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崇祯帝因何最终改变主意赐死魏忠贤

揭秘崇祯帝因何最终改变主意赐死魏忠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10 更新时间:2024/2/12 6:31:02

徐应元,原信府太监。当崇祯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开始伺候这位主子爷了。可以说他是看着崇祯长大的,深知这位主子爷的脾气。就在魏忠贤企图以检讨书蒙混过关的时候,他及时发出了预警。这是最后的时刻,也是最关键的时刻,所谓雷霆雨露莫非王恩,您可千万别看走眼了。怎么办?凉拌!赶快称病走人吧……走快了,还能全身而退;要走慢了,您老人家也就别走了。魏忠贤还在犹豫。他还想写检讨书,还想以最小的代价以图自保。到底怎么办,您老人家回府自个儿慢慢琢磨,出了这个门,千万别说你来过我这儿。

网络配图

不至于吧?不至于?我告您,就这世道,也就我徐某人还有古道热肠,还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多少人现在是上赶着插朋友两刀啊。要不信您往这大明的官场走走,还有第二家府第为您洞开大门吗?出了这门您也就孤孤单单一个人往回奔吧!徐应元说的没错,现在整个大明官场那是处处鸦雀无声、人人关门谢客。魏忠贤形单影只地在长安街上一路狂奔,路人避之唯恐不及。一切都结束了,人生也就这样了。谁说风景总是在远方?远方无风景,远方是荆棘遍地的陷阱。世事变幻莫测、繁华转眼成空,魏忠贤收拾旧行囊,倦鸟思归地跪在崇祯面前,提出了告老还乡的请求。

崇祯闭上眼睛。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这个老东西,现在开始思退了。给不给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退一步会不会放虎归山?

崇祯:你真想还乡?

魏忠贤:是。

崇祯:你一个太监,还什么乡?!

魏忠贤:……

崇祯:你恶事做尽,还了乡,以后死了还能进祖坟吗?

魏忠贤:请求皇上给魏某指一条生路。

崇祯:这样吧,你到凤阳去看管我们朱家的祖坟吧。这辈子,就别再回宫里了。魏忠贤整个人趴在地上,半天起不来:谢主隆恩!

网络配图

两天以后,明白过来的崇祯愤怒地出手了:徐应元被贬到显陵去当差,紧接着魏忠贤被勒令必须在十一月初一离开北京火速前往凤阳祖陵。崇祯还为此专门下了一道谕旨,严辞呵斥魏忠贤:朕思忠贤等不止窥攘名器、紊乱刑章,将我祖宗蓄积贮库、传国奇珍异宝、金银等朋比侵盗几空;本当寸磔,念梓宫(先帝棺材)在殡,姑置凤阳。(客、魏)二犯家产,籍没入官。其冒滥宗戚倶烟瘴永戍。崇祯还下令,把魏忠贤的生祠全都拆了,折价变卖资助辽饷。

本当寸磔……本当寸磔……魏忠贤突然觉得崇祯有些过了。作为先帝爷力保的人,崇祯不给我面子那就是不给先帝爷面子啊。什么以孝治天下,说到底人人都是心藏大恶。魏忠贤在万历十七年自阉后入宫,见识了宫中的人事春秋,领略了人心的最黑暗、最无耻处,知道高手过招,讲究的就是以势易势。魏忠贤的势是什么,崇祯的势是什么,这都是要火拼以后才知道结果的。如今,火拼尚未开始,崇祯就来了个黑虎掏心,也太不把他魏某人放在眼里了。

魏忠贤出手了。这是迟到的出手,也是最具有挑衅意味的出手。拜托,在庙堂混,大家都要讲面子的。你是皇帝了不起啊?我是太监头子我怕谁?乞丐急了抱成团,太监急了也不含糊!

魏忠贤出京了,浩浩荡荡地出京了。紫禁城里上万名太监如丧考妣,匍匐在地号啕大哭;一千多个卫队随从全副武装、鸣锣开道,魏忠贤面无表情地坐在轿子里高昂着头,脸色铁青铁青的;身后,四十辆大车拉着他的全部身家缓缓地碾过长安街。北京城当时看魏忠贤出京的几乎占了这个城市的一半人口。有野史说那一天一共走失小孩十三名,发生偷盗事件六十五起,一百六十八名妇女受到性骚扰,二千三百七十六名失意男子被河东狮吼。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结果是有一个人动怒了。

网络配图

这个人就是崇祯。如此的“籍没入官”?我大明朝的官员为什么执法尺度就这么宽呢?如此的浩浩荡荡,他魏忠贤不仅是在打我的脸,而且是在打大明朝的脸啊。我的脸可以不要,大明朝的脸不能不要。曾经有一个本当寸磔的人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寸磔他,直到他溜走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苍能给我再选择一次的机会,我要说:魏忠贤,我寸磔你;如果一定要在寸磔前面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马上!十一月初六,魏忠贤庞大的队伍走到阜城县南关的时候,崇祯的谕旨已经是如影随形地跟到了:……岂巨恶不思自改,辄敢将畜亡命,自带凶刃,环拥随护,势若叛然。朕心甚恶……但是,崇祯终究没有等到寸磔魏忠贤的机会,魏忠贤抢先一步自缢了。尽管在此后的岁月里崇祯寸磔过袁崇焕等人,但没有机会寸磔魏忠贤,竟成了他终生的隐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身世之谜的真相探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弘历的身世之谜,有多种说法。一是说,有一次,雍正去狩猎,喝了鹿血之后,临幸了一位宫女。后来,这位宫女怀上了雍正的孩子,生下后,抱给了熹妃收养,而这名孩子就是弘历。图片来源于网络另外一说法是,雍正将钮祜禄氏所生的孩子和陈世倌夫人所生的孩子进行了调换。原因在于,钮祜禄氏生了一名女孩,钮祜禄氏生产当天

  • 汉武帝因何尊儒 非排斥百家只因儒家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评说汉朝,多以“内用黄老,外用儒术”总结。我觉得这话有道理。汉初的局面有点小百家的样子。前文说过的萧何、韩信、张苍、叔孙通、陆贾,都注重在笔头上练点功夫,于是“文学彬彬稍进”,文化活动稍得到复兴。为始皇帝禁锢的《诗》、《书》在民间也时有发现。“文学”在古代是指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范围比

  • “大英雄”项羽真实面目:令人心悸的恶魔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人物,由恶魔变成英雄,有一条最不易为人觉察的路径——历史的浸泡。楚霸王项羽,是秦帝国末期人物, 是当代人熟悉的大英雄。这个“大英雄”的真面目,其实是一个令天下心悸的头号恶魔。在我的《大秦帝国》中,项羽虽只出现在最后一部,且只是一个次要角色,但项羽的出现,还是搅翻了天地,搅乱了思绪。历史浸泡的

  • 张飞死因真相揭秘:一代英雄为何没死在战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飞死亡真相,赵云的死因,谁被张飞吓死了

    张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张飞为河北涿州人。早年间,刘备在涿郡组织了一支反抗黄巾军的队伍,张飞也加入其中。随后,张飞结识了关羽和刘备,三人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张飞得知刘备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张飞便决定跟随刘备左右,为帮助刘备成就大业而努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在各种文学作品和戏剧作品中,张飞都有勇猛、

  • 徐妙锦是谁?为何敢拒绝做朱棣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敢杀朱棣吗,徐妙锦和朱棣,朱元璋在位朱棣敢反吗

    明成祖朱棣称帝时,已经四十二岁了,而他的妻子与他差不多大。我们知道古人的寿命大多不长,所以朱棣称帝五年后,他的皇后徐氏就去世了,而朱棣是在十六年后才去世的。在这期间,朱棣不是没有想过再立皇后,但他想要立为皇后的人却拒绝了他。她就是徐皇后的妹妹,徐妙锦。徐妙锦和徐皇后一样,都是明朝开国将领,魏国公徐达

  • 历史上最流氓的皇帝 竟然是赫赫有名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最残暴的十大皇帝,中国历史上最混蛋的皇帝,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

    自古皇帝最风流,流氓还看明成祖!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成祖,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让无数人都觉得这个人是一个明君。但是后来他的流氓行径,竟然昭然若揭。网络配图朱棣曾经有一个深爱的妻子,是他的皇后,仁孝皇后。仁孝皇后逝世后,他宠爱的一个妃子一天突然暴毙,在没有任何缘由的情况下,朱棣下旨杀了数千宫女

  • 探秘关羽“汉寿亭侯”的封号的含义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正史,关羽墓,关羽传说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鲜明丰富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深受国内乃至海外华人的喜爱,而关羽关云长因其武勇和忠义成为最受欢迎的三国人物之一,后世更给予武圣的尊号,民间尊称“关公”或“美髯公”,受到广泛的崇敬和膜拜。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关羽因斩颜良诛文丑,助曹操解了白马之围,

  • 三藩叛乱之后,下嫁过去的那三位公主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藩叛乱的影响,贤妻良母结局是什么,韩琼华最后怎么样了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顺治元年,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上吊自尽后不久,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派遣使者向多尔衮请求兵力援助,镇压农民军李自成。于是在当年,吴三桂大开山海关,清军长驱直入中原。清廷派兵击溃了李自成的部队,但不管是清政府还是吴三桂都知道,所谓的“援

  • 历史上周瑜被埋在什么地方 周瑜墓地又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瑜病逝,诸葛亮墓,周瑜葬在什么地方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周瑜墓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于周瑜的死,不要再相信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了,那完全是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而编造出来的故事,以至于让人们误信了这么久。真实的周瑜是因病去世,年仅36岁,然而像他的死一样,他的墓地也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那么,正史中的周瑜死后究竟

  • 平安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朱棣差点死在他的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徐达和朱棣是什么关系,朱元璋的孙子朱棣,盛庸平安为什么都败给朱棣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平安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洪武大帝朱元璋虽然自己的孩子很多,但也收养了二十多位孤儿,这些孩子不是父母双亡,就是父亲为朱元璋打天下时,为国捐躯。朱元璋从中挑选出能力和品行出众的孩子,悉心培养,希望能将他们为国效力。平安,是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