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策遇刺江东陷入危局后,曹操为什么会选择支持孙权呢?

孙策遇刺江东陷入危局后,曹操为什么会选择支持孙权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17 更新时间:2024/4/3 0:46:50

孙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公元200年正月,华北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袁绍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北方的控制权,在官渡展开战略决战,史称官渡之战。此时,曹操的后方许昌兵力空虚,给其他割据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时刘备羽翼未丰,诸葛亮也还没有出山,因此,刘备集团还不具备进攻许昌的实力。但另一位英雄,一统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却在暗中调兵遣将,准备乘虚突袭许昌迎取汉献帝。可惜天不遂人愿,关键时刻孙策却被刺客所害,进攻许昌的计划随之胎死腹中。

孙策遇刺身亡后,年仅十八岁(虚岁十九)的孙权接替兄位,被朝廷封为讨虏将军,掌管江东。但由于孙权资历尚浅,无法服众,导致江东人心思变。其中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不肯事权”,而在李术的带头示范下,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有样学样,伺机起事。孙策一手建立起来的江东政权,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危险。

关键时刻,孙权表现出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成熟及沉稳。他冷静地对形势进行分析后,决定先向李术下手,以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随后,孙权攻打皖城(庐江郡治所),李术无奈之下只好向曹操求救。按理来说,这本是曹操绞杀孙权的绝佳机会,但是,曹操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李术的援救请求。孤立无援的李术最终弹尽粮绝,被孙权所灭。

那么问题来了,在有机会绞杀羽翼未丰的孙权、夺取江东之时,曹操为何会选择支持孙权,而不是除之以绝后患?

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首先从李术为什么敢于与孙权叫板说起。

明知是以卵击石,李术为何还敢于向孙权叫板 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权移书求索,术报曰:“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公元199年,孙策用计突袭刘勋的大本营皖城,从而获取了袁术遗留下来的军资及眷属。随后,孙策表李术为庐江太守,并给他三千人马镇守皖城。

很明显,李术在实力上根本无法与孙权抗衡,这点他也心知肚明。但是,在孙策遇刺后,李术却敢于第一个跳出来公然与孙权对抗,难道李术是吃了豹子胆?

事实上,李术背后确实是有人撑腰,给他吃了定心丸。这个人就是曹操。

据史料记载,当孙权进攻皖城时,镇守皖城的李术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只能凭城固守,同时向曹操求援。这充分说明曹操之前肯定是给过李术承诺的,而李术正是得到了曹操的承诺,才在明知是以卵击石的情况下,还敢于公开向孙权叫板。

曹操暗中支持李术是有目的的。孙策遇刺后,江东的局势开始不明朗起来,不仅豫章、会稽等地山越开始骚动,就连宗室人员、庐陵太守孙辅也暗中与曹操通敌。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年幼的孙权是否能掌控局面,曹操心里是没底的,但是,曹操需要孙权迅速稳住局面。

为了帮助孙权迅速树立威信,稳定江东局面,曹操就向李术开出空头支票,怂恿他挑战孙权的权威。而李术果然中计,他自恃背后有曹操的支持,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充当反孙的出头鸟,直到此时,李术还不知道他只不过是曹操的一枚棋子而已。

少年老成的孙权并不傻,他敏锐地洞察到了曹操的意图。于是,孙权决定拿李术开刀,以达到杀鸡儆猴的目的。在出兵攻打皖城(李术所在地)前,孙权特意先向曹操上书,表达了自己“宜速诛灭”李术的决心,给曹操吃了一颗定心丸。

随后,孙权围攻皖城,寡不敌众的李术只好向曹操求援。这时,曹操是不可能出兵援救他的。

最后,孙权成功歼灭李术,达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从而迅速树立起个人威信。继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其他叛乱,稳定了江东局势。

综上所述,李术在明知是以卵击石的情况下,还敢于公开向孙权叫板的原因,是因为他得到了曹操给开出的空头支票—关键时刻曹操会出兵援救。但是,曹操只是利用他给孙权树立威信而已,自然是不可能援救他的。

那么,曹操为何不趁乱出兵取江东,而是先帮助孙权树立威信,再由孙权来治理江东呢?

官渡之战进入相持阶段,曹操无暇东顾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三国志·武帝纪》

公元200年5月5日,小霸王孙策被刺身亡。此时,曹操虽然刚刚在白马之战中获胜,但袁绍的实力未损,仍是占有优势的一方。

随后,曹操、袁绍双方在官渡对峙,陷入僵持状态。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但一时都无法破局。在这种情况下,焦头烂额的曹操根本无暇东顾。所以,曹操此时即使有攻取江东之心,也没有攻取江东之力。

更重要的是,曹操下一步的目标是荆州,而不是江东。

曹操意在荆州,需要孙权在江东牵制刘表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三国志·诸葛亮传》

荆州战略地位扼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就是诸葛亮所说的“用武之国”。正是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在对荆州战略地位的判断上,曹操的看法与诸葛亮的看法不谋而合,他们都将荆州视为统一天下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后来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又马不停蹄地南下荆州的原因所在。

言归正传,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就已经未雨绸缪,在为拿下荆州布局。他以“猘儿,谓难与争锋”为由,主动向孙策示弱,并与孙策结为亲家,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孙策来牵制荆州的刘表。事实上,在官渡之战时,刘表正是由于担心出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况,才没有趁虚进攻许昌,所以说,曹操目的确实达到了。

综上所述,曹操下一步的目标是夺取战略要地荆州。而为了达到夺取荆州的目的,他需要孙权在东边牵制住刘表。所以,在拿下荆州前,他不仅不会向孙权及江东下手,相反,他还要确保孙权在江东的地位稳固。

公元199年,东汉政权大势已去,进入灭亡倒计时阶段。而此时天下群雄争霸的局面也逐渐明朗,北方的袁绍、中原的曹操、南方(荆州)的刘表三强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有资格争夺天下的三股势力。也就是说,曹操要一统天下,就必须先打败袁绍、刘表。

曹操采取先北后南的统一战略,计划先打败最强的袁绍统一北方,再南下荆州消灭刘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曹操就用和亲的方法来安抚、拉拢江东的孙策,其真正意图是利用孙策来牵制住荆州的刘表,这样,他才可以消除后顾之忧,集中力量对付袁绍。

但就在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之时,孙策却意外遇刺身亡。随后,十八岁的孙权接替了孙策之位,但由于孙权年幼不能服众,导致江东人心思变,有陷入内乱的危险。

关键时刻,曹操展现出战略家的目光。他怂恿庐江太守李术公然反对孙权,却又在孙权攻打李术时保持中立,致使实力不济的李术很快就被孙权所灭。而孙权在灭李术后迅速树立了个人威信,很快就平息了内部叛乱,稳定了江东了局势。当然,最大的赢家还是曹操,因为他成功让孙权站稳了脚跟,从而牵制了刘表,让他能专心在官渡与袁绍对决。

所以,在孙策遇刺后江东陷入危局之时,曹操选择支持孙权,是为了实施其“先北后南”的统一天下战略的需要,并不是曹操大发慈悲要放孙权一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一生共娶了四对“亲姐妹”,她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长河中,康熙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历史上许多名流,娶了姐姐还不够,连同小姨子也一并“收编”,康熙就是此“榜样”,他一生共娶了四对“亲姐妹”。康熙结婚早,在位时间又特别长,因而后宫妃嫔众多。据统计,其“后花园”有名分的女子就达到六十多人。在封建社

  • 卫子夫开挂一样的人生,最后结局为何含恨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长河中,卫子夫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岁月是把杀猪刀,它可以让漂亮的小姐姐容颜不再,可以让年轻帅气的小哥哥变成油腻大叔。无论卫子夫多么贤良淑德,终究躲不过岁月带来的衰老,也避免不了被薄情寡义的汉武帝抛弃的命运。卑微的出生,却意外入主中宫卫子夫的母

  • 历史上的平阳公主有多彪悍?娘子关也因她而得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平阳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平阳公主(601—623)只知其姓,不知其名。他虽然是李世民妹妹,但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李世民。成人之后,她嫁给了柴绍。李渊起兵之前,平阳公主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变卖家产赈济灾民,招兵买马,动手比李世民还快。李渊起兵后,她又到处联络

  • 张芝为什么能被誉为“草圣”?张芝的书法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张芝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爷爷张享曾担任过汉阳太守,父亲张奂在当时的名声更为响亮,管至大司农,为国家做出很多贡献,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张芝,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尽管出生显赫,但是他身上丝毫没有纨绔之气,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勤奋又热爱书法的人。正是因为出生在这

  • 以廉洁谨慎著称的王直,为什么会被拒绝进入内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王直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王直从小就端庄稳重,虽然家境贫寒,但他还是刻苦学习,希望能有一番作为。永乐二年,王直考中进士,授庶吉士。他的文章常常得到朱棣的称赞,于是让他负责协助起草文书。王直表现很好,不久升任修撰。在仁宗、宣宗两朝,王直同样深受重用,官职也一步步得到晋升

  • 刘邦为什么接二连三的试探萧何?他的权术到底有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邦。关于刘邦与萧何的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聊一聊刘邦对萧何的猜忌与试探,从中可以看到刘邦惊人高明的政治权术,以及萧何高智商低情商的下场。读史使人明智,了解这一段历史,对今天我们工作生活不无裨益。历史上的刘邦,非常精通政治权术,通过楚汉争霸前后对比,我们可

  • 乾隆告诫嘉庆不杀和珅 这个道理嘉庆十五后才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嘉庆杀和珅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起和珅,我们还是能耳熟能详,首先想到的是贪,其次是谄。他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享受着与皇帝一般的待遇,难道和珅的这些一举一动乾隆帝真的一无所知吗?那为什么乾隆临终前还拉着嘉庆帝的手,告诉他不要杀掉和珅?

  • 资质平平的孙权,为什么会被称为东吴大帝?他有什么样的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资质平平的孙权,为什么会被称为东吴大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所代表的的东吴是三足鼎立中的重要成员。在赤壁之战之前,天下大事的走向还是较为光顾曹操的。曹操因为有了自己的一些得力助手,所以做起事情来十分的顺手。比如,先是在袁绍帐中的谋士郭嘉,后来投靠在了曹

  • 郭皇后被废之后为什么就被毒杀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郭皇后被废之后为什么就被毒杀了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郭皇后简介郭氏,原名不详,宋仁宗赵祯第一任皇后,后被赐名郭清悟。其祖父为平卢节度使郭崇,是太祖时代的功臣。13岁时入宫被立为皇后。22岁时因争风吃醋误扇宋仁宗一巴掌,被宋仁宗废黜后位封为静妃。24岁被宦官阎文应鸩杀。一个13

  • 让康茂才诈降陈友谅的朱元璋,为什么也没让人派重兵驻守在江东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让康茂才诈降陈友谅以诱敌速来,告诉陈友谅康茂才驻守在江东桥,可是陈友谅果然率兵来攻时,朱元璋却没有在江东桥部署兵力,这是为什么呢?龙湾之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康茂才的诈降,另一个是陈友谅没有料到朱元璋早已在石灰山南麓埋伏重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