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卖官最疯狂的皇帝:汉灵帝之下荒唐的卖官时代

卖官最疯狂的皇帝:汉灵帝之下荒唐的卖官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59 更新时间:2024/1/25 12:24:59

卖官鬻爵,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18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这意味着,百姓每缴纳千石粮食,可以授予一级爵位,朝廷借卖爵赈灾。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朝廷决定缴纳钱粮者可以获得官爵或赎罪。秦汉以后,如若出现财政危机,一些王朝也会通过卖官鬻爵创收。到清代中晚期,官职买卖渐趋正规化常态化,捐钱买官已成为进入仕途的一大门径;不过,捐官的级别不得超过四品道台。

网络配图

综观历史,最热衷于卖官鬻爵的皇帝莫过于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在位10年的汉灵帝依然年轻,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段,如能励精图治,或许有所作为。但这一年,这个年轻的皇帝却将注意力投向卖官,一门心思搞创收。《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九》记载:“是岁,初开西邸卖官,入钱各有差: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或诣阙上书占令长,随县好丑,丰约有贾。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然后倍输。又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由此可见,汉灵帝一开始就出手不凡,所出售的官职级别之高、涉及范围之广,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在汉代,三公九卿是中央政府常设官职,简称公卿。“三公”分别为司徒、司空、司马,司徒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司空下达皇帝诏书、掌管群臣奏章、兼理监察事务,司马管理国家军事。“三公”乃掌管国家军政大权的要员,如此级别的官职竟然拿出来买卖,恐怕只有汉灵帝做得出来。

汉灵帝明码标价,“二千石”(郡守级官职)售价二千万钱,“四百石”(县级官职)售价四百万钱。依此类推,“三公”的售价至少一个亿。可是,汉灵帝即位以来,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经济衰落,财富缩水,即便是富豪,其购买力也相当有限。如果严格按照标价卖官,势必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好在灵帝颇为机灵,自己制定政策自己灵活掌握,私下跟身边人交代,只要有人付出五百万或一千万,就可以获得公卿职位。

网络配图

当时,专权的宦官巧取豪夺,占有巨额财富,所以“三公”官位大都被他们买得。曹嵩(曹操之父)系宦官曹腾养子,就是靠花钱买得“三公”要职。名士崔烈以五百万钱获得司徒职位,汉灵帝亲自出席他的就职仪式,看到崔烈踌躇满志的样子,他顿时感觉这笔买卖不划算,回头对身边的近臣说:“我后悔欠考虑,这职位其实可卖一千万钱。”灵帝乳母程夫人在一旁回应说:“崔公可是冀州名士,起初他岂肯买官的,幸亏我做他思想工作,他才同意出钱的!”崔烈虽然花钱升居高位,而他的声誉却急剧下降,士大夫嘲讽他身上散发铜臭味。

汉灵帝何以如此热衷于卖官创收?《资治通鉴》给出的答案是:“初,帝为侯时常苦贫,及即位,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曾无私钱,故卖官聚钱以为私藏。”这表明,他虽贵为东汉宗室王侯,由于父亲早逝,少儿时代生活相对贫苦,幼小心灵种下“厌贫”或“好货”情结。尤其是当上皇帝后,发现前任皇帝竟然没有私钱以满足自身爱好的木工制作,不由得萌生积聚私钱的意愿。想来想去,觉得卖官不失为脱贫致富的捷径,于是就大张旗鼓地敞开卖官的大门。

网络配图

不消说,汉灵帝卖官无疑产生诸多负面效应。首先是导致官员素质下降。官职凭钱获得,即“唯财是举”,而不是“唯才是举”;提“钱”进步的官员,是否有才姑且不论,至少绝非德才兼备,因为能用巨款买官的大都是贪官或富豪,贪官可能有才却肯定无德,富豪虽有经济头脑却未必擅长政务。其次是导致行政效能低下。官员花钱任职后,往往会考虑“投入产出”,力争把买官的钱尽快捞回来,因此便疏于治理。乱作为或不作为。再次是导致民众负担加重,官员不直接创造财富,他们要弥补买官的支出并获得更多收益,势必想方设法盘剥百姓,“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都要老百姓埋单,因此搞得民不聊生,甚至官逼民反,激化社会矛盾。

上述负面效应,所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八州连锁反应。起义虽然被镇压了,而东汉王朝从此陷入分崩离析、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局面。表面看,东汉王朝最终亡于汉献帝,归根到底,祸根则是由其父汉灵帝所埋下。前期“党锢之祸”、中后期卖官敛财,就是汉灵帝亲手埋下的两大祸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崇祯皇帝最大历史错误就是重用了袁崇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一帮大臣谁也不愿意去辽东(愿意去辽东的王在晋还被排挤到南京去了),这时袁崇焕就站了出来,声言他愿意去辽东督师任职.于是朱由检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认为袁崇焕是"勇于任事",给了袁崇焕好大好大的权力,当然没给他管辖毛文龙的权力,更加没给他斩杀毛文龙的权力.朱由检是怎么受袁崇焕忽悠的.袁崇焕这类文人有一

  • 春秋战国信陵君魏无忌为何终身未掌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四公子,在那个叱咤风云的时代,格外扎眼,其中尤其是以信陵君魏无忌最有才华,也最为正义。但是,其他三位公子都是出将入相,掌握国家的实权,如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都做过丞相。而春申君黄歇更是因为有功执掌楚国朝政几十年。而唯独最有才华的信陵君魏无忌在一生中从未掌握大权,唯一一次的表演还是“窃符救赵”,

  • 揭秘秦始皇嬴政为什么那么信任蒙恬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并不是多么残暴多疑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徙天下十二万户豪富于咸阳。说的是始皇帝把六国贵族置于咸阳,即使有繁荣咸阳甚至是监视六国贵族的想法,但是也没斩尽杀绝,就算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项氏也没被灭绝。网络配图至于为什么非得用蒙恬?因为除了蒙恬还有其他人可信任么?对比一下王翦家族。人家

  • 揭秘汤和如何在太祖朱元璋眼下保全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朱元璋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等,为何汤和安然无事。汤和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朱元璋与他是发小,性格沉稳,善于谋略。1352年,汤和参加红巾军,封了千户之职。随后,汤和写信邀请他参加义军。朱元璋入伍后,因功升职,封为镇抚

  •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究竟有没有那么伟大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很伟大,他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大破准噶尔,修治黄河和淮河,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然而,皇帝伟大与否,最终要看他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从这点来看,康熙不仅无功,反而有过。首先,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是郑成功的功劳,和康熙没有关系。在郑成功在1662年被人毒死前大喊“我

  • 朱元璋反腐真的仅仅反的是官员吗?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反腐倡廉最狠毒的皇帝,这为皇帝的反腐措施和他的小时候经历密切相关。网络配图特别是元朝的贪官污吏,他们对贫苦农民极度的敲诈勒索,让自己的亲人在贫困和饥饿中死去,还有那些大地主富商,他们对小时候的朱元璋,大肆压榨,即便是一些和尚,也对小时候的朱元璋大加凌辱。因此朱元璋的反腐对象除

  • 抗倭英雄戚继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堪称全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将,也是杰出的军事家、诗人和书法家,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明末时期,倭寇大肆向东南沿海进攻。为了征讨倭寇,戚继光根据南方沼泽地多的地理特征,制定鸳鸯阵阵法战术。说起鸳鸯阵,这并非什么玄乎的八卦阵阵法,而是脚踏实地的一种实战部署阵形

  • 同治得花柳病而死?为何慈禧要让光绪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十三年,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驾崩了。对外宣称说是得了天花而死,可是民间一直流传说是得花柳病而死,也就是性病。皇帝得花柳病,好说不好听,绝对是一大丑闻,所以掩盖说是得了天花。都知道康熙皇帝得过天花并且治好了,皇室应该早已掌握治疗天花的方子,不至于同治皇帝会得天花而死。“天花”和“花柳”只是一字之差

  • 朱元璋“血洗湖南”确有其事?这个黑锅他不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夫荣妻贵,马氏被封为正宫娘娘,成为人们熟知的“大脚马皇后”。登基当日,南京的湖南街上,一匹马上骑了一个大脚婆婆,后面一个人捧了一个大西瓜,在街上游行。好事者向朱元璋密报说,湖南街有人讽刺皇上,他分析道:“骑马暗指马姓,大脚是讽刺马皇后;捧西瓜是讽刺您的江山是从韩林儿手上篡夺来的

  • 他虽是无赖却是封建皇帝里最厉害的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翻遍中华历史,舍汉皇其谁呢?历史上的汉皇刘邦(刘季),是一个不一样的存在。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刘季出生在沛丰邑中阳里。若干年后,他成为了刘邦。成为了汉朝开国皇帝,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华历史上称他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甚至对整个汉民族的发展、中国的统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