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汉文帝是如何虚怀纳谏的?

历史上汉文帝是如何虚怀纳谏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53 更新时间:2023/12/14 5:10:46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汉文帝虚怀纳谏的故事。

思想家贾谊提出农业生产是立国的根本,只有把粮食积贮得多了,才能攻能守。政治家晁错提出重农轻商的主张,提出使农民附着于土地的观点,文帝都采取了措施加以实行。

西汉初年,儒生陆贾叔孙通等人在总结秦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儒家治国的设想,但未及付诸政治实践。

西汉初期,贾谊冲破文帝时道家、黄老之学的束缚,将儒家学说推到了政治前台,制定了仁与礼相结合的政治蓝图,得到了汉文帝的重视,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贾谊认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要使汉朝长治久安,必须施仁义、行仁政。同时,贾谊的仁义观带有强烈的民本主义的色彩。贾谊从秦的强大与灭亡中,看到了民在国家治乱兴衰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这种民本主义思想为基础,贾谊认为施仁义、行仁政,其主要内容就是爱民,“故夫民者,弗爱则弗附”,只有与民以福,与民以财,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以爱民为主要内容的施仁义、行仁政的思想是贾谊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研究历史的同时,贾谊对汉朝的社会现实也进行仔细考察。贾谊认为,当时的情况是,在表面平静的景象之后已隐藏着种种矛盾和行将到来的社会危机:农民暴乱已时或出现;诸侯王僭上越等、割据反叛,已构成了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整个社会以侈靡相竞、以出伦逾等相骄,社会风气每况愈下。

因此,在贾谊看来,面对这样一种上无制度,弃礼义,捐廉丑的社会现实,不能遵奉黄老之术,必须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因此,叔孙通等人倡导的制礼仪、明尊卑、以礼治国的主张,也成了贾谊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通过仁与礼,贾谊为汉朝提出了一个仁以爱民、礼以尊君的忠君爱民的儒家式的政治统治模式。

贾谊指出危害西汉王朝政治安定的首要因素,是诸侯王的存在以及他们企图叛乱的阴谋。他回顾历史,列举事实说明分封诸侯王的害处。指出诸侯王的叛乱,并不取决于是疏是亲,而是取决于“形势”,取决于他们力量的强弱,从“形势”来解释诸侯王反叛与否。因此,贾谊得出的结论是:“疏者必危,亲者必乱”。

贾谊认为,富商大贾与诸侯王相勾结,有恃无恐,僭越礼制,又要农民供给他们以奢侈的生活资料,因而导致了广大农民贫困。因此,贾谊主张重视农民,提倡俭约,反对奢侈之风。

晁错力主振兴汉室经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晁错上了一篇《论贵粟疏》。这篇疏继承了贾谊的重农思想,强调重农抑商。晁错在这篇疏中细致地分析了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民流亡,粮食匮乏的严重状况。

面对这种商人势力日趋膨胀,农民不断破产的局势,晁错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建议文帝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其一,贵五谷而贱金玉。其二,贵粟。这对当时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文帝接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由检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登基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思宗朱由检,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公元1627年8月22日,年仅22岁的明熹宗朱由校突发重症,最终病死在了乾清宫之中。最令人忧心的是,此时的朱由校还年轻,因此膝下没有子嗣。此外,由于朱由校是突然病逝的,谁也没有预料到

  • 汉文帝是如何强化军权的?详解其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邓通怎么伺候汉文帝,汉文帝简介,汉朝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

    众所周知是保障皇权最重要的权力,那么一代明君汉文帝是如何强化军权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汉文帝在进入长安的当天夜里,就命令亲信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命张武为郎中令,巡察保卫宫中。有司衙门分别诛杀少后帝及其三个弟弟于各自的府第。皇帝回到前殿,连夜颁

  • 汉文帝为了维护汉王朝的统一都做出过哪些努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武帝做了什么贡献,汉文帝的贡献,汉文帝汉武帝什么关系

    汉文帝为了维护汉王朝的统一都做出过哪些努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由于汉王朝大力推行无为政治,对诸侯王势力的恶性发展,起了催化作用。诸侯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必然使刘氏宗室内部在皇权和王权的分割问题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

  • 康熙死后他的心腹赵昌就被立刻处死,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东亭为什么看了遗诏就死了,为什么秦可卿死了贾宝玉会吐血,康熙死前为何惨叫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正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在古代的皇室中,统治者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利益,在权势面前情感不值一提。出现过很多曾经跟随皇帝一生的忠良之臣遭到猜忌和打压的情况。毕竟这些大臣可能手中有着皇帝的秘密或者把柄,也

  • 一代名臣贾谊为什么会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57岁是不是英年早逝,贾谊的一生简介,贾谊代表作

    一代名臣贾谊为什么会英年早逝?这是因为梁怀王坠马而死,他深感歉疚,抑郁而亡,时年仅33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一起看看吧!少年得志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贾谊出生于洛阳(河南郡郡治所在地),少有才名,师从荀况学生张苍。汉高后五年(前183年)即以能诵诗书善文闻名于当

  • 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 哪些典故和诸葛亮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的著名典故有什么,诸葛亮的故事20字,诸葛亮的历史故事简短

    还不了解:三国诸葛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吗?三国这个时代,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在这些人才里面,既有英勇盖世的吕布,也有忠贞不渝的关羽,也有褒贬不一的曹操。当然,在众多的人才里面,自然也少不了智慧超群的诸葛亮。在小说

  • 汉文帝是如何抵御匈奴的?详解其经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文帝时期匈奴地形图,汉武帝抵御匈奴,汉文帝是不是汉孝文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汉文帝三次防御匈奴的故事。汉文帝第一次防御匈奴,汉文帝前三年(前177)五月,匈奴右贤王率骑兵入居河南地(今河套地区),侵掠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的少数民族,并杀掠人民。六月,文帝遣丞相灌婴率8.

  • 三国时期魏延与周泰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杀界吴懿和界魏延对比,三国演义中魏延是被谁杀死的,三国里魏延是什么样的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勇猛著称,自从追随刘备之后,一直屡建功勋,被委以重任,镇守汉中,后跟随诸葛亮北伐,斩杀了魏军大将王双。周泰是三国东吴名将,江东十二虎臣之一,多次在危难中救了孙权,战斗力也不差,曾杀死了蛮王沙摩柯。然而,在民间的

  • 岳飞的官职每年有7.2万贯的俸禄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梦幻2官职俸禄,韩世忠和岳飞哪个官大,明朝武官官职一览表

    对岳飞的俸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岳飞每年俸禄是7.2万贯,换算到现在是多少钱?北宋末年,东京首都汴梁被金朝的大军击穿,宋钦宗宋徽宗被掳到了北方。此时,宋代的宗族之中,唯一一个幸免于难,他就是宋高宗赵构。金朝大军明白,赵构将会是南方宋代翻盘的唯一希望,于是竭尽所

  • 赵光义的庙号是什么?他与宋皇后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构和赵匡胤什么关系,赵匡胤为什么传位赵光义,赵光义儿子

    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同母弟,宋太宗作为北宋第二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因为避讳皇帝哥哥的名讳,所以更名赵光义。赵光义,史称宋太宗。太宗这个庙号,是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往往在历史上,开国皇帝成为太祖或者是高祖,而第二任皇帝多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