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哪个蛮夷被朱元璋“请”进帝王庙又被嘉靖踢了出去?

哪个蛮夷被朱元璋“请”进帝王庙又被嘉靖踢了出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93 更新时间:2024/1/14 2:25:40

位于北京的历代帝王庙,顾名思义,是明清朝廷官方祭祀历代帝王的地方。这“帝王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在明朝,供奉在历代帝王庙的,要么是三皇五帝那样的始祖级人物;要么是历代开国君王,如汉高祖刘邦;要么是“大有为”之君,如唐太宗李世民。那些昏庸无能的,就甭想再到帝王庙享受香火了

网络配图

明朝的历代帝王庙,最初由明太祖朱元璋兴建,朱元璋这人,实在是爱憎分明,他大笔一挥,就确定了明代祭祀历代帝王的标准:老子看不上的帝王,统统不祭!因此,明初的帝王庙,“准入标准”非常严格,中国几千年历史,多少个皇帝,最终进入帝王庙的也不过寥寥十六位。不过,就连这十六位帝王,在明朝后期竟然又被嘉靖皇帝踢出去了一个,这个被踢出去的,正是著名的元世祖忽必烈。嘉靖皇帝到底出于什么考虑,竟敢把祖宗朱元璋钦定的祭祀名单给改了呢?

朱元璋时代的历代帝王庙,建在南京鸡鸣山南麓,布局严谨,“先祖居中,左昭右穆”,供奉了十六位“明君”的画像及塑像。据传说,朱元璋对帝王庙十分重视,在修建过程中经常到工地视察,这一视察就出问题了,有工匠上奏,说忽必烈的塑像脸上总有泪痕,好像显灵了一般。朱元璋是何等人物,自然不怕,面对忽必烈“啼哭”的塑像,说了一番话道:“痴达子,汝胡人入主中国,可谓幸矣,朕今天命所归,奄有天下,于汝子孙,不加杀戮,但驱还北,汝何恨耶?毋再啼哭。”说来也怪,朱元璋说完之后,忽必烈的塑像登时不再流泪。

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不再亲自祭祀历代帝王,位于南京的帝王庙也就冷清了许多。随着时代的变化,渐渐有人对朱元璋开列的祭祀名单有了异议,他们觉得,忽必烈是“胡元”之主,大明朝不该祭他。比如成化朝的大学士丘濬,就在呈给皇帝的《大学衍义补》中说:“或者谓元世祖无功于中国,不祀亦可”。大家嘴上是这么说,实际也没把忽必烈怎么着,毕竟是修了百来年的庙,谁想伤筋动骨,把好端端的塑像折腾出去?但是,偏偏就有这么个不怕折腾的嘉靖皇帝,不仅在北京另建了一座新的帝王庙,还违背朱元璋的祖制,在嘉靖二十四年终于把忽必烈给踢了出去。

网络配图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嘉靖皇帝也只是想重修帝王庙,升级祭祀典礼,以符合他对“礼”的一贯追求罢了。对于这十六位皇帝的名单,他倒没什么意见。嘉靖十一年,新的历代帝王庙刚刚落成,就有大臣姚涞上奏,请求废除对元世祖忽必烈的祭祀。然而在嘉靖皇帝的授意下,礼部驳回了这一请求,理由是“胡元受命九世,世祖最贤”,而且,对忽必烈的祭祀是“祖制”,不能更改。可见嘉靖皇帝与忽必烈并没有啥深仇大恨,那么,嘉靖皇帝十三年后踢出忽必烈的举动,又是因为什么呢?

这就要追溯到与明朝相爱相杀三百年的老对手蒙古部落身上了。明朝初年,以朱棣为代表的皇帝们,经过穷追猛打,已经把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打的喘不过气。后来,虽然瓦剌部搞出了“土木堡之变”,俘虏明英宗朱祁镇,但明朝元气不损,依然能在北京保卫战中大破瓦剌。但是,到了嘉靖年间,蒙古终于崛起了一代枭雄——俺答。

俺答汗是黄金家族后裔,蒙古土默特部的首领,他能征善战,屡次战胜明军,把明朝北方边境搅的不得安宁。北京离蒙古可不远呐,嘉靖皇帝时不时听到俺答来犯的消息,又见明军不堪一击,总是吃败仗,时间长了,当然又怕又怒,渐渐也就厌恶起蒙古了。在那一会儿,大臣们写奏疏时,碰到“北虏”、“胡”、“夷”之类字眼,都会尽量写的越小越好,生怕写的稍微大点儿,就会刺激到嘉靖皇帝那脆弱敏感的神经。

网络配图

都说“爱屋及乌”,嘉靖皇帝现在,可真是“恨屋及乌”了,他厌恶俺答,厌恶蒙古部落,连带着,看帝王庙里忽必烈的牌位也越来越不顺眼。到嘉靖二十四年,礼科给事中陈棐写奏疏说:“宜撤忽必烈及其臣木华黎等五人神主”,这回嘉靖皇帝当即拍板同意,立刻撤掉了北京帝王庙里忽必烈的牌位,想一想,还不甘心,于是又把南京帝王庙里忽必烈的塑像一并拆毁。

可惜的是,嘉靖皇帝对一个没有知觉的牌位发泄了这么多怒气,还是没有阻挡住俺答汗进军的步伐。明朝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兵临北京城下,京师差点沦陷,嘉靖皇帝无奈,只得答应恢复明朝与蒙古的“马市”,俺答汗这才减少了对明朝的骚扰。不过,直到明朝灭亡,忽必烈都没有再回到帝王庙。

附:明代帝王庙祭祀帝王名单: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舜、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才是清朝历史上最强大的皇帝完败康熙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细分清代前史,播开所谓康乾盛世光艳的表面,本来这些点缀起来的昌盛并不值得大大惊叹。反观夹在其间的雍正皇帝,方是得道方外。如果说康熙乾隆期间是前史上一位散文家所书写的一篇富丽的骈文,处处都能够见到康乾盛世时皇帝的大手笔。那么,雍正所编写的即是一部令人印象至深述事诗,它描绘的是一位实干家奋力拼搏的真实故

  • 历史上唯一被凌迟处死的帝王 死时年仅16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849年11月23日也就是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初九,这一天,天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出生在广东花县官禄埗村,说来也奇怪,在这个孩子出生之时,竟然有“万鸟来朝,幼主降生之瑞”的景象。网络配图在洪天贵福九岁的时候,洪秀全就给他娶了四个妻子,这个时候是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之后的日子

  • 朱元璋最后一道圣旨到底有什么惊天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乱世出英雄,朱元璋这位大明开国帝王,尽管颇富争议,然而作为泥腿子出身,趁乱世而夺天下,开创大明王朝的开国天子,先后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具有非凡的意义。网络配图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去世前,他留下遗诏,也就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道圣旨:朕膺天命三十有

  • 清朝风流史:揭慈禧是如何获咸丰帝的宠爱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苍劲的长春宫匾额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3月31日),那拉氏被封为兰贵人。五月初九日(6月26日),18岁的那拉氏正式入宫,住在长春宫。这长春宫的正殿高悬着乾隆帝的御笔匾额,上书“敬修内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似在告诫后宫妃嫔要严格遵照祖宗家法行事,谨慎地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兰贵人看到这四个字

  • 临阵归降却名留青史?揭秘三国十大著名的降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关羽关羽(?-220),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蜀汉名将,骑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后归降,为报曹操厚恩,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后闻之刘备下落,毅然辞别曹操,千里寻兄,成就一段忠义佳话。网络配图二、马超马超(176年-223年1月),字孟起,

  • 成吉思汗领导力信条:一代天骄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争方面,成吉思汗无疑是一个巨人,他的伟大自不必说。但在和平年代,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关心的是,他的治军之方和作战思想对于我们的经营管理有着哪些珍贵的启示?蒙古大帝成吉思汗的五大领导力信条是怎样的呢?1领导力信条一: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网络配图成吉思汗的目标就是成为草原之

  • 李白被忽悠后不生气反而写下一首千古绝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文人墨客因对现实不满或怀才不遇,便寄情于山水,别具怀抱。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稽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等,都是且行且吟的著名诗人。到了唐宋时代,“驴友”文人就更多了,如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苏东坡、欧阳修、陆游等,他们的许多千古绝唱都是在漫漫旅途中写成的。李白5岁时,从出生地西域碎叶随父迁至剑

  • 雍正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为何民间形象却那么差?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一共有12位皇帝,但不管他们生前多么贤明公正,在死后都会冒出来点不好的传闻。比如清朝的顺治皇帝,在自家最爱的妃子死后,因为太过悲伤在五台山出家,之后的康熙皇帝,虽然也是千古明君但也被人黑了,在野史中记载,康熙是个乱伦之辈,他把自己的姑姑给娶了。网络配图至于雍正皇帝是被黑的最惨的一位,其中最大的黑

  • 福康公主的一生有多悲剧?她和李家有什么矛盾?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中意人寿一生福康,福康公主真实历史,北宋福康公主

    福康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傲慢骄横的公主,比如,唐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与和尚私通、亲哥哥在位时试图谋反,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广结党羽,权倾朝野,财富如山。不过到了宋代,因为有了前朝的教训,正式确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政策,公主没有什么

  • 宋江为什么总是夸赞宋徽宗是明君?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江是宋朝的哪个皇帝,宋徽宗时期有高俅吗,为啥宋江不反朝廷呢

    大家好,说起宋江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首先我们来看看史书中的宋徽宗。公元1100年,宋哲宗因病逝世后,向太后就立了宋神宗的十一子赵佶为帝,也就是宋徽宗。宋徽宗继立后一年左右,还可勉强称为一个明君。但是这与其本身的性格、才能毫无干系,完全是仰仗向太后的帮扶。向太后是一位在历史上有相当高评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