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忱:野史里的“糊涂官”,在正史上拯救了明朝

周忱:野史里的“糊涂官”,在正史上拯救了明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4/1/3 10:45:54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昆曲名作《十五贯》,至今传唱数百年。剧中那不畏强权的知府况钟,也就“圈粉”了数百年。但剧中况钟的顶头上司,那位智商不在线胡乱冤枉好人的巡抚周忱,自然也在观众里拉了仇恨。甚至早年间的戏班子里,还有过扮演周忱的演员,演完后被愤怒观众打的尴尬事。不过对比真实历史,这周忱巡抚,却是被抹黑了。

因为,野史里的“糊涂官”周忱,在正史里不但是一代能臣,更公认是大明王朝遇到“瓶颈期”时,立下大功的救国英雄。

“周忱,字恂如,吉水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明年,成祖择其中二十八人,令进学文渊阁。”周忱的履历还是很值得骄傲的,在靖难刚结束就成为庶吉士,此时的朱棣正是求贤若渴,幸运且努力的周忱就来了。

出乎意料的是:周忱入阁是毛遂自荐,在讲究论资排辈的明代官场,让人惊掉下巴。就在士大夫们嘲笑其幼稚的时候,朱棣竟然同意了:“忱自陈年少乞预。帝嘉其有志,许之。”

事实证明,朱棣没有看错人,这个“主动要官”的青年,为的不是高官厚禄,却是一个救国救民的理想。

一、韬光养晦

朱棣给周忱的最初的官职是刑部主事,接着是员外郎,官职不算高,周忱也不抱怨,兢兢业业老实干活。在这当中,周忱的才能也显现出来,很多大臣纷纷举荐,是金子肯定会发光,但有一人每每在关键时候横加阻拦。

有些人估计会说,阻拦周忱升迁的这个人一定是个奸臣,事实则正好相反,“坏周忱好事”的人,却是永乐年间的重臣,一直对周忱栽培有加的夏元吉。而每次“坏完事”后,夏元吉都是一句话解释:这个升迁的机会太平常,根本无法发挥周忱的才干啊!

如此这番“坏事”,一转眼,二十年就过去了。

这二十年里,周忱任劳任怨,在永乐年间至宣德年间的朝局更迭里,他已从昔日毛头小伙,变成两鬓斑白的中年人,也出落得更加成熟稳重。1430年,一直“坏周忱事”的恩师夏元吉,却突然与重臣杨士奇等人一起,把周忱推到一个重要的岗位上:工部右侍郎,奉命巡抚江南。

这等于是在大明帝国最富庶的地方,担任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在朝中官员看来,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大肥肉,大家抢破头的机会。但对于杨士奇夏元吉等重臣,甚至对于此时在位的明宣宗来说,这“肥肉”,是对周忱的一大考验,更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责任。

因为等待周忱的,是大明朝一个天大的难题:江南赋税问题。

二、披荆斩棘

江浙地区本是富庶之地,但明朝建立的时候,因为恼恨当地人曾支持死敌张士诚,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对江浙地区的征税非常重。江浙地区的赋税是其他省份的几倍或几十倍,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是官税,加上土豪劣绅的盘剥,百姓已经不堪重负,是死的死逃的逃。

到了明宣宗登基后,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一边是百姓负担沉重,富庶的渔民之乡,竟出现大批百姓流离失所的惨景,当时仅一个太仓州,户口就只剩了一千五百多户,比朱元璋时代缩水了七成。周忱刚到任时,还有大批百姓伏在他面前痛哭请愿。许多一边却是朝廷赋税亏空严重,江南地区拖欠国家的税赋已经累计十年以上。等于是大明朝的“钱袋子”,一下被戳了大窟窿。周忱的这个“肥差”,就是去补窟窿的。

这困难,周忱早有心理准备。可到任之后,才直到准备严重不足。他原本以为,只要能减免江南税赋,就能解决问题。谁知奏折送上去,就被朝中高官骂的狗血淋头:江南税赋制度,是朱元璋定的“祖制”,岂能说减就减。换句话说,要是能减,还用你来当巡抚?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周忱却是新官上任先碰钉子,外加祸不单行:他到任的第一年,江南税赋又欠收。好些别有用心之徒,还给周忱起绰号叫“周白地”。但周忱却不急不怒,只是轻松一句回怼:“今年呼我周白地,明年教汝米铺地”,可见襟怀坦荡。

但只有襟怀,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经过与自己的搭档,野史里的“青天”况钟(苏州知府)一番精密筹算,周忱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法宝:平米法。

其实实事求是说,江南税赋虽重,但也没有重到离谱。之所以闹成这样,关键还因江南当地的富豪大户巧立名目甩锅,把各种不合理税赋甩到穷老百姓身上,自己逃国家税还中饱私囊。但周忱的“平米法”,恰让这帮人废了武功。

何为平米法?老百姓规定缴纳的粮食叫作“正米”,但押运粮食途中也有粮食消耗,比如被老鼠吃了、被雨水冲走等等,这些消耗叫作“耗米”。之前这些江南大户们,就是通过把“耗米”加到老百姓身上,肆意的横征暴敛,也把江南经济推到民不聊生边缘。但周忱这大招放出后,“耗米”按照财产水平,由富户们更多负担,百姓缴税大大减轻。以往想怎么盘剥就怎么盘剥的好日子,彻底没有了!

如此一来,效果立竿见影。在不加派任何赋税的情况下,不到五年时间,江南拖欠朝堂的赋税就全部缴清。而且“府储余米多至不可清”。这笔每年盈余不少的钱粮,周忱除了拿来修桥铺路,甚至还设立“低息贷款”。贫困农户可以找政府借贷,逾期不还也可以宽限。江南的社会经济从此高速发展起来,出现了“物阜民康,公私饶足”的好景象。当年“米铺地”的诺言,真做到了。

周忱能有此成就,不止因为平米法够狠,更因他做事极接地气。身为一方巡抚,他在江南任职二十二年,雷打不动的一个习惯,就是得空就换上便服,默默扎进田间地头,找百姓“问所民间疾苦,为之商略处置”。地气牢牢扎住,政策也就顺利铺展。

周忱的办事手腕,更堪称古代官场典范。他虽然常年劳于案牍,却没变成书呆子,智商情商都是顶级。身边的下属甚至小吏,都敬他如敬重父亲,往往相处没多久,就对他服服帖帖。某些下属的把戏,更是逃不过他的眼睛。一次有下属给他报灾,说运粮船遭到风浪损失不少,周忱当场就一句戳穿:你当本官不懂天气?你说的那天那地,根本就是大晴天,一丝风都没有。一句话就吓得下属乖乖招认。

这样一个有决心有手段的强人,在当时的江南,也成了神一样的存在。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难,更见证了周忱国之重器的价值:土木堡之变。

三、人走茶凉

一场“土木堡之变”,瞎指挥的明英宗沦为的俘虏。气焰熏天的瓦剌铁骑,兵锋直指帝都北京。虽然在大英雄于谦的主持下,北京城很快调集了二十万精兵,决心与瓦剌死战。可“皇帝不差饿兵”啊。真要打起仗来,钱粮物资怎么办?别担心,有周忱。

就在这个国难临头的时刻,远离京城的周忱,立下了关键一功:他把多年积存的江南府库钱粮快速送至京城,刚刚遭受大败的明王朝,这下一通大补血。库存钱粮足以支撑数年战事。“补血”后的明军,这才战斗力满血飙升,把兴冲冲杀来的瓦剌大军,打得头破血流窜逃。一场险些叫明王朝“提前变南明”的大难,就此平安闯过。

从未上战场的周忱,却是这场护国大战里,无可争议的功臣。

但随着明王朝的转危为安,等待这位功臣的,竟是突如其来的打击:由于明代宗登基,昔日支撑周忱改革的大公公王振(这是王振难得做的一件好事),也被钉在耻辱柱上。周忱竟也惨遭清算。由于他的改革,得罪了江南太多利益集团,因此也被他们罗织罪名诬陷,终于在景泰二年被勒令退休,两年后病故家中。

而新上任的江南巡抚李敏,则马上否定了周忱的一切功绩,“忱既被劾,帝命李敏代之,敕无轻易忱法。”很快江南再次回到了原来的样子,百姓继续忍受着高额的赋税,官绅的盘剥变本加厉。最终留下的只有百姓对周文襄公的无尽怀念,和那些周公祠堂。

“民益思忱不已,即生祠处处祀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慈禧西逃时吃了一只鸡,价格说出来吓死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慈禧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痛彻心扉的“庚子国难”里,慈禧太后一路从北京撒腿跑西安的逃亡路上,她在途径山西大同时“五千两银子吃一只鸡”的雷事,是桩流传甚广的故事。这桩故事的版本很多,但内容大差不差:一路吃糠咽菜跑到大同的慈禧太后,刚喘匀一口气

  • 为了一个梦派人远赴印度取经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取经故事,耳熟能详的便是唐朝的玄奘西行了。不过这不算最早的,汉代也有一个取经故事,其中意味更加深长。据说汉明帝有天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人,头顶一道白光一闪一闪,汉明帝正想问他是谁、从哪来?那金人忽地升上天空,往西去了。第二天,他把这个梦告诉大臣们,大臣谁也说不上金人是谁,也不敢判断梦的吉凶。汉明

  • 揭秘太平天国:洪秀全史上最腐败的落第秀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落第秀才何以能成为夜夜入洞房、时时有女人侍候的新郎,这要从这位秀才的发迹史说起。若问这位落第秀才是谁?他便是大名鼎鼎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其实,洪秀全的性格特征,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他原名洪火秀,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出生于公元1814年,也就是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洪家兄弟三个,洪秀全排行

  • 万历怠政背景:万历幼年被张居正长期压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隆庆六年,明穆宗突然中风驾崩,子朱翊钧继位,是为神宗,改元万历。 由于万历帝年幼,于是由太后摄政。重臣高拱由于与太后信任的宦官冯保对抗而被罢官,相反张居正得到冯保的鼎力支持。网络配图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

  • 反派角色公子羽性格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公子羽是古龙小说《天涯明月刀》的人物,在小说中属于反派角色,他的面貌神秘莫测,几乎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有着神秘,华丽,霸气的气场,江湖一流的武林高手,却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衰老面容,作为沈浪的传人却有着极端的相反性格,但另公子羽性格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子羽性格变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 一代最强大脑成吉思汗:王的女人是如何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在征服了一个个部落、城邦的同时,他也俘获了众多美女的芳心,说是俘获芳心,还不如说是强抢芳心,一代最强大脑成吉思汗,你知道他的女人是如何来的吗?网络配图成吉思汗的后宫有五百女人,大部分都是征服各个部落时抢来的。网络配图成吉思汗攻打西夏国,西夏王居然乖乖臣服了,还把自己的女儿献给了他,

  • 刘娥皇后不仅是狸猫换太子主角的原型也是名妓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宋代都城风月场所近万家,狸猫换太子主角的原型也是其中一位名妓宋朝娱乐业发达。《水浒传》里,李师师在开封的勾栏风生水起,教母级的香艳;,曾混在首都娱乐圈,文章堪比当下美女作家;白秀英,郓城县国际娱乐会所CEO,轻歌曼舞,好脸蛋,好嗓子。网络配图这三人都是艺伎,兼具乐手、歌者、女文青、评论家、交际花……

  • 施世纶老婆一共有几个:分别是什么个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施世纶字文贤,生卒年为1659年——1722年,施世纶简介在《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列传六十四》中有记载。他曾任福建晋江县衙口乡人(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祖籍是河南固始,曾经被清朝编入八旗汉军镶黄旗,是竟海侯施琅的儿子。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施世纶简介中,始终贯穿着清官的字眼。施世纶一生尽职尽责,曾被康

  • 解密:慈禧太后为何能统治中国达47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1861年11月,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此后三度垂帘听政,直至1908年去世,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人们大多认为,这是由于慈禧太后善于玩弄政治权术,具有翻云覆雨、为人阴狠、手段毒辣等独特政治手腕。其实,这些并非重要、更非根本的政治原因。晚清皇统继承乏人,慈禧太后的特殊政治身份,特别

  • 揭秘秦国年仅12岁的“小丞相” 竟能洞察人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能统一天下,被公认的一个原因就是拥有众多的人才。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位,他虽然没有商鞅、范睢、白起、王翦那样的手段,可小小年纪能如此洞察人性,也着实罕见,他就是甘罗。甘罗是名门之后,他爷爷甘茂曾经做过秦国的丞相,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在文信侯吕不韦门下做事。那时候秦国正在拉拢燕国要对付赵国,在一番努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