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顺治皇帝到底是死了还是出家了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顺治皇帝到底是死了还是出家了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02 更新时间:2024/3/21 21:55:35

还不了解:顺治真的出家了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清史学界有关顺治的研究成果,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顺治的确信佛、好佛,也有出家的念头,但正如史学大师陈垣先生所说:“顺治出家之说,不尽无稽,不过出家未遂而已。”关于,“顺治出家”之说,最早见之于清初有“诗史”之称的吴梅村之《清凉寺赞佛诗》,此诗共四首,长达一百余句。后来一些人学者在诠释该诗时,认为诗句影射顺治爱妃董鄂氏之死导致其“出家”一事。

如诗句中说:“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句中“千里草”——草下千里重叠,是个董字,“双城”乃用《汉武帝内传》王母侍女董双成的故事,实际上都是影射顺治爱妃董鄂氏。而“八极何茫茫,曰往清凉山”,清凉山指的就是佛教圣地五台山,意思是说顺治逊位出宫云游至五台山为僧。在蔡东藩的《清史演义》里写道:“顺治帝经此惨事,亦看破世情,遂于次年正月,脱离尘世,只留重诏一张,传出宫中。”

此外,还有《清稗类钞》、《清代野史大观》等书中均有关于顺治帝因董鄂妃去世而削发出家的故事。后来,康熙又多次陪奉母后游巡五台,遂更有顺治出家五台山、康熙来此寻父之说。据说清圣祖康熙亲政后,曾经以进香为名,多次到五台山看望顺治,希望顺治能回到宫中,但是顺治不为所动。康熙有诗哀悼:“又到清凉境,巉岩卷复垂。芳心愧自省,瘦骨久鸣悲。膏语随芳节,寒霜惜大时。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其中悲恸之情跃然纸上。又有传说康熙年间,两宫西狩,经过晋北,地方上无法准备御用器皿,却在五台山上找到了内廷器物,这似乎又是顺治出家的佐证。

针对上述各种顺治出家的传说,孟森在其《清初三大疑案考实》之二《世祖出家事实考》中,以大量翔实的史实考证,顺治虽然好佛,但其的确死于天花,并未离宫出家。顺治笃于宗教信仰,最早是受到天主教的影响。顺治八年(1651),大学士范文程引见居住在北京的耶稣会教士、钦天监监正汤若望,这位传教士因学识高深很快获得了幼龄君主顺治的好感和敬仰,又因孝庄文太后曾认汤若望为“义父”,所以顺治尊称汤若望为“玛法”,即“爷爷”之意。汤若望利用讲授知识谈论政务的机会,竭力顺治灌输天主教教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顺治的性格和思想。

顺治十四年(1657),可能是由于太监们的鼓励和怂恿,二十岁的顺治召见佛教高僧憨璞聪,从此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渐渐疏远了天主教。据有关佛教典籍,如《憨璞语录》、《续指月录·玉林琇传》、《玉林年谱》、《北游记》等记载,自是而后,南方高僧玉林琇、茚溪森、木陈忞、玄水杲先后应召至京,在宫中论经说法,大谈佛理。顺治曾封玉林琇为“国师”。并请玉林琇为自己起了法名“行痴”,号“行痴道人”。他在玉林琇等高僧面前自称弟子,以示尊敬。他曾说:“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旋庵相待。”印章亦有“尘隐道人”、“痴道人”等称号。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董鄂妃突然病死后,顺治痛不欲生,万念俱灰。为哀悼董鄂妃,他五天不理朝政。没过多久,又亲自给礼部下了一道圣旨,特意采用追封的方法,给董鄂妃加封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董鄂妃死后,顺治的心也随之而去,正可谓:“维将竟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然而即便是这样,仍然不能缓解顺治心头的悲懑,终于萌发了遁入空门的念头,他命茚溪森为其削发,决心出家。幸亏玉林琇抵京,闻知此事,命人取来柴薪,欲烧死他的弟子茚溪森,加之孝庄文太后竭力劝阻,才使顺治勉强答应重新蓄发留俗。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顺治因患天花病死在养心殿,距董妃之死仅半年。二月初二日,顺治梓官移至景山寿皇殿,停放百日之后于四月十七日,由与顺治关系密切的高僧茚溪森主持,在寿皇殿前焚烧火化。第二年五月,顺治的“宝宫”——骨灰坛,由辅政大臣等护送,与董妃的“宝宫”(董妃于死后“三七”火化)一同葬入遵化清孝陵。

关于顺治火化,首先,《清圣祖实录》载:顺治十八年(1661)四月十七日,“上(指康熙)诣世祖章皇帝(即顺治)梓宫前,行百日致祭礼。”康熙元年正月初七日,“上诣世祖章皇帝宝宫前,行期所致祭礼。”“康熙二年四月辛酉,奉移世祖章皇帝宝宫往孝陵。”这里,康熙所祭者分别为“梓宫”和“宝宫”,从中可知宝宫所藏已非梓宫原来之尸体,而是尸体焚化后的骨灰。

所谓宝宫,其实就是一个骨灰罐。《五灯全书》引“茚溪语录”,其中有“世祖遗诏召师,至景山寿皇殿秉炬”之语,即指茚溪森主持火化,他是四月十六日到京的。“茚溪语录”还有他当时为顺治秉炬的一揭是:“释迦涅槃,人天齐语,先帝火化,更进一步,大众会么?寿皇殿前,官马大路。”

由此可断定,顺治死后火化毫无疑问,这也就证明了他未曾出家。至于清代帝王中为何只有顺治火化,是因当时才入关十几年,仍遵循满族故土先祖火化之旧俗。抑或是因顺治好佛,而僧人圆寂后需火化,故清廷为这位“行痴”皇帝举行了佛法所崇的火葬葬仪,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这里姑且不论。目前清史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顺治确实信佛、好佛,也有出家的念头,但正如史学大师陈垣先生所说:“顺治出家之说,不尽无稽,不过出家未遂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马超在追杀曹操的时候 护主的曹洪比张郃还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马岱是马超的什么人,曹洪和张郃谁厉害,马超和赵云谁更厉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潼关大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潼关大战,马超追杀曹操,此时护主的曹洪强过张郃吗?答案很简单。马超从树里拔出枪的时候曹操已经走远了,前面还有一个人大汉挡路,就是一回合秒了估计也追不上了。马超的斗志已经提前透支了,虐于禁,速败张郃,“奋威而战”

  • 马超投降蜀汉之后 马超为什么会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圣三国蜀汉传隐藏武将,新三国马超第几集投降刘备,马超带了多少人投降的刘备

    对马超和蜀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归降蜀汉后的马超会郁郁寡欢?公元215年正月初一,马超妾室董氏的弟弟董种向马超恭贺新年,当时马超并不愉快,他称如今家人全部被杀,两人还有什么好庆祝的。等到了这年夏天,刘备已经率领大军围攻了成都,马超听闻了这件事后,就有了投奔

  • 历史上赵匡胤登基之后,王彦超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涿州人。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王将军,还记得您当年在复州(今湖北仙桃)担任防御使时,朕千里迢迢投奔您却被拒之门外之事吗?”宋太祖在围猎宴会上,趁着酒兴,举杯询问名将王彦超。宋太祖当众说出这桩糗事,举座皆惊,作陪的群臣惴惴不安。

  • 马超能够成为五虎将之一 马超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虎将哪个最厉害,马超为什么能封五虎上将,五虎将谁最弱

    还不了解:马超和五虎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马超怕曹操吗?他又为何能够被列为五虎将之一?三国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迸发了许多的英雄人物!而马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马超扶风郡人,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将之一。他父亲马腾也是东汉末年的大军阀之一,统领的西凉铁骑也是整个三

  • 慕容桓: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燕国慕容氏,慕容恪和慕容垂,前燕灭亡

    慕容桓(?~370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将领,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公元354年四月,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封慕容桓为宜都王。公元370年八月,前燕幽帝慕容暐命太傅、上庸王慕容评率军30万援壶关、晋阳

  • 慕容友: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前燕灭亡,前燕,前燕版图

    慕容友(生卒年不详),鲜卑族,前燕开国皇帝慕容俊之弟,354年,慕容俊封其为范阳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354年,慕容俊封弟弟慕容恪为太原王,慕容评为上庸王,慕容霸为吴王,左贤王慕容友为范阳王,慕容宜为庐江王,慕容桓为宜都王,慕容遵为临贺王,慕容徽为河

  • 历史上陈祗是什么人?他是忠侯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僚和庆忌是什么关系,忠济圣侯是谁,周幽王废申后和太子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似乎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掌握军政大权的就是姜维了,其实真实的历史上并非如此。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29年的国运,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234-246年),中七年是费祎(246-253年),后十年是姜维(

  • 慕容恪: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十六国时期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燕慕容氏,五代燕国慕容,燕国慕容氏

    慕容恪(?~367年),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名臣、战略家,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景昭帝慕容儁的弟弟。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慕容恪为人谨慎大度,谦恭仁和。十五岁时开始掌军,多次以弱胜强,击败后赵和高丽进攻,稳固了慕容氏辽东霸

  • 曹操当初留下四个人制衡司马懿 他们最后为何死在曹丕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为什么帮曹丕而不是曹植,曹丕不死司马懿能成功吗,甄宓

    对曹操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留下四人制衡司马懿,四人为何死在曹丕手上?公元220年先后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枭雄曹操病逝,随后继位的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政权。三国时期,一统了北方的曹操早就有过篡汉称帝的念头,但碍于内外纷乱的大环境,曹操一生都没有真正

  • 徐知诰是什么人?他最终能成为南唐开国皇帝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唐怎么灭亡的,南唐年号,徐茂公在唐朝是什么官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南唐开国皇帝徐知诰,又名李昪,南吴大臣徐温养子。徐知诰本为流浪孤儿,流浪者四海为家,生活轨迹也应该是一条平淡无奇的生命线,而本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徐知诰,却靠着自己的努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