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严嵩是如何发迹的?靠媚上成为大奸臣

严嵩是如何发迹的?靠媚上成为大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3/12/4 11:10:51

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明朝内阁首辅、权臣、书法家。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诬害夏言,再任内阁首辅,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部《明史》,记载了二百六十九年间的明朝人物,有资格进入《奸臣传》的,只有六人——胡惟庸、陈瑛、严嵩、周延儒温体仁、马世英。

这六人中,胡惟庸当过宰相,陈瑛当过御史,其余四人均是内阁首辅。

其实在明代官场,利用手中权力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不在少数,为何只有这六人被钉在了奸臣的耻辱柱上呢?

不妨来看看古人判定奸臣的标准:“以奸名,必其窃弄权柄,构结祸乱,动摇宗佑,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

严嵩是江西分宜人,长相有三大:个子大、眼睛大、嗓门大。其人算是少年才俊,弘治十八年(1505年)即考中进士,斯时只有二十二岁。

刚入官场时,严嵩不是后来的奸臣模样,相反是正直有志的,中进士在翰林院干了三年后,因看不惯宦官专权、奸佞横行,便以养病为由向吏部告假还乡,在老家筑了一座钤山楼,埋头苦读了八年书。

但严嵩回炉苦读的结果不是读出了君子修为,而是读出了不甘寂寞、不甘贫寒。

正德三年(1508年)严嵩回乡,正德十一年(1516年)返回京城。离乡之时,严嵩写了一首七律《将赴京作》,其中有这么两句——

“非才岂合仍求仕,薄禄深悲不逮亲。”

尤其“薄禄深悲不逮亲”这一句,透露了严嵩对薄禄以及安贫乐道的排斥,憋屈日久,他的内心是渴望富贵,向往飞黄腾达的。

在正德朝,虽说武宗是明代最昏庸的皇帝,但严嵩因为还有一些君子正气,并没有攫取到发迹的机会。

严嵩真正发迹,是在明世宗嘉靖皇帝手上。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皇帝驾崩。内阁首辅杨廷和将在南京坐了三年冷板凳的严嵩调入京城,作国子监祭酒。由南京翰林院掌院到京师国子监祭酒,严嵩实质上是进入了官场升迁的快车道。

但因为首辅杨廷和在“大礼案”一事上跟嘉靖顶上了牛,而严嵩又是杨廷和线上的人,起初一段时间,严嵩的官场处境并不妙,他想取悦嘉靖,却又怕得罪首辅。

进退两难下,严嵩的选择是静观、中立、隐忍。

等到杨廷和致仕,隐忍几年的严嵩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实施他渴望已久的政治投机。

说严嵩从一开始就是政治投机,那是因为他时刻在揣摩嘉靖的心理,时刻在等待取悦嘉靖的机会。

嘉靖七年,这样的机会来了。

这一年,位于湖北钟详的显陵(嘉靖亲父的陵墓)营造完毕,严嵩得到了代表朝廷前往显陵致祭的差事。

差事完成后,严嵩不顾劳顿,以他的才华第一次成功地拍到了嘉靖的马屁,他撰写了一篇极短的奏疏,向嘉靖汇报致祭事宜——

“臣恭上宝册及奉安神床,皆应时雨霁。又石产枣阳,群鸥集绕,碑入汉江,河流骤涨。请命辅臣撰文刻石以纪天眷。”

为什么说严嵩这马屁拍的成功呢?

嘉靖倔强地给自己只有亲王爵位的生父上了一个皇帝尊号,并修了帝陵,但内心十分担忧此举不符天意。严嵩对嘉靖的心思抓得忒准,用祥瑞、天眷之说一下子就让嘉靖解除了内心的担忧。

因为马屁拍得到位,嘉靖随即下旨,超升严嵩为吏部左侍郎,旋即又升任南京礼部尚书。

一试而成后,严嵩从此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邀宠上,他一味地讨好嘉靖,不要尊严操守,只要荣华权势。

嘉靖因为他前面的五个皇帝都短命,痴迷道术,热衷斋醮,妄想以此求得长生不老。

为了媚上,严嵩不惜余力地为嘉靖营建斋宫秘殿,当然更有名,也更厚颜无耻地还是他跟着嘉靖穿道袍,戴道士香叶冠,废寝忘食地为嘉靖撰写斋醮祷祀要用的青词。

严嵩当了二十年首辅,在内阁值班房里待着的时间不多,每天必到西苑入值陪侍嘉靖,长年累月的这样做,嘉靖不仅受用,而且感动,到最后就是有感情,离不开了。

后来搞垮严嵩的官场“老狐狸”徐阶深知这种媚上的马屁对嘉靖有效果,也是极力仿效,先以媚行保位,再去做肃清朝堂奸佞之事。

说到底,嘉靖器重严嵩是个一分为二的问题,嘉靖本身偏执、病态、昏庸,严嵩正好以媚上、巧迎以及所谓的“才智”窥得了昏君的圣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孙权登基后是如何追封孙策的?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字仲谋,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追谥自己的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追谥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同时封孙策儿子孙绍为吴侯。东吴政权的真正的开创者其实是孙策,孙权追封孙坚为帝,而只追封孙策为王这样不同的对待,历来有很

  • 历史上纳兰明珠能成为康熙权臣,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年间明珠大臣的简历,康熙王朝明珠是好是坏,康熙王朝的明珠是不是纳兰明珠

    在清朝的政治舞台上面,纳兰明珠是比较有名的一个人物,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古以来,一个皇帝想要将国家带上富强的道路,除了自己能力需要突出之外,还要有识人的能力,懂得御臣之道。在清朝时期,康熙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明君,此人八岁登基,大权旁落,但是

  • 高平陵之变后桓范是什么结局?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坡之变铁矢结局,高平陵政变成功的概率,高平陵之变为什么能成功

    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执掌魏国权力的开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司马家的西晋王朝得位不正,所以历来都为史官们所看不起,加上司马炎之后的皇帝们,不是呆子,就是傻子,更是搞内讧的高手,导致五胡乱华,华夏民族几乎毁于晋朝,更让司马家族在历史上遗臭万年。在

  • 王杰留下了哪些著作?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鲁迅研究的专业学者,皮亚杰的主要著作,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

    王杰(1725年-1805年2月9日),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清朝状元、名臣,有清一代陕西第一名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吏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

  • 王杰:有清一代陕西第一名臣,刚正不阿与贪官和珅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王杰(1725年-1805年2月9日),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清朝状元、名臣,有清一代陕西第一名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吏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

  • 夏侯霸和刘禅是什么关系 夏侯霸投降蜀汉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侯霸的结局,刘禅和夏侯渊的关系,黄忠斩了夏侯渊刘备为什么不高兴

    对刘禅的舅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夏侯霸为何是刘禅的舅舅,他投降蜀国后结局如何?汉末三国时期,军阀林立割据混战,所以将领投降并不鲜见,比较出名的有于禁降关羽、糜芳士仁降吴国等等。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殊的例子,夏侯霸投降蜀国。为何说夏侯霸降蜀比较特殊呢,一是因为他是

  • 历史上李自成是如何发迹,发展自己的势力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自成失败原因分析,历史人物李自成简介,李世民的军事才能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一个建立了“大顺”政权,一个建立了“大西”政权,两个人都是同岁,一样大,又是老乡,两个人本来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但是,最后却变成了一对冤家。其实,最开始,李自成根本比不上张献忠,张献忠

  • 和其他王朝不同 宋朝皇帝为什么要称做官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皇帝不称朕,宋朝两个皇帝被俘称为什么,宋朝皇帝如何称呼

    对宋朝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朝的皇帝为什么被称作官家,而不是称皇帝、皇上或者陛下?在看历史剧或者读宋朝历史,会发现,宋朝有一点和别的朝代不一样,宋朝把皇帝称“官家”,而不是称皇上或者皇帝?这是为何呢?说到这里,我在想,宋朝的圣旨开头,是不是这样的。奉天承运

  • 从乞丐到官二代,最终满门忠烈镇守云南两百余年,他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官二代会看人,征方腊幸存人员,满门皆忠烈

    沐英(1345年—1392年),字文英,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明太祖朱元璋养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沐英在八岁前,命运很悲惨。他出生在安徽濠州定远一户穷苦人家,父亲早死后,跟着母亲艰难度日。至正十一年(1351年)农历五月,江淮地区爆发红巾军起义,沐英跟

  • 谢苏芳:宋孝宗第二任皇后,辅佐孝宗开创乾淳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真宗皇后,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南宋宋孝宗及皇后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后世普遍称他为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当时社会呈现出社会民生富庶、百姓安居乐业、政治经济繁荣的景象,史称“乾淳之治”。成功男人的身后大多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女性,那么在宋孝宗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性是谁呢?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