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什么这么满意名士许劭对其奸雄的评语?

曹操为什么这么满意名士许劭对其奸雄的评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28 更新时间:2024/2/13 21:39:20

曹操的家庭可以说是既高贵有低贱,高贵是因为他的祖父是中常侍大长秋,是皇帝皇后身边的近侍臣,其父据说也用钱捐来个太尉之职,可以说家中很有财势;低贱是因为曹操终究是宦官家庭出身,这还是挺让人瞧不起的。曹操的出身要和袁绍马腾那种四世三公,世代簪缨的名门望族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曹操早年即有远大志向。做洛阳北部尉时,不畏权贵,棒杀提刀夜行的蹇硕之叔,在任济南相时,他并不像其他官员那样阿附权贵,反而罢免了不少阿附权贵的贪官污吏。

网络配图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草草虽出身于宦官家庭,却与宦官的对立面??外戚何进共同谋划如何铲除中涓之祸,而且语出惊人,并且意识到由于何进的无谋必然招来天下的大乱。实践也证明曹操的预料是正确的。曹操年少时,曾拜访当时的名士许劭,问他对自己有和评价,劭不答,操问之再三,答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对这个评价很满意,看的出曹操第一重视的是个人的能力和才华,至于道德方面,即使稍有偏颇也并不在意。他用人也是如此。郭嘉是曹操手下一个重要谋士,他手下另一个谋士陈群曾检举郭嘉行为不检点。曹操并为因此冷落郭嘉,而依然重用他,因为他看中了郭嘉的谋略。郭嘉也真的为他出谋划策,至死效忠于他。同时,陈群由于直言敢谏,也受到曹操的赏识。

网络配图

曹操下达“求贤令”时,对待人才并不注重出生门第,而且即使是像陈平那种曾经“盗嫂受金”的人,只要你有能耐,他也愿意吸纳。我想曹操是看出“举孝廉”这种当时人事制度的不可信,表面上是说由地方推荐忠孝廉洁的人来当官,其实有很多人都是靠贿赂地方官而得到这个名分的。曹操的这种招揽人才的方法,打破了当时的一贯做法。更有一件事,使曹操背上了千古骂名。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归乡里,路遇陈宫,与之共投宿与吕伯奢庄上,出于误会,杀了吕伯奢一家,末了还说了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样一句自私残忍的话。这件事在《三国志》原文中没有记载,而在裴松之的注释中,有三种说法。一是曹操投至吕伯奢庄上,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来抢曹操的东西,出于无奈,手刃数人,逃归。第二,三种说法和《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差不多。《三国演义》之所以选出这一种对曹操最不利的说法,目的很简单??为了更丰满完善曹操的“奸雄”形象。曹操的行为,想法每每违背常人的道德标准,所以他的计策即使是神机妙算也要被称作阴谋诡计。有人说曹操疾贤妒能,因此杀了杨修,也害了弥衡,我不这么想。曹操手下能人众多,能招揽人才正是他成事的必要条件之一,倘若他真的嫉妒,那他不得嫉妒死?先说杨修,在破解曹娥碑之谜的时候,曹操对他并不反感,还听从他的劝说第二次接见张松。可杨修恃才放旷,口无遮拦,更严重的是他参与到曹氏的立嗣问题之中,而且他破解“鸡肋”之意,这确实有乱军心的作用,曹操怎能容他?

网络配图

弥衡就更不用说了,他那种自大的态度,狂傲的言语,是什么人都容忍不了的但是曹操为了个人的名誉和地位,而害死荀?,荀攸,以及害死华佗,确实都是很大的错误。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而更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白脸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汪景祺赞将军是宇宙第一伟人:惹皇帝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今中外,君主为威慑天下,往往采用重刑,有时不仅是要了性命,连尸体也不放过。比如明代辽东经略熊廷弼被冤杀后,就被传首九边,以威慑众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克伦威尔,死后被查理二世挖了出来,把他的头砍下,用长钉子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尖顶上,一待就是25年。在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他的头被砍下之后,挂

  • 唯一的童养媳皇后:6岁当皇后竟守寡了40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宫斗剧中,很多女子用尽心机只想博得盛宠,获得权势。历史上,有些女子并没有过多的权力欲望,但却被迫卷入宫廷生活,即使身居高位,也没法避免不幸的结局,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就是一个例子。6岁当皇后上官氏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是左将军上官桀,父亲上官安,外祖父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网络配图公元前87年,武帝驾崩,

  • 揭秘蜀国亡国之后诸葛亮的后代都去哪儿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作为千百年来,忠臣的典范,圈粉无数。不仅在当时,在现在也是受到大家的尊敬。诸葛氏在东汉末年算是大族,如今诸葛氏的后人还分布在浙江兰溪、建德、龙游一带。他们是诸葛亮的后人吗?诸葛亮有血脉留存至今吗?网络配图诸葛乔,诸葛瑾次子,诸葛恪之弟。诸葛亮随刘备南征北战一直无子,于是从诸葛瑾那将诸葛乔过继了

  • 清朝皇帝中的异类道光皇帝:节俭到令人发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这一年,嘉庆皇帝60岁。做了20年实际皇帝的嘉庆总算大气了一回,为了感谢这些年群臣的辛劳,先在正月赐群臣六旬万寿宴,接着封皇三子绵恺为敦亲王,皇四子绵忻为瑞亲王,最后宣布普免全国积欠钱粮。皇帝六十大寿,普天同庆,皇帝这么大方,群臣也不傻帽,那就也让皇帝乐呵乐呵。于是乎,群

  • 南宋最不怂的皇帝!只做了一件事也流芳百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宋高宗养子,宋太祖七世孙。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1162年,被立为皇太子,同年登基。孝宗共在位27年,逝世时享年68岁,谥号为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宋孝宗是南宋最有作为明君,也是最不怂的南宋皇帝。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内部士

  • 宋太宗怎么欺负“新寡”的嫂子?为了皇位他拼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京剧里有《贺后骂殿》,这是一出权力分家、叔嫂打架的传统戏,唱的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后的“窝儿里斗”的“家务事”。为了个人利益,你争我斗,实在是看着过瘾。五十多岁的赵匡胤暴死,连皇位继承人都没有定下来。他的弟弟赵光义假托老娘的遗命抢先下手,在几名死党的拥戴下,忽然宣布,自己要在灵前即位。这就等于

  • 明君皇帝乾隆:当权64年竟发动文字狱130多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死了,但中国的文字冤案并未随他而消亡。回首中国文人的生存环境,一言以蔽之:艰难与险恶。乾隆作为承业皇帝,算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他手下的盛世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其父雍正。可父子二人相比,儿子的威名远在老子之上。同样的酷治江山,父子二人“酷”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儿子酷政“酷”得刁,玩得妙,帝王这套游戏规

  • 武功高强的雍正皇帝竟然有十三个结拜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的威名在中国整个历史长河中就算不能排入前三也能够位居前列,而大多数在正史之中对于这位雍正爷的描述也多为正面,却不知在一些流传不广的传记中却描述了不一样的雍正。在雍正年间,有一个秀才给一名有头有脸的太监当老师,两人之间相处的也还算融洽。有一次这位秀才对那名太监说:“我听闻大人在宫内值班,不知道我

  • 武则天胜出靠的是什么?仅仅是美貌和心机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热播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年轻时的武则天在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中,因聪慧、果敢、善良、正直而立于不败之地,而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仅靠“宫斗”自然是不能上位的,成为一代女皇,还需要更多“利器”,学识是最重要的一项,从她存世的书法作品中可见一斑。史上女书法家,“后宫”居上品能够进入中国书法史的女书法家并

  • 诸葛亮一战收降了三位猛将,这是哪一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天水战役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中的一个序幕,通过这次战役,诸葛亮也收降了魏国内部三位优秀的将领,他们就是姜维、梁虔和梁绪。这三个同属于甘肃籍的名将,后来都成为了蜀汉的支柱,特别是大将军姜维,成就更大。姜维是三国甘肃籍名将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