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何要重用他

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何要重用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19 更新时间:2024/1/1 14:37:18

乾隆为什么会重用贪官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乾隆会重用贪官和珅了。其实乾隆知道和珅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但对于他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制衡”。

历史上的乾隆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自封自己为“十全老人”,单从字面意义上看,根本不能很清楚的看出来这里面有什么玄机,但是如果懂得历史的人都知道,所谓的“十全”,不过是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发动的所谓十次维护清朝统治的战争。

战争就意味着烧钱,都说是乾隆盛世,其实也就是个花架子而已。但是我们这位乾隆爷耐不住寂寞啊!不打仗怎么显得出来他的能力呢?但是每次打仗总是被一群清官在后面掣肘,说什么劳民伤财,听得乾隆是烦的不得了,前几次出兵国库里确实还有点银子,能够让乾隆挥霍一下,但是越到后面,朝廷的库银就越紧,紧张到士兵的兵饷都发不出来了,而这个时候和珅出现了。

面对这个最会迎合自己的人,乾隆别提多高兴了,在攻打大小金川的时候,又有人站出来反对出兵,只有和珅说可行,这算是拍马屁拍的最好的,有人支持了,也要户部出钱才行啊,不然不就成了空口白话了。

户部也是为难,哭丧着脸说:“没钱”。

乾隆再次把目光看了和珅,和珅心领神会,说道:“我愿意捐十万两黄金以充军资。”乾隆听完,内心窃喜,立马将军那些反对的官员。

乾隆说:“你们看和珅都捐了,你们呢?”这些人一看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只能认栽了,自己没有黄金,白银还是有一点的,捐吧!

一窝蜂的说:“我们都捐。”有捐三万两的,有捐几千两的,少的也有几百两,不管怎么说,和珅算是把这件事给圆满的解决了。

和珅的这一顿骚操作让乾隆更是离不开他了,不管到哪都要带着这个开心果。

我们都知道户部这个钱库,虽然是朝廷的,但是乾隆却无法挪为私用,那自己想花钱了怎么办呢?内务府也就那么点钱,怎么经得起乾隆这么折腾呢?

于是每次乾隆出门都带上和珅,看见什么想要了,给个眼神,和珅心领神会,掏钱买走,遇见实在是贵的太多的,和珅有的时候也是为难,但耐不住乾隆的一脚啊!这一个移动的钱袋子,算是让乾隆尝到了甜头了,时不时的就会来那么一脚,和珅总能让乾隆的愿望实现,久而久之乾隆真的就离不开和珅了。

乾隆的好大喜功,不是朝廷正运转能够满足的了的,又有那么多的人反对,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与他们抗衡,单单靠乾隆自己,那也是够累的,因此乾隆在遇到如此能够心领神会他心意的和珅时,就想到了用他来制衡和他作对的人。

不仅如此,和珅还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并不是仅仅抗衡而无良策的人,这就更显得和珅在乾隆身边的重要性了。

作为一个钱袋子,和珅不仅能够为自己解决生活日常开销的问题,还能为朝廷解决大军军饷的问题,妥妥的一个“万能人”,而至于这个钱怎么来的,乾隆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他也很清楚,这些事没有两把刷子是搞不定的。这就是乾隆为何明知道和珅是一个贪官还要重用他的原因。

总结:好大喜功确实是乾隆的坏病,重用贪官和珅,更是乾隆最不应该的做法,但却在他在位期间和珅让乾隆感受到了为所欲为的感觉,也为清朝中后期疲弱不堪埋下了伏笔。

如果乾隆真的能改变自己好大喜功的毛病,任人唯贤,清朝的中后期就不会面对列强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了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徐盖:唐朝名将李勣之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24位开国功臣结局,唐朝名将李愬,唐朝大将李绩

    徐盖(?~633年),字广济,原先为高平望族,曹州离狐人,隋唐大臣,唐朝名将英国公李勣之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德二年,李勣归顺唐朝,赐姓李氏,册封徐盖为济阴郡王,固辞。乃封上柱国、舒国公,授散骑常侍、陵州刺史。贞观七年(633年),徐盖病逝,追赠潭州都

  • 卢象升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末战死战死的将领,忠贤不死大明不灭,人死了他自己知道吗

    卢象升是明朝末年大臣、名将。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卢植的后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据《明史》记载,卢象升战死后,“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可见老百姓对他去世的惋惜。同时,作为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去世,也是明朝的重大损失。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屡剿不绝,与明军失去卢象升的指挥

  • 郭孝恪:唐朝初年名将,屡立战功,最后以身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山西襄垣县委书记车祸,山西襄垣县委书记去世,唐初二十四名将

    郭孝恪(?~649年),本名郭敬,字孝恪,许州阳翟人,唐朝初年名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徐世勣把守黎阳。归降大唐,授宋州刺史、阳翟公。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时,献上“固守虎牢,军临汜水,随机应变”策略,取得虎牢之战的胜利,拜上柱国、贝赵江

  • 范长生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范大生的传人,范道生,范增寿

    范长生,“蜀之八仙”之一,成汉丞相。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根据历史记载,姜子牙年近八十岁才出来辅佐周文王,年近一百岁时,帮助周武王灭商,这对于许多大龄不得志的人来说,是很好的励志教材。如姜子牙这样的情况虽然稀缺得紧,却并非个例,在距离姜子牙那个年代的一

  • 康熙临死前为何点名一个男人陪葬 这人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嘉诚三儿子曝光,沈阳故宫3日起暂停开放,康熙死前对隆科多说了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陵寝中除了妃子外,为何还多了个男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皇帝的种种故事,经常被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相信喜欢历史剧的人,都不陌生,而在清朝的盛事期当中,康熙皇帝就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成为清朝颇具代表性的一位皇帝。如同多数皇帝一般,

  • 有哪些与李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勣煮粥侍姊,李英公勣,李存勖

    李勣[jì](594年-669年12月31日 ),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 鳌拜和多尔衮谁的权势更大 两人能相提并论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皇社vs曼联半场,柏林联合vs皇家社会,陆光祖不敌印度名将

    对鳌拜可以和多尔衮相提并论吗?各自巅峰时期,两人谁的权势更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多尔衮和鳌拜都是清朝鼎鼎大名的权臣,而且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如果仔细判断,他们俩谁的权势更大呢?其实无论从地位还是权力来看,鳌拜在多尔衮面前,那都是小弟。我们可以从

  • 李勣的一生有哪些贡献与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李绩简介,唐高宗李治的功绩,钱学森的贡献和成就

    李勣[jì](594年-669年12月31日 ),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 李勣:唐朝初年名将,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蒲vs津门虎,唐高宗时期四大名将,安杜哈尔津门虎

    李勣[jì](594年-669年12月31日 ),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 在铜雀台的射箭比赛中,曹魏武将中箭术最好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建安十五年春,邺城铜雀台建成,曹操设宴庆贺,并在铜雀台举行射箭比赛,曹操手下武将分成两队,曹氏宗族穿红袍,外姓武将穿绿袍。射箭比赛过程非常精彩,谁的箭法最厉害呢?是夏侯渊吗?还是徐晃?曹操规定,射中箭垛红心者,赐给锦袍一件,射不中的,罚水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