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刘彻心狠?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红颜知己

汉武帝刘彻心狠?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红颜知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11 更新时间:2024/1/23 13:18:16

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的秋天,已经69岁的汉武帝刘彻,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一天,汉武帝刘彻突然找了个借口狠狠斥责了年轻貌美、且一直受宠的钩弋夫人,吓得钩弋夫人马上摘掉了首饰,跪在地上叩头谢罪。但汉武帝怒气不减,敕令将她送进掖庭监狱。可怜这位芳龄才二十来岁的妙龄女子,还是为汉武帝生下了一个儿子的夫人,就这样被处死在了云阳宫。汉武帝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红颜知己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又为什么被处死呢?

网络配图

由残杀钩弋我想到了王振。明宣德十年(1435),宣宗朱瞻基驾崩,9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太皇太后张氏临朝称制。从小服侍皇太子的太监王振,原本就不是什么好鸟,此时看到机会来了,他打压良臣,重用私党,贤明的太皇太后看出了苗头。一天,老太后令宫女身着戎装,手握刀剑,立于殿堂四周,再召英宗及众臣上朝。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太皇太后喝令王振跪下,声色俱厉地对他说:你违反祖训,干预朝政,应该赐死。一旁的宫女随即将刀剑架在了他脖子上。奸阉吓得面如土色,瘫倒在地。英宗急忙跪地替他求情,几位大臣也跪下请求饶恕。看在诸位的面上,太皇太后饶了王振一命。

刘彻杀钩弋,可谓残忍残暴。然而,站在皇权专制的角度,表现出的却是深谋远虑,正像他自己所说:“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是的,刘邦死后,刘盈少而吕后壮,吕后手握皇权,把刘邦的子孙几近斩尽杀绝,刘家的江山差一点变成吕家的,这个教训令刘彻刻骨铭心。

网络配图

武帝死后,他与钩弋生的儿子、年仅8岁的刘弗陵继位,即汉昭帝。昭帝聪慧贤明,但只活了20岁便死了。假如钩弋仍活着,那么,昭帝一朝她必然是皇太后,虽然年龄仅二三十岁。假如她能活到50岁,那么,昭帝之后她必然是太皇太后。如此尊贵的身份,在朝中注定是说了算的。就是说,钩弋差不多要影响乃至左右朝政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她会不会成为新的吕后,会不会成为像日后东汉的梁太后,乃至像西晋惠贾皇后那样的妖孽,也未可知。因为无限权力之下,什么样的丑事、恶事都可能发生。因此,刘彻临死之前杀掉这位“红颜知己”,确实是出于防患于未然的考虑,甚至还有些“大公无私”。

而张老太后留下王振,若地下有知,可真把肠子都悔青了。太皇太后死后,朝中再也没有人能镇得住王振了,而昏聩的英宗则视他为头号忠臣。于是,王振大权独揽,为所欲为,朝政一片黑暗,朱元璋立在皇宫门口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也被他砸掉了。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瓦剌犯明边境,于谦等老臣“力言六师不宜轻出”。但是,不知军事为何物的王振,俨然以兵马大元帅自居,怂恿、挟持英宗率五十万大军亲征,结果在一个叫土木堡的地方,被瓦剌团团围住,明军全军覆没,皇帝被俘。此役也成了明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太皇太后饶下王振,从后果上讲,可谓犯下了弥天大罪。

汉武帝杀了无辜,却杀得英明;老太后饶人一命,却犯了大错,这事今天听起来怎么这么别扭呢?然而,这就是历史上中国人的魔咒。即便贵为天子,也逃不出这种“宿命”。唐朝的宪宗、敬宗两帝,都是被宦官杀掉的,唐文宗更成了宦官任意恐吓、羞辱和软禁的囚犯。“免于恐惧的自由”在九五之尊身上尚不能实现,更遑论升斗小民呢。

网络配图

以钩弋、王振为例,假如把二人放在现代的政治体制之下,那么,他们的命运也许会大不一样。刘弗陵做了总统,母亲钩弋不可能垂帘听政;朱祁镇当了首相,“生活秘书”王振更不可能“取而代之”,因为宪法和国体本身就不允许这样做。所以他们作为没有权力的自然人,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无妄之灾了。仅从这一点讲,就可以理解,人类为什么要一直追求民主和法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60岁登基的崛起之路:晋文公称霸的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晋文公重耳还没当上国君流浪到楚国的时候,楚王亲自迎接重耳。楚王赏识重耳的才能,对重耳厚待礼遇有加,常常宴请重耳。有一次楚王在饭局中问重耳,我如此厚待于你,你用什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如果他日能重返晋国,当时晋国的国君,万一有一天晋楚两兵对战,晋国一定退避三舍,绝不主动进攻。图片来源于网络重耳流落到楚

  • 秦国的崛起:秦穆公开启秦朝称霸西戎的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秦穆公的一生过得很波折,但是却很精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做人办事的道理,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谈资,他的生平有很多个小故事,都彰显了他的为人豪情仗义,能急人之所急,心胸开阔,不为小利而丧失大义。图片来源于网络这里我们只从中截取一段故事来阐明他的性格,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穆公刚刚继位,晋国觉得秦国常

  • 唐太宗写给李治的肉麻书信 情敌父子的有爱瞬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唐朝的历史,很多人都会想起李世民、李治、武媚娘这三个人之间的曲曲折折。随着电视剧的各种演绎,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的八卦心也被勾起。但撇开武媚娘不说,李世民和李治这对父子的故事也大有内容。这俩人的关系简直肉麻,身为一国之君能对儿子宠爱成这样,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天生好命?说的就是李治这种人,刚

  • 春秋五霸齐桓公:五霸之首为何下场却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首领,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是属于他的在位时期。他是春秋时代期间齐国历史上的第十五任君王,他是姜姓,名为小白,他的父亲是齐僖公,哥哥是齐襄公。在后来王位之争中,他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各出其招,最后公子小白赢得了胜利,成为了君王齐桓公。图片来源于网络齐桓公任用管仲当宰相,并

  • 揭秘大清史:同治悲催的皇帝生涯是怎样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皇帝少年读书时,有个伴读即恭亲王奕?的儿子载澄。载澄与同治年龄相仿,两人性格也颇为意气相投,可惜的是,两人凑在一起经常干坏事而不是好事。譬如皇帝出游,往往都是两人结伴而行。同治喜欢出游,大概受其父咸丰的影响。《睇向斋秘录》中说,同治某次在宫中穿黑衣嬉戏,不巧被皇叔恭亲王奕?看见,后者便婉言谏告侄

  • 揭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败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一生征战无数,未尝一败,可就是成吉思汗刚当上蒙古可汗的时候,却经历了一场败仗。那么,这场成吉思汗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败仗是如何发生的呢?1227年8月25日(农历七月十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逝世。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

  • 被正史忽视的超级名将陈安是什么人?死后连敌国都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陈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两晋南北朝是一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随的,是层出不穷的奇人异士。其中,兼具关羽、张飞武勇于一身的超级猛将陈安,便是典型代表,然而史书中对他的记载却是极为简略。那么,陈安究竟是何人?他到底有哪些传奇经历?最终的结局如何?陈安生于晋朝初年,籍贯不详,

  • 玄奘取经回到大唐后,他要面的是怎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话说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抵达西天以后去拿经书的时候,几个神仙竟然跟唐僧索要小费,说:“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唐僧到佛祖那里告状,没想到被佛祖训斥了一顿:“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

  • 高顺身为陷阵营的指挥官 他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顺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高顺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物,曾在吕布账下效力。史书记载高顺为人有威严、清白,不喜饮酒。他追随吕布征战,直属军队有七百多人。高顺这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作战极其勇敢,因每次功打敌方阵营无不攻破,所以名为陷阵营。高顺为人忠

  • 薛嵩为什么会参加安史之乱,背叛唐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薛嵩为什么会参加安史之乱,背叛唐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唐朝初年,名将辈出,薛仁贵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薛仁贵为唐朝南征北战,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孙子居然成为唐朝的叛徒!民间小说中,有“薛刚反唐”的故事,然历史上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薛仁贵的这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