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察必:忽必烈相濡以沫的贤内助,她提供了哪些帮助?

察必:忽必烈相濡以沫的贤内助,她提供了哪些帮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09 更新时间:2023/12/14 11:45:18

弘吉剌·察必,济宁忠武王弘吉剌·按陈之女,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禀性聪明,善于把握事业成败契机,在元朝建立之初,成为元世祖的左右助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227年,济宁忠武王按陈家里,喜添了一个小女婴。这女婴有别于普通孩子,从来不哭叫一声。时间一长,家里人都感到奇怪,担心这女婴是傻子,那天她母亲就狠狠地掐了她一把,哪曾想,这女婴不但会哭,而且底气十足,声音洪亮的不得了,一家人总算放心了。

出于政治联姻,在忽必烈还是王爷的时候,察必就嫁进了王府。后来,忽必烈正妻去世,察必被忽必烈扶为正妻。

在元朝建国以前,忽必烈积极辅佐他大哥蒙哥治理汉地,被封为漠南汉地军国庶事,他手下聚集了一批汉人儒士。

他的势力很快就引起了蒙哥的忌惮,忽必烈为了避嫌,把察必和儿子送到都城和林当人质,终于消除了因兄弟猜疑可能酿成的大祸。这件事,让忽必烈和察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死与共的夫妻。

从此,他们不离不弃,相依为命,不管忽必烈后宫又进来多少佳丽,察必始终深受忽必烈的宠爱与信任。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全州去世,忽必烈幼弟阿里不哥密谋夺取王位,身居都城的察必觉察到政治事态有异,一方面据理力争,阻挡军队异常调动,一方面派人火速赶往鄂州,通知远在前线攻打中原的忽必烈迅速返回都城。

1260年,忽必烈在蒙古各路王爷的拥戴下,登上了大汗宝座。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和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了阿里不哥,

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大元,把自己从蒙古大汗变成皇帝,察必成了元朝的第一任皇后。

史载察必皇后性格节俭,朴素低调,非常懂得过日子,做王妃时如此,成为皇后后,也仍旧如此。

据传,在她所居住的王宫丹墀前,她曾亲手栽种了一株从成吉思汗兴业故地带回来的青草,名为“誓俭草”,以此告诫皇宫子孙不要忘旧,要保持祖辈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察必皇后闲来无事,喜欢在后宫里到处转悠。

一日,察必去专为皇宫造酒的宣徽院里,在库房里发现许多旧的羊臑皮,已经放置很长时间了。她问明情况后,命人搬到后宫,与宫人们洗晒干净,按尺寸裁剪,一针一线缝成地毯,既防潮保暖,又结实耐用,被忽必烈作为礼物赏赐给大臣。

受此发,察必又让宫女收集用旧的弓弦,继而煮制,织成绸帛,然后做成衣服,分发给宫女及士兵。

察必亲自煮弓弦,自织绸帛的壮举,一时间被朝野上下传为美谈。人们纷纷为当朝皇后大胆的创造性和勤俭持家的美德所折服,并被史官认真地记录在皇后的传记中。

当时,蒙古男人戴的胡帽,都是没有帽檐的。忽必烈喜欢打猎,经常抱怨阳光太刺眼睛。察必通过苦心琢磨,就在忽必烈的帽子上,缝上了一道帽檐。忽必烈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在蒙古人中大力推广,没用多长时间,带帽檐的帽子就在蒙古人中间流行了开来。

还有一次,察必陪忽必烈去郊外打猎,见忽必烈穿着袖口宽大的羊皮长狍,上下马背都显得很笨拙。就用旧衣服,尝试着改了一下款式,将前襟稍微剪短,后襟不变,去掉衣服领子和袖子,两边各缀一排襻扣,穿起来既舒适又方便,还美观漂亮。察必给这种衣服起了一个有创意的名字叫“比甲”,就是现在“马甲”的前身。

有一次,忽必烈批准禁军将领,在大都城外,圈一片土地要改作牧场,以便蓄养马匹。察必当即劝阻,终于使忽必烈收回成命,并下令建立“司农司” ,提倡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种植农作物。

在察必的大力辅佐下,忽必烈新建立起来的元帝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

1276年,蒙古灭掉南宋,并将幼主恭帝与全太后都掳到大都,忽必烈为此举行了盛大庆典,大家都非常高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但察必却闷闷不乐。忽必烈不明就里,就问察必问什么要这个样子。

察必长叹一声,意味深长地缓缓说道:“从古至今,我从来没听说过千古帝国,将来我和你的子孙,不要落到他们今天的地步就万幸了。”

忽必烈深以为然,悻悻放下酒杯,陷入了沉思之中。

1281年,察必皇后去世,忽必烈悲伤至极,感叹没有人再会像皇后一样关心自己了。他觉得自己失去的不单单是一位相濡以沫的贤内助,更是处理军政大事的左右手。

察必是蒙古草原的女儿,率真、聪明、大气,有一颗宽广的胸怀,又心思缜密,高瞻远瞩。帮助忽必烈夺下江山,又毫不懈怠地帮助忽必烈修补江山。她是一位贤德的妻子,也是一位称职的皇后,是一个男人的挚爱,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只是忽必烈的光芒太强盛了,覆盖住了她所有的光芒。但历史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位叫察必的皇后,站在忽必烈身后,给元朝带来了一抹新生的曙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年羹尧手里握着几十万大军 年羹尧为何死都没有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年羹尧怎么打赢的西北,年羹尧之死中的年羹尧,年羹尧去手大内侍卫是哪一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代年羹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军队,为啥到死都不敢造反?1722年,康熙辞世,雍正继位登基,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促进了人口增长。“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

  • 德妃作为雍正的生母 德妃为何没有做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为什么封皇太后,雍正和德妃的关系如何,雍正与德妃的关系

    对雍正和德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登基后,生母德妃为何要处处拆台,不愿意当皇太后?公元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因病驾崩。不多久,康熙帝四子爱新觉罗·胤禛登基为帝,改年号为雍正。雍正皇帝虽毁誉参半,但不得不说,雍正于整个清代历史上,还算是一位颇有

  • 揭秘乾隆皇帝两个传说 这两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死亡之谜,乾隆身世之谜,嘉庆皇帝之后是谁继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的两大传说:一他是不是雍正亲生子?二他能准确预言清代灭亡。一直以来,清宫剧就深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爷仨的故事,当然他们的后宫野史也颇多,经常成为大家的下饭剧。历史上有著名的康乾盛世,所以那时

  • 康熙皇帝是被毒死的吗 康熙为何临死前大叫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把康熙害死,康熙皇帝死的时候,康熙死前见了谁

    对康熙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死前大叫,即使没有下毒的事情,也必然有其他的突发情况。从雍正继位之后,就能看出康熙的高明,他不收拾这些人,雍正继位之后进行了改革,收拾了那些贪官污吏,国库里的钱是怎么来的?是朝廷一笔一笔赚的吗?其实更多的,还是抄那些贪官的家得

  • 历史上郑和的姓氏是怎么来的?一生经历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哪个姓氏皇帝最多,郑和下西洋的简单经过,郑姓以前姓什么

    郑和,云南昆阳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好多戏剧都称郑和为三宝,其实郑和本不姓郑的,是姓马,叫三宝的。马三宝是云南人,在明朝攻打云南之前,马三宝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在马三宝十岁那年,明朝大军成功攻下云南以后,马三宝也作为俘虏,被阉了。当时的一个副将看这

  • 李瑛:唐玄宗李隆基次子,被武惠妃诬告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隆基与武惠妃小说,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小说,李世民征高句丽败在哪里

    李瑛(?—737年),本名嗣谦,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次子,母为赵丽妃。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九月,以皇孙身份受封真定郡王。唐玄宗即位后,进封郢王;开元三年(715年)正月,册立为皇太子。开元十三年,改名鸿,迎娶河东薛氏。开元二十

  • 李珣:让皇帝李宪之子,修身淳谨,忠概特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乾淳之治是哪个皇帝,李隆基

    李珣(?~737年),字嗣英, 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之孙,宋王李宪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修身淳谨,忠概特立。出嗣申王李捴,册封怀宁郡王,授庐江太守,改封同安郡王。开元二十五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陪葬于桥陵。人物生平修

  • 都是三国谋士,诸葛亮与司马懿到底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司马懿谁厉害?,司马懿为什么比诸葛亮厉害,推荐司马懿的是谁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诸葛亮是三国比较全能的一个人,不仅善于治政,而且用兵如神。早年,诸葛亮纵横天下,少有敌手,就连陆逊这样的人物面对他的计谋也不得不感叹一句“我不如也”,然而偏偏就是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却在出祁山之时受阻于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最终病死在五丈

  • 李渊给四个儿子起的名字里有什么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渊几个儿子封什么王,李元吉的儿子叫什么名字,李渊最喜欢哪个儿子

    李渊出身高贵,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和祖辈大多都是朝廷的核心官员,长大之后他的政治野心开始显露,从他给儿子们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首先就是他的大儿子,李渊给他起名字叫李建成,所谓的“建成”,便是建成功业,成就一番大业。李渊有自己的大儿子时,他还是一名隋朝的

  • 柴杜之斗这个典故讲的是什么故事?杜夔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王小打柴的故事,秀才卖柴的故事告诉我们,秀才买柴的故事

    中国是个文明大国,有着悠长的历史,也拥有着极其深厚的音乐历史,在三国时期得古代音乐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也相应地诞生了很多才华横溢的音乐大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三国音乐达人杜夔。杜夔,字公良,河南人。夔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出自《山海经·大荒经》。相传为尧、舜时代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