开始去正史中找相关资料,结果还真的就找到了正史中诸葛瑾给刘备写的求和信!

《三国志》: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於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於反掌。”

诸葛瑾这番话翻译成我们现在的白话文,是这样的:陛下您大老远的率军来到白帝城,恐怕是因为吴王攻占了荆州,杀害了关羽,所以您怨念颇深,不愿意讲和。但在臣看来,您这心思太小了,不肯着眼于大处。我尝试为陛下您分析一下事情的轻重缓急!陛下您与关羽的关系,和您与汉室先帝的关系,相比起来谁更亲近?荆州的大小和华夏各州相比谁更大?这些仇恨,谁先谁后?您仔细考虑一下,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吗?

看完诸葛瑾的这番求和信,不了解各位看官是什么感觉呢?反正在本文看来,这哪里是什么求和,这完全就是挑衅、羞辱!我们一句一句来分析诸葛瑾的背后深意!

诸葛瑾先分析了刘备伐吴的原因,承认了东吴侵占了荆州,杀害了关羽,但是他转头就说刘备这是心眼太小了,说刘备格局不够!这就好比诸葛瑾给刘备说,我打你一耳光是为了你好,是为了让你脸皮变厚点,方便你以后更好地混社会!所以你不要生气,你要是生气了,就是小心眼,就是没有格局!这话要是放在今天,估计早就被胖揍一顿了,刘备乃是皇帝,他听了这番话,能不生气?他能答应求和?

诸葛瑾在给出了刘备格局不够这个结论后,又找了一堆的理由,想要说服刘备。诸葛瑾让刘备不要在意关羽的生死、不要在意荆州的得失,说天下很大,刘备的眼光应该放长远点,去抢夺天下更多的州郡,去恢复汉室的荣光,别老盯着荆州这一亩三分地,格局!相比于曹丕篡汉,孙权占领一个荆州算个什么事?这算是小仇了,刘备你应该先去找曹丕报大仇!

这番话一出,估计屏幕前的各位看官都受不了了,这哪里是什么求和信啊?这完全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嘛!这就好比别人抢了你儿子的东西,还打了你的儿子,结果你去找别人算账,别人还劝你把格局放大点,打你儿子是为了让他体验社会的险恶,是在帮你儿子。你不应该生气,你应该去想想怎么多挣钱,给儿子买更好的东西,而不是去和打你儿子的人斤斤计较!我可去你……的吧!这简直就是混账逻辑!

我们普通人看了这种求和信,都会忍不住发怒,刘备作为皇帝,又怎么可能不生气呢?这哪里是什么求和?分别就是赤裸裸的侮辱!这不仅是在打刘备的脸,而且是在侮辱刘备的智商,刘备怎么可能就此善罢甘休!换我是刘备,我巴不得冲进东吴,把孙权的家给扬了!

更为重要的是,诸葛瑾的这份求和信中,丝毫没有提及归还荆州的事,也就是说,孙权和诸葛瑾的意思很明白,他们的求和就是一句话,咱俩别打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这谁能忍?

结语

夷陵之战前孙权主动求和,刘备为何不答应?你看孙权是怎么求和的!孙权这家伙让诸葛瑾写了封求和信给刘备,但其中言辞犀利,丝毫没有求和的态度,相反,诸葛瑾倒是屡次嘲讽、恶心刘备,指责刘备没有格局,令人非常气愤!这哪里有求和的诚意,分别就是在挑衅,换我是刘备,我也拒绝求和,一定要打下东吴,把孙权给扬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宣帝刘询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有几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宣帝的儿子,刘弗陵和刘病已的关系,刘弗陵

    刘询原名刘病已,他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帝刘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都是实行君主专制,那时候皇帝就是最高的统治者,皇帝在当时被百姓和百官奉称为天子,其寓意就是上天派下来统治我们的,因此百姓和百官也是对其为首是从。难免也会出现暴政,那时不顺应民意就会

  • 商国大长公主:宋仁宗赵祯第六女,刚出生满六天就夭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庆国太子和长公主,宋仁宗温成皇后

    商国大长公主(1042年8月13日—1042年8月19日),名不详,宋仁宗赵祯第六女,母为杨修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庆历二年八月壬申(1042年8月19日)夭折,此时公主刚出生满六天。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1060年1月10日),宋仁宗追封女儿为鲁国公主。治平元年

  • 楚国大长公主:宋仁宗赵祯第五女,她有过哪些封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祯皇帝几个女人,魏国大长公主,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

    楚国大长公主(1042年6月21日—1043年9月23日),名不详,宋仁宗赵祯第五女,生母冯贤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庆历三年八月壬子(1043年9月23日)去世,宋仁宗辍朝二日,并追封女儿为郓国公主。庆历四年四月癸卯(1044年5月11日),安葬于庄懿太后(即李

  • 宝和公主:宋仁宗赵祯第四女,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仁宗活的四个女儿,宋仁宗赵祯的女儿,宋仁宗的女儿们

    宝和公主赵氏(1042年—1043年9月11日),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第四女,生母为温成皇后张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庆历三年八月乙未(1043年9月6日),封宝和公主。庆历三年八月庚子(1043年9月11日)去世,辍朝二日,追封为越国公主。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

  • 夷陵之战如果张飞参战,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飞下场,夷陵之战真的是为关羽报仇吗,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赢了

    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刘关张于桃园三结义。但之后三人的结局却并不圆满。关羽因为过于骄矜,当荆州时腹背受敌,被迫败走麦城,最终被东吴所杀。刘备而刘备在听到此消息后。于登基称帝的同年,便举全国之力出兵伐吴。同时命张飞率领精兵会师江州,之后便有

  • 虎女焉能嫁犬子 关羽的女儿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的女儿最后嫁给谁了,关羽之女不嫁孙权之子,关羽说孙权是说的权子还是犬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女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的儿子被关羽以虎女焉能嫁犬子所拒绝:那虎女最后嫁给了谁?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三国时期可谓群雄并起,一个又一个的英雄好汉在这个时代崛起,留下属于他们的传说,而我们最熟知的莫过于刘备手下的五虎将,曹操

  • 安寿公主:宋仁宗赵祯第三女,以母宠深得赵祯深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赵祯的姐姐,宋仁宗女儿赵徽柔

    安寿公主(1041年—1042年5月27日),宋仁宗第三女,母为温成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庆历二年五月癸卯(1042年5月22日),封为安寿公主。庆历二年五月戊申(1042年5月27日)去世,追封为唐国公主,辍朝二日,以母宠,深得宋仁宗宠爱,仁宗为公主服丧,群

  • 韩馥坐镇冀州,实力强大,为何会死的如何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冀州太守,柴荣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三国之冀州牧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是一个群雄割据的混乱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乱世中能笑到最后的人屈指可数,而其他参赛选手只能成为陪衬。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韩馥,字文节,颍川郡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他出身颍川豪族,最初在洛阳供职。中平元年(189年),凉州军阀董卓入主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

  • 允禟作为雍正的兄弟 雍正为何要单独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允禵的结局,胤禵为什么不帮雍正,雍正为什么不叫允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允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兄弟,为何雍正皇帝独杀九弟允禟?在康熙时期,九子夺嫡,太子胤礽被废了之后,出现了当时势力最大的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而当时的雍正帝可谓是势力薄弱,因此选择了退让,后来八爷党被康熙打击,最后失势,而于此同时雍

  • 汉中之战后关羽就率军北攻樊城,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襄樊之战拿下襄阳了吗,关羽取了樊城吗,新三国关羽战黄忠多少集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和曹操拉锯战了两年之久,终于如愿以偿,曹操退走了,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取得大胜,刘备随即称“汉中王”,大封功臣,势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达到了极盛时期。此时,关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