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魏惠王为何不识孙膑商鞅这样的人才?

揭秘魏惠王为何不识孙膑商鞅这样的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56 更新时间:2024/2/13 16:51:03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忌惮。鲁、宋、卫、韩等甚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然而,到了后来,魏国却不断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呢?这大概还得从魏惠王同齐威王的一次会猎谈起。

网络配图

公元前355年,魏惠王同齐威王相约打猎。两人见面后,魏惠王问齐威王:“齐国有宝贝吗?”这个问题其实是很不礼貌的。齐国乃堂堂东方大国,疆域广大,怎么会没有宝贝呢?但魏惠王不知趣地炫耀说:“我们国家这样小,也还有直径一寸却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子的夜明珠十颗。齐国这样的万乘之国怎么能没有宝物呢?”见魏惠王如此拎不清,齐威王只得无奈地说:“我对宝物的看法与你不同。我有个叫檀子的大臣,派他镇守南城,楚国人就不敢来犯,泗水之滨十二国的诸侯都来朝见;我有个叫盼子的大臣,派他镇守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向东越过黄河;我有个叫黔夫的大臣镇守徐州,燕国和赵国的百姓慕名去追随他的有七千多家;我有个叫种首的大臣,派他去维持治安,结果做到了路不拾遗。这四位臣子堪称光照千里,岂止是十二辆车呢?”魏惠王听了自觉惭愧,悻悻离去。

魏惠王同齐威王对宝贝的不同理解,实际上反映了两人不同的治国理念。齐威王话语之中虽带调侃之意,却也不乏对魏惠王的劝诫。遗憾的是,魏惠王并不领情。后来魏国的几次重大失败,果然都与两个关键的人才有关。而这两个人,恰恰都是从魏国跑出去的。

网络配图

一个是孙膑。孙膑与庞涓原为同窗好友。庞涓做了魏国的将军后,孙膑便去投奔他。没想到庞涓向魏惠王进谗言,说孙膑是齐国的间谍,并将孙膑处以膑刑(断足或砍去膝盖骨的刑罚)。后来,齐国的使者偷偷将孙膑带回了齐国。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军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齐威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避实就虚,直接进攻魏国都城,并趁庞涓带兵回援时,在桂陵设下埋伏,大败魏军。

桂陵战后十三年,魏国又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孙膑依然故伎重演,直取魏国都城。魏国立即撤围回军,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军,率领10万军队迎击齐军,寻求决战。孙膑认为,魏国军队骁勇善战,向来瞧不起齐国,所以齐国应该利用这种心理,示之以弱,诱敌追击,然后集中兵力一举歼灭魏军。于是,齐国采取了“减灶法”的战术,在进入魏国后第一天挖10万个炉灶,第二天减少至5万,第三天减少为2万个,让魏军误认为齐军每天有大量士兵逃亡。庞涓果然上当,竟丢下步军,只率精锐部队轻装追赶。结果在马陵中了齐军的埋伏,庞涓智穷兵败,拔剑自刎,临死前哀叹:“遂成竖子之名!”

网络配图

另一个就是商鞅。商鞅是魏国相国公叔痤的中庶子(侍从),深得公叔痤的赏识。但公叔痤还没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就生了重病。魏惠王去探望公叔痤,问他:“万一你一病不起,谁能接替你呢?”公叔痤借机推荐商鞅,说他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举国而听之。魏惠王听了后,默不做声。公叔痤接着说:如果不能用商鞅,那么一定要把他杀掉,免得其他国家使用。魏惠王觉得两个要求都不答应,未免太不给面子了,于是便暂时答应杀掉商鞅的要求。魏惠王走后,公叔痤立刻叫来商鞅,要他赶快逃走。可商鞅淡定地说:既然国王不能听你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果然,魏惠王既没有用商鞅,也没有杀商鞅。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国广招贤才,便去投奔秦孝公并得到赏识,主持变法,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强大起来,并在对魏国的几次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帝女儿也愁嫁:唐朝子弟对公主避之不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汾阳王的儿子郭暧。郭子仪生日时,皇帝派钦差给汾阳王贺寿,郭子仪的子弟门生都身份显赫,下班穿着朝服就来贺寿,座位上放着上朝见皇帝时手持的象牙笏板——这显示了郭子仪的富贵气象,所以这出戏从前叫《满床笏》。后来因戏中最高潮、最焦点的情节是,郭子仪的小儿子郭暧因自己的妻子,即升平

  • 赵飞燕从未干预过朝政 为什么还会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形容美女的体态有一个专门的成语叫“环肥燕瘦”,这个燕瘦指的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说起赵飞燕,很多人会骂她是红颜祸水,可是小编细翻史书,她既未干政,也未亡国,为什么几千年来臭名昭著,留下千古骂名?赵飞燕的容貌清纯脱俗,自是后宫无人能比,她的舞艺出众,更让她在整个后宫独占鳌头。她所展示出来的舞姿,手指像

  • 为什么说平民皇帝朱元璋是杀人狂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被称为“平民皇帝”,他甚至被一些旧式史学家捧为“民族英雄”。这类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根据。元廷灭宋,朱元璋在元末抗元起义中,削平群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不正是“民族英雄”吗!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的家庭层次低得不能再低,穷得不能再穷。网络配图 他当叫化子讨不到饭,当小和尚化不到

  • 武圣关羽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惨死在麦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关羽失守荆州,退守麦城,在此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麦城因此闻名中外。麦城现留有残垣断壁。南北长600米,宽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横卧在沮水河畔。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应迟钝,侯音为曹仁所擒杀。

  • 明君唐太宗的三大败笔:溺爱太子是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头一排”。他不但自身有雄才大略,还有里里外外的“人和”--朝堂上,有魏征那样的直臣;后宫,有文德皇后那样的“贤内助”。网络配图作为职业政治家,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可惜,仔细检点唐太宗身上的“三大败笔”,发现他绝不是一位称职的好父亲。《旧唐书》谈及太宗诸

  • 历史揭秘: 睡王皇帝辽穆宗到底有多暴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耶律璟,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母为靖安皇后萧氏。即位前封寿安王。火神淀之乱,辽世宗耶律阮被害后,太宗子耶律璟趁机镇压叛乱,夺取帝位,成为大辽第四任皇帝,群臣上尊号为天顺皇帝,改元应历。是为穆宗。网络配图耶律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荒耽于酒,畋猎无厌”,“赏罚无章,朝政不视”。他统治期间,

  • 狄仁杰如何做到在一年之内断案一万七千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影视中的狄仁杰,大都身手不凡,断案入神,“狄仁杰‘神探’称号主要来自他在地方和中央大理寺担任司法官员时候的业绩。网络配图 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有说他一年断案一万七千起,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史籍中没有留下他断案的详细细节,有野史说他断案效

  • 慕容冲和姐姐一起侍奉苻坚忍辱负重最终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慕容冲,小名凤皇,鲜卑族,前燕景昭帝慕容俊之子,前燕幽帝慕容暐、西燕烈文帝慕容泓之弟,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西燕第二位皇帝。网络配图太和五年,苻坚灭前燕,慕容冲的姐姐清河公主,十四岁,有美色,苻坚便纳她为妃,在后宫中最受宠爱。慕容冲十二岁,亦有龙阳一样的姿貌,苻坚又宠幸他。姐弟独占宠爱,其他的宫

  • 朱元璋的特殊性嗜好:竟以睡到对手老婆为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乱明”,一个“乱”字了得在“烂汉”、“脏唐”之外,还有一个“乱明”。网络配图大明王朝帝王的性关系之乱让朱氏后人感到脸红。我在前面文章曾说过,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是个模范丈夫,与皇后马氏相亲相爱几十年,马氏死后一直未再立新后,即是证明。朱马夫妻恩爱是事实,但另一方面朱元璋在性行为方面也是收不住的,对

  • 文天祥从容就义:宋朝历史最有骨气的文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几百年来,文天祥的抗元事迹众所周知,他在受命于危难之际,视死如归的精神昭然于史书。那么,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呢?文天祥是南宋状元,其才情自不必说,从后世流传下来的诗歌也可看出文天祥这个状元名符其实。网络配图不过,成为状元的文天祥,仕途并不平坦,因为他不愿对奸臣妥协。文天祥在朝中属于主战派,他多次上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