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都说做皇帝的人都疑心疑鬼的 雍正为什么不猜忌胤祥

都说做皇帝的人都疑心疑鬼的 雍正为什么不猜忌胤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3 更新时间:2023/12/18 17:52:14

很多人都不了解胤祥和雍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经过“九子夺嫡”事件残酷洗礼的雍正皇帝,初一登基就被“继位不合法”的负面舆论包围,为了稳定统治根基、控制朝廷局面,性格本就“雄猜阴鸷”的雍正皇帝开始了一场血腥残酷的政治清算。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就连一母同胞的皇十四子胤禵,就连潜心修书、不问政事的皇三子胤祉都受到了雍正皇帝不同程度的打压和惩治。

除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的疯狂清算,就连当初“内外夹辅为重臣”,立下拥立之功的隆科多和年羹,一旦有了威胁皇权的可能,雍正皇帝也是毫不留情,不是“勒令自尽”就是“圈禁终身”。

当然,雍正皇帝也绝非残忍冷酷的暴君,昔日的皇室兄弟也并非全都不得善终。在那些落得善终的皇子中间,又以皇十三子胤祥的圣宠最盛、权势最大,结局也最为完美。

雍正朝时期的皇十三子胤祥,究竟以何种形象存在?

雍正七年,胤祥的权势、声望达到顶点,监管户部三库、会考府、造办处、外国传教士事务、西北军事的全权指挥、总理营田水利,掌管圆明园八旗禁军、全国重大案件审理、国库欠款追缴、各种祭祀大典等等几乎涵盖了朝廷的所有事务。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胤祥还拥有两项史无前例的巨大权力:1、掌握全国正三品以上武职官员的任免;2、吏部上呈之各地督抚、道员、府县的官员名单,必须“问及王之意见”。

除此之外,根据《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的记载,雍正皇帝曾经一位臣属的奏折中,给出过如此批示:

怡王色变,朕不得已就范!

能让雍正皇帝这样的雄主“低头就范”,恐怕也只有怡亲王胤祥能办到了!

根据《清史通鉴》对怡亲王胤祥的总结,此时的胤祥集政治、军事、财政、人事、皇族内政等诸多大权于一身,既是能定调子的朝廷重臣,又是整个朝廷的大管家,更是雍正皇帝最为信任的侍卫长。由此可见,后世对其“常务副皇帝”的尊称,绝对是名副其实。

只是,原本就猜疑心极重,又特别注重皇权集中的雍正皇帝,为何对怡亲王胤祥毫无猜忌?

向来厌恶朋党的雍正皇帝,为何还多次主动要求朝廷大员、地方督抚“同王结交,不用害怕,因这是朕的主意,保于尔有益无损也”?

历史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雍正皇帝能如此对待自己的十三弟,也是有着具体原因的。

有人认为,是因为怡亲王胤祥的“公忠体国”,为雍正皇权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有了雍正皇帝对其的绝对信任和巨大恩宠。但早在雍正继位之初,尚未正式进入雍正朝的时候,雍正皇帝对胤祥的绝对信任、毫无猜忌就已经明确表现。

所以,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几乎全部来源于康熙朝时期!

怡亲王胤祥剧照

1、自幼培养的深厚感情

因为曾被雍正帝生母,时为“德妃”的乌雅氏抚养,皇十三子胤祥和当时的皇四子胤禛关系非比寻常。按照雍正皇帝为胤祥亲撰的祭文内容来看,胤禛和胤祥自幼亲密无间,康熙皇帝还曾命胤禛亲自教授胤祥数学,“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每一次跟随康熙皇帝外出巡视,两兄弟必定“形影相依”;如果不能一同出巡,也必定会有书信往来。

根据《清圣祖实录》的记载,皇四子胤禛自幼性格孤僻、脾气暴躁,曾多次受到康熙皇帝的训斥。皇四子胤禛之所以和其生母关系不好,和其古怪的脾性有着很大关系;“九子夺嫡”事件中,他之所以势单力薄,也是其性格起到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幼年时候的雍正恐怕就只有胤祥这一个亲密无间的兄弟和朋友。

有着如此难忘的同年,雍正皇帝和怡亲王胤祥之间的关系自然非寻常兄弟能及,这种自幼培养、知根知底的感情就是绝对信任的来源。

2、“九子夺嫡”中对雍正皇帝的鼎力相助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演绎中,皇十三子胤祥绝对是皇四子胤禛夺嫡过程中最坚定的支持者,畅春园继位当晚,如果没有胤祥及时勤王保驾,皇四子胤禛很可能就会和皇位失之交臂。

虽然在清朝官方文献中并没明确记载胤祥对胤禛夺嫡的支持表现,但雍正皇帝于雍正元年的一份“密旨”似乎能说明点什么:

雍正元年,皇帝谕后世子孙嗣位子孙永远遵守:怡亲王允祥在皇考之世于朕笃尽弟谊,多资赞助;自朕御极以来,最为宣力输诚,深裨政治。

这份出自雍正元年的“密旨”,只能是对胤祥之前的贡献说明。也就是说,在“九子夺嫡”期间,在康雍皇权更迭的过程中,胤祥的巨大贡献只是出于某种考虑未明确记载于官方文献而已。

雍正专门为胤祥下发的谕旨

另外,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时,皇十三子胤祥曾经被短暂圈禁,而圈禁的理由却没有任何说明。毕竟是当朝皇子,被圈禁了几乎一年,官方文献为何连点说明都没有?就连雍正皇帝继位以后,也只是给出了“因二阿哥一事牵连,一时得罪皇考”这样说了等于没说的原因。

那么,一向被康熙皇帝疼爱的胤祥,到底因何得罪了康熙,受到了将近一年的圈禁?

从雍正皇帝登基以后对胤祥明显带有弥补性的赏赐来看,从上述“在皇考之世于朕笃尽弟谊,多资赞助”的说明来看,胤祥恐怕是主动为胤禛背了黑锅。只是,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被雍正皇帝出于维护自身形象的考虑而删除了。

在夺嫡过程中,在皇权更迭过程中对雍正皇帝都能鼎力相助,甚至不惜身陷囹圄的皇十三子胤祥,自然会赢得雍正皇帝的感恩和信任。

康熙皇帝剧照

3、胤祥对雍正皇帝没有一丝威胁

当然,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也只是给予了雍正皇帝应该信任胤祥的理由,但一母同胞的弟弟,他照样惩治;夺嫡之争中,对其起到决定性帮助的隆科多和年羹尧还不是落得悲凉下场。所以,让雍正皇帝绝对信任胤祥,对其毫无猜忌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怡亲王胤祥对雍正皇权没有一丝威胁。

从雍正朝初期的“总理事务王大臣”,到雍正七年的“常务副皇帝”,怡亲王胤祥手握朝政大权,如果他愿意,就其当时的地位、声望和影响而言,足可以对雍正皇权造成致命打击。但是,手握大权的胤祥只对雍正皇帝忠诚,只为大清江山奉献,追缴欠款,治理水患,整饬吏治,为国举贤,雍正皇权需要他做什么,他永远是冲在前面的第一人。

向来注重兄弟感情的怡亲王胤祥,在雍正皇帝严惩昔日夺嫡政敌时,也曾流泪,也曾惋惜,只是他从未出言相劝,因为他知道只有如此,雍正皇权才能稳固,祖宗江山才能久远。

鉴于胤祥的巨大贡献,雍正皇帝在自己的陵寝旁为其选择了一块“中吉”之地,胤祥听后却惊恐失色,拼命推辞,直到雍正皇帝答应其另选陵址。选定陵址后,胤祥“口吞陵地之土”,嘴里还念叨着“这样的话,则臣心安而子孙蒙福了”。纵然权势如此之盛,纵然圣宠如此之盛,他依然能摆明自己的位置——我是弟弟,但我更是臣子!所以,才有雍正皇帝对其“一心翊戴,克尽臣弟之道”的至高评价,所以才有雍正皇帝对其绝对放心的信任!

正如雍正皇帝为胤祥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榜的说明,“怡亲王事朕,克殚忠诚,职掌有九,而公而忘私,视国如家,朕深知王德,觉此八字无一毫过量之词”。地位如此之高,却能清醒的认清自己的位置;恩宠如此之盛,却能始终保持恭谨之心;“公而忘私,视国如家”,焉能不得同样“为国为民,日夜忧勤”之雍正皇帝的信任和恩宠!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清实录·世宗实录》、《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雍正和胤祥的关系有多好 他们仅仅是君和臣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雍正对胤祥很好吗,雍正有多喜欢允祥,雍正和太子关系好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和胤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引言:雍正对十三爷的好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你可以侮辱我,但不能侮辱我十三弟。老三胤祉就是因为在十三爷的葬礼上表现的不恭而被雍正给囚禁的。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到底有多好?可以说历史上再也找不出关系这样好的一对君臣兄弟。雍正是一个很

  • 康熙在死前罢免众多权臣,为什么独独成文运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有名的权臣,清朝历代权臣,康熙为何到死才传位

    康熙驾崩前,罢免众多权臣,为什么独独没有成文运?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康熙驾前对能员干吏进行了罢免,甚至包括废太子胤礽的师傅王掞。其次又把皇四子和皇八子以及和皇子关系紧密的权臣的职务给撤了下来,让大家都误以为康熙此举就是将太子的人选选定为老十四胤禵这样做就

  • 汉族藩王耿精忠,军工战绩累累,最后却被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靖南王耿精忠,耿精忠后人,李自成宁武关损失四员大将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耿精忠的文章。提到耿精忠,也许很多人都不认识,因为他名声都被平西王吴三桂给遮盖了,前清时期,也就是康熙十二年,康熙下旨撤三蕃,所谓的三蕃就是: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可喜。当时手握重兵的三位藩王,早就盘踞一方,有了自己的产业,当然不愿意就这么轻易的交出

  • 张鹏翮是什么人?他跟索额图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索额图皇太子,康熙和索额图的关系,索额图纳兰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鹏翮是什么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六十九岁的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皇帝即位。在讨论康熙皇帝的庙号时,雍正皇帝认为父皇有开创之功,应该称“祖”。问题是,此前努尔哈赤已经尊为太祖,顺治皇帝已经尊为世祖,康熙皇帝如果再称祖,史无前例。

  • 晚清灭亡时还有九位封疆大吏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胡乱华是谁终结的,晚清灭亡的根本原因,晚清为什么走向灭亡

    很多人都不了解晚清封疆大吏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清的总督制度总督这个官名起源于明朝,在明朝的中期,地方有事,中央就会派出总督,完成任务就会撤回。等到明朝后期,慢慢的形成定制,比较有名的像蓟辽总督、宣大总督、三边总督等等。清朝继承并且更加的完善了明朝的制度,所以清朝的总督就是地方

  • 历史上的纪晓岚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电视剧中的区别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铁齿铜牙纪晓岚4电视剧,历史纪晓岚是什么样的人,真实的纪晓岚是什么样子

    对纪晓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电视剧中的纪晓岚,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张国立老师演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很好看,王刚老师的和珅以及张铁林老师的皇帝,真正的铁三角。我们看到纪晓岚和和珅斗的不可开交,都觉得纪晓岚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其实历史上的纪晓岚并不是这样的。

  • 术赤能力出众,成吉思汗为什么不待见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吉思汗的众人之长,大汗是成吉思汗吗,术赤是成吉思汗亲生的吗

    每当一提起术赤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术赤是成吉思汗的长子,他作为成吉思汗四子之一,其身份也一直受到他人的非议,后来,就连亲弟弟察合台也当面骂他。那么,术赤到底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他出生的时候蒙古草原上又发生了什么?术赤在蒙古语的意思中有客人一说,故而,成吉思汗

  • 原本与皇位无缘的汉桓帝刘志是怎么登上帝位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桓帝为什么谥号桓,汉桓帝为什么传位汉灵帝,东汉皇帝刘志

    说到汉桓帝刘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古代皇帝的人选一般都是由皇帝钦定,即便发生什么意外但也一般是由皇帝的子嗣担任,除非改朝换代才可能由其他人担任。东汉时期的第十一位皇帝刘志,他虽然和皇帝一样同姓刘,但却不是皇帝的嫡系,他的祖父乃是河间王刘开,由此可以看的出来如果不出意外,刘志的一生和皇位是无缘了。然

  • 乾隆为什么会默许和珅贪污?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和珅为什么怕嘉庆,乾隆对和珅有感情吗,历史上和珅真的那么贪吗

    乾隆死后嘉庆才知道,为何先帝会默许和珅贪污,真是好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和珅是出了名的贪官,甚至和珅的名字已经成了贪官的代名词,有清一朝,官员都比较腐败,康熙在位时,打了不少仗,也带出了许多有功臣的老人,而康熙比较心软,任由这些老臣腐败贪污,而雍正上位之后开始励

  • 石达开为什么在大渡河兵败 石达开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平天国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哪一集,石达开为什么兵败大渡河,石达开大渡河之谜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石达开兵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石达开是个厉害的将领。石达开离开天京后,率部同清军展开数百战,胜少负多,在退守广西后,石达开虽产生退隐想法,可他手下还有不少兵马,为了生存,石达开打算到四川建立根据地。石达开军队战斗力已不如前,几次进攻四川都给清军打退。太平军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