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以及明朝的历史关系:令人感慨不已!

朱元璋以及明朝的历史关系:令人感慨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44 更新时间:2024/2/21 2:02:45

《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五章《举火燎天何煌煌》中写道:杨逍案头有一本《明教流传中土记》,“张无忌翻开书来,但见小楷恭录,事事旁征博引。书中载得明白,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于唐武后延载元年传入中土。其时波斯人拂多诞持明教‘三宗经’来朝,中国人始习此教经典……至会昌三年,朝廷下令杀明教徒,明教势力大衰。自此之后,明教便成为犯禁的秘密教会,历朝均受官府摧残。明教为图生存,行事不免诡秘,终于摩尼教这个‘摩’字,被人改为‘魔’字,世人遂称之为魔教。”

网络配图

这段考证的确不假,中国历史上的明教确实源自波斯的摩尼教。明教在唐朝武则天时期传入中国,明朝以后逐渐衰亡。这个可能只有历史学者才能注意到的宗教,却由于武侠大师金庸的《倚天屠龙记》而名声大噪。在《倚天屠龙记》一书中,明教占了相当的篇幅,全书涉及明教的不仅有江湖的恩恩怨怨(如各大门派围攻明教),还有朝廷的利诱瓦解(如赵敏郡主的拉拢),以及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如小昭与张无忌的感情),甚至还认为明朝之所以称为“明”,也与明教有莫大的关系。那么,真实的明教到底什么样呢?

1、公元3世纪创立,教徒全部吃素

摩尼教产生于公元3世纪中叶,由波斯人摩尼创立。摩尼教创立后,即在波斯境内广为传播,并迅速进入北非、欧洲、小亚细亚、中亚一带。据说,摩尼本人在游历中亚时曾到过中国西北地区,但摩尼教正式传入中国则是在唐武则天时期(公元7世纪末)。

由于摩尼教宣扬光明,在传入中国后,逐渐被称为“明教”。类似于佛教,明教教徒也要食素,因为他们认为素食中包含的光明较多,吃素可以净化自身的灵魂。因而,除非是叛教者,一般都严格遵守素食的戒律。《倚天屠龙记》第十四章中提及,张无忌见到所谓明教徒的朱元璋徐达一伙在吃牛肉,为之一凛。张无忌的吃惊正反映了明教的教义之严。

2、势力曾仅次于佛教,频繁参与农民起义

网络配图

明教在唐代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武则天时期,该教处于合法地位;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朝廷认为该教妄称佛教,欺骗百姓,故不准中土民众信奉,只许在西域人中自行流传。在此期间,明教成为了回鹘国的国教。安史之乱中,唐朝屡次向回鹘借兵求援,明教借回鹘的势力,重新风行于中土,在各地广建寺院(称大云光明寺)。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明教在中国的势力达到顶峰,仅次于佛教,居著名的三夷教(明教、景教、祆教)之首。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朝廷下令禁止明教在华传播,并没收明教的寺院财产,明教教众遂转入秘密活动。在组织上,中土明教也逐渐与西域的摩尼教团总部脱离联系。

唐朝灭亡后,明教继续在民间秘密流传。一些信奉明教的知识分子,修建了许多明教寺院并隐居其中。如建于元代的福建泉州市晋江县华表山麓草庵,就是中国仅存的明教寺院。

宋代农民运动中,特别是在江浙和福建一带,反抗官府的农民所参加的诸多秘密会社中,不少都吸收或渗透了明教的成分,如北宋末年,方腊利用明教组织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震动了东南半壁河山。 而在《倚天屠龙记》故事所发生的元代,明教仍然以种种形式存在,并相当兴盛。《倚天屠龙记》中所写的明教来源、传入中土以及后来在中国的传播、被禁的情况,与史实基本相符。

3、波斯总教、中亚教团相继灭亡,中土明教硕果仅存其实,在摩尼教的诞生地波斯,它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命运还不如在中国的明教。就在摩尼创立摩尼教后不久,波斯的萨珊王朝认为摩尼教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于是在公元276年左右,波斯国王巴赫拉姆一世处死了摩尼,宣布摩尼教为异教,对摩尼教信徒实行全面迫害。许多教徒不堪其苦,就向东逃亡,一部分教徒加入了在中亚的摩尼教团。

摩尼教团的创始人是摩尼的弟子阿莫大师,在中亚地区颇有影响,后来传入中国的明教,实际上就是从中亚的摩尼教团传来。由于早在公元6世纪,摩尼教团就在撒特·奥尔米兹的领导下宣布脱离设在巴比伦的摩尼教总教会,自己组成中亚教团,总部定于撒马尔罕。因此中土的明教与波斯总教几乎没有什么瓜葛,《倚天屠龙记》中明教隶属于波斯总教的说法纯属虚构。

网络配图

在中亚摩尼教团独立后不久,波斯的摩尼教就迅速走向了灭亡。当时统治波斯的萨珊王朝与拜占庭帝国进行了连年的战争,但并没有征服后者,反而严重削弱了自己的实力,结果萨珊王朝在公元651年被阿拉伯帝国所灭。

阿拉伯帝国占领波斯全境后,全面推行伊斯兰教,给摩尼教带来了灭顶之灾。中亚的摩尼教团也在穆斯林和蒙古势力的夹击下走向灭亡。这样,到元朝末年,在中国秘密存在的明教反而成了唯一兴盛的摩尼教。《倚天屠龙记》中波斯总教兴师动众地到中土寻找圣女,并最后把张无忌的女友小昭接回去当教主的故事,自然没有历史根据。

不过,小昭常唱的小曲“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倒是正宗的舶来品。该曲出自波斯著名哲学家兼诗人莪默·伽亚谟的诗集《鲁拜集》,只是金庸先生多加了两个“兮”字,便生出无限的意蕴。联想到小昭的离别,更是令人不胜嘘唏。金庸也自称:在《倚天屠龙记》的几位女性角色中,比较喜欢小昭。而小说的结局却是把小昭发配到了早已灭亡的波斯,更是令人感慨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永乐帝虐待政敌妻女:充当官妓子女 代代为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永乐皇帝以后是谁,县令甲娶部属之女为妻解析,情敌政敌

    国人特别是北方人,在骂人的时候,一般常用“他妈的”或者“你老婆的”之类,别人回骂也概莫如是。骂人与回骂,多局限在一个“骂”字上,图个嘴上痛快,真正越界去实践的人却少之又少,如果实践了,则后果很严重。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应该不会不知道宋太宗和南唐李后主的故事,宋太宗就是一个“你老婆的”实践者,李后主的

  • 历史上连续三次嫁人的平阳公主有孩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平阳公主卫青的爱情,汉代平阳公主历史简介,历史平阳公主的一生

    我们都知道平阳公主的丈夫有三位,古代女人讲究从一而终,即使丈夫再逝,也是不能再嫁的。而平阳为什么例外呢?因为平阳只是个苦命的女人,她的婚姻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汉武帝的天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平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曹寿,只是一个不得志的皇亲贵族。当时的平阳长得极美,才情又高,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可以说是

  • 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是因一句荒唐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什么要修建万里长城,秦始皇万里长城建了多少年,秦始皇修的长城有多长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蜿蜒在沙漠之上,气势磅礴,坚固雄伟,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曾有权威人士做过统计,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如果用来修建一道厚1米、高5米的长墙,这道长墙足以环绕地球一周;而如果用来铺筑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则可以环绕地球三周以上。但今天的人们在感叹其浩

  • 左宗棠爱骂曾国藩:有时连骂数日听者只得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在线听书曾国藩,恋听网曾国藩,曾国藩的故事在线听

    除了进士,左宗棠还喜欢骂曾国藩。国藩生前,已知宗棠“朝夕诟詈鄙人”,然而自觉“拙于口而钝于辩”,即欲回骂,“终亦处于不胜之势”,只能“以不诟不詈不见不闻不生不灭之法处之”,求个清静。国藩逝世,宗棠撰联表彰,虽谓“自愧不如元辅”,实则不能忘情,没过多久又接着骂了。网络配图宗棠骂国藩,不择时,亦不择地。

  • 晋灵公被杀是恶狗惹的祸?晋灵公是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灵公的儿子,晋文公活埋,晋灵公是个怎样的人

    明王朝开国名臣刘基(刘伯温)著有一部寓言小品集《郁离子》,文风犀利遒劲,于诙谐幽默中针砭时弊,颇见胆识与功力,史家誉其“明乎吉凶祸福之幾,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郁离子》中有一篇《晋灵公好狗》,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晋灵公“好狗”的故事。晋灵公喜欢狗,在曲沃建造了狗圈,给狗穿上锦绣狗衣。颇受晋灵公宠爱

  • 崔与之一直用菊花高雅品格来要求自己的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你有一样高贵的品格,品格高雅的花,手把齐纨相决绝中齐纨指的是

    崔与之是一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给世人不仅仅留下了光辉的德行,还留下了高雅脱俗的文字与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在崔与之简介中说道,崔与之是一个很洁身自好和努力精进的人,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是他从来都不会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着努力进取。图片来源于网络从崔与之简介中我们可看出,崔与之一直都是一个清官,无论他就职

  • 康熙以身作则厉行节约:毡毯用30年 妃嫔不坐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一位明君。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世人早已多有评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幼年登基的万乘之君,还是一个去奢从简、厉行节约之人。以身作则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

  • 青年左宗棠不爱四书五经 沉迷于旁门左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最近推出的历史传记小说《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一书中,作者徐志频试图抛开历史陈见,以当代眼光全新诠释左宗棠的一生——历经苦难,完成救赎,愈挫愈勇,成就伟业,以为当代国人精神补钙。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抵御外侮的爱国者,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晴四大中兴

  • 揭秘汉朝一代名将周亚夫真的死于自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在汉朝历次战役中屡立奇功。汉景帝的爹就曾经耳提面命的告诉过他,“国有难,找亚夫。”但是周亚夫有一个大的弱点,狂傲自负。他平定七国之乱用了多长时间?三个月。这样一位军事奇才,何以以如此凄惨的方式结束一生?在史学上一直是个谜。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去“细柳营”实地勘察过,他们发现一个问

  • 北宋将灭一个倔强老头的救国之道拒金兵于城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老赵宋徽宗屁颠屁颠地跑到镇江去避难了,小赵钦宗这边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可以说,钦宗皇帝是在李纲和吴敏的力争之下才登上皇位的,所以,在这期间吴敏被任命为门下侍郎,李纲也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可是,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兵,宋廷主战、主逃争论不休,总结起来主要由三个方面的意见:网络配图其一,迁都,或向南渡江,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