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曹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何本事

历史上曹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何本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97 更新时间:2024/1/23 19:42:34

曹丕,字子桓,曹魏的开国皇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魏文帝曹丕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一直都以阴险小人的形象著称于世,跟他飘逸洒脱的弟弟曹植形成鲜明对比。

论本事,他不如他爹曹操,论才华,他不如他弟弟曹植。在旁人的眼里,他能够上位,靠的就是心狠手辣和阴谋诡计。

但是在真实历史上,曹丕就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物。

我们都知道,在他爹曹操死了之后,他赶走了汉献帝,自己上台做了皇帝。

但你千万不要以为谋筹篡位是一件轻松的事,汉室天下,毕竟有400年的底蕴,曹操都尚且忌惮三分迟迟不敢动手。曹丕能够实现平稳过渡,肯定也有他自己的两把刷子。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平稳着陆的。

安定的外部环境

首先曹操给他营造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过:曹操实力强大,此诚不可与之争锋。

刘备政权唯一的机会就是待天下有变,遣一上将将荆州之兵出于宛洛,这个天下有变正是曹操死后曹丕接班这个过渡期。所以,对于蜀汉和东吴两个割据政权来说,这是他们搞事的千载良机。

可就在曹丕的禅让事业筹划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东吴、西蜀两个政权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这是因为就在半年前,关羽北伐中原威震华夏,但却被孙权派遣吕蒙白衣渡江,背后偷袭,夺取了荆州。孙刘两家自此结下了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此时的刘备正在厉兵秣马,准备为二弟关羽报仇。孙权则向曹魏上表称臣,希望能拉兄弟一把。

得世家者得天下

但是,季孙之忧不在颛顼,而在萧墙之内啊。曹操刚刚去世,按理说,顺理成章的继承人肯定就是曹丕啊。但是当时是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曹丕头上空顶着一个法定继承人的名号,不管用啊。

那些骄兵悍将都是从死人堆里头杀出来的,曹操在世的时候,大家都服他。现在曹操死了,曹丕能够压得住他们吗?

果不其然,曹操的死讯刚刚传了出来,马上就出事了。

先是凉州的酒泉、张掖、天水等地发生了叛乱,杀害了朝廷派往凉州的凉州刺史。然后,就是为曹操征战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青州兵发生了哗变。

这些人都是由汉末的黄巾军组成,作战凶猛,但是军纪极其败坏。当年曹操在徐州屠城,他们就是刽子手,这就是典型的骄兵悍将。

听闻曹丕上位之后,他们纷纷作鸟兽散跑回青州割据,导致洛阳城变成一座不设防的空城,差点就坏了曹丕的大业。

我们先来看一下曹丕是怎么解决的。平叛凉州或者收拾青州兵?不,这些叛乱都是表面现象。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解决不了问题,曹丕要抓就抓住主要矛盾。

当时明眼人都知道,汉末三国是世家大族的天下,得世家大族者得天下。只要这帮人能够支持曹丕,天下就乱不了。那么,曹丕是怎么收买他们的呢?

首先呢,曹丕继承了他爹的王位,成为了魏王之后,马上就下了第一条命令:恢复已经废除的散骑尝侍和侍中的职位,每个职位设置四个名额。这些职位的作用,就相当于领导身边的秘书和参谋团,能够充当这些职位的,肯定是世家大族的子弟,这是要组建自己的核心圈子。

第二步,明确太监的官职上限不能够超过署令。为什么他要拿太监下手呢?主要是在东汉王朝的时候,皇帝想要制衡世家大族,用得最得心应手的就是太监。

现在头皮这么做,就相当于明文规定太监不能够干预朝政。也就是相当于给天下的世家大族传的这么一个信号。只要我上台,天下就是你们的天下。我不会像东汉的皇帝那样制约你们。

史记:初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策,藏之石室。时当选侍中、常侍,王左右旧人讽主者,便欲就用,不调馀人。

你以为这就完了?这只是开胃菜而已。接下来,曹丕要祭出终极神器,九品中正制。以前汉朝实行的是察举制度,每个乡每个县有固定名额,然后由所在地区的主政官员挑选辖区内有德行、有本事的人举荐到官府。

这个制度跟后来的科举制度相比,不能算是什么好制度。因为主观能动性太强了,举荐的官员往往都会徇私舞弊。所谓的举孝廉,父别居,高门良将怯如鸡,说的就是察举制的弊端。

但是如果能够遇到一个好官,就能够让有本事的寒门子弟有出头的机会。与察举制度相比,九品中正制简直让人窒息啊。

它人为地把天下的家族分为九个等级,然后用察举制按家族的等级挑选人才。

如果你有本事有德行,并且举世皆知,但是你的家族不入九品,不好意思,一边凉快去吧。这就相当于彻底扼杀了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啊。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就是这个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打压外戚宗室

搞定了世家大族之后,曹丕接下来就要搞定自家人。曹丕有两个不省心的弟弟,分别是平原侯曹植,鄢陵侯曹彰

曹植就不用说了,这是曹丕夺嫡的最大竞争对手。曹彰这个小子,表面上是一介武夫,实际上却是野心勃勃。在曹操死后,他趁着曹丕远在邺城青州兵哗变洛阳空虚,就带10万大军把洛阳城给围了,并且要求主政官员交出曹操的印带。

曹丕先是找了一个曹植喝醉酒不尊敬朝廷死者的借口,对他进行了贬谪,然后又让自己的其他弟弟们交出兵权,全都乖乖地到自己的封地里头呆着。

最后一个要收拾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卞太后。在这一点上,魏文帝曹丕跟世家大族有着共同利益。

在东汉时期,皇帝为了制衡世家大族,除了用太监之外,外戚也是一个常用的工具。所以在朝堂上,曹丕跟九品中正制的作者陈群演了一出双簧。

魏文帝曹丕真是假惺惺地说:我打算追封太后的父亲和兄弟,大家觉得怎么样?

陈群跳出来说:太后只是个女人,不能够因为她裂土分疆,这是不合法的。

曹丕一听,也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下来,并且把它封藏在金盒里头,作为后代子孙借鉴的祖制。

史记:帝欲追封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奏曰:“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

帝曰:“此议是也,其勿施行。”仍著定制,藏之台阁史记。

敲打制衡

可你千万不要以为曹丕对世家大族就是百依百顺,毫无防范之心。此外他还做了另外两件事,就是冲着世家大族去了。

第一件事,就是让贾诩担任三公之一的太尉。贾诩是一个寒门子弟出身,而且还有乱武天下的黑历史。而三公是朝廷最尊崇的官爵,有教化天下的义务,历来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担任。

所以孙权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说曹丕让贾诩做太尉,贻笑天下呀。可实际上,曹丕让出身寒门,智谋冠绝天下的贾诩来当太尉,就是用来恶心世家大族的。

第二件事,就是从河北迁徙10万户人口到河南。这10万户可不是平民老百姓,而是世家大族。河北是曹家的老对手袁绍的根据地。曹操得了天下之后,为了镇压这里的世家大族,甚至不惜把都城从许昌搬到了河北的邺城。

曹丕此举就是釜底抽薪,想要狠狠地削弱一下树大根深的河北大族。此时曹丕已经定都洛阳,把河北士族迁徙过来,又能够很好地震慑住河南这边的士族,互相制衡,岂不乐哉。

为此甚至把反对的夫人甄宓也给弄死了。

史记: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毘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

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

毘曰:“诚以为非也。”

帝曰:“吾不与卿议也。”

曹丕的这手下来,很快就稳住了局面。原先那些一个个想看他笑话的牛鬼蛇神,纷纷把头给缩了回去,曹魏帝国也因此顺利完成了过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曹操占领荆州后为何没有趁势鲸吞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如果孙权不偷袭荆州,为什么一定要在赤壁决战,赤壁之战投鞭断流

    三国这段历史,是东汉末年的延续,也是西晋时代的先声。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征荆州。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屯驻在樊城的刘备得知消息后想进占江

  • 李渊在经历玄武门之变后后是什么结局?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渊的下场,李渊的结局,玄武门之变简介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在大唐的众多君主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最出名的莫过于李渊和李世民这父子二人,要说这二人的功绩,那时可以称之为是改变了天下局面的,结束了昏庸的隋炀帝的统治,开启了大唐盛世。但后世对李渊和李世民二人的评价却不甚相同,可能提起大唐盛世,

  • 三国时期曹丕出兵伐吴是在何时?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伐吴损失多大,刘备先伐魏会成功吗,曹丕伐吴之战

    曹丕,字子桓,曹魏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作为三国吴国的开国皇帝,很有意思,他和曹丕简直是一对欢喜冤家,孙权偷袭荆州,杀了关羽,和刘备闹翻了以后,刘备打他,他向曹丕称臣,等风头一过,就翻脸,可以说,翻脸比翻书还快,搞的曹丕很郁闷,后来,

  • 朱棣在位时间有多久?登基之后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即明成祖,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公元1424年,在第五次远征漠北的归途中,明成祖朱棣病逝榆木川,这位在历史上颇具争议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朱棣的一生跌宕起伏,作为叔叔他从自己亲侄子手中血腥的夺取了皇位。但是作为皇帝,朱棣承上启下,把明朝推向了

  • 曹冲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冲有关的故事,曹冲还有什么故事,古代曹冲的故事

    曹操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十分著名的一个人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起曹冲,大家就会想起“曹冲称象”的故事,以为曹冲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有“神童”之称。近来读《三国志》才发现,曹冲不只会称象,他还救过几十个曹操手下官吏。天资聪颖,所以能称象以前总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

  • 赵云在蜀汉的地位怎么样?为何说他一生不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圣三国蜀汉传隐藏武将,关羽在蜀国的地位,赵云蜀汉地位

    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唯有常山赵子龙。在汉末三国那个将星璀璨的时代里,常山赵子龙的知名度可以排进前五名。其名声甚至远播到国外,韩国的前任总统朴

  • 历史上孙策是怎么死的?为何会被自己人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策死在什么地方,孙策死于谁,孙策到底是被谁杀的

    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独占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三国时期有一桩悬案,到底是谁杀了江东小霸王孙策?孙策的死,是三国时期一段让人意难平的事情。如果他还活着,东吴政权绝对不会成

  • 刘裕篡位还获得仁君称号 刘裕为何没有背负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裕篡晋,刘裕的谋士刘穆之,刘裕杀了几位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裕谋朝篡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何谋朝篡位者刘裕没有背负骂名,却能获得“仁君”称号?改朝换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因为封建时代的人地矛盾问题,使得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在王朝末期,土地兼并严重,而掌权者又不合理分配与掌控,使得底层民众为赢得生

  • 刘裕作为王朝开创者又是汉室宗亲 刘裕为何不用汉作为国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裕被谁灭了,大禹开创的是什么王朝,前汉刘渊

    还不了解:刘裕为何不延续汉朝国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裕是南朝宋国的建立者,他同时也是汉室宗亲,他的祖先是汉高帝刘邦的亲弟弟楚元王刘交。有了这一层关系,为什么刘裕还要把国号定为宋,而不是汉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刘裕他虽然是刘交的后代,可刘交不是汉朝的嫡系。如果

  • 杨广杀父弑兄戏母是真的吗 历史真相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广杀父杀母,历史杨广的父母是谁,杨广的真实历史父亲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隋炀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隋炀帝到底有多荒唐,杀兄弑父,调戏父妃?真相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隋朝出名的昏君隋炀帝。据说他是一个非常荒唐的皇帝,好色如命,甚至调戏自己父亲的妃子宣华夫人,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篡位。隋文帝剧照我们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