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什么是渭水之盟?这场结盟为什么会成为李世民心里的一根刺?

什么是渭水之盟?这场结盟为什么会成为李世民心里的一根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64 更新时间:2024/1/20 2:59:43

渭水之盟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617年,李渊起兵之际派刘文静出使突厥,签订盟约;626年,李世民登基半个月之后,在突厥十万大军的逼迫下与颉利可汗签订盟约,史称“渭水之盟”。同样的屈辱,同样的迫不得已。可以说,突厥是李渊和李世民共同的心病,一日不除,它就一日在折腾着大唐。尤其是“渭水之盟”,它是李世民心底的一根刺,上面涂着屈辱,深深的折磨着李世民,不拔不痛快。

隋末天下大乱,突厥趁机强大起来并染指中原,不断扶持割据势力称雄中原。李渊在晋阳准备起兵的时候,自然也考虑到了突厥的因素,倘若不和突厥合作,很难保证突厥不在背后插刀。所以李渊派刘文静出使突厥,与突厥签订盟约,希望获得突厥的帮助,事成之后美女和财物是突厥的,土地是李渊的。突厥没有不同意的道理,然后支援了李渊部分兵马,数量应该都在两千之下,李渊怕的就是将来突厥大肆干涉大唐的国政,所以并未多要兵。

李渊入主长安之后,突厥又支持了刘武周南下与李渊争雄,谁给突厥利益它就支持谁,也由此给大唐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后来梁师道不愿意归附大唐,又势力逐渐减少,遂与突厥合作,不断撺掇突厥南下攻唐。

天下基本平定之后,李靖和李绩就开始在灵州和并州抵御突厥,当时突厥几乎每年都进攻大唐好几次。625年,颉利可汗领十万大军进攻灵、朔等地,李渊派李靖阻止抵抗,不过突厥兵来势汹汹,唐军并没有占到便宜,温彦博被俘,张德政被杀,后来突厥兵被任城王李道宗打败,突厥请和而去。

第二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让大唐陷入短暂的内乱之中,颉利可汗抓住机会又开始进攻大唐,七月中旬,突厥兵犯渭州,李世民派姐夫柴绍迎击突厥,柴绍杀死一名特勒,斩杀千余人。八月初一,突厥遣使请和。双方和好,李世民赠送突厥大量的财帛,突厥算是满载而归。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突厥可以说是每战必胜,打了胜仗可以抢掠财帛,打了败仗可以请和依旧得到财帛,所以几乎没有输的时候,这也是为什么突厥如此频繁进攻大唐的原因,他们为的不是土地而是财帛。

八月初九,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半个月之后,突厥再次进犯大唐,这一次,突厥在梁师都的撺掇下,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合并十几万兵马进攻泾州,然后是武功。尉迟敬德在泾阳与突厥兵交战,取得胜利,斩杀千余人,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大军的继续南下。很快大军就到了渭水便桥,对长安虎视眈眈,已经算是兵临城下,而这个时候的长安城并没有多少兵马。

李世民陷入困境中,不过这样的困境并不能打到李世民,他迅速做出决定,开始调兵遣将部署兵力,李靖和长孙无忌带着兵马达到幽州驻守。但是李世民部署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冒险一战的话,胜率不大,即便取胜,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这不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而且当时是在渭水岸边,一旦开战,难免生灵涂炭。所以李世民是真的遇到了难题了。

很快,颉利可汗就派自己的心腹大将执失思力进京面圣,夸耀兵力,执失思力见到李世民之后嚣张的说:“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已经带着百万人马兵临城下。”

李世民生气的说:“朕之前亲自和颉利可汗定下盟约,朕也送给了你们数不尽的财帛,你们如今却背弃盟约兵犯我大唐,难道你们都没有心吗,竟能忘记朕给你们的巨大恩惠?朕现在要杀了你。”

当然李世民并没有真的杀了执失思力,而是将其扣押,然后带着高士廉、房玄龄、萧瑀等六人来到了渭水河畔,隔着渭水质问颉利可汗的忘恩负义。

《资治通鉴》记载: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

实际上这个多半是不可信的,李世民不过是斥责了几句,颉利可汗就带着突厥兵吓得下马跪了,这确实太夸张了,无论如何,颉利可汗有十万大军,而李世民的兵马只是陆续到来,即便是必有一战,颉利可汗能吓成这样吗?吓成这样,他怎么可能还来进犯大唐?

但是,颉利可汗心理上被镇住应该是事实。李世民久经沙场,最懂排兵布阵。当时唐军虽然不多,但是排列整齐,旌旗遍野,让颉利可汗看不出李世民究竟是带了多少兵马,而且当时执失思力并没有出现在李世民身边,让颉利可汗明白他的处境并不好,又李世民整饬好军队后,独自上前同颉利可汗讲话,这样的胆识和自信更加迷惑了颉利可汗。

李世民的一番安排,将颉利可汗镇住了,但是这样并不足以让突厥撤兵。接下来就是李世民的艰难时刻,与颉利可汗订盟,答应给他们足够的财帛,这也是突厥进犯大唐的最重要目的,只要目的达到,他们就会撤军。

两天后,李世民和颉利可汗在便桥杀白马歃血为盟,大唐送上财帛,突厥撤军。一场战事就此消弭,但是留给李世民的心理阴影却怎么也消除不了。做为一名统帅,与敌人签订这样的盟约确实屈辱,但是,李世民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军事统帅,他要为大唐负责,为大唐的子民负责。他曾与萧瑀有过一段对话,萧瑀说自己看不出李世民的计策,李世民表示他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但是他不打算开战。并说:

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

所谓能屈能伸才是真英雄。

渭水之盟签订后不久,颉利可汗就献上了三千匹马和一万头羊,但是李世民并没有接受,而是让颉利可汗归还之前掠夺的中原人口,并让其归还去年俘虏的温彦博回朝为官。

之后李世民心中有一团火,誓要灭掉突厥,一雪前耻。他勤勉政事,发展经济,提升国力,为将来的大战做准备,而且李世民闲暇的时候亲自在显德殿的庭院里训练各卫士兵箭术。

三年后,时机成熟,李世民接受张公谨的建议,准备灭突厥。李靖为统帅,张公谨为副,还有李绩、柴绍、薛万彻、李道宗等各道总管出兵分道进攻突厥,后来的大唐名将苏定方也参与了该战。李靖在630年的正月领三千精兵突击突厥,迅速攻进定襄城,颉利可汗的心腹康苏密投降大唐,并带来了杨政道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出逃。

这一仗让唐军扬眉吐气,而李世民更是激动的说:

“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李靖取胜的同时,李绩在白道也取得了胜利,颉利可汗再次让执失思力进京请求归降大唐。不过李世民并不打算就这样接受颉利可汗的归降,而是派出唐俭等人去麻痹颉利可汗。李靖同李世民的想法相同,选择继续进攻突厥,最终,突厥灭亡,颉利可汗也被李道宗俘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胡善祥是怎样的?与电视剧中的胡皇后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明皇妃电视剧在线播放,历史上的胡太妃,玄幻电视剧

    胡善祥,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随着电视剧《大明风华》的热播,由“小姨妈”张家佳演绎的胡皇后也让人印象深刻。在《大明风华》中,胡皇后和孙皇后是一对漂亮的姐妹花,而胡皇后本人也因为宫中的种种遭遇而变得黑化,而导致最终被废。这样的剧本创作固然是能更加的吸引观众眼球也能让人物更加立体丰

  • 杨贵妃为什么不能生育 除了吃药外还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贵妃为什么没有生育,杨贵妃生理缺陷,消炎除了吃药还有什么

    你真的了解杨贵妃无子嗣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代有很多长相出众的女人,这些女人的样貌世间罕有,也是因为她们的长相,所以引来了很多人的争抢。甚至还让皇帝们为了她们,放弃了治国,误了江山社稷,最后这些女人也会给冠上一个红颜祸水的名声。历史上独宠自己心爱的女子的皇帝不在少数,这些女人

  • 程邈在历史上有哪些成就?他是如何创造出隶书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程邈书法代表作,中国70年的变化和成就,中国70年成就概述

    书法的五大书体:篆、隶、草、行、楷,它们之间不是分割独立的,而是相互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几种字体的变化,是随着书写工具的进步与人们书写方式的需求自然发展而来的,是时代发展下的产物结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几个人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李斯简化了大篆创造了小篆,相传隶书是由程邈所整理创造的,下面着重介绍一

  • 康熙微处识人废皇太子:缘于包裹捆绑不严实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请安折子,康熙和雍正的关系是,清朝太子胤礽

    虽然康熙对皇太子十分溺爱,但他因皇太子在这个似乎是细节问题上的失误而产生的不快,显然是难以消除的。皇太子对父皇的这一批评竟不重视,一再地掉以轻心。网络配图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葛尔丹时,对留守京城的皇太子送往军中奉他的物品一一亲自检验,发现那些包裹存在捆绑不严实的问题,为此他在奏折的朱批中郑重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竟不让公主穿华丽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公主裙,宋徽宗公主下场,宋太祖赵匡胤死因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

  • 过河拆桥:为武则天出生入死最后死在她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玉环之死之谜,杨贵妃死亡真相,三国杀过河拆桥可以看手牌吗

    没有一些手段,武则天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的。而她的手段,说起来还有些令人发指。甚至对于那些为她打下江山的那些人,也能狠心痛下杀手,手段之残忍简直令人触目惊心。“请君入瓮”这个词最先是关于武则天的,而帮她“请君入瓮”的那些人,没有一个得到了好的下场。网络配图来俊成,是武则天手下一位

  • 慈禧太后为青春永驻天天喝人奶这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祝福青春永驻的句子,青春永驻形容什么人,青春永驻

    慈禧,叶赫那拉氏。作为秀女入宫后得咸丰宠爱,三年后生同治,成为贵妃。慈禧在怀孕的时候不仅在咸丰面前说皇后坏话防止咸丰临幸皇后,还设计把当时受宠的丽嫔拉下马,为自己的前进道路扫清障碍。网络配图鸦片战争爆发,慈禧随咸丰去到热河行宫避难。咸丰病重,下旨立载淳为新帝,派八大臣辅佐。此时慈禧尊为皇太后,但皇太

  • 杨玉环情敌竟恭喜李隆基觅得一位肥硕大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杨贵妃怎么嫁给了李隆基,杨玉环真的爱李隆基吗,李隆基皇后

    唐朝开元盛世,李隆基把综合国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他对高力士说:“如今也没什么让我操心的事情了,你说我干点什么好呢?”网络配图高力士出了一个主意:“奴才请愿到民间征选绝色美女,以解陛下烦忧。”李隆基提出了关于选美的四大标准,即才貌双全、知书达理、性情温婉、清秀脱俗。高力士一听,这不是按照武惠妃的条件找

  • 乾隆爷的朝堂之上:岂能容得独眼龙无理放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修万福楼,康熙王朝千叟宴台词,清朝一位皇帝摆下千叟宴

    刘凤诰,清朝才子,六岁母丧,也许是哭得太过于伤心,也许是其它原因,他的一只眼睛瞎了。但不妨碍他继续用功读书,并在二十九岁那年,高中探花。网络配图据传,本来,以他的文才,是能中状元的。因为他除了文章写得好,字也是写得很秀劲好看。考试当日,其他人都交卷了,唯他写到黄昏还没写完。考官要来收卷,是在场的礼部

  • 杨贵妃为什么没当皇后:原来唐玄宗早已看透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唐玄宗不封杨玉环皇后,唐玄宗为什么没有皇后,唐玄宗为什么不立杨贵妃为皇后

    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一直是被世人所乐道。她通晓诗词乐舞,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为了得到她,甚至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从儿子手中硬抢过来。为了逗她开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南方运送荔枝到皇宫。唐玄宗如此宠爱她,那为什么还不立她为后呢?原因很简单,唐玄宗看透了一切。杨贵妃于开元七年(公元7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