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平陵之变发生后,曹爽为何改变不了结局?

高平陵之变发生后,曹爽为何改变不了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26 更新时间:2023/12/17 6:11:31

曹爽是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大司马曹真长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三国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携皇帝曹芳外出祭陵之时,悍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一举清除了曹爽这个政治上的最大敌人,开始了司马氏独掌大权的高光时刻。

一直有人认为,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时的获胜,赢得相当侥幸。毕竟,此前的司马懿,被曹爽逼得都装病好几年,远离朝廷的政事、军事,朝廷里的一些重要位置,特别是洛阳城的兵权,都掌握在曹爽手中。

但这场政变最大的亮点就是,突然爆发的司马懿,以几乎碾压之态,让此前权势滔天的曹爽,在应对司马懿的政治进攻时,完全没有章法,在政治及法理上,被压得死死地。

曹爽的失败,其实是他自己作死,忽视司马懿,不是导致他失败的最关键因素,没能团结起应该团结的力量,才是他在政变时,只能缴械投降的主要原因。

政治争斗不比战场拼杀,战场上的争锋,还有以少胜多的可能,但政治争夺的精髓无非是看谁的支持者更多,没有以少胜多的可能,在这一点上,曹爽远远不如司马懿。

“高平陵政变”发生时,从当时曹魏的最高决策层的态度上来看,大多数都是站在司马懿一边的。

根据《三国志·曹爽传》中的记载,司马懿在劝说郭太后(魏明帝曹叡妻,魏少帝曹芳养母)下诏书时,和他一起在奏疏上联名的有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

太尉臣(蒋)济、尚书令臣(司马)孚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

当郭太后接受司马懿的上书,并发出太后诏书后,司马懿在安排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及效忠司马氏的亲信接管洛阳兵权时,还有司徒高柔站在司马懿一边,《晋书·宣帝本纪》中记载:

于是假司徒高柔节,行大将军事,领爽营,谓柔曰:“君为周勃矣。”

这其中涉及到的最高决策层人士,有皇太后郭氏、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尚书令司马孚,加上辅政大臣、太傅司马懿本人。

法理上,军事机构的最高长官太尉,政事机构的最高长官尚书令,能代表皇族的郭太后,全站在司马懿一边,三公中,除司空王凌外,有两位支持司马懿。

这样的牌面打出来,曹爽在政治上,完全没有办法抗衡。

而这些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曹魏朝堂上的最高决策人中,有一些本是曹爽可以争取的政治盟友。

尚书令司马孚不用说,他肯定是支持司马懿,司徒高柔(袁绍外甥高干的堂兄)曾担任过颍川太守,自然也亲近跟颍川势力关系密切的司马氏。

但郭太后和太尉蒋济,并非司马氏的人,完全是曹爽自己作死,把他们推到司马懿那边去的。

郭太后是皇族长辈,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支持代表宗室的曹爽的,可曹爽曾经的一个行为,让郭太后开始敌视曹爽,《晋书·五行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魏齐王正始六年(公元245年)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是时,曹爽专政,迁太后于永宁宫,太后与帝相泣而别。连年地震,是其应也。

曹爽当时为了更好地掌控住皇帝,强行把郭太后跟皇帝曹芳分开,赶到永宁宫居住。

他的这个行为,不但把郭太后得罪了,连天下人都看不下去,所以史官把后来发生地震的原因都推到了曹爽身上,认为是曹爽欺负郭太后,使皇帝不能膝下尽孝,导致的上天惩罚。

因此事,郭太后深恨曹爽,所以,当司马懿要求她站出来讨伐曹爽时,她肯定是赞同的,有郭太后的名义,司马懿在政治上,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再说太尉蒋济,他支持司马懿,是因为曹爽在掌权后,纵容亲信删改国家法度,让这位四朝老臣不爽了,他还专门上书警告曹爽,《三国志·蒋济传》中记载:

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飏等轻改法度。会有日蚀变,诏群臣问其得失,济上疏曰:“……夫为国法度,惟命世大才,乃能张其纲维以垂于后,岂中下之吏所宜改易哉?”

蒋济说你们这帮庸才没资格改法度,曹爽当然不听,该干嘛还干嘛,于是,把蒋济这位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帝王信任和提拔起来的元老,推到了司马懿一边。

“高平陵政变”发生时,蒋济是直接跟着司马懿去收拾掉曹爽的。

蒋济配合司马懿搞掉曹爽,非为私利,在他眼中,这是为公,劝说曹爽缴械投降时,也是他给曹爽写的亲笔信,他在信中承诺只剥夺曹爽兵权,不要曹爽及其一家老小的命。

但司马懿让蒋济失言了,找了个谋反的借口,诛杀了曹爽满门,蒋济因此不愿意接受司马懿给他的封赏。

可蒋济的推辞没有被准许,结果,导致蒋济觉得对不起曹真和曹爽,在曹爽被杀后不久,就郁郁而终。

郭太后和太尉蒋济,一个是曹氏皇族代表,一个是曹氏提拔起来的四朝老臣,天然的是曹爽的政治盟友,却因为曹爽的胡闹,导致他们在曹爽跟司马懿之争时,支持了司马懿。

如果没有郭太后和蒋济的配合,司马懿要搞政变很困难,郭太后代表着大义名分,蒋济既是三公,又是军事机构名义上的最高长官。

他们的支持,能让司马懿理直气壮的掌控洛阳兵权,以及能在法理上居高临下的指责曹爽。

再加上尚书令司马孚,司徒高柔,难怪曹爽在司马懿的政治进攻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他手上除了一个小皇帝,就啥都没有,拿什么跟司马懿争?

在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最高决策层人士中,一半都是曹爽硬推给司马懿的盟友。

不是司马懿多厉害,而是曹爽自己作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伯温当初两次还乡 刘伯温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伯温之死的真相终于揭开了,河南婴儿死而复生事件,刘伯温救了谁一命

    你真的了解刘伯温为何两度还乡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第一次还乡刘伯温原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元朝年间浙江青田人。他从小继承了家风,急公好义,是非分明,后来得中进士,精通天文兵法,尤擅星象之学,有小诸葛孔明之称。由此可见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特别大,否则,他也不会有后来辅助朱元璋一统天

  • 韩愈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愈主张,王维作品,范仲淹作品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一说怀州修武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

  • 在文学、教育、政治等方面,韩愈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愈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韩愈是教育家吗,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的主张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一说怀州修武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

  • 韩愈: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愈代表作品,唐朝韩愈简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韩愈世称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一说怀州修武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

  • 曾巩任职期间有哪些政绩?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曾巩作品,曾巩文集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生于建昌军南丰,后居临川,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

  • 在文学、教育等方面,曾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对曾巩的评价,精彩文学,曾巩文集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生于建昌军南丰,后居临川,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

  • 曾巩:北宋官员、文学家,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巩的代表作,宋史曾巩传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生于建昌军南丰,后居临川,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

  • 王彦超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与赵匡胤之间有何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和赵弘殷,赵匡胤投奔谁被拒绝了,赵匡胤的大臣都有谁

    王彦超(914年—986年),字德升。大名府临清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王彦超少时从军,隶属后唐魏王李继岌麾下,后入凤翔重云山,投晖道人为徒。此后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三朝,累官武宁节度使,曾击败北汉入侵。第一次

  • 三国时期徐庶在母亲死后也没有回到蜀汉,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姜维死蜀汉亡,三国蜀汉地图,蜀汉被谁灭

    徐庶,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正史记载中,曹操击败刘备之后,俘获了徐庶的母亲,徐庶为此投奔了曹操,在演义中,是曹操设计,抓住徐庶母亲之后,伪造徐母的笔迹,将徐庶骗了过去。徐庶到了曹操那里之后,没有受到重用,其母去世之后,徐庶为何不

  • 秦琼作为一代战神,为什么在凌烟阁排倒数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的是,薛仁贵和秦琼是一个时代的吗,凌烟阁24功臣秦琼为什么倒数第一

    秦琼作为一代战神,为什么在凌烟阁的24位功臣里,他排倒数第一呢?李世民作为天之骄子,他的排名肯定是有深意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由来话说,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之后,登上了大唐皇帝的宝座,在一帮文臣武将的辅佐之下,将大唐发展成一个疆域辽阔,繁荣富强,万国来朝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