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为曹魏做了哪些贡献?他对于曹魏而言有什么意义?

荀彧为曹魏做了哪些贡献?他对于曹魏而言有什么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43 更新时间:2024/2/12 15:58:3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荀彧的故事。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下加起来也有个五千年了,但是朝代的更换,离不开一些默默在那些个片区总经理身边的能人志士,历史上出现很多王侯将相身边大都聚集一帮谋臣,当然曹操也不会例外,曹操从起家到发家致富这个过程当中,身边聚集的人才感觉都数不过来,曹总也是喜欢收集人才的人,不是我说,就冲这一点,曹操能够从小主管升到CEO,那也不是一般人做的到的。其实从始至终,在曹操身边贡献最大的,笔者认为是荀彧。他作为一个谋臣为曹操无论是战略战术上还是政治方面,都有着较高的建树,同样也被曹操称为是自己的“子房先生”,曹操的大半生的几乎都是按照荀彧定的战略目标走的走的,个人认为这个战略目标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初出茅庐,被冠以“王佐之才”

荀彧的出身挺高,是历史名人荀子的后人,刚出道就披着“王佐之才”的名声,从古至今很多谋士都是在主君身边出谋划策,但是荀彧不是,很早就当官了。但是那时候权臣当道,就是董卓那个阶段,朝廷大权旁落,根本没有一展身手的机会,于是辞官回乡,劝诫家乡人逃离战争之地,于是带领宗族投靠前往冀州去投靠袁绍,袁绍将他列为座上宾。但是荀彧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很快就看穿现在的主公并不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有抱负的人,只是想着自己的一份三分地安安分分的当一个军阀。有句古话说的好“良禽折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转瞬间又去了曹操那边,也就是这一个不起眼的转折,荀彧接下来的几十年都在努力的为曹操规划,帮助曹操实现人生目标。

曹操本来就是一个有雄心抱负的人,从刺杀董卓到陈留起兵,刚开始曹操的想法也是很简单,匡扶汉室,但是随着后来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他的想法也在逐步的改变,这都是后话,刚开始荀彧和曹操的想法都差不多,想着一起怎么匡扶汉室,此刻的曹操身边也是需要谋士为他来出谋划策进一步做大做强。给曹操制定了一系列的统一北方的战略目标和路线。巩固自己的战略根据地并以此进取天下,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帮助曹操确定了统一天下的基本路线和方针。

机智多谋,计拿吕布离间袁绍

吕布是三国的第一猛将,他身边也有谋臣那就是陈宫,在攻打徐州这里,荀彧和陈宫互相斗法,但是终究是玩不过荀彧,最终徐州被曹操包了饺子,这一点不得不佩服荀彧,陈宫和吕布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里折戟沉沙,最终两人都被沉寂在了历史的小河沟里面。从此曹操的威势慢慢开始大量起来。

在消灭张绣、吕布之后,河北的袁绍开始成为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当时袁绍拥有大军几十万,而曹操加起来还不到十万人,军中很多人都畏惧袁绍不敢与其公开对抗,大家都认为攻打袁绍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荀彧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说袁绍也就是一个虚张声势的主,而且他那个人外刚内柔,而且遇到事情犹豫不决,成不了什么大事,况且荀彧早就在袁绍那里开始离间君臣之间的关系,袁绍的谋士许攸的到来便是证明了这一点,火烧袁绍的粮仓,袁军大败,从而获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举荐人才,然志向未成,忧郁去世

荀彧在职期间为曹操推荐了大量的人才荀攸(荀彧侄)、钟繇郭嘉陈群杜畿司马懿、严象和韦康等一系列谋士来服务于曹操,后面只有严象和韦康因为战事失败而被处决了,可见荀彧的心胸也是广阔的,能容的下其他人的存在,曹操的后面的谋士集团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荀彧的举荐。其中一些谋士我们再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也都听说过。最厉害的也就属于司马懿了。

但是权利这个东西是最容易让一个人改变心志的,随着曹操的权利的不断增加,当时北方几乎被曹操统一了,对于一个奸雄来说,皇帝都在自己手中,曹操开始撺掇着皇位的方向,但是荀彧的劝谏终归抵挡住一个自负又有野心的曹操,这个已经距离他们当初的路线太远,从此之后,君臣二人,开始产生嫌隙,也就是这点,荀彧的出发点是始终要为汉臣,进而匡扶天下,终究还是没能实现,就在忧心大汉天下名存实亡的过程中,郁郁而终。

其实古代人的品格和志向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比拟的,我们不能单方面的判断一位谋士是不是愚忠,但是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时代是在走着的,要学会顺应时代,坚持自己的理想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看清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石达开为什么会被凌迟处死?被处死时为何一声不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石达开。经常听人说太平天国将军石达开凌迟(寸磔)之时,一句话不说,威风凛凛,慷慨赴死。石达开之所以在凌迟之时,不吭一声,无非源于后世文学作品记载,其真实性不足为信。虽然许多人会认为,当他们被折磨时,他们咬紧牙关,令人敬畏,事实上,这种事情真的不存在,除非一个人没

  • 从进士到直隶总督,揭秘史贻直的为官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史贻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科举考试难度很大:李鸿章24岁考中进士,张之洞26岁考中进士,曾国藩27岁考中进士——左宗棠一辈子都没有尝过进士的滋味。而在有的“神童”面前,科举考试似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比如,史贻直。史贻直是清朝中期一位很有名气的大臣,生于

  • 宋仁宗一直没有皇子,揭秘背后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仁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都说皇帝每天锦衣玉食过得无忧无虑,事实可并没有那么简单。比如说宋仁宗看似有贤后有美人,朝堂上还有众多的能臣。他当皇帝应该是当得挺轻松,事实上有一件事情一直压着他透不过气。那就是他没有儿子能够继承江山。封建社会可不是男女平等的社会,

  • 权臣索额图为什么会成为,康熙十八年京师大地震得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权臣索额图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索额图(索相)与明珠(明相)两大权臣的争斗可谓十分精彩,而这也并非编剧虚构,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确实存在。通常认为,索额图与明珠二人在权势与地位方面可谓势均力敌,前者的特点是嚣张,后者则是阴险。索额图的嚣张,与他的出身

  • 盘点东吴的八位“大司马”,大司马是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东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末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大司马和大将军掌实权,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在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吴国设立丞相、大司马(另有

  • 包拯下葬时用了20口棺材,背后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包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包拯是北宋时期少有的清官,而一向十分勤俭节约的他为什么会在死后动用二十多口棺材去埋葬自己呢?其实这个原因很好理解,因为他做官刚正不阿,所以也得罪了很多人。当然,他在下葬的时候也要学习一下曹操的丧葬方式了,这个办法讲白了不过就是疑兵之

  •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饿死“除鳌拜平三藩”的功臣索额图?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康熙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索额图(1636年-1703年),赫舍里氏,清代康熙年间权臣,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孝诚仁皇后叔父,世袭一等公。出生年代推算当在崇德元年(1636年)前后,生于盛京。康熙八年(1669)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

  •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吴魏为什么不趁机联手灭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公元222年,这刘备集全国兵力征讨东吴,蜀汉和东吴各自聚集了近10万兵力,准备一决雌雄,对于蜀国来说,这是一次战略性的大转折,蜀国国策直接由三分天下变成两分天下。在这之前,孙权对蜀汉一直存在逼迫政策,不仅偷袭了长沙三郡,还让孙尚香隐隐胁

  • 康熙帝为什么会对耿精忠恨之入骨?他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康熙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耿精忠,何许人也?他是大清朝堂堂正正封的靖南王,和吴三桂,尚可喜三人一起组成“三藩”。在满是清王朝满族子弟的人才,这三位汉族子弟独霸一方。早年间,耿精忠也帮康熙除去了许多敌人,成年后还娶了豪格的女儿,豪格可是一方重臣,成为

  • 方天画戟到底是什么样的武器 虎牢关战三英吕布为什么会被迫撤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英战吕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在三国中的名气那可是响当当的,当然不仅是吕布自己名气大,他身边的这两样东西也同样大名鼎鼎。一个是他的坐骑赤兔马,另一个就是他的武器方天画戟,要知道在历史上很少有人会用这个武器的,那么这个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