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和“孟子”过不去,此大臣却敢在朱元璋面前提

朱元璋和“孟子”过不去,此大臣却敢在朱元璋面前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675 更新时间:2024/1/16 20:05:4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钱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此时,虽然明朝已经建立,但元朝并未灭亡,山东、河北、山西、北京等地仍然在元朝的控制范围内。当年七月,徐达的大军攻克山东,朱元璋闻之大喜,立即给徐达下了一道命令,让徐达亲自去曲阜,诏令孔子第55代孙孔克坚来南京朝见天子。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竟然发生了不愉快。

众所周知,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孔子对古代士大夫来说都是“至圣先师”,到了北宋时期,宋仁宗下旨,封孔子历代嫡子嫡孙为“衍圣公”,世袭罔替,这个惯例一直延续到到民国时期。元朝入主中原后,学习汉人的制度,封孔子的嫡系子孙为衍圣公,并让他们在元朝任职。朱元璋称帝时,当时的“衍圣公”乃是孔子第55代孙孔克坚,他还有个身份,是元朝国子监祭酒。

原来,当时徐达向孔克坚转达了朱元璋的诏令后,孔克坚非常为难。因为朱元璋虽然称帝,但当时元朝并未灭亡,孔克坚身为元朝官员,仍视朱元璋为叛逆。若贸然前去朝见朱元璋,在法理上是讲不通的。

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孔克坚做了一个自以为很聪明的决定,他以“重病缠身”为由,让自己的儿子孔希学代替自己去南京。

朱元璋见孔克坚不亲自来,当时就怒发冲冠:老子给你面子,请你来,你竟然让儿子来,分明是看不起我出身低微。于是,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给孔克坚:

“尔言有疾,未知实否。若称疾以慢吾, 不可也。”

意思是,孔克坚如果你敢装病骗我,我饶不了你。孔克坚收到圣旨后,吓了一跳,再加上徐达的大军已经兵临通州,马上就打进元朝大都,元朝大势已去,孔克坚若再不表明立场,恐怕后悔莫及。因此,孔克坚赶忙亲自来到南京向朱元璋赔罪。朱元璋也知道孔克坚身份特殊,不可轻易怠慢,于是继续封他为衍圣公。

然而,事情未完,洪武二年,朱元璋突然下令:

孔庙春秋释奠,止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

意思是,今后祭祀孔庙,只在孔子的老家曲阜祭祀就行了,其他地方的孔庙不必举行春秋祭祀大典。

此令一出,满朝哗然,自古以来,孔子乃“至圣先师”,不管是帝王还是书生,每年必祭祀孔子。朱元璋把祭祀的范围缩小,分明是不尊重孔子。文臣们都强烈反对,刑部尚书钱唐的反对声最大,钱唐说:

“孔子垂教万世, 天下共尊其教, 故天下得通祀孔子, 报本之礼不可废。”

钱唐的意思是:孔子是天下读书人的老师,我们祭祀孔子,并不是祭祀孔子本人,而是祭祀他的学说和理论,儒学是天下的根本,不可轻怠。

朱元璋虽然不喜欢钱唐这类说辞,但却也无法反驳,于是只得废除了上书诏令。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朱元璋饶了“孔子”,却又和“孟子”过不去。

宋朝以来,每年春秋祭祀孔庙,其实并不是祭祀孔子一人,许多先贤都享有陪祭资格。例如,孔庙中,孔子居中,右边是颜渊和子思、左边是曾参和孟子,这四人合称“四配”。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取消孟子在孔庙中的陪祭资格。这道圣旨再一次引起轩然大波。

原来,朱元璋在读《孟子》时,对“民贵君轻”的思想十分不认可。朱元璋认为,自己好不容易从社会底层爬到帝王宝座,现在竟然说自己比老百姓还低贱,这焉能接受?另外,《孟子》还说“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意思是,如果君王对待大臣像草芥一样,大臣就把君王当成匪寇和仇人。朱元璋认为孟子无人臣之礼。因此,下令取消孟子的陪祭资格。《明史》云:

帝尝览《孟子》,至“草芥”“寇仇”语,谓:“非臣子所宜言”,议罢其配享。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派人删减《孟子》这本书,把自己认为不合适的话全部删掉,然后重新刊印,字数删减到原来的一半以下。

朱元璋的这些举动,引起文臣们的普遍不满,文臣们纷纷上奏,陈述孟子的功绩,为孟子求情。朱元璋铁了心要和“孟子”过不去,于是下令:“谁再敢为‘孟子’求情,杀无赦!”

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就连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明初大儒宋濂等人都不敢再说话。朱元璋大喜,以为事情总算弹压下去了,没想到,堂下又出现一个响亮的声音,此人就是上文提到、刑部尚书钱唐。

钱唐对朱元璋的冷脸视而不见,他滔滔不绝地把孟子、孟子的学说、孟子的贡献以及历代祭祀孟子的事情都说了一遍,直听得朱元璋暴跳如雷,朱元璋怒喝道:“钱唐,你不怕死吗?”没想到钱唐回答:“我能为孟子而死,真乃无上光荣!”

《明史·钱唐传》记载:

唐抗疏入谏曰:“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

钱唐的话说完,满殿寂静,落针可闻,大臣们都为钱唐而担忧,没想到,朱元璋却佩服钱唐的胆识,后来下令恢复孟子配享席位。

明朝初年,朱元璋性格刚猛,动辄发雷霆之怒,大臣们都十分畏惧,唯有钱唐是一块硬骨头,他屡次顶撞朱元璋,朱元璋都没有杀他。钱唐80岁那年,因反对在宫中挂武则天画像而激怒朱元璋,但朱元璋还是没杀他,而是把他贬到寿州。第二年,钱唐病逝,享年81岁,善终。

因为朱元璋的缘故,明朝初年的硬骨头寥寥无几,钱唐此人,在《明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慕容恪是什么人?一位十六国时期的军事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慕容恪是什么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晋十六国时期诸侯混战,名将辈出。汉人名将如陶侃、祖逖、桓温、谢艾、冉闵、王猛、邓羌、谢玄、刘牢之等人,五胡部族中亦涌现出刘曜、石勒、石虎、慕容垂、姚苌、赫连勃勃等优秀军事将领。而

  • 多尔衮是怎么死的 多尔衮和顺治之间的恩怨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顺治为什么掘多尔衮的坟,清朝多尔衮之死和顺治有关吗,顺治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对顺治和多尔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每个人的一生中做的事迹,在多年以后,被人提起的时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标签,就像历史上的人物一样,有的人是名字在被人提起的时候,是被夸的,但是相反,有的人名字提起是被人骂的,这些都是根据你生前的所作所为来判定而来的。多尔衮,大家

  • 赫连氏是什么身份?嫁北魏称皇后,成太皇太后却很快病故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赫连氏是什么身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王朝,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南北朝那个时代真是一个乱,战争不断,小王国并立。北魏的第三代皇帝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后赫连氏是夏国武烈皇帝赫连勃勃的女儿,也就是夏国的公主了。一般亡国公主的

  • 顺治皇帝在位时间十八年 顺治的功和过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顺治的功和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清朝中的几位皇帝是顺治无疑是清朝最幸运,的他六岁登基十四岁亲政,而且基本上大清朝已经统一。在位十八年这十八年大体上可以分为半场与下半场。上半场是多尔衮摄政时期,下半场是亲政时期。虽然功绩有但是罪过也更为严重。先说

  • 楚怀王为什么会被无情反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楚怀王的文章。公元前207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他们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起义的浪潮,从南边的楚国,波及到北方的燕国。崤山以东乱成了一锅粥,秦朝的政府已经无力控制局面,各地豪杰纷纷起事。刘邦在沛县起兵,项羽和叔叔项梁在会稽郡起兵,谁曾

  • 刘备取得汉中后做了什么事情,为以后蜀汉灭亡埋下祸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刘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交战,在此之前,两人也曾多次交手,每次刘备都亡命而逃,这一次刘备终于击败了曹操,这也是他唯一击败曹操的一次,曹操被打败之后,刘备便取得了汉中之地,夺得益州门户后,刘备就犯下一个错误,简直错得不可原谅。刘备拿下汉

  • 魏延与杨仪是什么关系?诸葛武侯为什么没能改善这种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魏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众所周知,季汉重臣魏延与杨仪在诸葛武侯去世后爆发了内战,最终以魏延被杀、杨仪被废的同归于尽而告终。而两人交恶由来已久,那么诸葛武侯生前为什么没能改善魏延与杨仪之间的恶劣关系?魏延与杨仪都属于季汉的荆州士人集团,也都积极支持诸葛武侯的北伐,两人负责领域也几乎没有重合。因此魏

  • 王莽建立新朝前后十五年时间 王莽在此期间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王莽新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没成为皇帝前,王莽是个不折不扣的野心家,而改朝登基后,王莽以一己之力带着两千年前的人民开展了一场封建实验,当轰轰烈烈的改制浪潮退下,留给汉朝子民的,除了一地鸡毛,还有千里白骨。与其说王莽在15年里都干了什么,不如问新朝的老百姓都经

  • 宣太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实力 秦昭襄王为何几十年没有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昭襄王和宣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昭襄王虽莅临40余载,实则权力不及自己的母亲宣太后,毕竟,人家宣太后为秦国卧薪义渠王几十年,忍辱负重一心为秦国强盛出卖色相诱义渠王还孕两子,这岂是秦昭襄王能比拟的?何况宣太后的权力来自于自身的实力,朝野上下有目共睹在她带

  • 杭州闹饥荒时范仲淹却鼓励赛龙舟,背后真相惊呆众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范仲淹,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宋朝庆历六年,范仲淹任邓州知州,在邓州期间,范仲淹设立花洲书院,兴修水利,造福一方。正是在这里,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他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成为后世士大夫一生追求的行为准则。其实,范仲淹不仅留下了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