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明知曹操已有篡汉之心,他为何不改投刘备?

荀彧明知曹操已有篡汉之心,他为何不改投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706 更新时间:2024/3/3 19:45:16

你们知道荀彧应该知道,初平二年曹操已有篡汉之心,但他为何不改投刘备?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荀彧是大汉忠臣吗?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荀彧反对曹操进魏公加九锡,为此跟曹操闹翻并神秘死去。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个问题:曹操的篡汉之心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我们看以曹魏为正统的三国正史,也会发现曹操至少在汉献帝初平二年就应经萌生了不臣之心。

饱读经史的荀彧跟曹操初次见面,就应该从曹操的一句话中发现端倪,但是他还是为曹操看家护院,于是有人说:荀彧是篡汉温和派,他只是想让曹操在时机成熟时再篡汉自立,而不是从根本上反对曹操僭越。

如果荀彧不想帮助曹操篡汉或者代汉自立,那么在初平二年两人一见面的时候,荀彧听完曹操对自己的评价,应该掉头就走。如果他转而投奔刘备,诸葛亮能不能出山还真是个问题——在正史中,荀彧的能力远胜郭嘉郭奉孝,至于他与诸葛亮谁更厉害,那就有请读者诸君评判了。

在曹操阵营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夏侯惇夏侯渊,也不是曹仁曹洪,更不是什么“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的地位比诸曹夏侯低,诸曹夏侯也得听荀彧荀攸的:“

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是时荀攸

(荀彧侄子)

常为谋主(参谋长)。彧兄衍(字休若,荀彧三哥,四哥荀谌在帮袁绍)以监军校尉守邺,都督河北事。

(引用史料均出自《三国志·卷十》及裴松之注引《典略》、《彧别传》、《荀氏家传》等,下文不再注明)”

后汉乱世,有三大家族人才济济。司马家有“八达(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孚字叔达、司马馗字季达、司马恂字显达、司马进字惠达、司马通字雅达、司马敏字幼达)”,诸葛家族三个顶级俊杰在当时也是有口皆碑: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读者诸君请不要误会,“狗”是“功狗”的意思,这是说诸葛诞的水平比萧何差点,但是跟曹参樊哙差不多——读者诸君可以参考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功人功狗论”。

司马有八达,诸葛有龙虎狗,而荀彧的父辈更厉害,那是八条龙

荀彧是荀家二龙荀绲之子,想当官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他被举为孝廉(当时是察举制,被举为孝廉、茂才就可以当官)后当了六百石的守宫令(东汉置,属少府,掌管御用文具、尚书台财物、封泥等)。

董卓乱京师,守宫令荀彧就托人谋求外放当地方官:“

董卓之乱,求出补吏,除(正式任命为)亢父令(汉制大县为令,小县为长)。”

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县之主,荀彧的仕途可是比刘备平坦多了,但是荀彧与刘备不同之处,在于荀家只想自保、壮大,并没有问鼎之心,而刘备则是要自己乘坐“羽葆盖车”当皇帝。

既然明确了家族定位和目标,荀家兄弟就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荀彧荀衍荀攸帮曹操,荀谌帮袁绍,不管官渡之战谁赢了,荀家都不会吃大亏,这也是当时门阀望族惯用的投资方式,比如诸葛家族在曹魏有高平侯、征东大将军、司空诸葛诞,在蜀汉有丞相、豫州牧、司隶校尉、武乡侯诸葛亮,在东吴有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宛陵侯诸葛瑾。

荀彧一开始也是帮袁绍的:

“袁绍已夺馥

(冀州牧韩馥)

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弟谌及同郡辛评、郭图,皆为绍所任。”

汉献帝初平二年,二十九岁的荀彧离开了袁绍改投曹操,其三哥荀谌继续留在袁绍军中。

曹操一见荀彧就大喜过望:

“吾之子房也。”

听了这句话,荀彧如果一心扶保汉室,应该掉头就走:“把我比作汉朝开国元勋张良,这没问题,但是你说我是你的张良,岂不是以汉太祖高皇帝刘邦自居?”

荀彧的才能可以跟萧何张良媲美,萧何张良帮刘邦打下了天下,荀彧成了曹操的张良,是想从谁手里夺取江山?这时候的曹操是不是把汉天子刘协当成了秦王子婴?

听了曹操极其嚣张并且尽显不臣之心的话,荀彧并没有拂袖而去,而是尽心竭力为曹操出谋划策,夺徐州、杀吕布、破袁绍,都是荀彧其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坚定曹操灭袁信心的“四胜论”,远比郭嘉的“十胜论”更有说服力。

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荀彧的并不是一个须发苍白的老汉:公元163年出生的荀彧比侄子荀攸小六岁,比曹操小八岁,比刘备小两岁。

荀彧跟刘备应该是认识的,因为刘备之所以能当上平原县令、平原相,就是因为在初平元年打袁绍有功,而那时候荀彧正好在袁绍营中当座上宾。

后汉乱世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刘备跟袁绍打过仗,袁术之死也是刘备一手造成的,但是刘备被曹操击溃后,袁绍出城二百里迎接,那排场大的轰动天下。

这时候有人可能就要问了:曹操自比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智慧超人的荀彧应该一眼就看出他的不臣之心,这时候还留在曹营尽心竭力,岂不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那时候“汉室宗亲”刘备已经颇有名气,而且刘备在曹营跟荀彧也有交集,为什么荀彧不选择追随刘备?

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其中读者诸君最可能接受的一个解释,就是荀彧忠于汉室,他认为他留在曹操身边,可以迟滞曹操篡汉的进程,而且事实上他也真这么做了: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荀彧在曹营树大根深,有荀彧唱反调,曹操就很难进魏公加九锡,直到荀彧辞世,曹操才如愿以偿:

“会征孙权,(曹操)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这时候我们就看出荀彧留在曹操身边的必要性了——如果没有荀彧掣肘,曹操可能早就在手下的撺掇之下代汉自立了。荀彧树立了一个榜样,也让曹操认识到自己篡汉会有很大阻力。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第二点,那就是在荀彧眼里,刘备也不是什么好人,而这这个大耳朵从小就生有反骨: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刘子敬之所以吓得半死,是因为当时谁都知道,羽葆盖车是天子銮舆,想坐羽葆盖车就是想当皇帝,这在当时真的是灭门之罪。

有人说正是因为荀彧没有追随刘备,这才给了诸葛亮出山的机会——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是梦呓,而荀彧的才能是大家公认的,如果刘备有荀彧荀攸陈登辅佐,或者徐庶不走庞统法正不亡,诸葛亮还真未必能挡上蜀汉丞相。

荀彧并不曾跟诸葛亮正面交锋,所以这个问题只能由读者诸君来解答:如果荀彧在初平二年听了曹操那隐含篡汉之心的话之后改投刘备,他在蜀汉阵营又会得到什么位置?荀彧的品德和能力跟诸葛亮相比,是稍显不足还是略逊一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宦官李辅国的权势有多大?诛王爷杖毙皇后,还把皇帝活活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宦官李辅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众所周知,宦官就是现在人所称的太监。故事发生在唐朝一个政权十分混乱的朝代,有这样一个太监特别强大,他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唐朝历史上里一个能成为宰相的宦官。这个太监不仅当上宰相,还敢诛杀王爷,下令用棍杖把皇后击打致死,最后还把皇帝

  • 历史上真实的萧绰:比武则天还牛的大辽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比武则天还牛的大辽太后萧燕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萧太后名叫萧绰,燕燕是她的契丹名。她出生于辽朝的贵族家庭。父母都是大辽上流社会的名人,父亲萧思温是当朝宰相的侄子,母亲是皇帝的姐姐,燕国大长公主。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萧太后当然自小就熟读诗书,学识出众。萧思温没有

  • 孙峻是个怎样的托孤大臣?他对得起孙权对他的期望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孙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建设社会时期,皇位一般都是世袭的,因此一个国家也可以被称为一个家族的国家,这也就是所谓的“家天下”,如此一来的话,人们就很难保证,每一个继位者,都是优秀的,都是拥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便产生了“托孤重臣”

  • 苏完瓜尔佳•胜保为什么会支持慈禧上台?最后却却被清廷勒令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苏完瓜尔佳•胜保的故事。康乾盛世之后,清朝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其中原因很多,但最重要一点就是人才匮乏。清廷不信任汉人,而满人特别是八旗子弟沉溺于享乐,毫无进取之心,这个马背上起家的民族,到后来甚至找不到

  • 乾隆为什么能够那么长寿?他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寿命的追求都是无穷无尽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在古代的时候才会有如此之多求仙问道之人,希望通过仙丹来获得长生不老。然而,这样的努力终究是虚无的事,是没有用的,他们甚至因此而走上了短命的道路。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够获

  • 宜修皇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她死后雍正再也没立过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宜修皇后的故事。看过《甄嬛传》的朋友都知道里面的皇后乌拉那拉氏宜修,一生不得雍正所爱,被雍正厌弃,并说出了“死生不复相见”的绝情之语,宜修一生机关算计结局却凄惨无比,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宜修真的和电视剧

  • 好友罗泽南被打死,曾国藩为什么没有替他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曾国藩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成功学家眼中,曾国藩就是“千古第一完人”,有关曾国藩的地摊文学也是一大堆,让人应接不暇。那么,曾国藩是“千古第一完人”吗?答案是否定,曾国藩不起兵称帝,不是他品德多高尚,而是实力不允许;曾国

  • 胤禔是康熙的皇长子,为什么没能被立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胤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帝一生共有35位皇子,自古以来,凡是皇家,必定会早夭几个,而康熙帝的35位皇子中就有11个早夭的,没有早夭的排名到24位皇子。康熙帝的皇长子就是爱新觉罗·胤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阿哥,雍正帝的大哥。胤禔出生于1672年,当时康熙帝

  • 夷陵之战蜀汉灭亡近在咫尺 曹丕为什么不攻打蜀汉而是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伐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丕认为在夷陵之战前刘备不会攻打孙权,所以在夷陵之战中选择了坐山观虎斗,在刘备战败后选择了攻打东吴,这是曹丕在整个战斗前、战斗中和战斗后的态度。曹丕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魏朝的主流态度。夷陵之战,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留守江北

  • 萧太后是个怎样的人?辽朝在她的带领下走向鼎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萧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个字形容“女强人”。萧太后是辽朝时期的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摄政达四十余年的太后,而且辽朝在她的带领下走向了鼎盛时期,宋朝和辽朝签订的澶渊之盟也出自她手。萧太后本名萧绰,是契丹族人,父亲萧思温是辽代四朝元老,萧绰能够当上皇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