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神来之笔:慈禧重用曾国藩是出于无奈吗

神来之笔:慈禧重用曾国藩是出于无奈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93 更新时间:2024/1/28 23:49:46

满人入关的时候,清朝是个异族政权,由此在清朝的政治体制中,“重满抑汉”一直是清朝皇帝坚持的原则。清朝的“重满抑汉”主要体现在官员的任用上,比如朝廷的中央六部便设立双尚书侍郎,满汉各一,以满为主。这种制度,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

为了巩固政权,清廷也尽可能地吸纳汉族士人参政,但一些重要的职位如军机大臣,特别是首席军机大臣,一般只能由满人担任;而各地的总督、巡抚也大多为满人。由此,满人往往在朝廷和地方上占据重要职位,地位远较汉人要显赫。

网络配图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精明强干、建功立业的满人贵族相继去世,他们的子孙往往不学无术,沦为纨绔子弟,满人的整体素质也大为下降,大多数的政务和军事活动最后还是要依赖汉人,譬如康熙平三藩、雍正噶尔丹策零,最后都是依靠汉人才得以成功;而那些满族子弟早已沦为老爷兵,靠边站了。更要命的是,这种趋势到晚清更是愈演愈烈,八旗子弟往往成天遛狗斗鸡,出入戏院茶楼,肃顺曾说,“满人大多是浑蛋多”,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对于本朝“重满抑汉”的祖制,慈禧不可能不知道,但她垂帘听政后各地军情急如星火,太平军仍旧盘踞江东,捻军和回乱也时时威胁着清廷的心脏地区,这些心腹大患,无一天不让她悚然心惊,坐卧不安。可是,再看看身边的那些满族亲贵,除了妄自尊大便是颟顸无能,真正有才华、能够治国安邦、统兵作战的满人官员几乎是凤毛麟角。

慈禧想到这里,不免叹了口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自己的丈夫咸丰在的时候,这天下都治不好,何况自己一个女人呢?但叹气归叹气,该承担的责任还得去承担,慈禧仔细一想,自从太平军起后,国内战祸绵延达10年之久,而清廷还没有垮台,这又是为什么呢?

网络配图

从各项奏报来看,不是八旗,也不是绿营,而是汉人的团练武装抵挡住了太平军的进攻,而这些汉人将领,如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等,他们原本都是读书人,但战乱的年代,却将他们锻炼成了军中领袖。这些人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应该是值得信任的。

该到了重用他们的时候了。早在咸丰的时候,像曾国藩这样的优秀人物就该被提拔,可因为种种原因,却让这位“湘军”的创始人一直郁郁不得志。据说,民间常有曾国藩是“癞龙转世”的说法,让曾国藩屡屡被猜忌。比如1854年湘军攻占武汉后,咸丰帝大喜,说:“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他一时兴奋,要任命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结果旁边有个人插了一句:“曾国藩以侍郎衔在籍丁忧,现在还是个平头百姓。一个平头百姓能够一呼蹶起,这恐怕不是国家之福啊”。咸丰听后一个激灵,让曾国藩做巡抚的事就不再提起。

网络配图

咸丰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万一曾国藩这些汉人官僚势力坐大,拥兵自重,那清廷岂不是同样危在旦夕?不到万不得已,怕是不能授予汉人过大权力的。对此,慈禧不是不知道,但中国士大夫最忌讳的是有功不赏、有禁不罚,曾国藩心里当然憋屈,他的门生弟子、亲朋好友也一个个为他喊冤抱屈:在镇压太平军中,曾国藩作为湘军的首创者和领袖,他的一些朋友和将领如胡林翼、刘长佑等一个个都封了总督巡抚,而曾国藩东奔西跑,却只得些钦差大臣之类的虚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子私自剃发之后 康熙皇帝为何龙颜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满族男人的发型是最为奇特的——必须把额头上方的头发剃掉,而脑后留一条长辫子。清朝入关之后,也把他们的这一习俗带进了关内。而为了保持额头前半部分的洁净,留有这样发型的人,每隔几天就必须要让理发师给自己用剃刀重新刮剃一下。不然,额头上方新长出的头发,和脑后的长辫子会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非常的

  • 揭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竟是自愿自宫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太监,就是宦官。虽然太监不是只有中国有的,但是我国的太监可是有着久远的历史的。早在周朝就有了宫刑,宫刑是干嘛的,就是制造太监的嘛。男子接受宫刑进宫侍奉君主。应该是那时候实行一夫多妻,那麽多女人围着一个男人,阴盛阳衰啊。为了防止自己被戴绿帽子,所以就让人家失去了那啥啥的能力之后再弄进宫伺候主子们。网络

  • 汉惠帝刘盈在位短短7年造就了哪些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惠帝统治的7年,是西汉王朝更加巩固的时期。为了恢复、发展经济,惠帝大力推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即位伊始,他就下诏减租,复“十五税一”。由于平定异姓王、抗击匈奴需要大量经费,高祖曾加征田租。到惠帝时,异姓王基本削平,匈奴也重结和亲,便重新恢复十五税一。这对农民来说多少减轻了一些负担。惠帝四年(公

  • 揭秘韩信究竟是怎么死的?真相简直出人意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受到后人推崇的“兵仙”、“战神”。刘邦说他“战无不胜”,萧何称他“国士无双”,但是韩信最终的结局非常悲惨,被吕后和萧何合谋,杀死在长乐宫中。在军事指挥上叱咤风云的韩信,做人如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因为韩信骨子里缺少了一种东西,就是血性。在韩信年少的时候,有一个屠夫拦住他的去路。说你长得高高大大的

  • 揭秘九岁未戒奶溥仪:奶妈使我保留人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童年的紫禁城生活,从3岁进宫的那一天,溥仪就离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醇亲王福晋幼兰-到了宫中,光绪皇帝的遗孀隆裕太后就成了溥仪的母亲,溥仪在回忆中曾一针见血的写道,自己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母爱。网络配图他的亲生母亲在他11岁那年进宫,他却表现的即生疏又害怕。溥仪写道,

  • 魏国三朝元老:正宗帝王之后曹操夸他料事如神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所问,他们应答如流,而刘晔yè一言不发。刘晔见到曹操不再问了,就问曹操一个玄虚的问题一刘晔是汉光武帝的儿子刘延的后代,同时也是曹魏重臣,长期跟随在曹操身边,出过不少奇计,被视为腹心。后又辅佐曹丕和曹叡ruì,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刘晔7岁时,母亲病重,临危时对兄弟二人说:你们父亲身旁那个贱人,既谄媚

  • 历史上杀人数量比白起还多的武将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战争不比现代,没有太多高科技手段,都是靠士兵在拼杀。所以总是会出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情况。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哪场有名的战役身后没有一张可怕的阵亡清单呢?网络配图要说到有名的、杀人比较多的武将,有那么几位肯定要被提名了。像是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的白起,又或者明代的开国大将常遇春,

  • 唐伯虎的挚爱是谁?唐伯虎为何遁入空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里那个由星爷饰演的风流才子立刻浮现了。然而真实唐伯虎的一生,只能用抑郁两字形容。因为会试泄题案,他被黜为小吏,回家之后又夫妻反目,真是雪上加霜。这节骨眼上,宁王朱宸濠又想拉他帮助自己谋反,为了保命,已经30多岁的唐伯虎玩起了裸奔。网络配图虽然最后没被连累,但第一个妻子难产

  • 明孝宗为什么不杀万贵妃 明孝宗有多少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明孝宗为什么不杀万贵妃万贵妃是明孝宗父亲的妃子,也是造成明孝宗早年生活惨淡以及母亲死亡的人。但是明孝宗继位之后并没有杀掉万贵妃,很多人都觉得好奇。那么明孝宗为什么不杀万贵妃呢。网络配图提到明孝宗为什么不杀万贵妃这个问题时,需要从明孝宗还没出生开始说起。明孝宗的母亲纪氏在刚进宫的时候就是皇上身

  • 史上最血腥的棋局:汉景帝一盘棋引发吴楚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四百年间,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叛乱多次,但这些叛乱大都是刘家自己人制造的。看来虽然曹植在几百年后才做出了七步诗,但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事情,却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七国之乱”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次,带头闹事的也不是外人,而是高祖刘邦的大侄子,也就是汉景帝刘启的叔叔。叔叔要造侄子的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