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高宗选太子的荒诞方法:竟以处女论帝王

宋高宗选太子的荒诞方法:竟以处女论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97 更新时间:2024/1/17 10:59:32

与其他皇帝立长子或者朝廷官员联名举荐的立太子方式不同,宋高宗创造了一种新的令人觉得非常荒诞的立太子方式,他用十个处女来选太子。因此宋孝宗赵昚能够得以继承皇位,一方面是因为宋高宗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皇位,只能在赵氏宗亲中另选太子,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对于宋高宗所送的十个绝色处女的处理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高宗因为在扬州逃跑时受到了惊吓,导致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因为没有子嗣后代,他就只能在赵氏宗亲中选太子人选,在仔细挑选后,最终选中了赵昚。然而赵昚在宫中待了快二十年,却迟迟没有被封为太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宋高宗对不是亲生的赵昚始终抱有戒心,另一方面是宋高宗的母亲显仁太后不喜欢赵昚,劝宋高宗立里一个养育在宫中的孩子赵琢为太子,这使宋高宗对于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动摇不定。为了不惹显仁太后生气,同时也为了考验赵昚和赵琢两人,宋高宗想出了用处女来选太子,赠送赵昚赵琢两人分别十名美丽的处女,半个月之后,检查哪一方的美女中破处最少,就决定谁是皇位继承者。最后,送给赵昚的十名美女依旧是处女,而送给赵琢的十个美女已经都不是处女了,于是赵昚被宋高宗立为太子。

有人认为,宋高宗用处女来选太子的方法虽然看上去非常荒诞,但是实际也有高明之处。宋朝时期理学盛行,要求人清心寡欲、修身养性,而赵昚的表现则表明了他不近女色、品质端正,这使得他受到了宋高宗的喜爱。而事实证明,宋高宗的选择是正确的,宋孝宗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宋高宗的儿子

宋高宗在还没有失去生育能力之前曾有一个儿子,名叫赵旉。赵旉是宋高宗的儿子,而且还是唯一一个,因为在后期宋高宗因为受到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唯一的儿子颇受宋高宗的疼爱。他的母亲则是宋高宗的妃子潘贤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旉与建炎元年六月出生在南京,一出生就被宋高宗封为检校少保与集庆军节度使,受封魏国公爵位。建炎三年,因为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从南京逃往临安府,野心勃勃的苗傅、刘正彦两人趁此机会发动叛乱,强行逼迫宋高宗退位,做太上皇,历史上称这场叛乱为苗刘兵变。之后隆祐太后为了稳定朝中局势,出面下旨让赵旉继承皇位,并改年号为明受,而她垂帘听政。后来,一番周折后,苗傅等乱臣最终被当时的宰相张浚杀死,引发的叛乱也被平息。之后,赵旉退位,隆祐太后不再垂帘听政。赵旉在位时间极短,总共在位二十六天。

平息叛乱后,赵旉也离开扬州,返回临安,然而在途中发了高烧。高烧期间,一个宫女走路时不小心,绊倒了放置在地上的炉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使赵旉受到了惊吓而死,当时赵旉还相当年幼,去世时年仅三岁。赵旉死后,宋高宗与潘贤妃非常伤心,整整哭了三天,处死了照顾不力的宫女和保姆,赵旉还被宋高宗追封为元懿太子。

之后因为宋高宗失去了生育能力,没有子嗣,最后将赵昚认作养子,将他立为太子,由他继承皇位。

宋高宗退位

宋高宗退位是发生在绍兴三十二年的事,在这一年,宋高宗以“倦勤”为理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养子赵眘,自己则坐上了太上皇的位子。宋高宗退位后仍然会偶尔干预朝堂之事,尽管他早就声明过自己已经累了,再也不关心国家大事了。宋高宗在淳熙十四年的时候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高宗赵构出生于1107年,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有着所有文人雅士们的爱好,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真真正正的喜爱,写的一手好字,并且吟诗作画无一不通。宋高宗赵构的文人成就很高,他的草书、行书有着魏晋风骨,曾经著有书法理论巨著《翰墨志》,也有墨宝《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等传世。

宋高宗在艺术上的成就很高,但是在政治上却有点捉襟见肘。在宋高宗在位的时候,主要支持的还是主和派,也就是支持秦桧、汪伯彦黄潜善等人,尽管也曾迫于多方压力而起用了韩世忠、岳飞等将领,但是之后不仅是把岳飞给处死了,把韩世忠等主战派精兵良将给罢免了。

罢免岳飞、韩世忠等人是出于向金人们屈辱求和的心态,并且在不久之后更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决了岳飞父子,以示自己坚决议和的决心,而之后更是对秦桧言听计从,承认金朝的统治权,而且每年还要向金朝纳贡。尽管如此忍让,金人的野心是宋高宗怎样都满足不了的,之后完颜亮更是大举入侵躲在南方的南宋,差点就要将朝廷拱手相送。之后不久,宋高宗便退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料事如神的谋士郭嘉:死后多年依旧影响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第一谋士郭嘉,郭嘉临终遗言,郭嘉从不犯错

    三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起智慧,我们很容易想起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想起先生那百拆百验、屡试不爽的锦囊妙计。曹操的身边也有一位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谋士——郭嘉郭奉孝。郭嘉好比三国天空中的一颗流星,来也耀眼,去也匆匆。他光芒四射,算

  • 明神宗万历皇帝为何20年不理朝政?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万历不理朝政,皇帝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古代皇帝荒废朝政

    我们知道,万历皇帝亲政之初,还是很勤勉的,他按部就班做了不少事情。即便是后来,他也不能说就是平庸之辈。毕竟他执政期间,亲自布置完成了万历三大征。万历皇帝是何时起不上朝的?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可是,其间从万历皇帝主持朝政十四年至此后的二十年里,却不理朝政,不

  • 投机政治第一人吕不韦:一张嘴抵千军万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为秦朝立过战功的将领都不得善终,白起打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赵姬吕不韦

    吕不韦,战国后期卫国濮阳商人,深谙贱买贱卖的诀窍,几番历练下来早已积累了千金。但吕不韦此人不仅仅满足于经济地位上的提升,他曾问其父,用金钱收买和操纵一国之君能获利多少?惊得其父一时语塞。从中可看出吕不韦之深谋远虑,而他也在时刻留意着涉足政坛。恰恰这一年吕不韦在邯郸经商,听说了子楚(秦昭王的太子安国君

  • 三国任性董卓竟然是被权欲摧毁的良家子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有多厉害,董卓五虎将,董卓专权

    提到董卓,大多数人脑子中估计都是那个大腹便便,为貂蝉和吕布翻脸的猥琐形象。但历史上的董卓,绝不止那么简单,事实上,早期的董卓很有头脑,否则他绝没有可能霸占京师,肆意之极。网络配图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於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

  • 奇葩皇帝怪事多:竟然还有喜欢作贼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哪个朝代皇帝最奇葩,明朝奇葩皇帝排行,明朝奇葩皇帝有趣的事

    古代皇帝是权力的中心,但只要是人就会有自己的爱好,那么古代皇帝有什么奇葩爱好呢?我们熟知的有木匠皇帝、导演皇帝、文艺皇帝,然而拥有天下的最奇葩皇帝是喜欢作贼的皇帝!网络配图汉朝时,大将军梁益暗杀了皇上刘缵,保荐了15岁的刘志当了皇上,并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做了皇后,梁又让刘志下诏将他的两个弟弟都封了

  • 揭秘远支宗室朱聿键能当南明皇帝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明朱聿键,山高皇帝远怎么接,明绍宗朱聿键

    隆武帝朱聿键是历史上南明时期的第二个皇帝,他是朱元璋的第八个孙子。1644年,崇祯帝离开了人世,弘光帝创建了南明王朝。弘光帝作为第一个皇帝却很快就被清军杀死了,南明朝堂震荡,许多大臣开始拥护朱聿键,在大臣的辅佐下,朱聿键登基为帝。隆武帝朱聿键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不能和整

  • 历史上唯一被抽筋悬梁吊死的国君:战国齐闵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悬梁刺股,淖齿为何将齐闵王抽筋,悬梁椎骨是什么意思

    细数泱泱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轨迹,古往今来人们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帝王将相。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精彩与离奇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小编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不过,现在小编要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代齐国的第六任国君齐闵王的故事。你可知,这位君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抽筋悬梁吊死的国君,当年的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网络图片这位

  • 刘备称王第一个封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禅称诸葛亮为什么,刘备什么时候称王,刘禅怕诸葛亮吗

    话说刘备刚自称汉中王,还没有来得及给诸葛亮封丞相之位,先让一个人当了蜀汉的太傅。等刘备称帝后,首先加封诸葛亮为丞相,其次再封这个人为太傅,其名爵仅在诸葛亮之下,成为蜀汉政权的三号人物。这个人就是许靖。然而,很多人可能对许靖这个人感到非常陌生,因为他既没有赫赫武功,也没有奇谋妙计。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一

  • 会看风水的顺治帝 顶尖的风水先生都自愧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水堪舆师,清朝风水大师三代绝后,风水大师不愿透露的26个惊天秘密

    现在流行风水热,好多人都很关心风水。什么叫风水呢?风水,本为相地之术,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风水的核心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通俗的风水就是好地方,居于此处,能助人事兴旺、发财,可令后代富贵、显达;可致后代鹏程万里、福禄延绵。正是基于这个道理,清朝的皇帝十分注重陵寝风水的选择。他们认为,一处好的陵寝风水

  • 科技迷李鸿章:不惜重金为太后购回一台缝纫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回到1983当富翁周于峰蒋小朵最新章节,重生再创业陈平,28岁赚千万天涯原贴

    爱抽烟但不爱鸦片李鸿章爱抽烟。有人说他爱抽水烟。但是从他在天津拍的照片来看,他茶几上放的是旱烟。有照为证。李鸿章喜欢抽烟,痰就多。“地球人都知道”他的这个毛病。他每到一个国家,人家就为他特别准备一个痰盂。马关谈判时伊藤博文就想到了这个细节。有图为证。他一直为“多痰”所困。仔细观察李鸿章的服饰,你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