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身为汉臣的范文程,为什么能受到清朝统治者的重用?

身为汉臣的范文程,为什么能受到清朝统治者的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19 更新时间:2024/2/14 6:56:18

范文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范文程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第十七世孙,入清后,历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和清圣祖四代皇帝,为清朝开国文臣之首,是第一个受到重用的汉族官僚。

范文程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清史稿.列传十九》记载他:“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采并为沈阳县学生员。”生员,也叫诸生,民间俗称秀才,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处于最底层,要想登科举第,还要经过府试、乡试、殿试的层层考试。可见,范文程作为读书人,其身份地位都是不入流的,范文程有远志,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抱负不仅难以施展,连求取功名都是非常难的事情。

出身名门之后,却执意投清

范文程是辽东沈阳人,当时的辽东因为后金的崛起一直战事不断。在这种时局动荡的情况下,范氏兄弟的求取功名之路显得无比的艰难。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八旗军攻下辽东重镇抚顺,范文程与其兄范文采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投降了后金。而且是第一次见面即受到了努尔哈赤的重视,根据《清史稿.列传十九》记载:

天命三年,太祖既下抚顺,文寀、文程共谒太祖。太祖伟文程,与语,器之,知为鏓曾孙,顾谓诸贝勒曰:“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这段话出现了范文程的两位先人,一位是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鏓,正德年间进士,嘉靖时官至兵部尚书,以伉直忤严嵩离任,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直臣。另外一个人,就是范文程的十七世祖,大名鼎鼎的北宋名相范仲淹,所以努尔哈赤才会对诸贝勒说:“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这两个牛逼的范氏先人应该是范文程主动告诉努尔哈赤的,这么强大的祖上背景,自然是让努尔哈赤非常重视。努尔哈赤志在进取中原取代明朝,所以急需笼络汉族文士为己所用,范文程的到来,加上他那天下谁人不知的先祖,确实让努尔哈赤开始重视起这个才21岁的年轻人。

范文程有真才实学,并非徒有虚名

范文程历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皇帝,是清朝的开国元勋,肱骨重臣,被誉为是清初文臣之首。范文程的政治才能,丝毫不亚于他的先祖北宋名相范仲淹。

努尔哈赤对范文程有“知遇之恩”,皇太极则直接对他“宠信有加”。崇德元年(1636年),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皇太极每议军国大事必听取他的意见,宣谕各国的敕书,都出自他的手。一个满人皇帝对一个来归顺的汉人读书人如此器重信任,范文程自然是感恩图报,殚心竭力,操劳国事不敢懈怠。太宗时期,范文程极受倚重,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如孔有德、耿仲明投降)、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太宗去世后,八岁的福临即位,为清世祖,睿亲王多尔衮总摄朝政。范文程率先上书摄政王,奏请出兵伐明,夺取天下。范文程是文官之首,他的建议,对清夺取中原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制定,对促使清军出发,起了巨大的作用。在李自成入主北京,吴三桂来降等大事上,范文程都积极献言进策,为清军入主中原,定鼎天下立下了殊功。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进据北京。范文程又不辞劳苦,面对百务废弛、社会混乱,人心波动的紧张局势,依然是昼夜操劳,往来奔波,佐理朝政。清朝入关后,由于异族的身份,民族矛盾非常激烈,范文程从汉人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禁抓根本原因,为革除明季弊政,与民谋利,争取人心,开国定制而艰苦奋斗。在他的努力下,局势得到稳定,清朝的统治也趋于稳固,民族矛盾也没以前那么激烈了。

功成身退,寿终正寝

范文程在多尔衮任监国摄政王(后更升级为皇父摄政王)期间,朝中政局风云诡异,由于多尔衮大权在握,对顺治帝的皇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朝廷要员纷纷站队多尔衮,范文程又贵为文官之首,如何取舍一时颇觉艰难。他蒙受太宗皇帝殊恩,殚精竭虑为国分忧,但时局莫测,多尔衮大权独揽咄咄逼人,顺治帝的皇位岌岌可危,再加上几年前豫亲王多铎曾夺范文程之妻,被罚银一千两,夺其十五个牛录,如今亲哥多尔衮大权在握,多铎旧事难忘免不了会对他报复迫害。范文程既不想负幼主,又不想从摄政王,左右为难之际,唯有急流勇退,托疾家居。但至此便被多尔衮排除在了议政之外。

直到多尔衮去世,范文程才重新得到重用,此时的他虽然已经是五十多岁的知天命之年,但依然忠心不改,继续尽心竭力佐治国政,顺治九年(1652年),进世职为一等子,授议政大臣,为《太宗实录》总裁官。次年八月,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九月,年近花甲之年的范文程,以病奏请致仕回家。

范文程一直活到了康熙五年(1666年)因病去世,享年70岁,这个从二十一岁就追随努尔哈赤,一生效命清朝四代皇帝的汉族官僚,死后也得到了较为崇高的礼遇,康熙帝亲撰祭文,遣礼部侍郎黄机谕祭,赐范文程葬于河北怀柔县红螺山,谥“文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齐武成帝高湛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北齐灭亡的主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高湛(537年-568年),小字步落稽,河北景县人,北齐第四任皇帝(561年-565年在位),东魏权臣高欢第九子,高洋同母弟,母娄氏。皇建二年(561年),受遗诏即位。河清四年(565年),传位於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帝。天统四年(568年),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三十二。年号太宁、河清,谥号武成帝,庙

  • 大义公主因为出塞而远嫁,为何最后却惨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和亲公主中,大义公主可以说是最命苦的公主了。来到陌生的国家,身后的故乡却也在一夕之间改头换面,她怎能适应这么大的变化?面对少数民族的侵略,不是所有王朝的皇帝都能像康熙一样有能力南征北战、拓土安邦的,於是赐婚和亲就成了与他国修好的办法之一。只是这和亲不是普通的嫁人,不得宠是小事,弄不好

  • 钱镠是如何从盐商变成开国皇帝的?钱氏有什么家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钱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充满着浪漫色彩和传奇故事的西湖旁边,有一排气势轩昂的牌坊群,绕过这里就可以看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门,上面写着“钱王祠”三个大字。里面就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镠(liu二声)和他的后世子孙。在杭州定都最有名的便是靖康之变之后偏安一隅的南宋

  • 北齐的胡太后身份高贵,为何最后却成了娼妓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武成帝后胡太后,先当皇后,后当娼妓,自云:“当后何如当妓乐?”胡皇后(?-?),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安定郡人胡延之的女儿。其母是范阳卢道约的女儿。妹妹为冯子琮之妻。生平她母亲怀孕的时候,有个胡僧到门口说:“此宅瓠芦中有月。”既而生胡皇后。高湛前妻为柔然公主,早逝。文宣帝天保初年,又选胡氏为长

  • 李祖娥曾经贵为皇后,为何最后会选择出家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祖娥(6世纪-?),赵郡平棘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人,李希宗次女,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早年起初高洋为太原公时,李祖娥被封为太原公夫人。550年,高洋代魏自立为帝,因为她是汉人的关系,高隆之、高德正认为汉人不可为天下母,应该选择更好的妇女。高洋的亲信杨愔坚持依照汉、魏的旧俗,不改李祖娥元配之位。

  • 小周后有何经历?为何最后会悲痛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小周后(950年-978年)南唐后主李煜第二任红颜知己皇后,大周后的妹妹,人称“小周后”。清源郡公李仲寓、岐怀献王李仲宣姨母。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棋艺精湛,精于情趣享乐,为当时着名美女。周氏是大司徒周宗之次女,有可能与大周后同父异母。有其姐大周后周娥皇时为李煜的元配。小周后比娥皇小十四岁,是钱

  • 于谦是一代忠臣,为何会在朝政奸臣的陷害下离开人间?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时期他是一代名臣付出了自己清正的一生,忠实的时间了自己在诗中的那种忠义形象: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粉身碎骨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代宗臣在朝政奸臣的陷害下离开了世界,天下之震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带领大家一同去探讨

  • 历史上王朝北伐大多数都失败了 朱元璋北伐为何能够北伐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古代北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统一过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自北向南开始的,从秦汉到唐宋无一例外。而北伐的王朝也有很多,但大多数都失败了,从东晋到南北朝时期的刘宋等都是如此,只有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北伐成功,一统了天下。为什么朱元璋能够北伐成功呢

  • 汉末乱世英雄,揭秘臧洪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臧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国人的眼里,关羽是忠义的化身,他过五关斩六将,护送家嫂千里寻兄,被后人赞为“义绝”。其实,东汉乱世之中另有一人,忠义丝毫不逊色于关羽,他就是名不见经传的臧洪。臧洪是广陵人,不仅是官二代,而且学习好,在国立大学里名列前茅,毕业后很顺

  • 造就了盛世王朝的李渊,在野史怎么评价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周天和元年,即公元566年,是群雄割据的中国南北朝时代,掐到十分乱的一年,人们茶余饭后说起来,说多了就不住叹气:这里外掐的狼烟四起的糟烂时代,到底啥时候是个头?然而,就是这一年的4月8日,北周都城长安的一户公爵家族里,一个新生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