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最贤德的两位皇后:长孙皇后及马皇后

历史上最贤德的两位皇后:长孙皇后及马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09 更新时间:2023/12/5 19:02:07

提起封建时代的后妃、许多人都对她们没有好印象。确实,我国历史上后妃凭借自己的特殊身分,营私结党,扰乱朝纲,甚至祸国殃民的事情,时有发生。然而,也有一些后妃,贤慧有德,深明大义,为清明政治、稳定社会起了积极作用。在她们当中,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是最突出的。

网络配图

长孙皇后是鲜卑族人,自幼精通文史,父亲在隋朝当过官。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皇位,发生了激烈的争斗。李建成一伙常在唐高祖李渊面前陷害李世民,企图借刀杀人。高祖听信了他们、疑忌甚至僧恶李世民。长孙氏“孝事高祖,谨承诸妃”。在险恶的形势下勉力排解高祖对李世民的嫌猜。到了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李建成的紧急关头,长孙氏又挺身而出,亲自激励士气,促成了事变成功,李世民由此登上帝位。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功臣元勋,太宗打算委之以显官要职。长孙皇后坚决不允。并让长孙无忌“苦求逊职”,直到大宗改授权限不大的官职为止。在一人荣耀、满门生辉的封建社会里,长孙氏贵为皇后,却“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实在难能可贵。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政举,也得益于长孙皇后的良言劝导。直言敢谏的魏征经常触犯“龙颜”,一次太宗退朝,回到后宫恨声地说要杀掉魏征。长孙皇后悄然退下,一会儿又穿着参加隆重礼仪的朝服走上,太宗十分惊讶。她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下才敢直言。现在魏征直谏,正说明陛下圣明啊,我怎么能不庆贺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从此对魏征等忠臣更加倚重。

封建社会后妃之间争宠竞幸,互相残害的劣迹屡见不鲜,而长孙皇后却能体恤、爱护妃嫔。她对妃嫔生的子女“慈爱逾于己生”,妃嫔害了病,她甚至把自己正在服用的药送去,因而“宫中无不爱戴”。长孙氏虽然位尊皇后,但生活仍比较俭朴,平日衣物仅够穿而已。636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三十六岁时染病不起,临终留下遗嘱依山而葬,不用造坟,也不用棺椁(guo果,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以木器瓦器俭薄送终。同时规劝太宗纳忠容谏,不受谗言,节制游乐打猎和役使百姓。长孙皇后去世时,唐太宗非常悲痛,感到从此“失一良佐”!

网络配图

评价长孙皇后

唐吴兢撰、元戈直集论《贞观政要》三代兴王之主,无不内有贤助,以协成至治。任、姒、邑姜,其表表於经传者,为天下母仪之所取则焉。若长孙皇后之贤,自三代而下,之绝无仅有者也。马、邓不足以侪之矣!遇危疾而不以肆赦徼福,非卓然有见何以能?兹不幸而弗登耆艾,宜太宗有“失内良佐”之叹也。

唐氏仲友曰天兴运,亦不偶然。助兴运,必有贤妃。以汉唐论,长孙贤於隂、马,有古后妃之美,无后世后妃之失。太宗谓“内良佐”,信夫!

范祖禹《范太史集》诗人美后妃,辅佐君子、求贤审官,国家将兴,必有淑哲之配,儆戒以成君子之德。若长孙皇后感悟太宗,其可谓贤矣。

马皇后是安徽宿州人,“有智鉴,好书史”,她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郭子兴作农民起义军元帅时,马氏嫁给了英勇善战的朱元璋。郭子兴性情暴躁,气度狭小,在别人挑拨下把朱元璋关了起来,不给饮食。马氏偷出刚出炉的热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以至烫伤了胸脯。在朱元璋领兵征战的年代,她还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一次,与朱元璋敌对的陈友谅大兵临城,不少官员百姓准备逃难。在人心慌乱的紧急时刻,马皇后镇定如常,“尽发宫中金帛犒士”,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皇后和他患难与共。因此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朱元璋性情暴烈残忍,为了保住朱家子孙日后的统治地位,不断寻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将。对此,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多少有所节制。马皇后一直保持过去的俭朴作风,平日穿洗过的旧衣服,破了也不忍丢弃。并教导妃嫔不忘蚕桑的艰难。遇到荒年灾月,她带领官人吃粗劣的菜饭,以此来体察民间疾苦。1382年(洪武十五年)五十一岁的马皇后病逝。临终嘱咐朱元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并愿“子孙皆贤,臣民得所”。

网络配图

朱元璋常将马皇后的贤德与长孙皇后相提并论,她们的确可以先后媲美。

孝慈高皇后(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

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

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氏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氏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氏和他患难与共。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对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

马氏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

1382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马皇后病逝,年51岁。同年农历九月葬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1403年(永乐元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允炆的幼子出生皇室 从两岁被囚禁到五十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皇帝的倒台,牵连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与他相关的人,尤其是亲近之人。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生死不明,他的发妻马皇后自焚而死,长子朱文奎也被日本,唯有当时才两岁的幼子朱文圭,没有自保的能力,也没有殉国的能力,懵懵懂懂的被留在宫中。朱棣打进来后,看到这个幼小的孩子,也许是想到两人的血缘关系,终究没有忍得

  • 诸葛亮创制八阵图所向披靡:你知道哪几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兼容了天文地理,是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八阵图。(本想找到与各个阵法匹配的阵法图,但是太难了,万望谅解)天覆阵: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天覆阵通过增加防御力和抗攻击力以提升整个阵型的防御能力。网络配图地载阵

  • 清朝陵墓第一位葬入的皇帝是谁?有何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清王朝,1636年-1912年,在位13位皇帝,这些皇帝生前大权在握,生杀赏罚只在一念之间,自古便有伴君如伴虎一说,然而他们死后也渴望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利,遂出现大型群葬墓,清朝帝陵清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其中祖先的陵墓建在今辽宁省境内,统称“清初三陵”或“盛京三陵”。1644年入关以后,

  • 人称活吕布的王辅臣是怎样的一个人?康熙为什么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db:关键词]

    人送绰号“西路马鹞子”的王辅臣首鼠两端,为人反复,又被人称为“活吕布”。他被人称为吕布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就是因为他英勇善战。王辅臣本姓李,山西大同人,明末清初地方割据军阀,曾认农民起义军首领王进朝为义父而改姓王。后来他归降明军,追随明朝大同总兵姜瓖。反复在和清朝之间为官为将,多次加入反清的势力,也曾

  • 慈禧太后生活啥水平?半个月的生活费能吓死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db:关键词]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慈禧太后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先说说慈禧太后是啥生活水平。《流亡日志:慈禧在山西的53天》一书统计:慈禧每天的生活费是纹银四万两,这是什么概念?甲午战争里,欠下中国军民无数血债的日本主力巡洋舰“吉野号”,其售价不过六十万两白银。也就是说,慈

  • 秦良玉: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正史的大明女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db:关键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良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说起巾帼英雄,着实有不少。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披挂上阵,梁红玉飞马传诏,但算起来真正能称得上女将军的恐怕还要数明末清初的秦良玉了。她一生戎马40年,是唯一一位被载入正史,凭战功封侯拜

  • 岳家军军纪到底有多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db:关键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岳家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历数古代著名军队,南宋岳飞带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纪,作为他的对手,金人就说过“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那么是什么原因才能让这支部队的军纪如此严明呢?一、经济保障岳飞军之所以能维持严格的军纪,良

  • 元成宗真的是好色昏君吗?揭秘元成宗的真实为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db:关键词]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元成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2002年,一部由林峯、叶璇、马德钟等人主演的《再生缘》一经播出便火爆荧屏,无论是剧中女扮男装的孟丽君,还是英姿勃发的皇甫少华,都成为陪伴一代观众成长的青春烙印。这其中,马德钟扮演的元成宗,更是因治国昏聩无能,好

  • 张皇后是谁?杨贵妃死后,一个改变唐玄宗人生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db:关键词]

    你真的了解张皇后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李旦贵为帝子,爵封亲王,纳表妹窦氏为妾,封号孺人。窦氏为李旦生下了第三个儿子,取名李隆基。李三郎虽然是庶子,但是自幼气宇轩昂,颇得祖母武则天喜爱。童年的李隆基,有母亲窦氏和祖母武则天宠爱,日子过得十分快乐。李旦被武则天扶上皇帝宝座之后,窦氏

  • 赵国当时有四大超一流名将 赵国最后为何还是亡国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db:关键词]

    对赵国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各诸侯间纷争不断,在长期的战争中,诞生出了不少名将,秦国最有名的有白起、王翦、王贲、蒙骜、蒙恬、李信等等,但是作为在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超级军事强国——赵国,能力上也是丝毫不弱,战国四大名将,就是被秦国和赵国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