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忠贤真的一无是处吗 崇祯杀魏忠贤有没有杀错

魏忠贤真的一无是处吗 崇祯杀魏忠贤有没有杀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46 更新时间:2024/1/17 2:43:28

为何说一无是处的魏忠贤?崇祯到死方知杀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木匠皇帝的遗嘱

1627年,天帝朱由校离病死还有十天的日子,深知大限已至的他,将皇弟朱由检急召入宫。床榻前朱由校声泪俱下的叮嘱朱由检:“德约(朱由检字),朕知你有舜之能,这大明江山就交给你了,忠贤恪谨忠贞,可堪大用。”

十七岁的朱由检唯唯诺诺的一一应允。然内心对这个大字不识的哥哥充满了鄙夷,一个不问国事的木匠,一个草菅人命的无赖,这大概是他对这两人最真实的内心评判了。

最鄙夷的人,是最正确的人

朱由校就真正的简单么?或许简单但有一点朱由校比崇祯聪明多了,别看人家大字不识,整天倒弄木工活,人家懂得帝王对于权臣的制衡之术。

他知晓魏忠贤的本事,也懂得压制东林党的独大更明白自己的半斤八两。一个文盲好好地做好木工即可,魏忠贤这职业经理人虽说爱杀人,但为他老朱家治理江山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这不,大明的军饷都是靠人家魏忠贤完美解决的。

再说魏忠贤,都知其市井无赖出身,为出人头地的他,中年自阄入宫,由守门太监做起,通过客氏崛起,逐渐成为控制内阁、左右朝政的九千岁。

他利用手中权势结党营私,杀戮忠良,无恶不作,这是事实。但也说明一个事实,人人可以做坏人,但可以做到权倾中外的坏人能有几个?没有手腕单靠兢兢业业岂能上位?足以见其心机之深,权谋之精。

这世道并不是坏人就不会做对的事,所谓好人未必行的就是好事。

魏忠贤的正确事

在魏忠贤得势掌权之时,对抗后金方面,魏忠贤并不是任人唯亲,他提拔了不少贤士,孙承宗,袁崇焕都是他所提拔的猛人。其中还有一人成为了清廷的噩梦,以至于清代的关于明代史书都无人敢提他,怕被杀头,他便是追着后金满地找牙的袁可立。

对于战功,魏忠贤也是论功行赏。连袁崇焕大人都为巴结魏忠贤修了生祠,然魏公公也并没有为此嘉奖他,而是嘉奖了勇于担当奋力出击的满桂同学。

对内,大灾之年为挽救大明连年战争逐渐崩溃的财政,魏忠贤推出了针对大地主阶层的工商税和矿业税,组建了以太监为主的征税班子,从而保证东南的赋税能够真正进入大明国库中。魏忠贤本身市井出身,了解民间疾苦,在粮食锐减苦不堪言的农民面前,魏忠贤采取了减免农民税收的举措,这一举动无疑让农民减轻了非常大的负担。

其中东南上缴的工商税总额更是占据了大明王朝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工商和矿业税那时基本都是文武群臣和皇亲国戚所操控,魏忠贤这么干自然会得罪那些既得利益者,但是他明白大明要运转就得这么干。他有胆量,然而崇祯的经济学看来比魏忠贤差了两条街。

在当时明代这个结党营私,皇帝才能并不出众的天启年间,魏忠贤无疑是个最正确的坏人,乱世之中需要的便是这种狠角色,乱世用重典和重症下猛药一个道理。

年轻人 朱由检

十七岁的朱由检终于登上了帝位,魏忠贤想好好地服侍这位木匠皇帝托付给他的新主子,他以为朱由检懂得朝堂的制衡之术,然而他高估了年轻人朱由检的情商,赶鸭子上架的朱由检大概没有一个好的太傅,登基后的朱由检两个月后赐给了魏忠贤三尺白绫。

魏忠贤自缢前惨淡一笑,自嘲道,大明它日必毁于东林党人之手。

朱由检自以为不过就解决了个祸国殃民的阉人罢了,没想到他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棋子,其实也阉割了大明的气数。

东林党的真面目

十七岁的崇祯真的很嫩,他只是看到了魏忠贤真的很坏,却看不出东林党的贪,这帮人成为了他以后十几年最大的坑。

魏忠贤死后,东林党人彻底的一枝独大,他们用甜言蜜语哄骗崇祯,取消或减弱了让他们肉疼的家族生意中的工商税和矿税,要了解天启年间这些工商税收可占据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之多。

结果崇祯时期的大明财政立刻重新陷入了危机,不是有个定律么,世界的财富永远掌握在那百分之几的有钱人手中,这群东林党便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

就是这么一群空谈爱国的东林党,打仗不会打,掏钱不愿掏,他们不过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出身名门,却不懂民间疾苦,只是一群喊着口号不切实际的摇摆者,他们精神上和那司马衷的百姓“何不食肉糜”无差别。

天灾与蝴蝶效应

1628年,大明有地方已开始天灾迹象,1633年后,旱灾、蝗虫开始蔓延,无年不灾。到1640-1641年,大饥荒就在发生了。出现大旱,西北因而粮食奇缺,粮价飞涨,许多人被饿死,饿殍遍野,易子而食。

而此时的大明对付后金需要军饷,东林党的减免工商税行为,大明本就单一的农业税收的已不能支撑大明军饷,东林党还一味怂恿崇祯加重农民税收,农民根本没有活路了,这才有了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

实在穷得叮当响的崇祯也曾想重新启用工商税,可每次提及,皆被东林党人以"皇上怎么能与民争利"驳回。此时的朝堂早已是东林党这群蛀虫的暖床,如果你问崇祯怎么不坚持呢?那答案就是他已被东林党架空,根本就指使不动,不然北京城破之时,这些人等待的就是易主罢了。作为皇帝的崇祯此时终于明白了魏忠贤的重要性,为时已晚。

他想过重新重用太监集团来抗衡东林党,可以始终唯有一个如此格局之人能担以重任。重用了一个高起潜,还是个废物,害死了大明战神卢象升,最后投靠了清军。

迟到的顿悟

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崇祯派人秘密地重新安葬了魏忠贤的遗骸,然后被太监王承恩搀扶着走向景山,崇祯望着挂着三尺白绫的歪脖子树,问王承恩:“我是不是杀错了魏忠贤?”王承恩答道:“天灾人祸,皇上,哪还有什么对错,错在气数。”

随后,这位忠心耿耿的王承恩随崇祯自缢而亡。崇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也会和魏忠贤一个结果,更不会想到陪伴自己最久的会是一个太监,这或许是他一生最大的讽刺。

如若崇祯在下面见到朱由校的时候,朱由校问其,吾弟,若忠贤不死,事何以至此?不知他何言以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朝临死前说过“朕非亡国之君” 崇祯为大明真的尽力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帝短命之谜,临死前的严监生,明朝皇帝都是被害死的吗

    对明代和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灭亡,崇祯皇帝有没有资格说一声“我尽力了”?明代从1368年建国到1644年灭亡,享国276年,但建国初朱元璋的英姿勃发与败亡时崇祯帝的凄悲凉惨形成鲜明对比。崇祯皇帝在死前曾有一封血诏,上书“朕非亡国之君”等言,悲愤地向世人

  • 荆轲刺秦王时两人离得那么近 荆轲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荆轲刺秦王的评价,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人物形象,荆轲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荆轲刺秦王,离那么近为何会失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荆轲《易水歌》《史记·刺客列传》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分别以荆轲与亲王的角度介绍了这样的一个故

  • 在书画方面,王诜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哪个朝代书画艺术成就最高,赵佶书法成就,宋徽宗的绘画成就

    王诜[shēn](公元约1048年—公元约1104年),字晋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 ,北宋画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均州。元祐元年(1086年

  • 王诜:北宋驸马都尉,也是一位画家,擅画山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当驸马有多惨,明朝驸马都尉几品,驸马能纳妾吗

    王诜[shēn](公元约1048年—公元约1104年),字晋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 ,北宋画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均州。元祐元年(1086年

  • 长平公主朱媺娖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公主是哪个皇帝的女儿,历史上的长平公主,明朝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朱媺娖,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第二女,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想必看过《鹿鼎记》的人都会记得一位名为朱媺娖的断臂尼姑,此人可谓是个巾帼英雄,在剧中,她是一位匡扶明朝的一位重要的人物。不过,此人的历史原型长平公主的生活却十分凄惨,在15岁的时候就被自己的亲爹崇祯皇帝砍掉了左臂,最惨

  • 赵植:宋徽宗赵佶第八子,在靖康之变中被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佶的儿子14个金国儿子,宋徽宗金国子女,赵简子死未葬中牟入齐

    赵植(1108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二子。母亲是懿肃王贵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六月。九月赐名为赵植,并授封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吴国公。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二月,改封安远军节度使,加封开府

  • 赵模:宋徽宗赵佶第十一子,在被俘北上途中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徽宗被俘后生活的怎样,赵佶的儿子14个金国儿子,宋徽宗是怎么被俘虏的

    赵模(1107年—1138年9月16日),宋朝宗室,宋徽宗赵佶第十一子,母为明达皇后刘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十二月。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三月,赐名为赵模,并授封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镇国公。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

  • 乾隆明明有十几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传位给嘉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如懿传乾隆死后谁的孩子登基,嘉庆传给哪个儿子的皇位,乾隆最后传位给了谁

    还不了解:乾隆和嘉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为何把皇位传给平庸的嘉庆?首先要说明一下,嘉庆也是乾隆的儿子,亲生的。如果不是乾隆的嫡子都过早夭折,那么皇位继承人压根就没嘉庆皇帝的事了。并不是说嘉庆帝不够卓越,而是在立储这件事上,乾隆思想比较传

  • 三国时期关平与曹彰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曹仁什么水平,张飞和曹彰谁厉害,三国时期武力排行榜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封是刘备的义子,武力过人,是一员猛将,关平是关羽的义子,正史中是关羽的儿子,关平武艺也很厉害,两个人都是刘备阵营的后起之秀。关羽、张飞、赵云等第一代武将渐渐老去,而第二代武将日渐崛起,特别是刘封和关平,在

  • 赵棫:宋徽宗赵佶第八子,不知什么原因被贬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佶被俘之后,赵佶草书千字文,宋徽宗为什么叫赵佶

    赵棫(1107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八子,母亲是明达皇后·刘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正月。五月赐名为赵棫,并授封横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杨国公。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正月,改封检校太尉,封为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