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顺治宁愿与孝庄反目,也要宠信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顺治宁愿与孝庄反目,也要宠信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91 更新时间:2024/1/7 7:39:40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顺治的文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努尔哈赤皇太极是雄才大略,康熙雍正乾隆是英明神武,在他们之间那位真正统一天下的身影更多的是多尔衮,而不是那位年轻且离经叛道的清世祖顺治。

1643年,为清朝统一天下铺平了道路的清太宗皇太极突然暴毙。

1644年,当时年仅6岁的顺治在满洲贵族的权力斗争中被扶上帝位。

1652年,摄政王多尔衮步上他哥哥的后尘,突然暴毙。

顺治正式掌权。

在历史上,在各大相关影视剧里面,都显示了顺治与他母亲孝庄太后之间的关系很紧张,并不融洽。

顺治虽然是清朝第一位入关的皇帝,而且非常憎恨多尔衮,但是他的政治倾向却和多尔衮一样,属于改革派,喜欢汉人文明,对满洲旧俗坚持进行汉化,而且坚定的认为满洲旧俗必须改革,要不然清朝根本无法长治久安。

而孝庄太后虽然在众多影视剧里面与多尔衮爱的死去活来,政治倾向却与多尔衮、与自己的亲儿子都大相径庭,史书记载孝庄太后“甚厌汉语,或有儿孙习汉俗者,则以为汉俗盛而胡运衰,辄加禁抑云矣”,属于最保守的保守派,在孝庄太后眼里,满洲旧俗是清朝得以入关的最关键原因,所以满洲旧俗的保留关系清朝国运的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

事实上满蒙贵族中不止孝庄太后一人是这种看法,很多满蒙贵族大多数都是这种看法,汉人江山已经被我们打下来了,文化上却要向汉人弃械投降?凭什么!

于是为了掩饰自己落后的文化,清廷命令所有汉人剃发易服,并将剃发易服视为自己独特的满洲习俗,形成对自己是满洲人身份的构建。

于是顺治的汉化改革与孝庄、满蒙大臣的习俗保留产生激烈冲突。

由此,政治的冲突变成文明的冲突,文明的冲突变成民族身份的冲突,民族身份的冲突演变成政治的冲突,三环环环相扣,形成无法解开的死结,顺治终其一生,都在这种死结冲突中被撕裂,痛苦挣扎,最终付出了情感和生命的昂贵代价。

孝庄太后出身蒙古贵族,从小就聪慧好学,从她教育出来的顺治和康熙就知道孝庄太后绝对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女子,恰恰相反,孝庄太后肯定是一位知书明理有涵养的女子。

可以说教育孩子方面,她的成绩堪称优秀。

可正因为如此,亲情关系里渗入了政治(权力)的因素后,孝庄太后才会感觉到如此惨烈的痛苦。

顺治十年(1654年)六月,顺治决定一项重大的政治决策:仿效明制,在内务府之外,另外设立宦官衙门,史称十三衙门。

顺治之所以设立十三衙门,是因为他认为满蒙大臣里面很多与他不同心,甚至说已经与他走的政治路线背道而驰,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决定用太监来分满蒙大臣特别是两黄旗大臣索尼、鳌拜、遏必隆等人的权力。

此举措的表面印象是顺治离经叛道,宠爱太监;但深层次的目的是加强皇权,打击满蒙大臣权威,分化满蒙大臣的势力。‘

所以顺治在新衙门中大力起用和重用汉人官员,并形成自己的治国幕僚小团体。

在电视剧里面,顺治都是扮演一位多愁善感的皇帝,在真实历史上,顺治大部分时候的确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皇帝,但是顺治毕竟是皇太极的儿子,又是在孝庄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的,从他对待死后的多尔衮,就知道顺治也是一位狠人。

这一次,顺治又显示出了了他作为清朝第一位统治天下的年轻皇帝的狠劲。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顺治不顾他母亲孝庄太后的颜面,公开下旨惩罚他两个亲舅舅:亲王吴克善、郡王满珠习礼。此二人的罪过是不奉诏按时来京城报道。

顺治以他的决绝行动告诉全天下:他是九五之尊、他是天下一人,皇权的威严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侵犯的,不管是亲叔叔、还是亲娘亲舅舅。

随后,孝庄太后的忠实跟随者,满蒙大臣保守势力代表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图海、内务府大臣费扬古、郭迈等两黄旗重臣也遭到顺治的严厉打击。

种种迹象表明,皇权的权力争夺和隐身其后的文明的冲突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双方都没有退路可走,要不你死,要不我亡。

的确,必须要用死来解。

顺治十八年(1662年)正月,顺治病逝,一切似乎都完结了,但一切似乎又都没有了结。

果然,顺治的所谓遗诏大白于天下。

遗诏内容令所有人为之惊讶,这是一份全天下最为匪夷所思的遗诏,就和顺治的离经叛道精神一样匪夷所思。

顺治的这份遗诏里牵涉对“蒙汉”关系的批判,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进行否定。遗诏最后一段内容是:“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尽,保翊冲主,佐理政务,而告中外,咸使闻知。

整个遗诏的意思十分明显,那就是顺治自己所做的汉化改革都是错误的,清朝拒绝吸收汉人文明,拒绝汉人文明的渗透,清朝要重新回到满蒙贵族做主的时代,防止汉人颠覆清朝。

这真是一份用心十分良苦的遗诏。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是顺治亲手写的,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不是顺治亲手写的,历史的秘密就这样埋藏到不为人知的地方,并且还不给出任何理由。

当孝庄太后和满蒙大臣在顺治的追悼会上一脸悲痛地宣读这份被清朝人称之为顺治罪己诏的遗诏的时候,所有人只能是三分悲痛三分狐疑三分无奈的表情。

因为生活要继续,他们也需要生存。

这一年是顺治十八年的春天,权力的争夺戛然而止。

一个年轻皇帝死了,他从发病到去世不足六天时间。他在这六天时间里写了一份匪夷所思、疑窦丛生的罪己诏。

仅此而已。

顺治王朝就此戛然而止。

但是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却依然在进行着,以前皇太极时期在进行,顺治时期在进行,以后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也在进行,甚至到了清朝灭亡,这个过程依然在进行。

因为他们都知道清朝要生存、要发展,皇权要集中在自己手里,只能选择与汉人文明融合,这是唯一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一个侍女苏麻喇姑,靠什么得到整个清朝皇室的礼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苏麻喇姑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她为何能得到整个清朝皇室的礼敬?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地位高过皇亲国戚是不可能的,即使她是孝庄最信任的人,她的身份始终都只是一个侍女。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苏麻喇姑是清朝历史上地位最高的侍女,她深受孝庄的宠爱,康熙的尊敬,被孝庄、康熙视为至亲。作为一个侍女

  • 刘禅并不适合做一个领导者 刘备为什么还是传位给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我们都知道一个王位对于一个国家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这次我们要说的就是在三国时期大家很熟悉的刘备和他的儿子刘禅,我们都知道刘备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了刘禅,但是这也令许多人都十分的惊讶,因为刘禅并不适合成为一个领导者,但是为什么最后刘

  • 如果没有孝庄皇太后的支持,康熙的大业还能完成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康熙如果没有孝庄皇太后的支持,能完成那么多大业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孝庄太后对康熙的影响有多深呢?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没有孝庄就没有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帝。康熙是清朝进驻中原后的第二位皇帝,第一位皇帝是顺治帝,但顺治帝早逝,年仅八岁的康熙登基,

  • 光绪如果对慈禧下手的话 清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光绪和慈禧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真实的晚清历史上,光绪皇帝确实自己亲政过一段时间,或许是因为亲政时间太短,所以我们并没有看到晚清政府统治下地中国有哪些变化。众所周知,晚清的覆灭或者说大清王朝的灭亡,是历史潮流向前发展的必然,就算光绪皇帝杀掉慈禧,自己掌握军政大权于一

  • 汝南王朱有爋是什么结局?把自己一手好牌生生打烂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汝南王朱有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今天本文的主角汝南王朱有爋,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却智商不在线的明朝周府郡王。他为了周王这个封号,不惜出卖生父,诬蔑长兄。可惜他机关算尽,最终却弄巧成拙,反倒连累得自己的后世子孙为自己先祖的错误一辈子买单。朱有爋,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五日。生母乃宋国公冯

  • 葛尔丹是什么人?康熙为什么容不下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为何非要灭了葛尔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谈到清朝,很多人对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任皇帝都很熟悉,因为在他们在位期间,清朝一步步走向正轨,变得强大起来。即使很多人没有看过正史,对这三个皇帝也不陌生,因为很多清穿剧和小说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他们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清朝

  • 揭秘姜维计谋如果成功蜀国是否能够复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网络配图钟会大军攻打剑阁,却被姜维绊住,久攻不下。这时邓艾奇袭得手,击杀诸葛瞻,刘禅率众投降。姜维得知消息后,归降于钟会。钟会有谋反。之心如果姜维的计划成功,则可收复益

  • 雍正帝曾谈贪官:要叫他子孙后代做穷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满清的皇帝大多都是勤政的,雍正即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君主。“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若无雍正整饬,满清恐早衰亡。”日本史学研究者佐伯治如是评价雍正皇帝。《毛泽东眼中的帝王将相》认为,雍正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和能干的皇帝。治官用人以“严明”著称“夫吏治不清,民何以安?”雍正治官,素以“严明”著称。在他手下,不说

  • 慈禧最爱吃的两道菜肴 暗示大清即将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时统治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由满族人入关形成,满族人最开始是游牧民族(也有说是渔猎民族),以游牧为生的民族,对吃一般并不讲究,在野外随便抓一只野鸡,宰杀一只羊,或割一头虎,烧火烤烤便可吃了。网络配图第一个入关登基的皇帝是顺治帝,满人迁都北京之后,被都市的繁华所吸引,同时也被京城的美食所折服,曾经

  • 揭秘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历史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晚年,秦国将领章邯带军攻打赵国,赵军不敌,无奈之下退守巨鹿之地,即如今的河北平乡一带。眼看两军对抗赵军难以自保,于是楚王令宋义为首将,项羽任副将,带兵出战前去援助赵国。图片来源于网络宋义带领军队前往,到了安阳这个地方的时候,停驻了46天之久,迟迟不动。这可惹得项羽着急得不行,十分不满,多次强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