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初年有四大辅政大臣,为什么后来鳌拜一枝独秀?

康熙初年有四大辅政大臣,为什么后来鳌拜一枝独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65 更新时间:2024/1/25 1:36:19

根据历史记载,康熙初年有四大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那么后来为什么会演变成鳌拜一枝独秀了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康熙四大辅臣,是怎么组建起来的。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的夜晚,谁都没有想到,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会因为天花英年早逝。紧接着,内阁学士麻勒吉、侍卫贾卜嘉捧着遗诏去见皇太后,之后根据遗诏,宣布立年仅8岁的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继帝位。

但是从历史文献可以看出来,顺治皇帝的遗诏和罪己诏,很可能都并非出自他本意授权,而是孝庄太后借皇帝之口为之。甚至连继承人选,都是由孝庄太后定夺。年仅8岁的玄烨即位后,是为康熙帝,自然没有什么执政的能力,因此就需要有人辅佐。

当时群臣都奏请孝庄太后垂帘听政,可她不愿意,于是决定选出几位能干辅政大臣。在顺治小的时候,多为多尔衮摄政,甚至以其皇叔的身份僭越,称“皇父摄政王”。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所以这次不再采用宗室辅政的策略,而改为异姓大臣辅政。这样既可以避免宗室有异心,也能够让辅臣之间相互制衡。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选出来的四位大臣,是有些仓促的,也就形成了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

其一,辅臣自身很惶恐。就好比索尼得知,自己成为四大辅臣之首的时候,他立刻就上书说自己可能没那个能力。虽说其中有一些谦逊的态度,但也可以看出索尼的担忧。

其二,辅臣结构失衡。四位辅政大臣,索尼是正黄旗人,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人,遏必隆、鳌拜是镶黄旗人。也就是说,四个中有三个都是来自两黄旗,苏克萨哈一个人来自正白旗,很容易被孤立。

其三,辅臣内心不平衡。清军入关前,上三旗为正黄、镶黄、正蓝,入主中原后,多尔衮将自己所领的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豪格统领的正蓝旗降为下五旗。也就是说,要不是多尔衮,正白旗如今还是下五旗。然而四大辅臣的排位,来自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却排在第二,这样后面的遏必隆和鳌拜,心里肯定会不服气。最终苏克萨哈自己,心里也难受。

除此之外,苏克萨哈本人也十分有问题。他原本就是多尔衮的心腹,可是多尔衮刚死,他马上就站出来向顺治表忠心,揭发了多尔衮种种“罪行”。这样的行为,必定会让两黄旗辅臣看不起。

尤其是鳌拜,他当初在多尔衮面前力保皇太极一脉的皇位,与苏克萨哈这种背叛旧主的人在观念上是背道而驰。因此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四大辅政之间的不和谐,长此以往,矛盾肯定会爆发。

而《清史稿》是这样记载四人的关系:“时索尼为四朝旧臣,遏必隆、鳌拜皆以公爵先苏克萨哈为内大臣,鳌拜尤功多,意气凌轹,人多惮之。苏克萨哈以额驸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亚索尼,与鳌拜有姻连,而论事辄龃龉,寖以成隙。”

因此,四大辅臣的主要矛盾,就集中在鳌拜和苏克萨哈身上,实际就演变为镶黄旗和正白旗的矛盾。索尼在世时,鳌拜还不敢太猖狂,孝庄太后知道其野心,所以特意用索尼来制衡他。

康熙四年,孝庄为康熙挑选皇后,原本清朝皇帝一般立蒙古女子为后,皇太极、顺治都是如此。但为了制衡鳌拜,孝庄最终选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后。鳌拜自然知道太后的意思,也就不敢太过傲慢。

索尼虽然能够有效制衡鳌拜,可架不住他年龄大了。康熙六年,索尼去世,这下鳌拜没了后顾之忧,立马就对苏克萨哈发起攻击。苏克萨哈本来就势单力薄,遏必隆与鳌拜同为镶黄旗,自然是坐收渔翁之利。加上两黄旗又是孝庄太后的心腹,所以苏克萨哈注定失败。

索尼一死,苏克萨哈一除,遏必隆又选择明哲保身,对鳌拜的所作所为都表示默认,如此一来,鳌拜彻底没了政敌,便实现了一家独大,位极人臣之巅。可惜他忽略了在上面见证了这一切的康熙皇帝,最终也难逃身败名裂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鳌拜真的是大奸臣吗?他除掉了哪些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真的杀鳌拜吗,鳌拜是真疯还是假疯,海大富和鳌拜谁厉害

    众所周知鳌拜是顺治皇帝死前遗嘱确定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那么他真的是大奸臣吗?他除掉了哪些大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鳌拜以功骄横专权,霸道朝野,把少年皇帝康熙当傀儡,干了诸多引起公愤的坏事,最终被康熙智擒惩办,成为历史罪人。这段历史往事,一直是少年康熙皇帝的传奇功绩,

  • 廖化是什么人?他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蜀汉关张,蜀国为什么称为蜀汉,廖化什么时候投奔的刘备

    俗话说蜀中大将廖化作先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廖化,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人。刘备取下益州后,又于建安二十四年春在汉中击败曹操大军,接着派遣刘封、孟达占据上庸,此时,刘备集团的领地和实力大为增强,达到了顶峰时期,孙权集团平定山越、取得交州、荆州三郡,实力

  • 王猛的一生对前秦做出了哪些贡献?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灭亡时王贲在干嘛,王猛如何辅佐苻坚的,前秦皇帝苻坚任用王猛为丞相

    前秦是氐族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军门被褐异隆中,抱策归秦竟事戎。犹喜遗言真有识,不教胡马向江东。(明·高启)一,拜谒桓温王猛幼时好学,喜读兵书,为人谨慎稳重,气度不凡,不拘小节。354年,桓温北伐,驻军灞上

  • 刘备之所以杀刘封,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杀刘封,刘封为什么被杀,真实历史刘备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 时期蜀汉的建国者。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曾因无人继嗣,于年过四十岁时,收过一个义子刘封。刘封出自名门,《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经考证,东汉时期,只有两人

  • 项羽可以说是优势占尽,最后哈败给刘邦,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乌军一共死多少人,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

    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刚开始的时候,刘邦并不是项羽的对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前202年一月,随着垓下之战结束,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这场战争,最后以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统一天下而告终。自此之后,汉朝建立了。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开始,这场持续了长达七年的秦末战争,终

  •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 刘备打仗为何不带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国安抗议输不起,国安输给业余队,刘备除了诸葛亮还是哪位军师

    对诸葛亮作为蜀汉军师,为什么刘备打仗都不带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智勇双全、鞠躬尽职的人物。诸葛亮是三国历史上最关键的一个人,他在魏蜀吴三国格局的建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在战争的时候,也很少会将他

  • 古代将军打仗前都会自报家门 关羽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一家被谁灭门,三国关羽打仗视频,关羽被灭门怎么还有后人

    对古代将军打仗时,都会通报自己老家住哪,为何关羽却从不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影视剧中,只要演到三国沙场的场景,无论阵前单挑或打开战役,在双方将领碰面时,总会先互相报上名号。但有网友好奇,说出名字就算了,为什么还经常要在姓名前加上地址或祖籍?例如常山赵子龙、燕人

  • 刘备当初没有请来诸葛亮 刘备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湖人四战全败排名垫底,全网都欠郭敬明一个道歉,徐州户部山事件

    还不知道:如果刘备没有请来诸葛亮会如何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是乱世枭雄,即使没有请到诸葛亮也未必会完蛋,以刘备的本事还有崛起的机会。刘备如果没有请到诸葛亮,曹军两次试探性的进攻也即博望失利的夏侯惇军,新野失利的曹仁军,刘备未必还能接得住。刘备守不住新野,就

  • 刘备死后诸葛亮打仗为何没有赢过 刘备的影响有那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美军扬言不能让中国成为第一,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一直吃败仗

    很多人都不了解为什么刘备一死,诸葛亮打仗就从没赢过,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不但谋略过人,更是极具胆识,最为重要的是他还有诸多发明,影响了时局的走向。在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刘备的势力改变巨大,从一支居无定所的流浪部队,发展成了一方不可小视的诸侯,甚至在巅峰之时,锋芒胜过了老牌势

  • 孙权得到荆州后为何还要杀掉关羽?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为什么杀关羽,孙权为什么借荆州给刘备,湖人四战全败排名垫底

    襄樊之战,也被人称为是关羽北伐的战役,或者说是荆州的争夺战争。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一代名将关羽于麦城突围时,被东吴将领马忠抓获,随后被处死,《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以关羽的咖位,处死他的决定一定是孙权亲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