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何派关羽把守华容道从而放走曹操?

诸葛亮为何派关羽把守华容道从而放走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73 更新时间:2024/2/4 21:56:3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许多功绩值得称颂,功盖三分国,赤壁的一场火可谓是既烧醒了自大的曹操,又烧出了天下三分的必需条件,诸葛亮意气风发,在陆上追击曹操可谓是神机妙算,派兵对曹操穷追不舍,曹操已是强弩之末,但当时明明能够一举抓住曹操,但为什么诸葛亮还是派关羽镇守华容道,从而放走了曹操?

网络配图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关羽的忠义,因为关羽的忠义,曹操才对关羽倍加青睐,赐爵封侯;因为关羽的忠义,才有了流传千古的千里走单骑;因为关羽的忠义,才有了刘备以仁义、忠义治天下的根本;因为关羽的忠义,才有了华容道义释曹操的佳话。关羽的忠义可谓成全了好多人,既在早期护刘备左右不离不弃,又在赤壁之战义释曹操。曹操有恩于关羽,关羽自然会报恩,但正是这样一个有恩必报的性情中人,为什么诸葛亮还把“华容道这把悬在曹操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交由关羽来执行?难道是诸葛亮规划时考虑不周?难道是诸葛亮故意放虎归山?还是另有原因,这的确引人深思。

赤壁之战的结果大快人心,孙刘联军以弱胜强,打败了曹操,失败的曹操短期内没有南征北战的实力,只能退居中原之地,这场赤壁之战可谓是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但演义中把诸葛亮说的神乎其神,先说诸葛亮借的东风,烧了赤壁,后说诸葛亮审计妙算,算出了曹操所有必经之地,一路围追堵截,本来按照规划好的,在华容道生擒曹操,但镇守华容道的关羽却“义气当头”毅然决然地放了曹操,这也许是巧合,但又未必不是必然。

网络配图

倘若当时华容道关羽能够手刃曹操,天下局势还真不好说,最好的局势估计是刘备或者孙权入主孙权拥立皇帝,曹操死了,天下就会进入太平盛世,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那样的话乱世局面肯定会早一点结束,那这样看来,三国的延续竟然要归咎于华容道的关羽,那为什么诸葛亮还让关羽放掉曹操呢?

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华容道上不是关羽,而是张飞赵云,那么曹操肯定是死路一跳。曹操死后,北方大乱,北方肯定会陷入群雄争霸的局面,这时赤壁之战的得胜方孙权最有可能入主中原,那时摆在孙权面前的便有两条路,拥立汉献帝或者废掉汉献帝,我认为孙权选择前者的可能性会大,如果他废掉汉献帝,那他就会成为另一个董卓,会更加受到天下其他势力的讨伐,得不偿失。再者说,假如孙权入主中原,他就不怕其他势力联合起来对付他?就不怕后方的刘备捅他一刀?所以孙权北入中原的可能性不大。

网络配图

当时的北方还有一个势力很强大,那就是西凉马腾。当时的马腾想要与董承,刘备等人一起密谋杀掉曹操,但后来事情败露。他回到了自己的根据地厉兵秣马,培育自己的实力,倘若曹操死了,那么北方就再也没人能够挡住西凉铁骑的冲击,演义中曹操在渭水遭遇割须弃袍之辱,足以见西凉铁骑的威力,那么到时候,马腾会模仿董卓,挟持汉帝,而且会比曹操,董卓更聪明,毕竟有这两个前车之鉴,天下局势又会一片黑暗。

孙权和马腾这两个势力都有可能进入中原拥立皇帝,这难道不比曹操强过百倍?那么为什么还要让关羽在华容道放掉曹操呢?

我觉得这估计是诸葛亮在为自己、为刘备集团的前途考虑,假如曹操被杀,马腾或者孙权进入许昌,按照功劳肯定会居于首功,再加上北方的马腾消灭曹操余部,肯定是大功一件,而孙权在赤壁之战痛击曹操,肯定也是功不可没,但此时的刘备呢?从公开反曹到赤壁之战,可谓是一路败到家,倘若现在论功行赏,自己能有什么功劳?所以战争结束,天下太平,刘备的爵位肯定不会太高,而作为刘备手下头号军师的诸葛亮又能有什么造化呢?诸葛亮肯定早就算好了,所以诸葛亮便让关羽去把守华容道,才有了华容道义释曹操这样的佳话,百世留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年轻时投奔一人被拒:称帝后责问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年轻的时候是个游侠,没有啥正经职业,终日游游荡荡,有一天路过泾州长武镇,长武镇有一寺庙,庙里主持法名守严,一看赵大侠骨像,非同常人,就悄悄的请画家把赵大侠的尊容画在了庙里的墙壁上。当时赵大侠头上裹着一条青色头巾,身上穿一皮褂子。显贵之后,守严大师又请人给赵官家穿了一身体面衣服。网络配图赵

  • 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其实与孙权有很大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将周瑜刻画成了一个气度褊狭,忌才妒能的人物,在赤壁之战中,数次要杀诸葛亮,而在争夺荆州的时候,又被诸葛亮用计气死了,甚至临死还说出“既生瑜,何生亮”的话,让一代名将声誉蒙冤。但是,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用计气死的吗?实际上周瑜是一个儒雅风流、气度轩昂,很有大将风度的人物。周瑜非

  • 明宣宗为什么竟活活烤死亲叔叔并杀他家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他勇武过人情商却低的让人无语,他本有机会成为太子却自己作死被迫外地就番,他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战一场却用演技骗过了所有手下,他本一名蹩脚的演员却总想做导演,最后落得身死的下场,他就是明成祖的次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弟弟,汉王朱高煦。少年时做事荒唐不着边际朱高煦和哥哥朱高炽小时候在南京读书,朱元璋很喜欢朱高

  • 辽东太守徐荣:打败曹操孙坚两诸侯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徐荣(?-192年),玄菟人(一说为辽东襄平人,《公孙度传》中说公孙度本辽东襄平人,迁居玄菟,为同郡徐荣所举,任辽东太守。同郡当是同“玄菟”郡),东汉末年将领。本为中郎将,曾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于汴水之战中击败曹操的独立追击军,以及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的部队。在董卓死后,受司徒王

  • 揭秘朱棣的玄孙朱见深 造了一只杯子估价6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见深当皇帝时,看到一副宋人画的《子母鸡图》,母鸡带小鸡特别温馨,很有感触,不但在画上题了诗,而且还下令制造了这种杯上画有母鸡带小鸡成化斗彩鸡缸杯,属于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

  • 蟋蟀毁了英明一世的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有为皇帝之一,朱瞻基在位期间,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局面,这期间,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经济、农业等得到空前发展。后世的史学家将“仁宣之治”与汉朝时期的文景之治相比,极度肯定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政绩。此外,朱瞻基本身也是个文化人,喜好丹青,同时也是明宣宗时期文人和艺术的庇护

  • 徐达常遇春同为明朝开国功臣为什么命运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常遇春二人跟随朱元璋数十载,分别列于明朝开国功臣的一、二名。历史上对于这二人的英雄事迹流传甚多,据了解,徐达用兵如神,多有谋略,常遇春骁勇善战,仿佛生于沙场。两人都被封王,但结局却大有不同。图片来源于网络常遇春性情孤傲,且嗜好杀戮,在沙场上战无不胜,却常常杀降,即杀掉投降过来的士兵。后世对他的

  • 揭秘两次左右帝位 三次戴了绿帽的隋唐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这位名将就是大名鼎鼎的杨素。杨素是隋朝的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并辅佐杨坚为帝,被封为御史大夫。又作为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灭陈,进爵为越国公。他在杨广(隋炀帝)还是皇子时,帮助杨广废掉太子杨勇,加害蜀王杨秀。隋文帝驾崩后,杨素又

  • 官宦世家出生的郭茂倩因“不务正业”而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郭茂倩简介:郭茂倩,生于1041年,卒于1099年,字德粲,北宋时期的郓州须城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东平人,祖籍是太原阳曲,郭茂倩的高祖是郭宁,曾经在郓州为官,所以后来居住在郓州,并且在这里繁衍生息,郭茂倩的爷爷是莱州通判郭劝,父亲是太常博士郭源明。1084年的时候郭茂倩是河南府法曹参军,所以郭茂倩出

  • 这个皇帝爱让大臣喝酒:不喝就挨揍喝了更严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建立了吴国,可他毕竟没有统一中国。不是他不行,不然曹操也不会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謀这句话了,而是对手太强大。因此,吴国终究只能偏安一隅。最终,吴国亡在了孙权的孙子孙皓的手上。这位孙先生和大多数亡国之君一样,是个能整事的人。网络配图孙皓是孙权的太子孙和的次妃何姬生的庶长子,他爷爷孙权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