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著名将领耿恭有什么成就?历史评价如何

东汉著名将领耿恭有什么成就?历史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97 更新时间:2024/1/17 19:10:23

耿恭是东汉著名的将领,他为东汉王朝作出了杰出贡献。以下就是关于耿恭的简介。

网络配图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氏,是东汉的开国将领耿广的儿子,耿弇的弟弟。从小耿恭就聪慧伶俐足智多谋,具有天生的将才气势。

由于出生将门,加上耿广很早就去世了,耿广和他的哥哥就开始为朝廷服务,成为了一名军事指挥将领。公元74年,也就是东汉永平17年,耿恭被任命司马,和奉车都尉窦固以及自己的堂弟驸马耿秉一起出兵车世国,并且使得车世国投降。这一战开了耿恭的军事生涯时代。正是在这一战之后,东汉开始在在西域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耿恭被任命戊己校尉。

第二年,北匈奴单于率领两万人攻打车师,匈奴的战斗力十分强悍。耿恭一开始派了三百人去救援车师,但被匈奴全歼。北匈奴攻势势如破竹,很快打到了金蒲城。在这情形危机之下,耿恭亲自上阵,用硬箭向北匈奴进攻。在暴雨的帮助下,耿恭击败了北匈奴大军。之后,耿恭就班师回朝,在京城就任骑都尉。

公元77年,耿恭升至水校尉,继续为东汉王朝扫清匈奴残余势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耿恭攻打没有投降的羌人部落,致使最终所有的羌人部落全部投降。

但是耿恭的结局并不是那么美好,后来,耿恭因为向朝廷上书冒犯了马防,被弹劾入狱,并被送往原籍。最终,耿恭在老家病死,走完了一生。

耿恭的成就

耿恭的成就,主要来说是在军事方面的。耿恭为东汉王朝政权的巩固作出了巨大贡献。

网络配图

东汉王朝在建立之初,遭受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骚扰。尤其是北匈奴和羌人。这两个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让中原民族倍感烦恼。耿恭作为将门之后,天生拥有着对军事的敏感。因此,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里。耿恭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第一次出征,耿恭便打败了车师,取得了人生之中的第一次胜利,还当了戊己校尉,可以说是一个开门红。

耿恭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抵抗匈奴和攻打羌人了。一个是被动抵抗,一个是主动出击。这两次不同的征战,让耿恭走上了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刻。尤其是抵抗匈奴这一战,让耿恭成为了英雄。面对北匈奴的包围,耿恭并不慌张,而是亲自出马,沉重应战。来势汹汹的匈奴大军,对于车师有着很大的野心。在这种境遇下,耿恭用硬弓向北匈奴进行反攻。或者是上天怜悯,下起了暴雨,为耿恭的脱困提供了机会。最终,北匈奴铩羽而归,并没有完成预先的战略任务。

耿恭的第二个成就,就是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忠义的形象。耿恭的义节,被后世不断提及,并成为了一种精神。“忠烈苦节”的评价,为耿恭在以后的历史的形象奠定了基础。

耿恭的成就,为东汉王朝的发展奠基了外部稳定的基础,他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

耿恭的评价

在历史上,对于耿恭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以赞美为主。

网络配图

耿恭的十三勇士

汉朝的郑义评价他“恭之节义,古今未有”。这说明耿恭是一个极为重视义节的人,这一点不仅是郑义所评价。鲍昱也曾说,耿恭的节义,跟苏武是一样闻名的。

除了节义以外,耿恭的军事指挥才能也让后世赞叹不已。杜牧曾评价,像耿恭这样一类人物,“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是永远会被历史所铭记。明末学者黄道周,曾经在其书《广名将传》公开评论耿恭,认为他“忠烈苦节,真不可为”。

这些著名历史学者的评价,将耿恭捧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这不仅仅跟他自己有关,也跟他的家世有关。一般出生在开国名门家庭,并且继承父业的将军,骨子里也有一股特殊的血液:骜不驯、忠肝义胆。对他们来说,战功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门楣和荣耀,才是耿恭等一大批军事将领所考虑的。在耿恭的军事生涯中,他最多考虑的就是如何将父亲和哥哥的荣誉通过自己继续延续下来。因为出生将门,对于朝廷的忠诚是他一生所追求的。这虽然对东汉王朝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对耿恭自己,却并不是那么简单。正因为他对荣誉朝廷的重视,才为自己后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他只是一个军事家,却不是一个政治家。他有忠心,却没有政治斗争经验,最终被小人所诬陷,归乡忧郁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徐达对朱元璋肝脑涂地为何却在中秋节违抗旨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常戏言,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的中秋节,对后来大明朝开国功臣徐达而言,是不好过的,因为老婆要“飞”了。那年的徐达,是江南枭雄朱元璋麾下的得力干将。彼时的朱元璋,已雄踞南京,手握精兵数十万。北方的元王朝,已摇摇欲坠。这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是年三十岁的徐

  • 溥仪为何叫逊帝?因为他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为什么叫逊帝,大家都知道随着溥仪的退位,宣告着封建统治社会的结束,而历史上溥仪退伍后,人们普遍都称呼为逊帝,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溥仪为什么叫逊帝,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网络配图因为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所以又叫宣统帝、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

  • 揭秘皇后妹妹徐妙锦是如何拒绝做朱棣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称帝时,已经四十二岁了,而他的妻子与他差不多大。我们知道古人的寿命大多不长,所以朱棣称帝五年后,他的皇后徐氏就去世了,而朱棣是在十六年后才去世的。在这期间,朱棣不是没有想过再立皇后,但他想要立为皇后的人却拒绝了他。网络配图 她就是徐皇后的妹…明成祖朱棣称帝时,已经四十二岁了,而他的妻子与

  • 揭秘:三国时期赵云的马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有一匹大宛的马,品种是赛龙雀,叫做“玉兰白龙驹”,也是有一个“龙”字,其中不仅仅是暗含了赵子龙的名字,也是因为这匹马实在是特殊。马的左耳朵那里有一个犄角,头上还有旋,肚子上还有鳞片,非常的特别,于是有人就说,这是因为此马是传说中的“龙”的孩子。后来跟着赵云四处征战的另一匹马驹有一个很霸气的名字叫

  • 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竟教太子吃春药与美女鬼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整日与十个“倚纳”宠臣在宫中群交滥交,性活动的过程扑朔迷离,骇人心目:各人赤身裸体,脑袋上都戴顶高色黄帽,上缀黄金打制的“佛”字,手执念珠,光屁股列队在大殿内边行走边念咒语。同时,殿内有美女数百人,身穿璎珞流苏遍体的奇装异服,按弦品萧,玉肉横陈,高唱《金字经》,四下蹦跃,大跳“雁

  • 被尘封的真相:苏秦实际上为燕国的间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再次踏上谋取功名的道路,就是从燕国开始的。战国时期,燕与齐是邻国,燕弱而齐强。长期以来,燕国深以齐国将战略矛头对准自己为忧。公元前314 年,齐宣王乘燕国内乱大举发动进攻,燕军几乎覆灭。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他处心积虑要报这深仇大恨,踌躇满志的苏秦恰在此时来到燕国。一个有国仇家恨,另一个有

  • 曹操为何不称帝?是不想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但朝纲伦常依然在形式上存在着,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等理念依然是当时的价值标准,何进、董卓等把持朝政后都不敢贸然称帝。网络配图曹操虽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军阀的雄才大略,但依然摆脱不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他争夺权力、对外征战的过程中一直以朝廷的名义进行,以天子的名义兴师问罪,

  • 明太祖朱元璋竟因这句话走上通往帝王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328年一个普通的夜晚,一个大胖小子,呱呱坠地。小伙子哭的很嘹亮,看到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他的父母朱五四和陈氏留下了眼泪。陈氏刚刚生产完,可能是疼的,朱五四的眼泪大抵是因为他在担心自己能不能养得起这个孩子,又心疼自己的孩子,又担心明天吃什么的朱五四大概想不到,40年后,这个小奶娃,不仅坐拥一切馒头大

  • 此人堪比三国版曾国藩 为何却斗不过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皇甫嵩,虽被当世人称为名将,却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只配为东汉王朝的忠臣良将。皇甫嵩早年事迹未见史载,因平黄巾乱而名声大振,成为汉末名将。可是真正的乱世开启后,皇甫嵩反倒无所作为了,这跟自己中规中矩的性格有莫大关系。网络配图皇甫嵩虽手握强兵且与董卓有矛盾,达到你死我活的不可调和的关系,却三番五次放过问

  • 三国马谡若是守住街亭 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虽然很困难,但又一次却极有可能成功,那就是第一次北伐,但是第一次北伐中最关键的一步棋走错,导致功亏一篑。这步棋是什么呢,就是任用马谡镇守战略要地街亭,最终马谡骄傲自大,没能守住街亭,被迫退军。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马良之弟。马良兄弟五人,都因才能而出名,尤以马良最为出色。刘备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