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辽铁血太后萧燕燕,位高权重摄政27年

大辽铁血太后萧燕燕,位高权重摄政27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143 更新时间:2024/1/23 19:24:4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萧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对于辽国太后萧绰,由于历史小说和戏文都对她丑化颇多,名声可能不太好,然而,实际上她却是一位中兴之主,一手将辽国推向高潮。

最近,电视剧《燕云台》热播,让萧绰这个名字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提起她的名字你可能觉得陌生,但是如果告诉你她是就是杨家将里的萧太后,你可能就想起来了,那可是让人恨得牙痒痒得的大反派。

而在这部电视剧《燕云台》里面,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萧燕燕,唐嫣在剧中中饰演的女主很厉害,历史上这位萧太后更是厉害。

萧绰,小名叫燕燕,萧氏是辽国后族,也是仅次于皇族耶律氏的第二大部族,辽朝的皇后宰相都出自萧氏。

萧绰嫁给了辽景宗耶律贤,被封为皇后,辽景宗在位十四年,萧绰为辽景宗生有六个孩子,辽景宗死后,萧绰的大儿子耶律隆绪继位,就是后来的辽圣宗,由于继位时只有十二岁,再加上从小体弱多病,处理不了国事,所以萧绰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摄政,这一摄政就长达二十七年。

与汉人韩德让的感情纠葛

电视剧里,萧燕燕与韩德让的感情线是剧情发展的主线,这并不是杜撰,史书上也有记载两人确实是青梅竹马的关系,而且从小就定了亲,只是后来没来得及成礼,就被辽景宗半道截胡了。

韩德让家族一直以来都在辽朝担任要职,是汉官势力的代表,萧绰临朝摄政以后,面对孤儿寡母的统治局面,因为权谋和感情的因素,对韩德让百般信任,不仅让韩德让以南院枢密使之职负责皇宫的宿卫,而且还听从他的建议撤换了大批宗室亲王和大臣,夺取了他们的兵权,辽圣宗的皇位才得以稳固。

据《宋史》记载,萧绰还派人杀害了韩德让的妻子,之后韩德让就毫无避忌地出入太后的寝帐了,不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外出游猎,即便接见国外使节二人皆是同行,而且是并案而坐。所以二人虽无夫妻之名,但却有着夫妻之实,其实这样也并不违反契丹的风俗。

后来韩德让更是被赐国姓”耶律“,并且还赐皇帝和太后才有权居住的翰鲁朵宫帐,以及丹书铁券,兼任大丞相和枢密使,总览军政大权,可见宠幸非常。

抛开二人的关系,韩德让也不是靠裙带关系得到的高位,而是有真才实学的治世能臣,是辽朝的汉臣中辅政最久,权位最高、影响最大的重臣,在历史上也是无出其右,是辽朝“圣宗之治”的直接促成者。

为政举措

萧绰摄政后,不断笼络结好群臣,赢得了的契丹勋贵阶层的支持,并且亲自判决冤假错案,极大缓解辽国的社会矛盾,赢得了人民好感和拥戴。

她还与韩德让一起对辽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不仅大胆任用汉官,还把以前属于宫廷的奴隶全部编为平民,规定了新征服的地方和人不再成为奴隶,极大的削弱了契丹社会的奴隶制成分。

此外,辽朝实行科举考试,标志着汉人可以通过正规途径进入辽朝的统治阶层,使辽朝的统治基础扩大。特别是到了辽朝晚期,因为受汉文化的影响,契丹族也要参加科考。

推进汉番同律,在之前汉人和契丹人同时犯罪,重处汉人轻罚契丹人,所以民族之间的阶级矛盾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实行番汉同律,剥夺契丹贵族的某些司法特权,这项政策有效地缓和了辽朝内的民族关系。

在她摄政时期,倡导提出赋税改革,之前收取赋税只在燕云地区实行,而这个时期,她把这项政策推向了整个契丹国内。

萧绰的才能还表现在军事上,主要有两项成就,一是击退了宋太宗发起20万大军的雍熙北伐(此北伐旨在收回后晋石敬瑭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二是迫使宋真宗签订檀渊之盟,历史上之所以对她丑化颇多,就是因为她让汉家颜面大失。

两极化的历史评价

有人说她是中兴之主,也有人说她手段残忍,史书上还说她“好华仪而性无检束”。关于好华仪,作为一个女人,爱美之心不能算是个坏的评价,何况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女人。

至于性无检束,也只有她和韩德让的感情纠葛让人诟病,但是一个女人和幼子能在男权社会中存活下来,并且得以巩固统治地位,离不开韩德让的一路扶持,而且二人的感情也是让人感动,无论是为了国家还是个人情感,似乎都不算不上大的过错。

萧绰对整个辽国而言,无疑是为推动其前进,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不仅扭转了辽国中期衰落的局面,而且全面推动了契丹封建化改革,在她摄政的二十七年里,辽国迎来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由少数民族部落发展而建立的辽国,能维持二百年国祚,她居功至伟,绝对称得上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政治家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慎嫔:乾隆帝嫔妃之一,在历史上只记载了五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嫔妃顺序列表,乾隆的愉妃活了多久,乾隆帝有几个皇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恪嫔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爱新觉罗家族自努尔哈赤开始便不断与蒙古各部联姻,到了皇太极执政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五宫后妃竟然都是来自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清朝入关后,立足未稳,仍然需要蒙古的后方支持,所以顺治后宫也存在大量的蒙古后妃,顺治的前两任皇后就是来自蒙古

  • 清朝妃子为什么要戴手指套?是为了好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代女子手指上戴的,清朝嫔妃手指戴的是什么,古代妃嫔戴指套是什么意思

    如今各种宫斗戏频繁上演,你争我斗不相上下,各种关系如网密布看的是眼花撩乱。但是很多服装配饰的细节,仔细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缂丝工艺的龙袍,多肉植物一般的绒线团花,还有一个耳朵上就坠了三串耳坠的满足风俗,真是大开眼界。之前以为满清女子的服饰文化只有旗头,旗袍花盆底,可是看了几年的古装戏。发现一个清代与

  • 乾隆花甲之年所纳的一个妃子:惇妃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延禧攻略愉妃结局,延禧攻略纯妃结局,延禧攻略中娴妃的结局

    说到惇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乾隆一生可谓风流,看过《延禧攻略》的朋友都知道,乾隆挚爱孝贤皇后富察氏,孝贤皇后病死之后,高贵妃、纯妃、继皇后、令妃、香妃都曾得到乾隆的深爱,高贵妃成为乾隆的心灵港湾,令妃成为乾隆的红颜知己,在史书上记载,乾隆的后宫中,贵

  • 清朝生下皇帝的嫡皇后,孝淑睿皇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嫡妃,徽柔公主最后结局,9子夺嫡皇子下场

    说到孝淑睿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古代流传着一句老话:“废长立幼,自古是取乱之道。”正是因为这一句话,引发了历史上一个又一个悲剧。比如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清朝的九子夺嫡等。清朝几百年来,只有一个皇后生下的嫡长子成为了皇帝。这个皇后就是道光皇帝的生母

  • 揭秘:一代名臣张廷玉为何落得夺爵抄家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夺爵,张廷玉下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读音

    说到张廷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张廷玉从康熙朝进入权力中枢,到雍正朝执掌军机,是创立军机处的元勋,并在雍正去世前获得配享太庙待遇。终清一世,汉族官员中能够获得这一殊荣的,只有张廷玉一人而已。他历仕三朝皇帝,一时风光无限,达到人生荣耀的顶峰。然而,一直谨

  • 白马之战作为关羽的成名之战 白马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白马之围关羽杀了谁,关羽武力值,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什么失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马之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袁绍的迟疑不决,给了曹操迅速剿灭徐州刘备的机会。在此战中,曹操赶走刘备并控制了徐州地区,还成功俘虏了关羽。关羽效力曹操期间,在官渡之战中也立下了大功一件,这是关羽的成名之战——白马之战。同年二月,袁

  • 夏侯渊的侄女是张飞老婆,那赵云的夫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飞怎么娶了夏侯渊的女儿,张飞夏侯夫人,张飞的老婆为啥是夏侯渊女儿

    说到张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三国里面刘备营中众多才能卓越之士,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是蜀国的四大谋士,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是蜀国的五虎上将,谋士里面,或许人们只能记住诸葛亮了,但五虎上将的名字是个个响当当,随便提及哪个,都是脍炙人口的存在。

  • 汉寿亭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关羽为何总把这官职挂在嘴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寿亭侯怎么断句,亭侯什么意思,汉寿亭侯是什么官职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寿亭侯官职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引言《李鸿章传》中载:“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烽火连天的三国,就是这样一个造英雄的时代,而桃园三结义中的关羽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英雄。01《三国演义》曰:"……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这句话就是桃园三结义中的关羽所

  • 14岁皇后21岁做太后,揭秘这位博尔济吉特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博尔济吉特哲哲,成吉思汗的妻子,世界上成吉思汗的妻子

    说到孝惠章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由张一山、唐艺昕、朱珠等人主演的《新鹿鼎记》已经收官了,该剧作为翻拍剧很遗憾并没有获得好的评价。一般来说每一次翻拍一次经典,都会被观众嫌弃的不行,如今的《新鹿鼎记》也是一样。张一山饰演“韦小宝”因为演技浮夸,还影响了

  • 曹操在面对黄巾军的时候 曹操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出山后帮助刘备做了哪些事情,刘备参加过剿黄巾吗,除了诸葛亮谁还用过草船借箭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和黄巾军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社会秩序混乱,百姓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民怨逐渐积累。最终在公元184年,人民的怨气终于爆发了,一场以宗教形式组织的起义轰轰烈烈地展开,因为这次起义的信徒头上都绑着黄巾,故又称黄巾起义。黄巾起义这无疑是东汉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