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上位后十分的努力工作 明朝为何还加速灭亡了

崇祯上位后十分的努力工作 明朝为何还加速灭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44 更新时间:2024/1/16 20:40:35

还不了解:崇祯和明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崇祯皇帝越是努力,明王朝灭亡的速度越是迅速?

对于我国古代的历史,人们固有的认知就是:长时间的辉煌到后来的没落。

那么,中国为什么会从一个真正的“天朝上国”变成一个令人耻笑的“天朝上国”呢?

归纳起来,应该就是统治者固守成规、自尊自大、麻木闭塞之类的批评之词吧。但是,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其实,在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中,也有放眼于世界,虚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人,他就是明代的末代皇帝:崇祯。

提到崇祯皇帝这个人,恐怕熟悉历史的人都会说:“这不就是那位在国家危亡时刻,还要挂念儿子是否会抢了自己的江山,最终,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不得善终,自己也吊死在煤山上的那个皇帝吗?”没错,就是他。

但是,世人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仿佛留在脑海里的就只有他的多忌猜疑。殊不知,他才是中国历史上走在前列的人,他才是真正走在国际前列的第一位皇帝。

那么,为什么后世会有这样的言论呢?

西方传教士在明代的时期就大举来华,他们到中国传播教义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当时的人们因为传教士的身份,只看到了他们的思想与我国传统思想的不同,而忽略了他们带来的一些技术的先进性。

又或许是看到了,但是,却完全沉浸于对自己国家固有技术的依赖,人们选择性的忽略或排斥了这一类新事物,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如此。可以说,他是真的看到了西方技术的先进之处。

在崇祯皇帝没有上位之前,明代就有一位首先看到西方文化先进之处的先行者——徐光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他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作,同时,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但是,徐光启在早年的时候,官途并不顺畅。

在经过几次乡试落榜之后,为了维持家中的生活,不得已从事了教书这个行业。并且,在之后的教书生涯中,他结识了当时来华传教的基督教会士郭居静,再后来,又辗转认识了耶稣会士利玛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相互合作,并在数学方面做出了许多的成就。

这样的经历,让徐光启早一步接触到了西方的思想文化,自然,就先人一步看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之处。但是,当时的统治者并不能接受他的思想,所以,他的主张未能得到宣传。

直到崇祯皇帝继位,这位曾经走在中国历史前列的先行者,才被重新委以重任。

崇祯皇帝不仅重用徐光启进行大量的科学传播,还大大鼓励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授业,而且,崇祯皇帝还会抽一定的时间来学习科学知识。或许,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促使他成为亡国皇帝的原因,更多的是其时运不济。

当时,后金大举来犯,为了保卫家园,他把全部的大军用去抵挡金人的进攻。但是,谁会想到又撞上了大旱之年,最终,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农民接连起义,促使大明的江山更快的落入到了满清手中。

试想,如果当时崇祯皇帝身在一个平和的时代,他不用担心去抵挡外族的进犯,而是安心的学习和传播西方的先进文化,那么,后来的中国又会是怎样的一番状况呢?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对于后来中国多舛的命运我们只能叹息,并借此以给后人警醒。

但同时,我们还要反思的是:对于崇祯皇帝这个人设的评价,过去是否过于绝对化、片面化了?

崇祯皇帝在历史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世人不应该因为他是明代的最后一位皇帝,而背上“亡国之君”的骂名,自然,也不应该在今天认识到他的远见之后,就将其放到神坛之中。其实,崇祯皇帝虽然非常勤奋,对国家的治理也很上心,也想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让明代脱胎换骨,但是,他却没有运用一个正确的方法。

这其中的原因,与崇祯皇帝早年没有接受到正规的帝王之术的训练有关,没有张居正这样的大臣来传授他帝王之术,也没有人教导他如何治理一个国家。这一切都源于崇祯皇帝的出身,让他的眼界有了局限性,看不清国家的本质,最终,只能一意孤行。崇祯皇帝上台之后,只看到魏忠贤不好的一面,并没有看到魏忠贤对明代的作用,而将他诛灭也加速了明代的灭亡。

对此,大太监曹化淳就说过“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魏忠贤可杀,但是,宦官体系不可废,东、西厂不可裁撤。崇祯杀魏忠贤之前,至少应该准备好替补的心腹,然而,他并没有,这就好比晁错一样,光了解削藩,但削藩之后的战略部署一点都没有,不拿你祭旗都鬼了。而裁撤东西两厂,导致了文人集团一家独大,同时,文人集团开始清算旧账和排除异己,最终,消耗掉了仅存的大明国力!

所以,崇祯皇帝虽然努力了,但是,他的努力对明代的发展,并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反而加快了明代灭亡的速度。

除此之外,奇怪的是,崇祯皇帝的爷爷明神宗朱翊钧,30年没有上朝明代没有灭亡;他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只专注于木匠不理朝事明代也没有灭亡。而崇祯皇帝每天从早忙到晚励精图治,明代却毁在了他的手上,最终,自己也在煤山自缢而死。

你说,崇祯皇帝是不是很悲催呢?

参考资料:

【《明史》、《明史·徐光启》、《启祯野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崇祯自杀前明朝还有百万军队 崇祯为什么没有选择南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明代和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皇帝殉国前,明代还有百万大军,崇祯为什么不南迁?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阳历4月25日),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明代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代灭亡。对于上述这段历史,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过这

  • 苏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苏秦是好人吗,苏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秦是一个怎样的人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五代十国处在一个十分紊乱的时期,战火纷尘阴谋遍起,各国为了达到最高利益,会选择纵横家来帮助!今天小编说的便是一个纵横家的故事,这个人物拥有很多身份,他在经历了秦国的打击后,竟然凭着能力统领六国联盟,可惜最后落得了一个五马分尸的下场。这

  • 吕布死后三大宝贝是什么 最后落到了谁的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布的结局为什么悲惨,关羽死后青龙刀谁获得,三国吕布最后跟了谁

    还不了解:吕布的宝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布死后,他最喜爱的三大宝贝去哪儿了?三国时期,吕布以“神勇”出名,人们说到他便能在脑海中幻想出一位身着铠甲,背飘披风的威武将士。可实际上,三国中的吕布不仅不威武,反而十分狼狈。他活着的时候投靠很多人都被拒,死了连三大

  • 清朝时期什么样的人才能担任大内侍卫?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时期布政使,是现在的什么官职,清朝的宣抚使是什么官职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是什么职业,都有一些规定,而每一个职业也有自己所需要禁忌的东西。在清朝时期,皇宫之中除了皇室子弟以及太监之外,还有这样的一群男性——他们大多出身于八旗之中,为了能够获得未来发展的机会以及丰

  • 徐庶投降曹操是因为孝顺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丕为什么短命,正史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以下何人救了被困于曹营中的徐庶

    对徐庶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徐庶归顺曹操真因孝顺?刘备假仁义恐为真相,汉献帝谁来救我?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在形容当初为了救自己母亲,而归顺曹操的徐庶,徐庶到了曹营之后,没给曹孟德出一个计策。但三国时期,可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忠心为主,说白了都是利益交易。因为后来

  • 诸葛诞是什么人?他反抗司马氏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诞和诸葛亮什么关系,司马氏做了什么,诸葛亮派往东吴劝孙权退兵的是谁

    诸葛诞,字公休,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淮南三叛,是指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

  • 徐庶投奔曹操后做的还行 诸葛亮为什么说他没有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徐庶最后回到刘备身边了吗,如果没有司马懿诸葛亮能北伐成功吗,徐庶后来为什么不投奔蜀国了

    对徐庶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徐庶投奔曹魏阵营后做的还不错,为什么诸葛亮说徐庶没得到重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猛将如雨,谋士如尘。可是对于刘备来说,前期这谋士对其可是稀缺人才。看看袁绍有田丰、郭图、许攸等,曹操有 荀彧、程昱、陈公等,孙权有张昭、诸葛瑾、张纮、虞

  • 孙权强调过不能杀关羽 吕蒙杀关羽算是公报私仇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蒙为什么能打败关羽,孙权为什么杀关羽,吕蒙杀关羽是不是孙权的命令

    还不了解:孙权和关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 为何吕蒙执意要杀, 是报私仇?众所周知,孙权派遣吕蒙偷袭了江陵,关羽后来腹背受敌以致惨败。孙权拿下长江以南的荆州,表面看上去是赚了便宜,实际上此时的孙权就是独自在两条线上对抗曹魏势力。一旦关羽

  • 历史上赵匡胤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柴荣的儿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涿州人。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自古以来,成王败寇乃是世间常事,一个王朝覆灭之时,便是一个家族的落入无尽痛苦的开端。一般而言,下一个王朝的君王对于被打败之人都不会手下留情,即使在表面上对他多有安抚,但是暗地里却又痛

  • 孙权让人偷袭荆州之后 孙权为何不把关羽活着送给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权为什么杀关羽,孙权为什么一定要袭取荆州,如果孙权配合关羽北伐会怎样

    对孙权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下阿蒙夜袭荆州,孙权左右为难,要不把活关羽送给曹丞相?孙吴政权在吕蒙打算奇袭荆州之前朝中是有争议的,以张昭为代表的文臣集团不赞成奇袭荆州,与刘备撕破脸;而以吕蒙为代表的军方势力却极力主张趁关羽北上抗曹的机会,以偷袭的方式夺回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