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冀为什么会被叫为跋扈将军?原因是什么

梁冀为什么会被叫为跋扈将军?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73 更新时间:2023/12/16 4:22:59

梁冀为什么会被叫为跋扈将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汉顺帝三十岁的时候死了,他在位的时候,正是后汉帝国整体上向下沉沦崩溃的时代,只要他不是中兴之主,就肯定是平庸之主。

顺帝刘保本质上不是坏人,只是他和他的前辈们一样,固执地信任老丈人和大舅子,他不是没有判断力,而是心太软,有善不能从,有恶不能去。顺帝因宦官冒着危险政变而上台,对宦官自然青眼相加,但顺帝朝宦官还没有太嚣张,主要是外戚、士大夫势力都比较强势,形成了一种平衡。

顺帝死,他两岁的儿子刘炳继位,是为冲帝,两岁的小孩做皇帝,真乃外戚家的洪福,可惜这个小皇帝做了不到一年也夭亡了。

顺帝这一脉断了,梁家依惯例在近亲藩王中筛选,尽管大臣们把头磕得咚咚响,使劲哭喊着“国赖长君”,但是外戚的幸福更多地寄托在小皇帝身上。梁太后和梁冀“定策禁中”,他们选择了渤海孝王八岁的儿子刘缵做皇帝,就是汉质帝。

汉顺帝的皇后,这时升格为太后,这位梁太后应该说还是识大体的,她重用太尉李固,维持着主少国疑的局面。但是,这种暂时的和谐局面很快就被她的哥哥梁冀打破了,起因是小皇帝的一句无忌之言。

一日朝会,八岁的小皇帝像成年人似地打量着梁冀,突然童声稚气地撂出一句:“此跋扈将军也!”

“跋扈”一词似乎不用解释,我查了词典又查了词源,都是用同义词来解释,比如骄横、蛮不讲理等等。细究“跋扈”两个字,“跋”者,跋涉也,藐视前面的一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文革语言说,就是把对方“踩在脚下,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再延伸到今天的网络语言,就是一个“踩”字;“扈”者,比较靠谱的解释是“古代的诸候国”,引申为“扈从”,大抵上是人群呆的地方,“跋扈”就是朝着人头上踩过去,这种情形倒是和武打片里的场景仿佛。

梁冀跋扈飞扬,怎么解释?就是不管皇帝还是朝廷大臣,他直接就横着踩过去了,没把大家当回事。不仅村长不是干部,包子不是干粮,连皇帝大臣也是脚下的一棵小草。

“跋扈”源于权力,源于不可控的权力,只有不可控的权力才能激发出人性中这种恶劣的品行。所以,当我们看到人世间不可理喻的邪恶时,一般情况下,都是权力失控造成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豺狼,我为绵羊,不是我天生软弱,不是他天生强悍,是因为他握有了我们控制不了的权力。在过去的时代,人们把这视为常态,但是在今天,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再拥有这样的权力。权力一旦不受监督,腐败只是初级阶段,紧接着一定蛮横跋扈,不把人当人,把人头当球踢。

跋扈的梁冀因小皇帝一句无忌童言,动了杀心,他在一种叫煮饼的点心里下了毒,给小皇帝吃了。中国有多少种饼不好说,煮饼现在也不常见,我记得山西就有一种“闻喜煮饼”,产在晋南闻喜县,里面是软绵的糖馅,外面裹着芝麻,非常好吃,小孩子尤其喜欢。如果梁冀送的是这种煮饼,小皇帝肯定爱吃。

史书上描述了质帝吃了毒饼后的细节,小皇帝吃了毒饼,想必腹中火烫难受,他天真地以为喝点水就能解毒,对在场的太尉李固说:“我吃了煮饼,肚子好疼,给我喝点水我还能活。” (食煮饼。今腹中闷,得水尚可活。)“得水尚可活”——这位很有判断力、说话很有主见的小皇帝也许真的是梁冀将来的克星。

当时在场的,还有大将军梁冀。他制止给小皇帝喝水,说喝了水会呕吐——常识是:呕吐是解毒的最好办法。

李固眼看着小皇帝非正常死亡,他伏尸恸哭,当下发誓诅咒,说要追查此事。但是,李固发此狠话时,并非在庙堂之上,亦非于众人之前,当时在他面前的,只有重大嫌疑人梁冀同志。当着锉人不说矮话,李固这么说,是示威还是警告,我看都算不上。会咬的狗不叫,这只能算色厉内荏,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李固“事本易而难之,祸未至大而张之,”果然。

质帝被弑以后,李固在政治上有两个选项,一是彻查质帝的死因,掌握证据以后,清除梁冀;再是掌握着梁冀的材料欲言又止,争取在拥立新君上获得更多的主导权。李固实际上放弃了追查质帝死因的念头,说明他本质上还想和梁氏和解妥协。既然内心准备妥协,嘴巴上又放狠话,结果让梁冀在下一轮的斗争中先起了根除之心。这种斗争,间不容发,谁先有基本立场,谁先拿定主意,就多一分胜算;反之,犹豫不定或口是而心非,则非落下风不可,李固之败,盖于此。

打草惊蛇固然不智,连草都没打,只是嚷嚷了两句就把蛇惊了,招致祸败,这就是李固犯的幼稚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为什么被人成为历史罪人 事实证明这事无可厚非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罪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人说乾隆是大有为的皇帝,开创了一代盛世,“康乾盛世”是大清发展的顶峰,乾隆更是自称为“十全老人”。也有人说乾隆是个好大喜功的家伙,导致大清国走向衰落。很多人对于乾隆的了解是来自于与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乾隆皇帝诙谐,幽默,

  • 朱元璋给皇子请老师,老师说:为何不请刘伯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例如,公元1358年,朱元璋率领义军当时攻入浙江睦州,听闻名士宋濂隐居于此,不惜亲自上门拜访,邀请宋濂做长子朱标的老师。宋濂兢兢业业,把朱标培养成一位优秀的太

  • 薛收:房玄龄推荐的书生,结果成大唐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薛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三个月后,唐高祖李渊宣布退位,李世民正式登基,是为唐太宗。新帝登基,许多领导班子都要换,李世民在和房玄龄商定中书令(宰相)人选时,李世民感慨地说了一句话:“若是薛收还活着,我一定让他来当

  • 乾隆皇后的年薪有多少?揭秘清朝各级妃子的吃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六年,(1740)闽浙总督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请求乾隆允许他年过十七岁的儿子和两广总督马尔泰的女儿完婚。乾隆接报大怒,原因是马尔泰的女儿没参加皇室选秀就要结婚,是违反“朝廷祖制”。对此乾隆说:“我朝定例,八旗秀女,必俟选

  • 夏侯家族VS五虎上将:结局悲惨六死一叛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本姓夏侯,除了曹姓将领之外,夏侯家族也是曹操军中的一直重要力量,与刘备不共戴天,夏侯家族曾经数次与蜀汉五虎上将交锋!夏侯家族最出名的人物是夏侯惇、夏侯渊兄弟。自从小说第二十四回合夏侯兄弟在徐州围攻刘备,将刘备逼走冀州、张飞落草、关羽投降,他们便多次与五虎将进行过较量。网络配图夏侯惇曾经数次与关羽

  • 亡国皇帝的那些事:宋徽宗瘦金体怎么练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瘦金体,是许多收藏家都趋之若鹜的收藏品。宋徽宗瘦金体作为中国书法上的瑰宝,至今不断被人临摹和欣赏,为何宋徽宗瘦金体就能有如此能耐?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宋徽宗瘦金体是如何征服天下的?宋徽宗名作《写生珍禽图》卷高27.5厘米,全长251.5厘米,共分12段,每段接缝处都盖有双螭印,共11方,在200

  • 历史上的李牧是谁?李牧破匈奴是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时期的军事家,与廉颇、白起、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对于李牧的贡献可以分成两阶段进行论述。第一阶段是在赵国的边境抗击匈奴,击退匈奴,第二阶段是抵御秦国。之后因赵王听信谗言李牧惨遭杀害。网络配图赵文惠王时期,赵国北方边境的匈奴实力不断壮大,经常到赵国的边境进行抢掠,于是赵

  • 荆轲夸美女手好看太子丹做了什么吓了荆轲一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荆轲刺秦王的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印象中,秦始皇是很残暴的。诚然,秦始皇焚书坑儒很残暴,但要刺杀秦始皇的燕太子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刺秦之前,太子丹为了收拢荆轲的心,可谓花了不少心思。网络配图太子丹本来是要天光去刺杀秦始皇的,但天光年纪大了,推荐了荆轲,太子丹见荆轲武艺出众,就以上宾之礼招待

  • 康熙最爱的女人长这样?难怪一心只为政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皇帝。安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皇帝的宝座上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一位宏图伟志的皇帝,一生当中做出了非常多的政绩,堪称是雄才大略,开启了清朝著名的康乾盛世局面。1673年,年仅20岁的康熙下令撤藩

  • 她是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美女也是位床上外交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襄王的母亲就是《芈月传》里的芈月。芈月算得上是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更可以称得上千古太后的第一人,为秦朝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网络配图芈八子本身是楚国人,后嫁于秦王嬴驷成为了秦国的王妃,秦惠文在位的时候,深受秦惠文王的宠幸。跟秦惠文王学习了很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