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开国大臣刘伯温: 通晓生前生后千年事 通晓天地

开国大臣刘伯温: 通晓生前生后千年事 通晓天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31 更新时间:2023/12/28 8:18:53

刘伯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这个人经常出现在一些盗墓的小说中,或者是关于风水的书中,很多书中,作者都将他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他精通占卦术,常常能算出一个人的运势,而且对于地形的勘探也是十分地准确,对于风水的观测,更是达到了通天的地步。古代的很多百姓都认为刘伯温能够知晓前后一千年的事情,是一个通晓天地之人。渐渐地,这些传说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人们都忘记了刘伯温真实的样子。人们只是知道朱元璋能够统一中国,离不开刘伯温的帮助,他可以说是明朝的开国大臣。难道人们所说的那些故事都是真的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刘伯温的世界。

网络配图

刘伯温小时候,就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对于读过的书,基本上能够过目不忘,他的父亲从小就教他习字读书,而刘伯温也是十分好学,读书的速度也是很快,据说能够一目七行。普通人如果这样读书,恐怕不会记住很多,但是刘伯温却不一样,虽然他阅读速度很快,但是效率也很高,书中的内容都牢牢地记在了他的心里。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乡试,并且考中了秀才,同村的人都称他是“神童”。

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他到府学读春秋经。这是一部高深的儒家书籍,里面的文章很难读懂,尤其是这么小的年纪,学起来更是困难。但是刘伯温却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每天诵读着春秋经,只要看过两遍,就能记住书中的所有内容。对于里面的内容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所理解的意思,是前人都不曾领悟到的,这让教他的老师十分惊讶。老师以为他之前就读过这本书,所以才会理解这么深刻,为了打消心中的疑虑,老师又随意从书中抽了几段文字,问他对于这些文字的看法,没想到刘伯温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这让老师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才智,认为他是千古难遇的奇才,以后肯定是前途无量。时间一长,一部春秋经已经不能满足刘伯温了,于是他便离开了府学,来到了另一个名士郑复初的门下,学习程朱理学。

郑复初对于这个孩子也是赞不绝口,他曾经对刘伯温的父亲说:“你的先人积了很多的德,这才让刘伯温这么聪明。这个孩子以后肯定可以位居高官,光宗耀祖。”刘伯温读了很多的书,尤其是关于天文方面和地理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对于兵法和数学也是理解颇深。他每日研究这些知识,对于其中的奥妙理解地也是十分透彻。有一次,他出游至徽州,也就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听说这里有一本《六甲天书》,刘伯温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兴奋,立即前往覆船山,顺利地找到了《六甲天书》。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这山中竟然还有明教的人存在,于是刘伯温便在山中暂时住了下来,贪婪地学习着一切新鲜知识,当他离开覆船山的时候,他不仅结交了众多明教的人,还掌握了许多的知识,回到乡里后,便立即名声大震,村里人将他比作了魏征诸葛亮

网络配图

二十三岁的时候,刘伯温考中了进士,但是因为当时元朝已经是走到了末路,各地都爆发了战争,所以刘伯温只好在家里又呆了三年,后来才被元朝的统治者派到了江西去做官。刘伯温上任后,明察秋毫,并且不畏强暴,对于那些无法无天的地主,刘伯温毫不畏惧,在拥有了证据后,立即便惩处了那些地主,社会风气也随之一变。也正是因为这些大动作,让那些地主对他是十分憎恨,总想陷害他,但是因为其他官员知道他的为人,所以都尽力保护他。刘伯温见实在待不下去了,于是便辞去了官职,回到了家乡。后来又被朝廷征召,复出做官,但是过了三年后,又辞官隐居了下来。

后来朱元璋谋反,听说刘伯温的大名,于是便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刘伯温细细地为朱元璋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便劝说朱元璋集中兵力,尽量避免分头作战,这些建议立即被朱元璋采纳了。

刘伯温在朱元璋账下屡屡立下战功,于是被朱元璋升任为太史令。刘伯温观测天文现象,发现不就就会有祸乱发生,于是刘伯温希望朱元璋能够对天下人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后来,又因为好长时间不下雨,刘伯温又让朱元璋处理一些冤案,随后便下起了大雨。当时朱元璋因为一个梦,就想要杀死一批囚犯,刘伯温立即询问原因,朱元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刘伯温认为这是一个祥兆,让朱元璋彻底放心了,于是便放了那批囚犯。

网络配图

后来,刘伯温受了风寒,朱元璋便让胡惟庸带着御医来看他。御医给刘伯温开了一些药,刘伯温吃了之后,就觉得肚子十分地不舒服。

过了几天,刘伯温告诉朱元璋,他吃了那些药以后,就觉得肚子一直不舒服,朱元璋只是简单地让他安心养病,刘伯温十分失望。刘伯温的病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回到了家乡,隐居养病。而且他再也不相信那些药物了,每天只是保持健康的饮食。但是他的病情并没有好转,他知道自己即将死去,于是便将两个儿子叫到了身边,将自己的后事都说了出来。说完以后,又拿出一本书,让两个儿子立刻交给皇上,并且告诫孩子们,以后他的后代,都不准学习天文方面的知识。

做完这一切后,刘伯温又对第二个儿子说:“现在朝廷最需要做的就是统治者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要恩威并施,法律也应该精简。能用道德去感化的,就不要使用暴力,这样效果才是最好的。一旦有人犯错,希望统治者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样的话,刑罚才能公平公正。我本来是想要亲自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交给皇上,但是胡惟庸的存在,写了也是白写。等到胡惟庸没落了,皇上一定会记起我,这个时候,你就把这番话告诉皇上。”

说完这些,刘伯温才合上了眼睛,享年65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会耍流氓的皇帝居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上最混蛋的皇帝,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帝,历史上最暴躁的皇帝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里的竖子,大抵说是刘邦。今人评说汉高祖刘邦,除了“皇帝”,还有“流氓”,合二为一称为“流氓皇帝”。那么,刘邦究竟有多流氓?网络配图1、好酒色刘邦起兵反秦的生活轨迹是怎样的呢?看看《史记》怎么说:“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就是说刘邦“游手好闲”。“富二代”什么的游手好闲,大可以

  •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究竟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正史诸葛亮军事才能,诸葛亮真的神机妙算吗,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评价

    中国历史上称得上全才的人有很多,其中就有诸葛亮。现代人对于诸葛亮的定义,一般都是: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这说明诸葛亮不仅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杰出的才能,在书法、文学和发明等方面也很不错。比如他的散文的代表作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出师表》,发明方面有孔明

  • 清官纪晓岚:乾隆朝官场上的“不倒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真的有纪晓岚吗,历史纪晓岚贪不贪,纪晓岚相当于现在

    因整理《四库全书》、纂修总目有功,纪晓岚此后平步青云:被提拔为内阁学士;授兵部侍郎、御史、礼部尚书;又调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1805年2月,纪晓岚离开人世,当时他已升任为协办大学士18天。“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

  • 他比诸葛郭嘉还更厉害 三国第一名嘴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嘉比诸葛亮聪明,为啥郭嘉不死诸葛不出,贾诩和诸葛亮谁更聪明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可以“TOP10”,但文官要“TOP10”就有点牵强附会了,但我又实在想不出比这更合适的词,所以就牵强一回。大家莫怪!今天评的是三国第一名嘴。网络配图第五位:河北献策的田丰和沮授。颠峰演说:田丰和沮授的悲哀进谏。谋士田丰曰:“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

  • 最悲惨皇帝:皇后被辱 自己死后竟被做灯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熬成太后撞死在棺材上,历史上令妃死后很惨,差点被勒死的明朝皇帝

    提到中国历史上最凄惨的皇帝,恐怕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南唐后主李煜,被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灭国,自己和最爱的嫔妃也被掳到汴京。其后的悲惨生活也被世人所悲叹,然而,历史却惊人的相似,风光一时的赵家王朝也遭遇了空前的奇耻大辱,那便是靖康之耻!网络配图相比于南唐后主李煜的悲惨际遇,宋徽宗赵佶恐怕有过之

  • 晴天大霹雳:光绪皇帝竟然是汉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霹雳公司,天启和崇祯,光绪皇帝生母

    慈禧太后有男宠,若武则天之与薛怀义、张昌宗那样。清代文廷式《闻尘偶记》云:光绪八年的春天,琉璃厂有一位姓白的卖古董商,经李莲英介绍得幸于慈禧。网络配图当时慈禧四十六岁。白某在宫里住了一个多月以后被放出。不久,慈禧怀孕,慈安太后得知大怒,召礼部大臣,问废后之礼。礼部大臣说:“此事不可为,愿我太后明 哲

  • 多尔衮到底怎么回事 太后下嫁杀侄夺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多尔衮之死有后代吗,历史上太后真的和多尔衮有事吗,历史上庄妃下嫁多尔衮了吗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后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建立大顺政权,不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匆匆败走,北京落入清军手中。清朝皇帝皇太极之子爱新觉罗 福临在大军护拥之下,迁都北京。网络配图多尔衮因为功勋卓著,被册封为皇叔父摄政王。在册文中以顺治皇帝的语气说了如下的一段话:“我皇考上宾时,宗室

  • 曹操最爱刘备帐下两奇人第一关羽然第二非赵子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云投靠刘备前为谁效力,关羽死后刘备做了什么,刘备的五虎将是哪五个

    曹操最希望得到刘备手下的两个人,一个是武将关羽,另一个却不是长坂坡大战百万曹军,看得曹操不忍痛下杀手的赵云;而是军师凤雏庞统。曹操与庞统的人生交集不是很多,但从态度上可以看出曹操对庞统的欣赏胜过了刘备和孙权。网络配图回顾庞统的一生,从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对庞统的态度上,谁优谁劣便已一目了然:赤壁之战

  • 唐武宗贤妃王氏能歌善舞 后为武宗自杀殉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唐武宗贤妃王氏,河北邯郸人,其身世不明。王氏十三岁时因为能歌善舞得入宫中,一直默默无闻。后来穆宗将王氏赐给了那个时候还是颍王的武宗。没想到文宗去世后,已经二十六岁的武宗居然在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的拥立下奇迹般的登上了帝位。而在武宗登上帝位一事上,机敏聪慧的王氏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武宗对其大为赞赏,王氏

  • 要父母还是要老婆?宋高宗给禁军出千古难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后的遭遇,宋朝禁军编制,刘伯温为何不得善终

    热恋中的女生常常会对男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我和你的母亲同时落入水中,你只能救一个,你先救哪一个?”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但在历史上还真的有人出过这种难题,出题人既不温情款款,也不含情脉脉,而是历史上颇为著名的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赵构为啥要出这么一道“单选题”?出题后差点酿成兵变,如何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