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关于身高的趣事 宋仁宗根据身高给士兵军饷

古代关于身高的趣事 宋仁宗根据身高给士兵军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78 更新时间:2024/1/15 16:47:59

现在,各个用人单位的考官都在以自己的标准“招兵买马”,全国各地的大小招聘会开得如火如荼,试看招聘要求栏目除了学历和工作经验,身高赫然也成了某些行业的硬指标。个头稍矮者在心里暗暗骂了,因为身高的问题在恋爱时已受了那劳什子的气,难道如今又要因为身高在工作中来个滑铁卢,还让不让人活了?

网络配图

还是小声一点吧,如果古代人听到会笑话了。因为你还只不过因为身高问题在工作和恋爱时稍微有点阻碍,而古代人是否成年、犯罪被判刑的轻重以及薪水的多寡都得由身高来决定呢。

秦朝:按身高来判断成年和定罪

在秦国仅为一方诸侯的时候,其法律就规定国民15岁成年,要承担服兵役、交纳各种赋税的义务。但这条法律基本成了一纸空,秦朝实际上是按身高来判断是否成年的。由于古代人不像现在的人们一样,有出生证明等材料可以证明其具体年龄,再加上连年征战,社会动荡,各国人口流动频繁,秦国大力招揽外来人口以充实国力,国民的实际年龄就更难确定。那么身高也成了一个客观且易于判断的标准。

秦代以六尺作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界限,与《周礼》相一致:“七尺谓年二十,六尺谓年十五”。周代、秦代的一尺约为23.1厘米,6尺也就是约为现在的1米39。

网络配图

如果有人犯了罪要被定罪了,身高就是依据,《秦简·法律答问》记载:(1)甲偷牛犯罪,他偷牛时身高六尺,被关押一年后(对甲定罪量刑时)再量甲的身高,已到了六尺七寸,对甲应如处刑?判处刑罚戍边。(2)甲年龄幼小,身高不及六尺,他有一匹马自己放牧,该马被别人惊吓乱跑,进而吃了他人的禾稼,问应不应处罚?判处甲不受法律追究及赔偿禾稼。(3)甲教唆乙盗窃杀人,甲得到赃款十钱,乙身高不到六尺(乙未成年),甲被判处磔刑。如此说来,为逃避惩罚等,估计得有人会想办法不让自己长高,会讨厌自己长得太快了。

朝:宋仁宗按身高发军俸

宋朝不论禁兵、厢兵,还是南宋的屯驻大军等,一般都采用招募的办法。招兵的主要体格标准是身高,即身高就是宋朝时募兵的硬指标之一。从宋太祖宋哲宗,基本都是按身高挑选士兵。宋太祖招禁军时,要求身高五尺八寸以上的才能入选上等禁军,正规军标准五尺五寸,按宋朝度量衡制,一尺等于十寸,一寸合现在三厘米多一点,那么也就是说一米七就可以加入宋朝的正规军。宋真宗招厢军时,也规定最低身高不得低于五尺二寸。

宋朝对各级禁兵、厢兵将士,屯驻大军将士等,都发放军俸。军俸级别极为复杂,既有官兵差别,官与兵又各有等差,因各地币制、物价等差异,又形成地区差别,甚至因身高也有所区别。据说宋仁宗就是按身高给士兵们发军饷的,身高五尺八寸以上,月薪一千文;五尺七寸以上,月薪七百文;五尺六寸以上,月薪五百文。

网络配图

身材高的人在宋朝的军队是占据优势的。据说有个叫戴兴的人,因身高七尺有,而被宋太宗选为御马左直,即站在御马左侧当仪仗。但为了找一个身高与戴兴相配的御马右直却费了不少力,确实身高两米多的,现今也不是那么多,因而才有那么多人为身高问题而发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金宣宗发动南征和南迁:是一生最错误的决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金宣宗完颜珣是南宋时期金国的一位皇帝,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的孙子,金朝的第八任皇帝,在位时间十一年,由于他对外措施的错误,导致金朝灭亡。图片来源于网络完颜珣是金国的一代昏君,他在任期间国家的国土不断沦丧,在贞祐二年三月,金国和蒙古议和成功,但是金国没有遵循议和的条件,随后金宣宗就南迁到了汴京,这个举动激

  • 雍正为何将自己十大罪状出版成书?逼母又屠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一些死抱“华夷之辨”的士大夫,在著作中处处表露憎恨清廷、思念明朝的思想感情。康熙时期的浙江“东海夫子”吕留良即是其中之一。湖南永兴人曾静原是县学生员,因考试劣等被革退,于是放弃举业在本地教书,失意无聊之中常杂记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对吕留良宁可削发为僧也不赴清之荐举的事迹深为敬仰,于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兵困南塘靠牛肉汤“救驾”?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淮南牛肉汤起源之说,在淮南有多种版本。相传,五代十国的赵匡胤据兵八公山,攻打寿春(安徽寿县),寿春守将刘仁瞻军纪严明,守城如命,尽管赵部顽强作战,仍屡攻不下,久之,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赵匡胤反被兵困南塘(今寿县境内)。地方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把自家耕牛纷纷宰杀掉,煮成大锅汤,送进赵营,官兵

  • 他出卖皇帝当上了皇帝最后却被太监出卖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石鉴(?—350年),字大郎,后赵皇帝石虎第三子,石遵、石世之兄,历任代王、义阳公、义阳王。在石虎的十多个儿子中,石鉴既无文艺,又无武德,为人吊儿郎当,处事荒诞不羁,一直不为石虎所看重。石鉴镇守关中时,除了徭役繁多,赋税沉重,而且“文武有长发者,辄拔为冠缨,余以给宫人”(《资治通鉴》),文武官员只要

  • 朱祁钰有威望又坐了八年的皇位 朱祁钰为什么轻易就下台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祁钰退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祁钰最终黯然下课,是一件不太让人理解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朱祁钰是力挽狂澜的国家统帅、民族英雄,他带领明朝军队,抵抗住了瓦剌军的强力冲击,保住了北京城。照理说,这样的君王,在朝野上下,名气是很大的,威望是很高的。有巨大的威望,必然有

  • 两度为后的钱皇后是什么下场?16岁进宫,一生无儿无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钱皇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有两大污点,一是在土木之变中成为阶下囚,二是在复辟之后处死了清正廉洁的忠臣于谦。但不可否认,明英宗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他在临终前废除了殉葬制度,正是这个决定让后人对他有了几分好感。然而废除殉葬并不是明英宗遗诏里的唯一内

  • 彭羕:刘备救下的一个奴隶,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彭羕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蜀吴三国的帝王,刘备、孙权和曹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非常重视人才,都具有慧眼识人、礼贤下士、放手用人等诸多优点。无论是魏蜀吴哪一方,都因此获益匪浅。三国各自吸引聚集了一大批精通文才武略的贤能人士,为各自主公运筹帷

  • 火烧赤壁时,曹操手下的谋士真的什么都没看出来吗?为什么集体失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赤壁之战谁赢了谁输了,赤壁之战功劳最大的是谁,火烧赤壁是谁献计的

    火烧赤壁时,曹操手下的谋士真的什么都没看出来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火烧赤壁是曹操被坑的最惨的一次,而依照曹操诡诈狡猾的个性,他难道没有看出来吗?曹操的手下谋士为什么集体失声?除了徐庶,难道没有人看出点猫腻吗?非也。其实曹操之所以被骗,完全是因为整个计策太高明而已,高明的连

  • 方孝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惹到朱棣 朱棣为什么会灭他十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方孝孺诛十族,反对朱棣的大臣被诛十族,朱棣有什么贡献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方孝孺被灭十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导语:人们都知道,还是燕时候的朱棣就已经有了雄心壮志。即使他的侄子朱允炆在背的时候,他也丝毫不畏惧,依然挥师南下,夺取朱允炆的权利。这也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一件事情——靖难之役。但是朱棣登基之后,他的猜忌心也越来越强。所以他身边

  • 历史上赵德芳的原型是谁?宋太祖儿子,后世子孙中出了三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仁贵的子孙后代排列,赵光义的儿子,赵匡胤有后人吗

    还不知道历史上赵德芳的原型是谁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个儿子。赵匡胤的大儿子和三儿子赵德秀、赵德林都是很早去世,老三后来因为皇位问题被迫自杀。老四赵德芳去世时才23岁。赵德芳在史书露脸的机会不多,他在公元981年去世,年仅23岁。他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