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洋务运动领袖人物李鸿章为历史背了什么黑锅?

洋务运动领袖人物李鸿章为历史背了什么黑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73 更新时间:2024/1/16 18:40:48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四大领袖人物之一,他主办的洋务中有500多个中国第一,200多个亚洲第一。但是做出这么多贡献的李鸿章却成为了历史罪人,说他是卖国贼?这言论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李鸿章帮谁背了历史的黑鼓?

网络配图

大清国不是大清百姓的,所以李鸿章即使卖国,国民也管不着!大清国也不是李鸿章的,所以那国也不是他想卖就能卖的。大清国是谁的?大家可别跟我说,大清是所有大清国民的。做奴才不能这么自作多情!龚自珍的儿子带领英法联军冲向圆明园的时候,小子可没有这种情结。那时的统治者向来是“宁给友邦,勿给家奴”。

很奇怪的是,中国民众可以很轻易地原谅执政者本人,却很难原谅给执政者充当帮办的人。比如赵构与秦桧,民众更多的把唾沫奉送给了后者,用脚后跟想想就知道,如果没有赵构的授意与支撑,秦桧哪有那么大的能量与胆量?再比如慈禧与李鸿章,老太后为了自己高兴,拿整个大清江山做自己的陪葬,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卖国的了,但是我们听到的骂声,则更多是针对李鸿章的。老李同志充其量也只是老太后卖国的经纪人,但我们看到的历史结局却是:老太后拉屎,李鸿章擦屁股;老太后卖国,李鸿章背黑锅!可怜的李二啊!

光绪二年(1876年)鸿章致友人的书信中说:“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人人怕谈、厌谈,事至非张皇则卤莽,鲜不误国。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

这话说得,直叫多少站着爱国不腰疼的爷们羞愧。鸿章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问题是天不佑人,大清的生命之树已衰,鸿章同志无枝可倚。梁超认为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此中最引我同感的是“悲李鸿章之遇”。

网络配图

依我看,历史把李鸿章推向了事业的顶峰,同时也把他踢进了名誉的泥坑。晚清历史上的一些外交条约,都成了李鸿章的卖国罪证:1876年,与英国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卖国一次;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卖国两次;1896年,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卖国三次;1901年,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卖国最后一次。事不过三,过三就是四了,没意思。再说之后想卖也不行了,因为一则把国卖完了;二则,老头卖国成功,兴奋得吐血若干次,死了!

李鸿章在替老太后卖国的时候,很不顺畅,差点成为卖国烈士。在日本谈判时,遭遇日本“粪青”刺杀。刺而不死,就带病卖国了。按梁启超记载:“日皇遣御医军医来视疾,众医皆谓取出枪子,创乃可疗,但虽静养多日,不劳心力云。鸿章慨然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刺割。’之明日,或见血满袍服,言曰:‘此血所以报国也。’鸿章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其慷慨忠愤之气,君子敬之。”

看看老头卖国卖到什么地步了,卖得壮怀激烈,卖得舍死忘生,卖得像个民族英雄,直卖得日本都不好意思了,不但主动停止了战事(否则北京都危险了),而且主动把条约内容减轻了一些!美国学者对此评价曰:“中日战争从头到尾是一场十足的灾难。中国最有效的讨价还价筹码不是它所剩下的陆海军力量,而是一个日本狂热分子对李鸿章的伤害而使日本人感到的内疚。”

网络配图

政府里面,也许只有鬼子六恭亲王那样的人物才能理解鸿章。鸿章赴日前,恭王率领全体军机上奏曰:“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李鸿章之过!”这话说得鸿章老泪横流!

马关谈判时,李鸿章的谈判对手伊藤博文也曾出于私谊推心置腹地质问老头:“十年前我在天津时,已与中堂谈及,何至今无变更?本大臣深为抱歉。”鸿章回答如下:“维时闻贵大臣谈论及此,不胜佩服,且深佩贵大臣为变革俗尚,以至于此。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当时贵大臣相劝云,中国地广人众,变革诸政,应由渐来。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更为抱歉,自惭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已。”

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做就可以成功的,纵然李鸿章有保卫国家的愿望。但是在舆论下,在流言中。事情的本来面目变得扭曲,而李鸿章也就成为了那个为历史背黑锅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曾国藩的官场厚黑术:想跳龙门就要先钻狗洞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官场上,每个人都向往更高的位子。可是那些大官并非一开始就“高人一筹”的,他们也曾有过艰难曲折的经历,但他们能够忍受“低微卑贱”的考验,并在低微中养精蓄锐、奋发图强,然后他们才攀上官场的巅峰。所以,处于低谷的人,不要因为现在的遭遇就放弃了自己。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网络配图咸丰二年,

  • 顺治皇帝英年早逝背后的隐情:为何突然驾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夜里子时,深宫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就在顺治驾崩后的第三天,不满八岁的康熙登上了紫禁城金銮殿的宝座。皇宫中很快恢复了平静,但是让人们迷惑的是,24岁的顺治皇帝,一向身体强健,从未听说有什么疾病缠身,为什么会突然不治而亡?网络配图对于顺治皇帝

  • 万历皇帝为什么20年不理朝政?荒淫无道?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知道,万历皇帝亲政之初,还是很勤勉的,他按部就班做了不少事情。即便是后来,他也不能说就是平庸之辈。毕竟他执政期间,亲自布置完成了万历三大征(指在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几乎同时开展的三次军事行动:平定哱拜叛乱;援朝战争;平定杨应龙叛变)。万历皇帝是何时起不上朝的?网络配图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48

  • 长相俊俏的玄学家卫玠最后是被人看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卫玠传》出自于《晋书卷三十六 列传第六》,它是一篇文言文,现在很多教学资料里面都有出现。里面主要介绍的是晋朝卫玠的生平事迹,卫玠从小就异于常人,他的祖父说他与众不同,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不能看到他长大成人的那天。《卫玠传》还讲述了,卫玠小时坐车上街,看他的人非常多,都以为他是玉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卫玠

  • 明朝没出现外戚专权,多亏了朱元璋的这项规定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宦官专权的表现,朱元璋封藩王的利弊,明朝外戚专权

    你了解朱元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情况,比如说西汉、东汉时期。然而明朝存在两百七十多年,却从未出现过后宫、外戚干预朝政的事情。清朝官方在撰写《明史》时评价道“论者称有明家法,远过汉、唐,信不诬矣”。那么明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外

  • 费无极在历史上是什么人?凭巧嘴陷害忠臣,最后权没争到性命也丢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费无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有副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佞臣,就是指奸邪谄媚的臣子,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奸臣。秦桧作为历史大奸臣,为争权夺利将民族英雄岳飞陷害致死,虽然最终获得了赵高的宠信,但也因此遭到后世

  • 赵元佐:赵光义的皇长子,却装疯卖傻不想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了解赵元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984年,宋太宗接到房州传来的消息,涪陵县公赵廷美病死。至此赵光义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因为在五年间,他的两个侄子(赵德昭、赵德芳)、一个兄弟(赵廷美)全部死掉,皇位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传给自己的儿子了。但是赵光义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最钟意的皇位继承人

  • 霍弋是什么来历?蜀汉最忠心的猛将,国家誓死不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霍弋是什么来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三国的名将,那简直太多了,魏国的曹仁、夏侯惇、荀彧、郭嘉;吴国的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蜀国的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等。这些都是三国前期的著名谋士和将领,其实三国后期也出现了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正在前线与魏军奋战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八贤王,德高望重令人敬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了解八贤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受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的影响,八贤王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刚正不阿,手持金锏,匡扶北宋的朝政。其实在历史上,八贤王确有其人,皇帝对他礼敬有加,而且威名远播,连契丹人都怕他,甚至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止其哭声。那么历史上的八贤王到底是一位什么样

  • 抛开情感历史,作为帝王的李隆基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隆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自古以来,人们看待一个人,往往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对唐玄宗李隆基。或许是因为民间传说中,他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太过耀眼,以至于很多人都忽视了,他身为一个皇帝,爱情乃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莫过于对当时的国家做过什么。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