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世宗嘉靖皇帝壬寅宫变后为何二十年不上朝

明世宗嘉靖皇帝壬寅宫变后为何二十年不上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4/1/16 15:08:32

明世宗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为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后世也称他为明朝第一明君,虽然他曾二十年不上朝。为什么一个二十年不曾上朝的皇帝还被称为第一明君呢?原因有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是嘉靖皇帝在位前期,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代明君的表面品质,那就是以民为本,虚心纳谏。嘉靖即位之初,推行改革,这些改革的重点就是民生,他不但推行轻徭薄赋的民生政策,还将皇室不用的土地收集整合,然后再发放给农民耕种,收取的租银也是很少的。在朝政上,他也能虚心听取朝臣的建议,对于前朝那些的奸臣,他毫不手软,全部诛杀殆尽。在对待外来入侵上,他也能做到不卑不亢,很好地抵抗了东南倭寇西北蒙古的入侵。

二是嘉靖在后期曾有二十年不上朝,这也是后世否定他是“明朝第一明君”的有力证据。但是,嘉靖在不上朝的二十年时间里,大明朝廷非但没有陷入到混乱之中,还能够稳步的发展。朝政上,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严嵩一人专权,但是所有的事情最终都会汇集到嘉靖皇帝的面前来,由他做决定。

另外,嘉靖皇帝利用明朝最出名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西厂对各大大臣进行严密的监察,掌握大臣之间的矛盾,利用这些矛盾来平衡朝堂。严嵩把持朝政期间,嘉靖皇帝并没有在意,因为他知道严嵩只是他的传话筒,他已经全面掌控了这个人了。所以,后来严嵩犯了众怒,嘉靖皇帝只发了一道圣旨,严嵩就家破人亡,落了个孤独终老的下场。

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很好地指挥着大明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在历史的海洋之中航行着,这样的一个皇帝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明朝第一明君。

明世宗统治的嘉靖年间有表现

明世宗继位之前,大明朝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候,那时的大明冗官冗兵,太监乱权,人民生活困苦,官吏贪污成风。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世宗继位之后,改年号“嘉靖”,第二年正式称嘉靖元年。刚刚上任的嘉靖皇帝,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开始对前朝那些有权有势的贪官污吏动手。嘉靖元年,一大批的前朝贪官污吏被抄家灭族,另外一些专权的太监也遭到了清洗。

明世宗统治的嘉靖年间的表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第一个阶段是嘉靖元年到嘉靖二十一年,第二个阶段是嘉靖二十一年到嘉靖四十五年明世宗去世。

第一阶段的嘉靖皇帝的表现可谓是一个千古明君,那时的嘉靖皇帝刚刚上位,干劲十足。他任命才,大胆的推行改革,整顿赋役,开仓赈灾,民众生活得到巨大的改善,这段时间后世称为“嘉靖中兴”。在朝廷上,大面积裁撤冗官,撤除一些不必要的职位,削除宦官的权利,抑制宦官的发展。明世宗推行的这些政策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明朝廷开始慢慢的中兴起来。

但是,好景不长,人到中年的嘉靖皇帝开始干一些糊涂事了,那时的他非迷恋道家学说,妄想自己能长生不老,开始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挥霍大明的国力。后来,忙于修炼的他干脆开始不上朝了,全部朝事都交由当时的首辅严嵩进行打理。那时的严嵩权倾朝野,他开始培植党羽,打压异己,整个大明朝廷被弄得乌烟瘴气。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嘉靖皇帝,他虽然连续二十年不上朝,但是国家机器的运转是非常的流畅的。严嵩虽然专权,但是最后嘉靖仅仅一道圣旨就把严家抄家了,严嵩的子孙都被灭了,只有严嵩一人得以终老,也许是嘉靖看在这个老头为他背了几十年的黑锅的份上,留了他一条老命。

总的来说,明世宗在统治嘉靖年间的表现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毕竟嘉靖也算得上是一个明朝中兴的时代。

明世宗为什么二十多年不上朝

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壬寅宫变”,嘉靖险些被宫女给勒死,此后,他就开始隐居西苑。朝廷之中严嵩主政,嘉靖皇帝这一隐居就隐了整整二十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将自己的国家放心的交给一个大臣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是嘉靖皇帝心计过人,他在位期间,所有的大臣见到他都是恭敬有加,那是一种从心里流露出的畏惧。当嘉靖得到皇位继承的消息的时候,在来人的带领下来到皇宫前,他没有去走别人引领的那条皇子进宫的道路,而是坚持走皇帝专用的御道。当时,他的解释是“你们是请我来继承帝位,不是让我来做一个小小的皇子的”,那时他才十五岁。最后,无奈的前朝太后只得妥协,通过这件事之后,他在大臣们的心中树立了很好地威信,让大臣们知道了这个皇帝不好惹。

二是嘉靖皇帝对于手下的驾驭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他能在不上朝的二十年时间里很好地掌握朝局。嘉靖在隐居南苑的二十年时间里,通过东厂和锦衣卫的监视,了解了朝内大臣们的有着哪些小群体,这些小群体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矛盾,运用这些矛盾才制衡各个群体,从而使得朝廷达到一个很好地平衡点。自己不上朝的时候,大明王朝也能很好地运行,而且自己对官员又有一个很好地掌控,不用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那为什么还要去上朝,留着时间去修炼不更好。

三是中年的嘉靖沉溺于修道,迷恋那些长生不老之术。对于道家的丹药和一些长生不老学说非常的推崇,自己不在的时候,国家安稳发展,上不上朝也没有什么区别,多花一点时间在修炼上,那多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密史:曹操与儿媳有啥不能说的秘密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七十二疑冢,盗墓者不知道挖了多少陵墓,一代一代找了几千年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曹操墓。我们从史料中可以看到曹操的皇陵在灵芝村,而在他的墓地南面的邻居就是甄后的朝阳陵。曹操与甄后之间难道还有什么秘密吗?甄后,别名甄宓,中山无极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她在家排行最小,家人对她都很宠爱,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写

  • 宋徽宗逛青楼:让宋徽宗神魂颠倒的“天上人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的后宫美人如花,佳丽如云,史书记载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娇”,但是得知京都名妓李师师在樊楼坐镇接客之后,便不惜屈身降贵拜倒在李师师的石榴裙下。许多人知道“天上人间”所谓含义的是在半年前北京的一家名叫“天上人间”的夜总会被查抄停牌之后。这家夜总会,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京长城饭店西侧副楼,北临亮马

  • 曹魏第一将当属此人 远胜夏侯兄弟和五子良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傅子》:“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贲,孟贲;育,夏育。都是力能分牛的怪物。更了不起的是后一个:张辽还次于曹仁。稍微知道张辽合肥突阵传说的,都明白比张辽还高是什么等级。如果看评论觉得不过瘾,看表现: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

  • 崇祯念情:留下最后一位后宫人竟然是个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明朝崇祯皇帝的掌上明珠,更是武侠小说中仗剑天涯的独臂神尼。她气质高贵,然而却难逃命运多舛。长平公主,明朝最后一位公主。封号本是寓意平安,却难以帮助扭转国破家亡的命运,而最终自己只能萍踪无定,浪迹天涯。也许我们知道长平公主,更多的是通过武侠小说去解读。因为她高贵的身世和传奇的经历,让这个本来落魄的

  • 揭秘明朝大臣方孝孺杀蛇灭十族的神奇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方孝孺是明代的一名学者,更是高风亮节的一名忠臣。方孝孺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一名老臣,建文帝对于方孝孺有知遇之恩,因此方孝孺对于建文帝朱允炆不仅仅有君臣之情,知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这也是在明成祖朱棣谋朝篡位之后,方孝孺为什么会不惧生死的与明成祖朱棣据理力争。明成祖朱棣起兵造反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已经自焚于深

  • 锱铢必较:揭司马光请客“抠门儿”的那些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网络配图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

  • 司马迁到底说了什么竟使汉武帝大怒受了腐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受腐刑,皆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诉了下冤。李陵为何投降?武帝要他给自己宠妃李夫人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做后勤运送粮草。他觉得自己的手下都是很厉害的人,不应躲在后面做这些事,跟武帝说愿意以五千士兵出击匈奴。接着便是各种战斗,最终前有追兵后无援兵,兵败,投降。网络配图武帝初以为李陵战死,后得知他投了降,自

  • 清朝雍正皇帝反腐查及子孙竟致使无官不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回望历史,在清代雍正一朝,反腐工作开展得惊心动魄,尤其是查及子孙,穷追猛打,搞得贪官胆寒心惊,有效地遏制住了反腐之风,“雍正一朝无官不清”之说,熠熠闪光,彪炳史册。康熙年间,官员的贪污现象已相当严重,一些大权在握的大官僚肆无忌惮地贪污公款,收受贿赂,如满族大臣索额图、明珠,汉族大臣徐乾学兄弟、高士奇

  • 明孝宗朱佑樘: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没有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朱佑樘皇位之路十分坎坷,历经磨难终于登基后,穷尽毕生精力去扭转宪宗时的朝政腐败状况。驱逐李孜省、梁芳、任杰、蒯钢等在成化朝通过贪污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奸官佞宦。同时朱佑樘还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如王恕、马文升、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等。朱佑樘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

  • 揭秘:历史上一生南征北战却被戴绿帽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是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即位时才五岁,年纪太小,由祖母冯皇太后执政。网络配图二十三岁时,拓跋宏正式亲政。亲政后,他进一步推进改革。五年后,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