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的三个妻子两个出轨 她们的结局是什么

李自成的三个妻子两个出轨 她们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84 更新时间:2023/12/21 15:56:40

后院常起火的李自成,为何三任妻子两个都出轨,她们结局又是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提到明末历史,李自成可以说是个绕不开的人物,然而一直以来更多集中于李自成和他的大顺政权,而对于其妻妾的讨论却相对较少。之所以如此,主要源于官方史料对于这些女子的记载较少,她们的事迹大多出现在《绥寇纪略》《明季北略》等非官方史料和地方志之中。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自成的三任妻子韩氏、邢氏和高氏。

韩金儿:虽容貌出众但不守妇道,后被李自成所杀

关于李自成的第一任妻子韩金儿,官方史料记载极少,甚至有的史料根本没有提及,但《绥寇纪略》《明季北略》《甲申传信录》《小腆纪年》等非官方史料却多有记载,虽然这些史料也有矛盾之处,但结合李自成之女李翠微的年纪判断,韩金儿应当是存在的。

根据《明季北略》的记载,韩金儿出身娼家,幼年丧母的她,被过继给韩妈妈为女,故姓韩,或许是受出身和成长环境的影响,韩金儿极是贪吃懒做,美艳而淫荡。

韩金儿十四岁时,被卖给省城一个老乡宦为妾,因嫌弃对方年老,时常发牢骚。出嫁三四年后,因与书房小厮偷情,小厮被活活打死,韩金儿则被退还娘家,并被追回一半彩礼。

不久,韩金儿又被卖给府城一个富监生,该监生因没有儿子,在韩金儿之前便已经纳了三房妾室,再加上监生本身也已经三十多岁,并不满意的韩金儿,于是又因与两三个俊美仆役偷情,被打了一顿后退还娘家。

再说李自成,明末时期天灾人祸不断,由于家中贫困,李自成自幼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并给本邑艾姓地主牧羊度日。随着年岁渐长,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在托人为妻娶妻时,李守成想要给儿子找个过日子的女子,但李自成却一心想要找个长相标致的,由于当时李自成到处惹是生非,其父李守忠根本管不住,因此最终也只能顺从儿子。

李自成见韩金儿容貌出众,自是极度欢喜,因此既不嫌弃对方先后两次出嫁,也不关心韩金儿是否守妇德,最终将韩金儿娶回了家。

崇祯元年(1628年),朝廷精简驿站,当时担任驿卒的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而被裁撤,失去生活来源。后来,李自成因事前往延安,耐不住寂寞的韩金儿便又与同村盖虎厮混到了一起。

李自成自延安返回后,得知妻子与人通奸,遂将其杀死,并以因奸情杀妻(《绥寇纪略》称盖虎亦被杀)自首,但延安府艾同知认为捉奸须双,于是将李自成杖二十后下狱。后李自成通过贿赂出狱,一怒之下杀死艾同知,就此逃亡甘肃。

《甲申传言录》则记载,李自成被裁撤后,因欠债被艾举人告发,李自成遂被县令“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经重金贿赂才得以出狱,而韩金儿则与县役盖君禄私通。于是,李自成先杀债主艾举人,后杀妻子与盖君禄,之后与侄子李过逃往甘肃投军。

邢夫人:本为良家女但被掠夺为妻,与人私通后降明又降清

相较于韩金儿,关于邢夫人的记载可就多了很多,《明史·流贼列传》和《清世祖实录》等正史也多有提及。相传其为银川驿丞之女,名花喜(孤证待考)。

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李自成于甘肃投军,不久被提拔为把总,同年冬随参将王国奉调前往京城,但因王国克扣粮饷,军队在榆中发生兵变,此后李自成先后参加王佐挂、王佐挂等农民军,在两人先后降明后,李自成便又投奔了舅舅、起义军头目高迎祥。

根据《明季北略》的记载,高迎祥曾率军劫掠数县,屡败官军,“于临洮府城外,关厢人家,掠美妇五,邢氏、赵氏、余氏、安氏、邬氏”,其中尤以邢氏容貌最为出众,高迎祥对其极为宠爱,后因妻子鲍氏妒忌,这才将邢氏许配给了前来投奔自己的李自成。

邢氏不仅容貌出众,而且颇有才能,嫁给李自成后,便在其军中掌管财物,负责分发军粮、兵器供应作战,颇受李自成器重。

然而,本是良家女子的邢氏,乃是被掳之后被迫嫁于李自成,本就对起义军没什么好感,再加上李自成投军以来“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之”,每天忙着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对邢氏不免有所冷落,以致夫妻关系较为冷淡。

崇祯七年(1634年)八月,李自成攻打陇州,参将贺人龙率兵救援,李自成派部将高杰前去劝降,结果围城两月不下,便对高杰有所怀疑,于是以他人取代,高杰则被派回去守营。高杰回营后,到邢氏营帐中交符验合,就此结识。结果,李自成在前方忙着与人交战,而邢氏便在后方与相貌英俊的高杰私通在了一起。

高杰在与邢氏有了私情后,既舍不得邢氏,又担心被李自成知道,在矛盾与犹豫之中,最终决定降明。崇祯八年(1635年)七月,高杰“挈邢氏及家丁五十人,降于贺人龙”。明朝灭亡后,高杰因南下拥立朱由崧为帝,获封兴平伯,并在邢氏劝说下随史可法抗清。

永昌二年(1645年)正月,高杰被降清的总兵许定国诱杀于雎州,其部下大乱,弘光帝于是令高杰所部将士尽归邢夫人统辖。之后,史可法与诸将会盟,立高杰之子高元爵为兴平世子,外甥李本深为提督。

当时,邢夫人担心儿子年幼难以服众,而史可法又无子嗣,于是让儿子拜史可法为义父,但史可法因高杰部下皆为“流贼”出身,因而并未接纳,而是命其拜提督将被兵马粮饷太监高起潜为义父。根据《嘉定屠城纪略》和《清世祖实录》的记载,在弘光政权于同年五月灭亡后,邢氏率高杰部下降清,此后事迹不见于史料。

高桂英:早年与亲人起兵反明,李自成败退后继续抗清

高氏,名不详,“桂英”一名出自于姚雪垠的《李自成》,陕西米脂县万丰里葫芦旦村人,根据《米脂县志》的记载,其乃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高庆的后裔。崇祯初年,在农民起义各地纷纷而起之时,高氏亦与亲人参加农民军。

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李自成率兵进攻米脂,结果在镇川堡一带遭到明军伏击,损失极为惨重,幸好高桂英与弟弟高一功闻讯自固原率兵来救,李自成这才重振声威,并攻克延川、绥德、米脂等地。

高氏不仅聪明伶俐且善待士卒,其原本势力就不弱,两人合军之后又时常帮助李自成处理事务,因而在军中颇具声望。因此,在相处一段时间后,李自成便迎娶高氏,成为自己的第三任妻子。

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月,李自成在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伏击大败,妻女俱失,只与刘宗敏等十八骑逃走。高氏在与李自成失散后,率领残兵躲入崤山之中,直到后来听说李自成在商洛山中收拢散兵,这才前去会合。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率领数千人出商洛后,趁明军追缴张献忠之际转战河南,并开始通过发动饥民快速壮大队伍,而高氏也趁机拉起一支女兵队伍,主要负责保护老营,偶尔也会协助李自成作战,堪称李自成的贤内助。

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攻下承天,被举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三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同年秋,李自成北上击败孙传庭,自潼关杀入关中,不久便占领陕西全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于西安称帝,定国号大顺,改元永昌,高氏亦被封为大顺皇后。之后,李自成率军攻向京城,皇后高氏则与权将军田见秀等留守西安。

同年四月,李自成败退出京师,八月退回西安,并开始大封“皇亲国戚”。根据《米脂县志》的记载,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这次李自成竟然改立刘氏为大顺皇后。而根据《清世祖实录》的记载,李自成在湖广被清军追上后,其妻妾多人被俘或自溺江中而死,但高氏不在其中,由此推断高氏应该是由于改立皇后的原因,就此离开李自成,北上榆林返回了弟弟高一功的军中。

李自成兵败而走后,高氏与李过等仍在陕北抗清,无法立足后又自汉中南下四川进而抵达湖北荆州一带,并一路收拢大顺残兵。之后,高氏带李过、李通、李来亨、贺贞、郝永忠等继续在湖北、湖南地区抵抗清军,因功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被南明隆武帝封为节孝贞义一品夫人,号其军为“忠贞营”。

顺治六年(1649年),大顺军在湖南战败,高氏等又退入广西境内,驻军南宁。李过去世后,高氏“统其众”,后因南明内部生乱,高氏与弟弟等率军北上重新开辟局面,后高一功战死,高氏统率余部突围返回夔东,并与李来亨在湖广兴山建立根据地。

康熙三年(1664年)二月,清军大举围剿大顺军余部,高氏、李来亨被十万清军围于茅麓山中。同年八月,李来亨在多次战败后自焚殉难,年事已高的高氏亦在不久后去世。

除了以上三位妻子外,根据《甲申纪事·北事补遗》和《流寇志》的记载,李自成还有诸多妾室,其中便包括入京后被其纳为妃的明宫宫女窦氏,不过由于史料缺失,这些女子的具体事迹已经很难得知,也仅能从“范氏号德妃”、“收宫人窦、张、陈、杜为伪妃”等零星记载得知他们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顺治作为皇帝为何只活到24岁 顺治为何如此短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顺治皇帝活了多久,明朝的皇帝都短命,顺治皇帝与董鄂妃

    还不知道:顺治帝为何只活了24岁,看看他的生活状态,能活24岁已是奇迹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常来说,一个人的寿命,大多是和周遭的环境因素密不可分的。如果物质条件优越,生活安稳幸福,大概率人的寿命会很长。可是符合这些条件的一个职业——皇帝,却大多活得不长,除了

  •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继位 之后他是怎么对待嫂子和侄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匡胤到底是不是赵光义谋杀的,赵光义后代把皇位传给赵匡胤后代,赵光义为什么能继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继位,他对留下来的嫂子跟侄子怎么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继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三弟赵光义。据正史记载,赵光义的继位合法性来源于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生母)主持的"金匮之盟",按照这份协议,赵匡胤

  • 吴起临死亲最后一计是什么 吴起为什么要拉着贵族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吴起的结局,吴起临死

    对吴起临终一计为何令人赞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当吴起趴在了楚悼王的身上时,他也是打算搏一把。搏什么呢?他就搏这帮楚国的旧贵族不敢对楚悼王的尸体下手,结果他搏输了。吴起是万万没想到啊,他的改革已经把这帮旧贵族给搞疯了,明知道楚国有“丽兵于王尸者夷三族”的法令(丽

  • 宋太宗作为北宋第二个皇帝 宋太宗名声为何不够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英宗为什么刻薄对待宋仁宗家人,南宋皇帝为什么那么垃圾,宋朝赵光义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对宋太宗的名声,为什么不够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光义这个人,高梁河之战败得太惨,所以黑子多,但是看一下,杜太后死后不到一个月就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府尹,这么敏感的人事任命也侧面说明了金匮之盟的可能性。到了973年,此时赵匡胤已经即位十三年了,这一年,光义政敌赵普

  • 古代官差押送女囚来回几千里 官差为什么还要抢着去做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宫女25岁出宫为什么没人敢娶,押送,衙门里的差役叫什么

    古代女囚发配千里,为何官差不怕累不怕路途艰辛,争抢押送差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从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出现以来,随着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变得富强,后世的很多君主,对于以法治国,明正典刑都十分重视。各种名目繁多,包含广泛的法规和惩治办法层出不穷。从严

  • 赵普从谋臣到权臣到重臣 赵普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普与赵光义,大宋赵普简介

    宰相赵普为赵匡胤立下不世之功,不断怼赵光义,为何又能被重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981年,被赵匡胤罢去宰相职务的赵普一心想重返京城。恰巧登基已久的赵光义,终日为继位的流言蜚语困扰,急需一个合法性,赵普灵机一动,为赵光义献上一个绝妙的点子,并

  • 赵匡胤在位时间长达十六年 赵匡胤为何迟迟不立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匡胤在位几年,赵匡胤做了多少年的皇帝,达峰时间和半衰期

    对宋太祖赵匡胤雄才伟略,为何在位十六年不立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九月, 即宋太祖之子德芳死后半年,赵光义的心腹京使柴禹锡等人,告秦王廷美(太祖、太宗之弟)骄恣,将有阴谋窃发。此时,距离赵光义继位已经过去了五年,其地位虽已然稳固

  • 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 两人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两个,都是大宋朝较为开明的君主。就治国才能来说,兄弟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格局,是开国之君。

  • 南宋皇位很烫手吗 南宋前三位皇帝为何晚年禅让给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宋皇帝为什么那么垃圾,宋仁宗为什么无子,真实原因大揭秘

    对南宋前三位皇帝,为什么在晚年全都禅位给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历史上面,父子为了争夺皇位,从而互相残杀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但是在宋朝的时候,特别是在南宋时期,就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有皇帝主动禅让的事情。如果就是有一个或者两个人主动禅让的话,还不足

  • 赵光义和赵匡胤作为相差十二岁的兄弟 赵光义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光义把皇位传给赵匡胤儿子了吗,赵光义继位后如何对待赵匡胤的儿子,赵匡胤到底是不是赵光义谋杀的

    对赵光义到底比赵匡胤差在哪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01相差12岁的兄弟至今,对赵匡胤和赵光义这哥俩,许多人都有个误会:认为岁数差不多。因为一些流传很广的野史就给人以这种印象,比如下面这个最著名的。话说一天,陈抟老祖看到一位妇女,挑着两个孩子逃难。当时就一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