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高杰死后,南明就再无希望统一中原?

为何说高杰死后,南明就再无希望统一中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17 更新时间:2023/12/10 6:47:55

高杰,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原为李自成部将,绰号翻山鹞。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高杰和李自成的妻子邢氏私通,害怕被李自成发觉遭来大祸,于是,干脆带着邢氏投降了明军,高杰从农民军摇身一变,成为了明朝大将,镇压农民军,成为“南明四藩镇之”一,也称“江北四镇”。

高杰最开始是李自成的部下,也是李自成的同乡,高杰长得帅气,李自成的妻子邢氏长得不仅漂亮,而且也非常聪慧,邢氏在农民军中掌管军用物资,高杰去领军资,见到邢氏,邢氏喜欢上了高杰,而高杰也喜欢邢氏,于是,两个人对上了眼,开始私通,因为怕纸里包不住火,于是,高杰带着邢氏投降了明军。

高杰投降明军,是在什么时候呢?

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高杰带着邢氏投降明军。高杰投降后,洪承畴把高杰交给贺人龙,贺人龙让他部下的将领孙守法带着高杰去攻打农民军,从这以后,高杰就经常在贺人龙的部下供职。

高杰成为江北四镇,是在什么时候呢?

崇祯十七年(1644年),高杰成为总兵官。崇祯帝朱由检命令总督李化熙率领高杰的部队迅速援救山西,而蒲州、平阳已失陷很久了,高杰退回到泽州,沿途大肆掳掠,农民军于是逼近太原。

也是在这一年,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上吊殉国,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勾结清兵入关。

高杰南逃,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也就是南明朝廷。朱由菘继位后,开设四藩:兴平伯高杰镇守徐州、泗州;东平伯刘泽清防守淮安、扬州;广昌伯刘良佐镇守凤阳、寿州;而黄得功晋为侯爵,镇守滁州、和州,同时,把他们的家属都安置在内地。

起初,史可法担心高杰蛮横无理,难以制服,让黄得功驻军仪真,暗中牵制高杰的势力。九月,黄得功与高杰兵戎相向,高杰理亏,史可法出面调解,事情才得以解决。

《明史 史可法传》记载:初,可法杰跋扈,驻得功仪真防之。九月朔,得功、杰构兵,曲在杰。赖可法调剂,事得解。

弘光元年(1645)正月,高杰抵达归德,谋划收复中原。总兵许定国当时正驻兵睢州,有人说他偷偷地把儿子送过河,送到清军那里去了。

高杰召许定国前来会合,许定国居然不理睬。高杰邀请巡抚越其杰、巡按陈潜夫和参政睢阳道袁枢一同前往睢州,许定国这才勉强到郊外来迎接。越其杰和袁枢担心此行不利,于是,劝高杰不要进城,高杰心中没把许定国放在眼里,不听越其杰劝告,就进了城,就此遭遇杀身之祸。

正月十一日,许定国在兵部尚书袁可立府邸内设酒席款待高杰。高杰喝到酒酣时,就给许定国限制了出兵时间,并且有意无意地提到许定国送儿子到清军中的事情。许定国心虚了,更没有离开睢州的意思。

高杰坚决督促许定国出兵,许定国一不做二不休,夜间埋伏士兵点炮大喊,越其杰和袁枢等人力劝高杰不听,已提前一天离开睢州。高杰在酒宴上喝醉了,倒在军帐中没有起来,被一群士兵抓住,送到许定国那里杀了。

《明史 高杰传》记载:顺治二年正月,杰抵归德。总兵许定国方驻睢州,有言其送子渡河者。杰招定国来会,不应。复邀巡抚越其杰、巡按陈潜夫同往睢州,定国始郊逆。其杰讽杰勿入城,杰心轻定国,不听,遂入城。十一日,定国置酒享杰。杰饮酣,为定国刻行期,且微及送子事。定国益疑,无离睢意。杰固促之行,定国怒,夜伏兵传砲大呼。其杰等急遁走,杰醉卧帐中未起,众拥至定国所杀之。

当时,高杰随行只带了亲兵数十人,许定国假装恭顺高杰,选了很多妓女侍奉高杰,并分别让两个妓女陪高杰的一名士兵睡觉,高杰的士兵都喝醉了,当听到炮声,想起来,但都被妓女缠住,不能脱身,因此,高杰的士兵全部被杀。第二天,高杰的部下攻城,杀光了城中百姓,而许定国则率军投降了清军。

《明史 高杰传》记载:先是,杰以定国将去睢,尽发兵戍开封,所留亲卒数十人而已。定国伪恭顺,多选妓侍杰,而以二妓偶一卒寝。卒尽醉,及闻砲欲起,为二妓所掣不得脱,皆死。明日,杰部下至,攻城,老弱无孑遗。定国走降大清军。

当史可法听说高杰被杀,顿足而哭,叹息说,收复中原没有希望了。

《明史 史可法传》记载:杰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

那么,史可法听说高杰被杀,为什么哭着说收复中原没有希望了呢?

高杰被杀,对整个南明格局影响很大,史可法精心组织的将明朝军事势力推进河南、守住黄河防线的计划就此成为了泡影。而当时,清军只有不到一万人的兵力,由于许定国的叛变,投降清军,使清军兵力一下子增加了四倍。因此,南明朝廷再也没有能力组织与清军、大顺军角逐中原的战争,清军在河南,从此再也没有强劲的对手,南明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钟无艳的样貌丑陋,为何能逆袭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钟无艳好恶心,形容样貌普通的成语,丑陋的外表

    钟无艳,别称:钟离春、钟无盐、丑娘娘,相传是战国时齐国无盐邑(今山东东平)之人,齐宣王之妻,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钟无艳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据说长得像个男人一样,脖子肥粗,鼻孔朝天、又没几根头发。别看她奇丑无比,却雄怀大志,满腹经纶

  • 朱允炆当初杀朱棣就像碾死一只蚂蚁 朱允炆最后为何丢失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允炆丢失江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允炆背后实力要灭朱棣,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为何还是丢了江山?朱允炆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富有天下,却被一地藩王推翻的皇帝,其失败的原因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有人说他是因为优柔寡断,不愿意背负杀死亲叔叔的罪名,又有人说是他人菜瘾大瞎指

  • 乾隆死后和珅为何不和嘉庆搞好关系 和珅到底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和珅为什么怕嘉庆,乾隆是给嘉庆毒死的,嘉庆如果重用和珅

    对和珅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贪官”和珅为什么不在乾隆帝死前就与嘉庆帝搞好关系?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下令“大贪官”和珅自杀。有人感到奇怪的是,嘉庆帝在乾隆帝死后控制皇权已经是满朝皆知的定居,和珅可以在乾隆帝死前就与嘉庆帝搞好关

  • 有哪些与萧至忠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像将相和这样的故事还有哪些,下列哪一典故与吕氏春秋无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故事

    萧至忠,字至忠,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以门荫入仕,起家洛阳县尉,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神龙年间,依附宰相武三思,授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担任中书侍

  • 萧至忠:唐朝时期宰相,与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意欲作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公主爱薛绍吗,唐太宗晚年骄奢享乐,唐太宗纵囚出处

    萧至忠,字至忠,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以门荫入仕,起家洛阳县尉,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神龙年间,依附宰相武三思,授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担任中书侍

  • 岑羲:唐朝时期宰相,依附太平公主,图谋作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帝范分封,李世民的帝范,唐太宗时期的宰相

    岑羲(?~713年),字伯华,南阳郡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令岑文本之孙,雍州长史岑曼倩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进士出身,历任太常博士、郴州司法参军、金坛令、汜水令、天官员外郎、中书舍人、秘书少监、吏部侍郎等职。710年(景云元年),岑羲拜

  • 裴谈:唐中宗时期宰相,好佛法,以惧内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太宗虚心纳谏,唐中宗是谁,唐中宗是武则天的什么人

    裴谈,唐朝人,历任怀州刺史、唐中宗时期的御史大夫,神龙元年授大理卿。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裴谈,历官怀州刺史、唐中宗时期的御史大夫,神龙元年授大理卿,景龙四年,韦后专制,以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留守东都。开元二年,由滑州刺史放归草泽。好佛法,以惧内著称

  • 历史上真实的金屋藏娇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5000年历史顺序,金屋藏娇结局,历史上最真实的万贵妃

    金屋藏娇的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与其皇后陈阿娇的故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在研究历史多年的时间里,从第一天翻阅五千年开始,就告知自己,要用一颗平常心,却看那些尘封的往事。尽量让自己以一个外人的角度,不去评判里面的人物,只看发生过的事情。可是人非草木

  • 司马懿明明有两个儿子 司马懿为何把大权交给司马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师没有儿子吗,司马懿曹爽只消兵权,司马懿的两个儿子谁做了皇帝

    对司马师和司马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为什么将大权交给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在司马家族篡权创立晋朝的过程中,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要是没有他们三人奠定的基础,司马昭的儿子是绝对没有实力篡权的。可是在2个儿子当中,明明都很卓

  • 郑愔:唐朝时期宰相,曾勾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朱泚叛乱,宰相是几品,唐代永王叛乱

    郑愔(?~710年),字文靖,沧州沧县(今河北沧州)人。唐朝时期宰相,卫州刺史郑玄升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举进士出身。武周时期,得到张易之兄弟推荐,出任殿中侍御史。神龙革命后,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即位,依附于宰相武三思,出任中书舍人,迁太常少卿。迎合韦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