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

刘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25 更新时间:2023/12/10 16:43:01

刘墉,清朝乾隆时期重臣、书法家。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的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刘家从其曾祖父刘必显开始,每代都有人高中科举,并在朝为官,被历任皇帝所倚重,至刘墉这一代时,已是4代进士了。

刘必显是顺治九年的进士,一度官至户部员外郎。其膝下有4子。其中老二刘果在顺治十七年高中进士,出任刑部郎中。老三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的进士,担任过四川布政使,是当朝有名的清官。

刘棨有10子,数刘统勋最有成就,他是雍正二年的进士,仕途顺畅,先后担任工部、吏部、刑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和东阁大学士等。

刘统勋为官清正,敢于直谏,深得雍正和乾隆信任,乾隆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其正。”刘统勋病逝后,乾隆帝赐谥号“文正”,是文臣所能得到的最高谥号。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里,一共才有8位文臣获此殊荣。

刘墉是刘统勋的长子,受家风影响,自幼聪慧敏思,熟读经史,满腹经纶。不过他出道较晚,31岁时才中进士。传说刘墉科考时的试卷曾入围前10名,主考官奏请乾隆钦点他为状元,但由于乾隆的反对,刘墉最终获得第二名。

二、刘墉为官刚直,忠于职守。

刘墉一生为官50余年,仕途初期,他只是在翰林院担任庶吉士、侍讲等职。5年后,刘墉被外放地方官,历任安徽和江苏学政,后转任太原和江宁知府。1772年,刘墉调任陕西按察使。第二年,刘统勋去世,刘墉去职回家守制3年。1780年,刘墉升任湖南巡抚。两年后,刘墉回京任职,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以及工部尚书兼吏部尚书等职。

到了嘉庆年间,刘墉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一职,最终成为民间流传的宰相。

在为官期间,刘墉始终忠于职守,为官清廉。

任职安徽学政时,刘墉对当地的捐纳贡监生严格审查,对那些目无法纪的生员予以惩办。在江苏学政任内,刘墉刚正不阿,大力整饬科场积弊,勇于革除考场弊病,被当地官员赞为“严肃骏厉,人多畏惮”。在他的努力下,两地的士风和吏治均有较大改观。

其后,刘墉转任江宁知府,这正是他声名鹊起之时。

在此任上,刘墉公正刚直,嫉恶如仇,严厉打击各种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奸佞之徒,为百姓伸张正义,审理了不少有名的案件。百姓十分感念刘墉的功绩,称赞他为“当代包拯”,后来的《刘公案》,就取材于他这一时期的相关政绩和故事。

回到京城后,刘墉仍然不改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谏的品德。

1782年,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婪索亏空。

国泰何许人也,他是当朝红人和珅的亲信。但刘墉面对和珅的骄横跋扈,依然铁面无私,宁折不弯。他假扮道士,独自一人深入山东境内,查明了国泰等人不但隐匿灾情不报,而且肆意残杀进京请命的百姓和乡绅的劣迹。同时国泰等人还不顾百姓实际情况,强行征税,搞得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刘墉在掌握了国泰等人的铁证后,上报朝廷,要求予以严惩。纵使只手遮天的和珅,也无可奈何,国泰等人随后被绳之以法。

三、刘墉才华横溢,人称“浓墨宰相”。

刘墉不但是一代名臣,还是一位涉猎广泛,才华横溢的大师。他曾谦虚地对自己的才学做过评价:“吾生平有三艺,题跋为上,诗次之,字又次之。”

实际上,刘墉在这三方面都有很深的功底,尤其是他的书法造诣很高,被后世之人评价为“浓墨宰相”。

刘墉的书法和成亲王、翁方纲、铁保3人齐名,被誉为清朝四大书法家之一。他在书法上的最大成就,是对传统书法的推陈出新。他用墨厚重,字体端庄遒劲。同时他的草书也别具一格,字体潇洒飘逸,酣畅洒脱。

四、刘墉和影视中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

影视中的刘墉被称之为“刘罗锅”,给人展现出幽默诙谐,大智若愚的形象。

但历史上的刘墉虽然谈不上仪表堂堂,但也并非驼背,只是在他晚年之际,年老背驼,曾被嘉庆皇帝曾切地称为“刘驼子”。于是,“刘罗锅”之名得以传播开来。

影视剧中,关于他和和珅斗法的故事也大都为虚构。刘墉确实曾和和珅同朝为官。当58岁的刘墉担任南书房行走时,27岁的和珅已是军机大臣。从这个信息可以看出,和珅不但比刘墉小很多,而且深受乾隆宠信,身居高位,比刘墉的官职相对较高。因此,两人针锋相对的机会并不多,更谈不上刘墉专门和和珅斗法一说。

嘉庆九年,85岁的刘墉病逝,嘉庆赐谥号“文清”,以表彰他对朝廷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朱棣为何能成功登上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有多怕朱元璋,为什么朱棣称祖,朱棣怎么登上皇位的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后来,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不满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举起“靖难”大旗,最终打败了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朱棣)在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不过就是其中一个藩王。

  • 张绣投降曹操后为何又发起反叛?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宛城之战张绣反叛的起因,张绣为什么叛变,张绣为什么投降了又叛变

    张绣,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眼看着打不赢,于是直接投降了。本来皆大欢喜,但因曹操爱人妻的老毛病犯了,突起色心,让事情起了反复。《三国志·张绣传》中记载:太祖南征,军淯

  • 让扶苏去边关,秦始皇这么安排到底有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让赵佗,扶苏如果继承皇位秦朝会灭亡吗,秦国如果扶苏继位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秦始皇在东巡的过程中猝然去世,赵高和李斯合谋,篡改诏书,扶胡亥上位,同时矫诏赐死扶苏。结果由于胡亥昏庸,朝政陷入混乱。陈胜吴广一声号令,天下大乱,强大的秦帝国只经历了十多年,便很快土崩瓦解。之所以出现这一系列的变故和悲剧,根本的原因,就

  • 丙吉是什么样的人?他与刘询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丙吉简介,刘大壬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好人有好报。这是告诉我们,良心好的人一定会有好报。西汉的丙吉就是这样的人。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鲁国人 。早年间丙吉就研究学习法律,从刚开始起步的鲁国狱史一路做到了廷尉右监,之后因为被牵连免职。征和二年爆发巫蛊之祸,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以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并且与阳石

  • 万历皇帝亲政后,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万历为什么能当皇帝,只有一个皇后的皇帝是谁,康熙继位后谁亲政

    很多人都觉得“明实亡于万历”,那么万历皇帝亲政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人太多,耗费太大的问题呢?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七年(1579年)正月,明朝600多名宗室子弟因为未经朝廷批准擅自结婚,被告到朝廷。万历皇帝朱翊钧对此很重视,为此召见了内阁首辅张居

  •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后人祭拜明孝陵,康熙祭拜朱元璋是哪一集,明朝对明孝陵的祭祀

    历史上康熙为什么要多次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一个清朝皇帝拜一个前朝的开国皇帝,只是为了收买民心这么简单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吊身亡,明朝宣告灭亡。四月底,

  • 推恩令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汉武帝为何要推出推恩令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推恩令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推恩令,汉武帝推恩令是什么意思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刘彻推行的一个重要法令,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各个诸侯的封地,并且削弱各个诸侯王的势力,简单说就是一个削藩的手段和措施而已,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能够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汉武帝推出推恩令,是因为要削藩。当年汉高祖刘邦分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去见李渊时,做了什么样的动作?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知道,李渊玄武门之变后的生活,李渊对玄武门之变的态度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资治通鉴》曾记载了“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渊和李世民初次相见的情形。“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今天我们在读这则文字的时候,总觉得非

  • 襄樊之战孟达没有出兵支援关羽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襄樊之战拿下襄阳了吗,襄樊之战刘备为什么不派援军,襄樊之战关羽的对手

    三国时期最遗憾的莫过于关羽兵败荆州,最后被东吴将领擒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起兵北伐,自江陵出兵攻襄阳、樊城。在围攻襄、樊期间,也就是当年的七月末到十月末这段时间里,关羽曾多次要求在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镇守的刘封、孟达出

  • 朱棣庙号原本就是太宗 嘉靖为何会改为成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嘉靖和朱棣什么关系,庙号尊号年号谥号

    对朱棣庙号本是太宗,为何100多年后,嘉靖突然将其改为成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社会,当皇帝死后,后世子孙就会将他们的排位供奉在太庙祭祀。同时为了彰显祖先的功绩,后世皇帝还会给已逝的皇帝们上庙号。因为庙号是对皇帝一生功绩的肯定,所以并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