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国介子推因不想当官被逼死了的古代孝子

晋国介子推因不想当官被逼死了的古代孝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25 更新时间:2024/1/19 9:14:11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人,出生年月日不详细,死于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后来又被叫做介子。对于介子推简介历史书籍很少记载,自传什么的也没有,不过关于他大名鼎鼎的典故还是有很多的。介子推舍命爱国的故事,让后人格外的铭记。同时,如今我们每一年过的“清明节”都是跟他有关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介子推本身是百姓人家,为了挣钱养家便去了有钱人家里做事糊口,也就是晋国公子重耳的家里。春秋时期,战乱纷纷,晋国内部也发生了战争,当时的晋献公昏庸无道、沉迷美色,特别是妃子姓骊名姬的娘娘,于是千方百计的想要废掉太子申生,让骊姬娘娘的儿子做太子。晋国内部一片混乱,为了求生只好带着家属四处逃窜,介子推很忠心,不但没有逃跑,还一路追随重耳。逃窜的日子很是可怕,饥寒交迫,病厄交加。就在这个时候,介子推挺身而出,为了不让公子重耳饿死,就割下自己身上的肉来维持重耳的性命。

在十九年的生死逃亡中,重耳终于迎来了黎明前的光束,他摇身一变就成了晋国的帝王,介子推也成了重耳的左膀右臂。介子推一心爱国,热衷于国,他不断的在重耳说出一些忠言,但是却无济于事,他没有办法改变重耳,只好和母亲归于山林。之后也在重耳放的大火中和母亲一起丧失性命。

以上就是介子推简介,一生最为出名的也就是他的这个故事了。

介子推节日

介子推是春秋晋国的人,他为人比较低调所以历史上对于他出身的记载很少。而介子推节日指的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置的节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年晋国发生政变,介子推追随公子重耳逃到外面,期间经历了多种苦难艰险。有次路中他们的干粮被土匪抢走,公子重耳因为饥寒交迫晕了过去。介子推见状就忍痛割下身上的肉给重耳吃。重耳因为这事非常感动,觉得介子推是一个忠军爱主的人,许诺以后当上君王一定会好好报答他。

后来在数十年后,重耳终于登上王位,晋国内乱四起,晋文公就没有封赏那些追随他的人。后来就有人去主动请赏,而介子推则认为忠于君王的行为没什么值得奖赏的。对于那些主动求赏贪图名利的人的行为介子推非常的看不上,很气愤就隐退深山做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因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时写过一首诗,这首诗后来传到了晋文公那里,晋文公非常后悔就下令寻找介子推。当知道介子推就隐身在深山里就听信了小人的建议让人三面烧山想逼迫介子推出来。可是三天之后都不见介子推的身影,派人上山去看才知道介子推母子在一棵柳树下已经被活活烧死。

对于此事晋文公非常悔恨,为了纪念介子推这种忠心耿耿不屑功名利禄的气节,就造了一个“寒食节”来纪念他。曾经多次身穿素衣带领文武百官来介子推死去的树下拜祭他。这就是介子推节日的由来。通常清明节的前两天就是寒食节,冬至一百零五天后那一天禁火,那天只吃瓜果点心类的冷食。在普通民众的认知里都觉得寒食节的起源是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事情,人们在那个月不烧明火吃冷的食物,后来逐渐改为清明节的前一天做寒食节。后来人们也常用寒食节来纪念去世的亲人。

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的故事和我们国家的一个节日息息相关,到底是什么节日呢,让我们慢慢来探索一下。首先我们可以回归到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大概是这样子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晋国的公子重耳由于遭到陷害于是被迫带着一群家臣出逃,其中包括介子推。他们一路上要吃的没吃的要住的没地儿住,病厄交加,处境相当的穷困潦倒。介子推为了保全重耳的性命,决然的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给他食用。后来,重耳登上了晋国王位,听信奸臣的奉承变得昏庸无道,介子推苦心孤诣的劝导却没有什么用,对于重耳的失望便归隐了山林。重耳知道后就派人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于是就派人把整座山都给烧了,山烧完后便发现介子推与母亲已葬身火海。晋文公悲痛欲绝下,当天下令全国人们禁烟火、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另外为了纪念他还把后一天作为清明节。

介子推非常的钟于国家,一片心诚啊,就和三国时代的神人诸葛亮一样,热衷报效刘备,在刘备死后还用心的辅助他的儿子,语文课本中的《出师表》完完全全的可以看出来。相传介子推死前还留下用血写的诗,他是在用生命来告诫晋文公一定要“清明勤政复清明”。由此可见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介子推的故事能被世人传承下来,不单单是只是为了纪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记住中华民族上下五千优良的道德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王:善德女王的不凡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近年来,与善德女王相关的影视作品频频出现,众多观众在观看精彩情节之时,也对善德女王真实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善德女王简介得知,善德女王是新罗国第一位女君主。善德女王原名金德曼,是真平王与摩耶夫人的女儿。图片来源于网络相关书籍并没有关于善德女王出生时间的记载,只知善德女王卒于647年。善德女王个

  • 傅恒与福康安:传奇父子同获配享太庙殊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由于太庙是皇帝一家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所以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辈可享此殊荣。一

  • 如诸葛亮不出兵伐魏 司马懿还能篡权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戏解汉末三国历史, 为什么诸葛亮死后,当时的东.晋王《唐.昭宗》还追封他为“武兴王”,这封号可不低。要知道东.晋朝的老祖宗可是司马懿,先前不但和诸葛是敌人,而且诸葛亮的后代也处处与司马家族为敌,这就说明了“诸葛亮在司马家族心中算是一大功臣。网络配图反观诸葛亮在蜀国那里只获得了个“乡侯爵位-武乡侯”的

  • 大清朝的衰落从圣母皇太后慈禧垂帘听政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贵为圣母皇太后,三次垂帘听政,两次决定皇位继承人,将大清朝的命运掌握的手中长达四十七年。其实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里,这么吊的只有两个,她就是其中之一。慈禧从“垂帘听政”开始,到撒手归西,到至今,不断受到各个方面的评价。哎,太复杂了,大家自己去看

  • 大诗人李白:仗剑为国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白壮志难酬的诗句,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白,这个名字几乎是我们从小就听过的,也是很多人一直爱恨交加的一个名字。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背他的《静夜思》,后来就是《赠汪伦》,《早发白帝城》,在长大一点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相信这些诗的名字,任何上过学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但是,你们知道李白这个人,他在历史上的故事有多传奇吗?网络配图李白不到2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夜半偷菜现场被捉的尴尬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后汉乾佑元年(948年),开封郊外一座破庙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夜色深沉,主持老和尚正在睡觉,猛然听到窗外菜地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莫非有野猪来捣乱?老和尚翻身做起,披起衣衫,点亮灯火,到窗外查看。当时兵荒马乱,这个郊野小庙已经好几年没有收到任何布施了。为了活命,老和尚不得不起早贪黑的侍弄几亩菜地。隔

  • 晋文公62岁一口气娶5个老婆竟还包括侄媳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的时候,诸侯纷争。晋献公年老体弱,无力过问国事,他的宠妃骊姬便擅自废除长子重耳,把自己亲主的儿子立为太子,并千方百计谋害重耳。重耳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逃到异国他乡去躲灾避难。网络配图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去了好多个国家,当重耳到秦国后,秦穆公非常高兴,他不顾重耳六十二岁的高龄,一古脑将五位公

  • 关于春秋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是哪国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伍子胥,本名伍员,字子胥,生于春秋楚国椒邑,后又逃到吴国生活,并在吴国担任高官,春秋名将之一。伍奢之子伍员和伍尚,少有才气,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两人都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两人的才名不仅流传于楚国之内,也流传到了春秋各国之中。后来,伍奢被费无极诬陷,伍奢和伍尚父子二人双双被杀,独留伍员一人逃走。楚

  • 揭秘吕不韦风光一世 死的时候却这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39年,秦王政二十一岁了,他己经成年,只要举行过了加冠礼,他就可以亲政了。而在亲政之前,朝廷的统统大权都掌握在吕不韦手中,赢政只是一个傀儡君主。每逢上朝处置处罚政事的时候,只能听真相摆设。在秦王政年幼时,吕不韦每逢处置处罚完朝政,他就会去后宫与太后斯守。网络配图太后本来是邯郸姬,是吕不韦的老

  • 大明朝忠臣蒋钦只因弹劾刘瑾竟被杖毙午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午门在故宫历史上地位特殊,正门除了皇上进出,皇后只许大婚进一次,殿试只许一甲出一次。大凡圣旨传诏、凯旋献俘、新历颁布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据说午门斩首是假,廷杖是真,如果皇上看谁不顺眼了,即使是劳苦功高的重臣,难免要尝一尝廷杖之苦。有史家统计,明朝遭廷杖的官宦达500之众,那些抗击打力弱的、被政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