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索王昭君的一生,挥别长安前往匈奴和亲

探索王昭君的一生,挥别长安前往匈奴和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78 更新时间:2024/3/1 10:16:43

王嫱,字昭君,汉昭帝时期宫女,后远嫁匈奴。她有着平沙落雁之姿,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其父王穰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膝下有两个儿子,他做梦都盼着能再添个女儿。

那年秋天,王穰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小女儿,这孩子生来就皱着眉头,不哭不笑,也不吃奶,用什么哄逗都没用。王家人急得团团乱转,这时候,她嫂子拿来一把琵琶,在她面前扒拉了几下。别说,歪打正着,这小女孩一下子就咧嘴笑了起来。

王穰老来得女,自然将女儿当成了掌上明珠,他不忍心随随便便给孩子起个名字,就花钱请村里最有文化的老先生,给女儿起了个名字叫王嫱。

在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王嫱慢慢长大了。不但貌美如花,光彩照人,而且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尤其擅弹琵琶,每当她弹琵琶的时候,附近十里八村的蛙不鸣了、蝉不叫了、鸟雀也停止了飞翔,都静静地在侧耳聆听这美妙的声音。

王嫱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长安。

公元前36年,汉宣帝不幸驾崩,汉元帝继承了王位。他嫌弃宫里的女人年老色衰,给点儿银两全都打发走了。他下诏遍选天下美女入宫,年龄不得大于十八岁。王嫱作为南郡首选,被地方官府报了上去。

仲春时节,王嫱辞别父母亲人,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个月,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当时,从全国各地应招而来的美女,有上千人之多。汉元帝已经有四十多岁了,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挨个相看选拔,于是就命令画师毛延寿,将每个美女画成一幅画儿,送给自己看。

美女们为了让画师把自己画得漂亮一点,以便得到汉元帝的宠幸,争先恐后地塞银子给毛延寿。经过毛延寿的美化,很多长相远不如王嫱的美女,都见到了汉元帝,都讨到了属于自己的封号。

毛延寿几次暗示王嫱,要她多少出点银两,自己也好把她推荐给皇上。王嫱自持自己貌美出众,楞是拒绝了毛延寿的无理要求。毛延寿一气之下,在王嫱画像的脸上,点上了一颗剋夫痣。

汉元帝做梦都想着能够长命百岁,一见王嫱脸上那颗剋夫痣,吓得腿都软了,他可不想被这个女人给剋死。他将王嫱那张画像撕得粉碎,将毛延寿赶了出去。

王嫱眼见着自己身边的姐妹们,一个个搬离掖庭,有了自己的住处和仆人,过起了荣华富贵的嫔妃生活,心里好不失落。她只能靠绣花和作画,来打发寂寞无聊的生活。

王嫱不知道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兴许很短,兴许很长,也兴许就是一辈子。女人青春有限,转眼,王嫱在掖庭就呆了三年。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迫于形势压力,主动送来大量财物和珠宝,要求和汉朝结亲,做汉朝的女婿。

汉元帝巴不得能不费一兵一卒,换来大片领土的安宁。故此他和皇后商量,看看派哪个公主去合适。哪曾想,不但没有公主愿意去,连王室宗亲家的女儿,都没一个愿意去的。懦弱仁慈的汉元帝,只好下令在后宫的宫女中,挑选合适的人选。

王嫱听说此事后,主动报名要求去匈奴和亲。汉元帝喜不自胜,因她是民间女子,不是皇室支系,不能封为公主,于是便赐封为“昭君”。要她代表汉朝皇室女儿,去匈奴和呼韩邪单于成亲。

按选定的良辰吉日,呼韩邪单于将要程回匈奴了。汉元帝为了显示汉朝的强大,在皇宫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一时间,鼓乐喧腾、红袖飞舞、丝竹声声。

王昭君在众人的期待中,似嫦娥仙子一般,袅袅婷婷而来。众人都看傻了,世间竟有这么美丽的女子,他们长这么大,从来就没见着过。

汉元帝更是大吃一惊,原来这等美人就在我的后宫,我怎么就没发现呢,准是画师毛延寿搞的鬼,诚心让我见不到这位美人,真是坑死寡人了。汉元帝忍无可忍,竟暗示派人给毛延寿送去了一杯鸩酒,当场毒死了毛延寿。

汉元帝强打精神,忍痛割爱,赏赐锦帛两万八千匹,棉絮一万六千斤及无数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外十余里。恋恋不舍地看着王昭君在车毡细马的簇拥下,渐渐没入了地平线那端。

王昭君肩负汉朝和匈奴和亲之重任,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这一路,马嘶雁鸣,催人心魂,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王昭君在坐骑之上,拨动琵琶琴弦,奏起了悲壮无比的离别之曲。传说连天上的大雁,都被王昭君的美貌和秦音所吸引,竟忘记了煽动翅膀,纷纷从天空中掉落了下来。

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王昭君到达了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盛大欢迎。

呼韩邪单于高兴万分,立刻按匈奴王室制度,赐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

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封为右日逐王。

王昭君以大局为重,按照匈奴习俗,嫁给了复株累单于。又生两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当于居次。

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

一年后,王昭君也去世了,享年33岁。

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之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了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昭君为明君,史称“明妃”。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主动报名要求出塞和亲,更主要是和亲之后,和匈奴人民友好相处,使边塞的烽火熄灭了五十多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之间的民族团结。

元朝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

昭君出塞的故事,深受人民喜爱,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喜塔腊氏出身不高为何会成为嘉庆帝的嫡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道光帝皇后,嘉庆帝的皇后,嘉庆皇帝简介

    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只有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为一国之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长寿皇帝,生生熬死了自己的许多儿子,等到乾隆想要立太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很多儿子已经先他而去了。这对于皇家大统来说,可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于是,乾隆三十九年的时

  • “沉鱼”西施帮助勾践灭了吴国后,究竟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之美誉。其中的“沉鱼”一词,讲述的就是“西施浣纱”的故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 大唐最美的女人杨贵妃是怎么保养自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贵妃是盛唐时期的吗,大唐荣耀杨贵妃演员,唐朝的杨贵妃长什么样子

    众所周知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那么这位大唐最美的女人平时是怎么保养自己花容月貌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古代四大美人的别称。而杨玉环的别称,就是最后一个——“羞花”。为什么她叫这个名字呢?故事,要从她刚进宫时说起。从小能歌善舞、

  • 在清朝时期,皇帝一天都有哪些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皇帝一天睡几个小时,清朝皇帝每天时间安排,古代皇帝日常作息时间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皇帝,在我们印象中,那是至高无上的,令人向往的。在我们的理解中应该就是“后宫佳丽三千,手中权力无限”。我们都认为皇帝应该就是最幸福、最开心的人。但恐怕我们错了,那时候的他们,一天的时间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根

  • 貂蝉的一生有着怎样的故事?关于她的结局有哪些猜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里貂蝉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赵云爱貂蝉吗,孙尚香结局

    貂蝉,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与另外三位不同的是,貂蝉并未出现于正史之中,她只是现身于明朝初年罗贯中先生所著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貂蝉是甘肃临洮人,原名叫任红昌,是任昂的女儿。自小眉眼俊俏 ,聪敏过人,因而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和冠

  • 后世对崔湜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对史记的评价和看法,对陶渊明的看法和评价,圯上敬履告诉我们的道理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县(今河北省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 。进士及第,授左补阙,参与编纂《三教珠英》,作为北门学士。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

  • 崔湜:唐中宗时期宰相,靠依附于上官婉儿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上官婉儿内舍人,上官婉儿李治,武三思上官婉儿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县(今河北省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 。进士及第,授左补阙,参与编纂《三教珠英》,作为北门学士。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

  • 益州之战刘备的兵力是多少?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夷陵之战前蜀国很强,刘备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刘备攻打孙权最后怎么样

    益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与益州牧刘璋争夺益州的战争。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襄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在此时劝刘备图取益州。212年刘备与刘璋反目,正是开始夺取益州,公元214年刘璋投降,刘备成功夺取益州

  • 李太后当初为什么要拉拢张居正 李太后是为了权力还是别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居正什么官,张居正和李太后到底有没有一腿,明朝李太后和张居正

    还不了解:张居正和李太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轻太后拉拢张居正,为权还是为色?提起明代的重臣张居正,可能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但是,如果提起朱载坖,可能有些人就不太熟悉了。因为这个人不但死得早,而且名字里还有生僻字。不过,张居正见了他得下跪,因为他是大明皇帝明穆

  • 曹操平定汉中后并没有顺势进攻益州,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中之战刘备为什么能赢,汉中之战到底是谁赢了,如果关羽不北伐而是进攻孙权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陇:今甘肃一带;蜀:今四川一带),后成为讥讽人不知道满足、总想得到更多的意思。这句话最早是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说的,后来被曹操引用,不过两人表达的意思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