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时刘备带上诸葛亮 刘备最后能打赢陆逊吗

夷陵之战时刘备带上诸葛亮 刘备最后能打赢陆逊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8 更新时间:2024/2/6 14:10:42

对夷陵之战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刘备如果带上诸葛亮,能打赢陆逊吗?

夷陵之战,可谓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转折点,此战刘备率领数万大军进攻东吴,结果被陆逊打的大败,损兵折将,很多跟着刘备的百战精锐最终都死于此战,而火烧连营这一故事也是来源于夷陵之战。此战过后,蜀汉国力大减,基本上是再也没有能力争夺天下了,那么如果此战刘备带上诸葛亮,他能够打赢陆逊吗?

夷陵之战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登基为帝,随即挥兵攻打孙权。而刘备一登基,就要迫不及待攻打东吴的原因,实际上要完全怪东吴。当年关羽正在襄樊战场上攻打曹军,取得了不小的胜利,按正常估算,作为盟友的孙权,此时应该从合肥进兵,牵制或者攻打曹魏东南方,趁机进兵。就算不攻打曹魏,那也是没必要攻打关羽的,因为此时曹操的实力仍然是三家最大,对于东吴的最优策略还是联合刘备进攻曹操。不过不了解孙权是怎么想的,一改鲁肃时期联合刘备的策略,转而偷袭荆州,虽然最终孙权拿下了荆州,但他同时也失去了问鼎天下的机会。

孙权不仅自断前程,还把刘备问鼎天下的机会给斩断了,这就让刘备非常不爽了,原本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刘备需要占据荆州和益州,两路同时出兵北伐,才有可能击败曹魏,问鼎中原。结果现在这么一闹,刘备手中只有益州了,根本无法完成当年的战略目标,所以说,但凡刘备有争雄天下之心,那肯定是必须进攻东吴,拿回荆州的。而事实上,诸葛亮作为这个战略的提出者,又何尝不知荆州的重要性呢?所以当刘备决定要出兵伐吴时,诸葛亮才沉默不语的。

有些人说诸葛亮是不赞同伐吴的,实际上这种认识是有待商榷的。从史书来看,诸葛亮在这项决议中没有发出过声音,一直是保持沉默的,因为以当时蜀汉的那种处境,伐吴是大势所趋。国土被侵占,大将被斩杀,这种情况要是都能忍,那不了解蜀汉的人心会有多大的变化。刘备打东吴,实际上当时蜀汉大多数都是支持的,因为就东吴干的那点事,确实是有点龌龊,必须要好好的教训一番。

刚开始的时候,刘备大军是一路势如破竹,吴军根本抵挡不住,直到陆逊上任,命令吴军全线撤退,以避蜀军锋芒,一直后撤到夷道、猇亭一带,才成功地挡住了蜀军的进攻步伐。之后陆逊的策略是坚守不出,先跟蜀军耗一段时间再说,等到蜀军疲惫,再发动反攻。而事实上,陆逊的这一招也确实是起到了作用,无论蜀军怎么挑衅,吴军都一直是坚守不出,刘备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这么耗着。而由于蜀军所在的地方是数百里长的山地,兵力施展不开,后勤运输不畅。而刘备自己呢,用兵也出现了失误,在沿途设下了几十个营寨,分散了兵力。

就这样两军相持到了夏季,天气炎热,陆逊发现蜀军士气不再像最初那么高昂,且天气炎热,蜀军都扎营于树林之中,符合火攻。于是陆逊抓住机会,立马安排大军反攻,大破蜀军。连破蜀军四十余座营寨,刘备见吴军势不可挡,率军退往夷陵西北的马鞍山,准备据险防守,结果吴军士气实在是太旺了,竟然直接四面围攻,歼灭了近万蜀军。刘备见大势已去,只能乘夜突围,逃向永安(白帝城),而大部分蜀军都战死于战场,物资也被东吴悉数缴获。

夷陵之战,刘备败得非常惨,那么如果诸葛亮同他一起出征,有诸葛亮在一旁协助,能打赢陆逊吗?

首先我们来看刘备此战中的失误。

刘备此战第一个失误是被陆逊引入了山林地带,使得大军无法展开,而后“七百里联营”,大大地分散了兵力。而刘备和东吴相比,本来兵力就不占优,双方差不多都是五万多人,这兵力一分散,就更加无法抵挡住吴军的进攻了。

刘备第二个失误是放弃水军,舍舟就陆,这就使得蜀汉失去了水军的机动性,一旦遇到问题,逃到没法逃。

刘备第三个失误就是防火意识不强。刘备和陆逊相持数月,天气愈发炎热,士气低落,为了躲避酷暑,他命手下在树林中扎营,结果却忽略了火攻的威胁,没有做好防火任务。等到陆逊发动火攻时,蜀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完全无法抵挡。

如果诸葛亮前来相助,以他的智慧,应该是能发现刘备的这些失误之处的。虽然大家都说诸葛亮最擅长的乃是治国,可是他的军事能力其实也是一点不差的,就看他单独率军北伐时,那打的可是相当的有水平啊。司马懿带领那么多曹军,都是被诸葛亮给压着打的,这已经足以证明诸葛亮的超强军事能力了。诸葛亮用兵谨慎,肯定是能发现陆逊的战略意图,会劝谏刘备,提醒这些失误之处,至少不会让陆逊趁机火烧连营。

不过如果陆逊一直坚守不出,估计诸葛亮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强行攻坚,不会有很大的胜算。当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面对司马懿的坚守不出,他就是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硬抗,等待着时机的出现。

如果诸葛亮胆子够大,劝刘备兵分两路,直接率领水军沿江而下,进攻荆州,那战场形势就有可能出现很大的变化。如果荆州遭到攻击,陆逊肯定是需要回防的,因为刘备最开始的大本营就是荆州,荆州其实还有不少人心向刘备,刘备大军一到,说不定能够一举重夺荆州,所以陆逊必定会撤回荆州驻防。而陆逊一撤退,蜀军压上,战线前移至荆州,蜀军离开山地,兵力得以施展,以吴军的陆战能力来看,他们肯定不是蜀军的对手,刘备将有更大的胜算。

不过依照诸葛亮的谨慎性格来分析,估计他还是不敢分兵南下,绕道陆逊的后方的,所以本文认为,最终两军还是会陷入僵持阶段,谁也无法打败谁,很可能最终还是只能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

结语

夷陵之战时,刘备如果带上诸葛亮,其实也不一定能打赢陆逊。倒不是说诸葛亮的能力不行,而是诸葛亮的性格问题所致,诸葛亮生性谨慎,断不会冒险绕道陆逊后方去展开攻击,如果法正或者庞统在世,倒是有可能这么干。所以说,诸葛亮即便跟刘备一同出征,只要陆逊坚守不出,那么诸葛亮就无法击败他,不过诸葛亮倒是可以提醒刘备的用兵失误,应该不会出现火烧连营这样的败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应州之战朱厚照为何要御驾亲征?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应州现在是哪儿,蒙古历史上的应州之战,明武宗应州之战地图

    说起“应州之战,很多人应该都没听说过,但说起明武宗朱厚照,应该就有很多人听说过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确实涌现出了许多贤明的君王,如李世民、成吉思汗、康熙等,但是由于血缘继承制度的限制,也出现了一些昏庸无能之辈,其中又以明朝的皇帝最多。在明朝时期,便有一位名为朱

  • 袁绍和曹操从小就是好友 两人最后为何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离开袁绍之后投奔了谁,马超早年与谁交手差点丧命,袁绍吐血身亡

    曹操和袁绍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后来却要互相灭对方,原因为何?曹操和袁绍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后来却要互相灭对方,原因为何?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里边,袁绍和曹操都是从小的好朋友,而且是无话不谈,无“恶”不做。年少的两人当初作为城中的纨绔子弟,甚是合伙偷了人家的新娘子,在逃跑的过程中,差一点就被人抓住了,两

  • 蒋琬是什么人?他年近六十才主政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琬巧对黄琬是一个怎样的人,蒋琬占梦官,蒋琬夫人墓

    三国时蜀国在诸葛亮死后,由蒋琬主持朝政。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被并称为“蜀汉四相”。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就此成为继刘备、诸葛亮之后蜀汉第三代实际掌权人。由于蒋琬是诸葛亮

  • 李揆:唐朝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开国宗室将领,唐朝御史是什么官职,唐朝历任宰相

    李揆(711-784年),字端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宰相。给事中李玄道玄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少聪敏好学,善于属文。开元末年,举进士,补陈留尉,累拜中书舍人。乾元初年,兼礼部侍郎,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

  • 吕諲:唐朝时期宰相,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任宰相,历史上有崔时宜吗,唐朝有宰相这个称呼吗

    吕諲(yīn)(712年~762年),字子敬,蒲州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朝时期宰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开元末年,进士及第,授宁陵县尉,先后进入韦陟、哥舒翰的幕府,迁太子通事舍人。个性静慎,勤总吏职,迁殿中侍御史。唐肃宗即位,拜御史中丞,迁武部侍郎

  • 王玙:唐朝时期宰相,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宰相是现在的什么官,李世民时期的宰相,清朝宰相列表

    王玙(?—768),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人,唐朝大臣、宰相。少习礼学,博求祠祭仪注以干时。 东晋丞相王导后裔,五代祖王方庆是武周时期宰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琅琊王氏。唐玄宗时,迁太常博士、侍御史。唐肃宗即位,累迁太常卿。乾元中,兼蒲州刺史,充蒲、同

  • 李裕:唐昭宗李晔长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昭宗和李克用,唐朝李晔第十个儿子,唐昭宗是谁

    李裕(?-905年),唐朝第21任(除武则天和殇帝)皇帝。唐昭宗李晔长子,德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光华三年(900年)十一月,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唐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称帝。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

  • 项羽摆鸿门宴请刘邦赴宴 项羽为什么没有在宴会上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伯为什么帮刘邦?鸿门宴上,鸿门宴谁救了刘邦,鸿门宴项羽刘邦性格分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鸿门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没有杀掉刘邦?1.项羽的决断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军和同年24岁的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他们征集精兵八千,项羽做了副将,而叔父项梁死后,秦军欲攻打起义军的赵王歇和张耳,把

  • 田蚡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田蚡被吓死,艋舺结局是什么意思,窦婴田蚡传

    中国古代是很讲究血缘和宗族关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古时的法律没有现在这么完备,一个人的生死,完全掌握在当权者手里,杀伐决断,都不过是一小部分人的事,也因此,有许多好官都死在了奸人当道的世道里。历来各朝达官显贵的女子们,除了小部分向往自由的爱情之外,大多数

  • 唐朝初年名相杜如晦有什么具体的功绩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靖的儿子,杜如晦历史原型,唐朝十大宰相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唐朝初年名相杜如晦的故事。杜如晦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