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武帝身为南梁的皇帝 梁武帝为什么还要出家当和尚

梁武帝身为南梁的皇帝 梁武帝为什么还要出家当和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81 更新时间:2024/1/19 13:37:0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梁武帝出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普通八年(公元527年),梁武帝萧衍第一次舍身出家了。

史上信佛的皇帝很多,如清朝的顺治,不过,这些皇帝更多则是让世人多了些谈资,而萧衍不是简单的出家礼佛,他还研究佛学,自己亲自讲解《大般涅槃经》。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在南北朝时期进入了高速发展,看萧衍的做法就不奇怪为何那时的佛寺会迅速遍及大江南北了。

当时,南梁都城建康(南京)就有佛寺500多座,而且都是豪华装修,僧尼人数更是高达十多万人,并且还拥有资产。当时还有一个现象,和尚有勤杂人员,称为“白徒”,尼姑有“养女”。这其实已经严重影响南梁的国家发展了,寺院的人口数量居然差不多是南梁总人口的一半。

于是,就有大臣就上书,建议让那些白徒、养女回家务农,这样各方面都可以得到发展。结果,萧衍却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出家。这算哪门子解决方案呢?他如果就此安安静静的穿上僧衣也就罢了,他第一次出家就三天,回来后就改了年号,大赦天下。

后来,也有位女皇帝武则天,每次有大动作前都会去寺庙,比如:杀来俊臣。此手法和萧衍同出一辙,以宗教的力量来固权自己的皇权。不过,萧衍是真的沉迷于佛教,二年后他再度舍身出家,那么,这次待了多久?第11天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两天后还俗。

在外人看来,这位皇帝是不是在过家家啊,哪有如此玩法?萧衍还真的就喜欢往寺院跑,后来,又出家了一次,这次的“赎金”也是两亿钱。第二年,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此时,有人明白了,这位皇帝就是变相往佛寺里送钱啊。

对此,郭祖深形容道:“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其实,佛教信众人数的激增,离不开当时的大环境,这一时期战乱不断,老百姓就将寄托放于信仰。而这时的国君若是和佛寺交好,就等于获得了很大的支持,这其中,达成的筹码也不复杂,就是金钱。若是直接动用国库支持宗教,没准会招来群臣非议,若是“赎人”,那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萧衍此举可谓是用心良苦。一方面他用出家测试了群臣的忠诚度,看这些大臣是否舍得出钱来赎他;另一方面则将自己塑造成了“菩萨皇帝”,试图将君权神话,这其实也是很多皇帝都做过的事情,后来的宋徽宗就给自己上了个道号: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

只是大家真的愿意有这样一个君主么?

一次,两次,三次,群臣都出钱了,第四次时,是朝廷掏的钱。结果呢,第二年就爆发“侯景之乱”,转年萧衍饿死于台城。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位于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三城巷北,南靠其父梁文帝建陵,北毗其子梁简文帝庄陵。修陵东向,三座陵墓由南向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萧衍其实很明白,当年他能登基,靠得就是武力,为何晚年他如此醉心于佛教,还不止一次表示虔诚之心,这里除了君权外,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呢?

只能说萧衍“入戏”太深了。史籍说萧衍晚年听不得任何“逆言”,个性变得很是固执且封闭。在一次次进出寺庙的过程中,他得到了心理上的另类满足。在朝堂,他虽是一国之君,但群臣还是可以反驳他;在寺庙,虽然穿着僧衣,但他依旧还是皇帝,重要的是:没人再会和他去计较什么了。

此时的萧衍在佛教中寻到了某种“共鸣”,他需要“膜拜”,这在朝堂上无法实现,但在佛寺中很容易。只是他也明白,自己若没了皇帝身份,这个也将不存在了,于是,就出现了接二连三的“赎人”场景。壮观吧,每次都是过亿的代价,萧衍内心是得意的,只是,他的国家也开始风雨飘摇了。

并且,汉传佛教吃素的传统,就是从萧衍这开始的。他对佛经很有研究,找到吃素的理论依据,下令僧人必须吃素,还要求全国僧人也要这么做,包括祭祀宗庙也要用蔬菜。萧衍将精力大把用于研究佛教理论,其实,也是一种掌控欲的表现:知其精髓才能更好地为己所用。

只是国家的管理并不是靠一些理论,还得有人真正做事。不过,此时的萧衍全然不顾这些,国家的命运远远没有自身的感受来得重要。所以说,萧衍晚年的几度出家,应该可以解读为:自身在寻求内心和外界的平衡,他渴望个人权力崇拜的永恒。

只是这一切在政治上很难做到,他需要换个场景,而兴起的佛教刚好为其提供了一个空间,他也以为自己找到一个完美选择。但是,史实一再证明,国家和个人之间,往往要舍弃一方,才能成全一方,萧衍最后选择的是自己的爱好,那么,就等于要将那个宝座拱手让出。

参考资料:

【《梁书·本纪第一·武帝上》、 《梁书·本纪第二·武帝中》、 《梁书·本纪第三·武帝下》、 《资治通鉴·梁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韩信在掌握兵权的时候造反 韩信能不能打败刘邦夺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韩信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西楚霸王项羽在听说韩信攻破齐国和赵国之后决定派楚国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精兵出击韩信,但是在潍水之战中,一向战无不胜的龙且却遭遇了惨败——他本人被灌婴部下所杀,二十万精兵几乎全军覆没。此时,项羽派武涉前往

  • 被堂兄害死被史书抹掉,这位唐朝最惨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重茂,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唐朝的历代皇帝中,有一位被史书“除名”的皇帝,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都没有他的本纪。这位皇帝以合法的身份即位,但在位时间却很短,之后就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先是被自己的姑母废掉,之后又让自己的堂兄给害死。那么

  • 最该为北宋亡国负责的人是谁?宦官童贯都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最该为北宋亡国负责的人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宋朝,我们都引以为傲,不仅经济是当时的全球第一,而且市井阶层繁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实,宋朝还有一个值得一说的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很少听到宋朝出现宦官专权。强大的汉、唐、明都上演了

  • 最是无情帝王家,中国古代最血腥的王朝是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在中国古代,几乎历朝历代都会因争夺皇位而爆发流血冲突,父子成仇,兄弟相残的事情很多。即使那些大一统的王朝,也无法避免血腥的权力之争。唐朝的统治时间长达289年,然而它堪称是中国古代最血腥的王朝,几

  • 汉武帝登基后,为何会心甘情愿做6年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登基后为何足足做了6年傀儡皇帝,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汉武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皇帝,他一生都在想办法干成一件大事,加强中央集权。可是,在登基的前六年汉武帝却不得不事事听从祖母的安排。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刘彻已经当了9年的储君,对政治一定也有他自己的

  • 石虎是如何当上皇帝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后赵武帝石虎(295年-349年),字季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中,后赵的第三位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武帝。石虎是后赵开国君主石勒的侄儿。石虎生性残忍,发家前,不仅用残酷的手段先后杀死两位妻子,即使在军队中如果遇到与他一样强健的战士,他会以打猎戏斗为由,借机将对手杀死,以解心头

  • 荣郡王绵亿是谁?与昭梿交情匪浅的他为何会突然被革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荣郡王绵亿是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永琪是乾隆的第五个儿子,由于其幼聪慧学,少习马步射,武技颇精,再加上他博学多才,娴习满语、汉语、蒙古语,熟谙天文、地理和历算,因此他深得乾隆的喜爱。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初五日,圆明园九州清晏殿火灾,当时永琪冒着生命危险,背着乾隆逃出火中而被乾隆

  • 唐朝到了中后期,为什么很多公主会出家做道姑?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公主是帝王的女儿,出身高贵,谁能娶到公主,身价自然也会提升。可是,唐朝时期却出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许多公主没有嫁人,而是出家做了道姑。根据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一共有13位公主出家,其中唐朝中后期的有9位。这些公主为何放弃要荣华富贵,过起清心寡欲的修道生活呢?先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看下都有哪些公主出家,

  • 乾隆的生母钮钴禄氏的一生如何?享尽荣华,85岁才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乾隆的生母钮钴禄氏的一生如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封建王朝统治着的,这是时代潮流发展的变迁,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所造成的。在我国最早形成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统治,那就是秦始皇了。他的统治方式,以及统治称呼,从后面

  • 身体文弱的陈庆之是如何成为史上少有的名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陈庆之:从古至今,英雄豪杰数不胜数,绝世名将也是多如牛毛,然而像陈庆之这样的却是寥寥无几。陈庆之(484—539年),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杰出的军事家。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