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的性格特点:太自负而错失天下

西楚霸王项羽的性格特点:太自负而错失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72 更新时间:2024/2/29 20:49:45

失察:韩信的寒心

项羽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是“西楚霸王”,是一个军队的主帅,换句话说,他是西楚国的一把手。处于这样显赫的地位,又怀抱着称霸天下的雄心,他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考察和决定自己手下的哪些人可堪重任。

网络配图

比如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提过不少建议。他对自己在项羽手下那段生活很伤心。韩信攻占了齐国以后,项羽派人去游说他,劝他叛汉,要么归楚,要么中立。韩信当时很伤心地说了这么几句话:“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我韩信在项羽的手下干事,官位最高的不超过郎中,职位只是执戟;言不为项王所听,计不为项王所用。我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所以,韩信跳槽、转会了。韩信是一位军事天才。楚汉战争所有的军事将领,能称得上一流军事天才的只有两个人,就是韩信和项羽。刘邦充其量只是个二流。

韩信向项羽提过什么建议我们今天不知道了,但是,据我们对韩信的基本判断,韩信给项羽的建议不会是毫无价值的。项羽听不进去,为什么?项羽太自信了。他只相信自己,一个侍从,向他提建议,他能放到眼里吗?项羽因此而失去了一位军事天才,而且是决定他自己命运的军事天才。这就是刚愎自用给项羽带来的第一个致命伤:失察。

失人:范增的冷遇

如果我们熟悉楚汉战争的历史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刘邦手下谋士特别多,大家可以掰着指头算算,张良陈平萧何,这是一流的;二流的如郦食其之类就不说了。还有那些草根、草民。反过来看项羽,项羽手下谋士有谁?大家只知道一个,“年七十,好奇计”的范增。所以可以说,刘邦手下人才济济,项羽手下人才寥寥。且不说武将,单看文臣谋士,项羽手下基本无人。这个现象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项羽手下没有谋士,只有一个范增?这和项羽的刚愎自用太有关系了。拿我们今天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项羽这个人的主意太大,主意太大就是他的主观性太强了。他不需要谋士,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主。我们前面讲过鸿门宴,决定第二天消灭刘邦的是谁?项羽。决定撤销第二天军事行动的是谁?项羽。他和谁商量过?没有。他召集过会议吗?没有。他和他最信任的范增商量过吗?还是没有。所以项羽不要谋士。

网络配图

失态:项羽的大怒

失态就更明显了。如果我们翻翻《史记》,有关项羽的记载中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是什么呢?“怒”,“大怒”。项羽一弄就是“怒”,一弄就是“大怒”。我仔细翻检了《史记》,就找不到项羽的笑。找来找去,整个《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的一生,他只有一次笑。什么时候笑的呢?乌江自刎。乌江亭长划着船叫他过江,说你将来还可以东山再起啊,这个时候他仰天大笑,一笑之后,就自杀了。换句话说,在项羽的一生中间,随处可见的就是项羽大怒,项王怒,项王大怒。我们不妨作个简单列举: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王怒,烹周苛,并杀枞公。项王怒,欲杀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如此多的“怒”“大怒”,大多是由于项羽的自尊受到了伤害。项羽是个极其自尊的人,一旦伤了他的自尊,马上就勃然大怒。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间那些最爱生气的人,气性大,爱大怒的人,也都是最自尊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多多少少都是刚愎自用之人。别人做得不顺心,别人说得不顺心,马上就发火。

项羽的幸与不幸

网络配图

项羽是要打天下的,他是要用人的,为什么却如此刚愎自用呢?他为什么不能够把握自信的度,而自信得过了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儿子胡亥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秦二世胡亥,是继秦始皇之后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仅短短三年,享年二十四岁。胡亥因赵高而登上帝位成为秦二世,最后也因赵高而结束了他的作为秦二世的人生,可以说是成也赵高,败也赵高。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也是秦始皇最为宠爱的儿子,他的长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子扶苏。他为了能够继承秦始皇的皇位,

  • 揭秘中国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 死后被诛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评判一个人是不是美男子,要有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网络配图现在来说的这个,就是俗称古代第一美男,“貌似潘安”的潘安。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祖籍河南中牟县大潘庄。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

  • 揭秘:朱棣登位后为什么要杀方孝孺十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株连九族”,已经是相当恐怖了,然而,方孝孺却遭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十族”之诛。即在宗亲九族之外加上门生故旧,牵连者不计其数!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罪,竟至于要遭此“十族”之诛呢?所谓“九族”,一般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四”指:父母、兄弟、姊妹、儿子;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

  • 雍正逼死生母 其中到底有怎样的爱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入关后即位的皇帝与生母的关系,耐人寻味,顺治皇帝与其生母貌合神离,在宗教中寻求安慰。康熙皇帝生母体弱多病,一直未能照顾他的亲生儿子,康熙皇帝祖母身兼母职,对于康熙皇帝培养甚为有力,康熙皇帝对其祖母感情深厚。孝庄太皇太后病重时,康熙皇帝为其祈福说:“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

  • 揭秘曹操最聪明的儿子 上天为啥让他早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是个大聪明人。他们曹家的遗传基因很好。曹操是当时最好的诗人,后来做了皇帝的儿子曹丕是大文学家,想做皇帝没有做得成的儿子曹植是更大的文学家。文学史上能够跟“三曹”齐名的大概只有宋代的“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除了文的,还有武的,曹昂、曹彰打仗都有一套。除了众多儿子,曹操还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养子。

  • 嬴政登基为始皇帝时,竟然还有一个国君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经常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功绩的确很大。不过,在嬴政登基为始皇帝的时候,旁边还有一个国君存在,这是为何?这个被秦始皇放过的国君就是卫国的国君,卫国当时是一个小国,实力不强,远远无法和秦国抗衡,那么为什么秦始皇会不灭掉它,还要其有国君存在呢?

  • 历史上人生凄苦的薄太后薄姬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薄姬的生活比大多数人凄苦,年幼丧父,正值花样又经历丧夫之痛,在乱世中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她的命运又极为眷顾她,使其数次从绝望中复苏,成为一代帝王之母。图片来源于网络秦帝国系统瓦解后,中原又陷入了一片战乱,为权利为江山征战的英豪尚且不知前途命运,胜败无常,更何况一介女流,薄姬从未有野心在这

  • 张飞是曹操的侄女婿 为何娶死对头的侄女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孔明与群臣上言道:“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美而贤,年十七岁,可纳为正宫皇后。”后主即纳之。真可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过想必大多数网友的关注点不在结婚这上面,而是在为后主刘禅仗义执言了,这个粗黑傻大哥张飞的女儿能好到哪里去。这刘禅的命真苦呀。只是

  • 揭秘朱温称帝后为什么不追封亡妻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追封的皇帝算皇帝吗,朱温死后谁在做皇帝,追封谥号

    历代开国皇帝,称帝后要么册立皇后,要么追封亡妻为皇后。然而,后梁太祖朱温是个例外,他既没册立皇后,也未追封亡妻张惠为皇后。朱温出生在宋州砀山一个小山村,父亲早死,迫于生计,母亲带着他兄弟三人改嫁。朱温年轻时,不务正业,人缘不好,连个老婆都没娶上。后来,朱温听说宋州刺史张蕤有个貌美的女儿张惠,便暗下决

  • 历史上皇太极为何能够容忍庄妃色诱洪承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孝庄色诱洪承畴,康熙和洪承畴,一代皇后大玉儿洪承畴

    皇太极的战争策略我们都是听说过一二的,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一位女性能够把一个英雄收服过来的话,不但不会受到族人的鄙视,相反,她也会像英雄一样受到大家的爱戴与尊敬。这就是皇太极为何能容忍庄妃色诱洪承畴的真正原因。据说,还在松山城中时,就曾经有人劝说洪承畴投降,被他坚决拒绝。因叛将献城而被俘后,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