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何栗是什么人?北宋最后一任宰相,临死前的话令人泪目

何栗是什么人?北宋最后一任宰相,临死前的话令人泪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20 更新时间:2023/12/12 12:47:5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何栗是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1115年正月,女真部族的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同年,四川眉山一位名叫何栗的学子和两位弟弟一起前往京都汴梁参加科举考试。那年殿试的策题与"道"有关,崇尚道教的宋徽宗想通过无为而治而达到天下大化的境界,但他还没找到理想的治国之道。所以宋徽宗希望考生们能就"治道"各抒己见,为朝廷出谋献计。

时年27岁的何栗在众多考生中拔得头筹,看了他的试策后,宋徽宗和考官们都赞不绝口,何栗因此成为此届科考的状元。

之后,何栗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一年后,升任为中书舍人兼侍讲。中书舍人一职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而侍讲则负责为皇帝讲学。宋徽宗十分欣赏博学的何栗,经常与他商议国事,打算提拨何栗为谏官。

宋徽宗继位后大力推行熙宁新法,将不赞同新法的大臣都视为"奸党"。有大臣因嫉妒何栗受宋徽宗重视,就诬陷说因为何栗与苏东坡是同乡,所以他素来崇拜苏轼,反对新法。何栗因此被外放至遂宁担任知府。

公元1124年,始终记挂着何栗的宋徽宗将他召回京,任御史中丞一职。当时的朝政落入王黼等"六贼"手中,混乱不堪。身为宰相的王黼公然卖官,鱼肉百姓。

刚直不阿的何栗决定弹劾王黼,他通过明察暗访,收集了大量的罪证,列出王黼十五宗大罪,向宋徽宗弹劾他。王黼极力狡辩,不肯认罪,但因为心虚,便提出辞官,想借此躲过一劫。

宋徽宗宠幸王黼,对于是否要处置王黼犹豫不决。何栗见状便连上七道奏折弹劾王黼。面对铁一般的罪证和来自大臣们的压力,宋徽宗只好罢免了王黼的宰相。而何栗也因此事再次被外放至泰州。

次年,金国派大军攻打北宋。得到消息的宋徽宗和众大臣慌乱不已,宋徽宗赶紧颁布"罪己诏",承认自己宠幸小人、蠹耗邦财,并禅位于赵恒,即宋钦宗。初登帝位的宋钦宗想改变现状,力挽狂澜。他将外放的何栗召回京城,复任御史中丞,不久后,又提拔何栗为中书侍郎(副相),数月后,擢升宰相。由此可以看出,宋钦宗是十分器重何栗的。

面对金军的步步紧逼,宋钦宗派大臣前往金国议和。金人提出要北宋将太原、河北的中山、定县割让给自己,若10天不同意,就让大军直攻汴梁。大臣们多数赞同割让求和,何栗虽为文臣,却反对割让:"金人素来不守承诺,就算割让了土地,金人也不会就此罢休,而且三镇乃是国之重地,不能放弃!"

面对两种不同的声音,宋钦宗一时之间难以下决断。何栗痛呼道:"河北百姓都是我朝的人民,如果割让三镇就相当于舍弃这些百姓,身为他们的父母,难道陛下就如此狠心吗?"听了何栗的话,宋钦宗决定不割让,抗击金军。

公元1126年,宋钦宗听从何栗的建议,在汴梁周围设立道总管并增派军队,负责保卫京师。可手握军政大权的唐恪却认为,聚兵京师的的举动会激怒金人,致使他们加速南侵。宋钦宗决定听取唐恪的建议,并将何栗降为资政殿大学士,主和派再次占据上风。

金军一路南下,眼见就要打到汴梁,宋钦宗见情况岌岌可危,赶紧恢复何栗宰相一职,罢免了唐恪。

康王赵构原本是前往金营议和的,但走到磁县的时候,被主战派留了下来。何栗建议任命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将军队都集结到赵构旗下,保卫汴梁。宋钦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命人将密诏送给赵构。出乎意料的是,赵构因惧怕金军,不愿保卫汴梁。

公元1126年闰11月,汴梁城破,徽、钦二帝被俘,金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汴梁城成为人间地狱。

公元1127年2月,徽、钦二帝被废,北宋灭亡。之后,金军决定北撤,徽、钦二帝,赵氏宗亲、大臣等三千多人全都一同被押送回国,何栗也在其中。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何栗痛不欲生,他不愿苟且偷生,绝食而死。那年,他才39岁。临终前,何栗满含悲愤题诗一首:

念念通前劫,依依返旧魂。

人生会有死,遗恨满乾坤!

何栗死前意志坚决,但心里仍放不下双亲,他对金兵说:"我身为臣子,需要我为国而死时我毫不犹豫,可我双亲年事已高,我死后请晚些再告诉他们。"

何栗这一生,忠贞爱国,清正不屈,值得被人尊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乾隆赐给惇妃一样蔬菜,她为什么很高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被赐死的大臣,乾隆为什么宠爱令妃,乾隆赐给刘墉两个宫女

    说到惇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对于古代嫔妃们来说,虽然在宫中不乏出身高容貌惊艳的女子,但是能不能长久的获得皇帝的重视还要看自己是否有所出,如果可以为皇帝诞下一男半女,最起码自己的后半生有了指望,如果这个孩子还能够得到皇帝的喜爱那么做为生母也会更加荣耀。

  • 常遇春揭发徐达两放元帝时,朱元璋为何还不以为然?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杀常遇春,常遇春为什么杀朱元璋,脱脱见朱元璋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元朝末期,由于朝政腐败,不得人心,因此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暴政。而当年那个放牛娃也靠着难得的机遇,一步步的掌握权力,击败了当时最强的陈友谅,也击败了最富的张士诚。此时放眼天下,元朝虽然尚在,但双方的实力早已逆转。朱元璋有着善战的大将,精锐的

  • 巨鹿之战真相:破釜沉舟原来只是司马迁忽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对巨鹿之战的评价,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电影

    乍一提巨鹿之战,可能很多人还不太知道,可是要说起破釜沉舟的故事,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了。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这一战让项羽一举成名,他杀秦将苏角,俘获大将军王离,涉间不降自杀,迫使章邯大军战败投降,彻底扭转了诸侯军队面临的不利局面,并把亡秦战争推向胜利。但是,小编经过细心研究发现,这特么是个骗局。

  • 他是朱元璋养子多次战败朱棣 为何却自杀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平安这个人,朱棣是不喜欢的,不喜欢的原因,不是不喜欢他的武功,主要是他曾多次败在平安手下。平安在当时将领排行榜上,应该名列前十名。他小名保儿,安徽滁州人,他老爸是当年跟着朱元璋起兵的人,后来官做到了济宁卫指挥佥事。最后一次跟随明朝第一将领常遇春打北京,战死。网络配图朱元璋见平安的父亲为国捐躯,就将平

  • 杜秋娘的传奇人生:如何从歌妓变身一代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杜秋娘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而让她之所以这样著名就是因为她是《金缕衣》的创作者。杜秋娘原来的名字其实是杜秋,但是人们都爱将她称为杜秋娘。从前曾经是李锜的小妾,但是后来人生却有了非常传奇的机遇,不过到了最后却依旧是镜花水月一场,去世之前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妇人。关于这个人物在杜秋娘简介中有着一

  • 这皇帝抛弃后宫三千佳丽竟实行一夫一妻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社会是最典型的男权社会,这个最体现最多的地方就是男人可以娶几个老婆小妾啥的,女人就必须遵守三从四德,不管自己的老公对别人多好,你都得大方的接受,尤其是古代的帝王,后宫佳丽三千,喜欢什么样的就挑什么样的。那我们就要问呢!古代那些皇帝真的都喜欢那么多女的吗?难道就没有一个能专心吗?网络配图在古代

  • 这个人13次逃跑竟次次成功最终成就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志汉末霸业成就没有,李小龙一生败过几个人,偷偷打工然后惊艳所有人

    在三国之中,刘备作为一个弱势方,他具有最为难能可贵的两大本领: 一是特别会逃跑,一是特别会哭。当然,现在大家都知道,关于刘备特别会哭之事,是罗贯中等人强加上去的一个千古怨案,而要说刘备的逃跑,那才是实实在在的本领!所以说在三国军事史上"走为上计"的最佳实践者那就是刘备了。一起看看刘备一生的十三次逃跑

  • 皇帝也是追星族:徽宗是高俅的忠实粉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徽宗和高俅,宋朝最窝囊的皇帝宋徽宗,宋徽宗上一个皇帝是谁

    在古代,追星族不乏中大人物,比如宋朝的皇帝也爱追星。宋徽宗赵佶就是大宋足球运动的爱好者,因痴迷于蹴鞠运动,而成为蹴鞠明星高俅的粉丝,于是高俅“踢而优则仕”,居然混到了太尉一级的高官。网络配图宋朝另一位身份显赫的追星族是宋仁宗赵祯,他痴迷于相扑运动,而且是相扑女明星的粉丝。《武林旧事》称这些“铿锵玫瑰

  • 他虽是太监出身 但也为王朝中兴起决定性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皇帝为什么重用宦官,太监执政是哪个朝代,明朝太后垂帘听政

    冯保出生于公元1543年,死于公元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是河北衡水人。他是我国明代的大太监。但是冯保和其他明朝大太监不一样的是,他的文化素养比较好,能够明白事理,支持张居正实现了大明王朝的中兴。关于冯保是什么时候阉割入宫的没有记载,冯保早年过的并不顺利,因为穆宗不喜欢他,再加上首辅大臣高拱也不

  • 岳飞之死另说:直言皇帝不能生育伤其自尊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谁不同意杀汉献帝,如果岳飞不死,岳飞为什么会被处死

    围绕岳飞之死,历来争讼不断,但“此乃上意也”却是学界不争的事实。笔者近读南宋人张戒的《默记》,便发现岳飞之死与赵构“伤自尊”多少有一点微妙的关系。网络配图宋高宗赵构虽贵为皇帝,可一生却难有皇帝至高无上的优越感。面对杀父、奸母、囚兄、灭国的仇敌金国,在强大的攻势下,却甘于称侄、称臣,年年朝贡。他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