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宋仁宗经常被“喷”真的是因为懦弱吗?

揭秘宋仁宗经常被“喷”真的是因为懦弱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75 更新时间:2023/12/30 8:12:53

宋朝皇帝里,有能武的,如宋太祖赵匡胤,一根杆棒打下四百军州,是典型的东方不败;有能的,如宋徽宗赵佶,画画写字弹琴唱歌,样样精通,成为文人心里的男神。在这些皇帝里,宋仁宗缺乏赵匡胤的杀伐决断;也缺乏宋徽宗的文采风流。甚至可以说,他显得很娘,有点小女生气质。由于缺少脾气,还常常成为大臣们的痰盂。史书记载,有两个大臣,曾将唾沫喷在他的脸上,堪称奇葩。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包拯,第二个是靖。两人一前一后,受到大臣们的点赞。仁宗呢,则一前一后,两次被训斥的灰头土脸。

网络配图

给包拯当痰盂,是因为仁宗违背了用人制度。他禁不住自己宠爱的张贵妃吹来的枕头风,晕晕乎乎的,一高兴,就准备给张贵妃的伯父张佐升官。所有大臣一听,顿时炸了,睁大眼睛盯着仁宗:这个皇帝,怎么如此花痴,为了一个靓妹,竟然将官职当人情送给自己的叔岳丈,不行!大家异口同声告诉仁宗,他的做法,有违国家制度,大家坚决不答应。

仁宗一看,有点不悦,但他也知道,自己一人应付不了一朝大臣,再这样硬顶下去,唾沫星子都要把自己淹死。于是,仁宗袖子一甩,赶快退朝,心里得意地想,到时任命文件一下,生米做成熟饭不就得了。当宋仁宗正为自己的智商得意时,一个人双手一张拦住他的出路说:圣上等等,我有话说。仁宗抬头一看,倒吸一口气,面前站着的是包拯。

包老爷子很不爽,胡须气得高高翘起,面对仁宗,扳着手指历数他的错误。而且,包拯人老了,嘴关不住风,唾沫如雨,星星点点飞溅到仁宗脸上。仁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小学生一样站在那儿挨着训。批评结束,还得表态。无奈,他只有收回成命,低着头灰溜溜地回到宫里,对着张贵妃生起气道:“都是你,让我给你伯父升官,你就不知道我们朝里有个包拯。”说完,他指指自己鼻尖,还有脸蛋,让张贵妃看,细雨淋漓一片湿润。

网络配图

张贵妃无奈,只有一边低下头窃笑,一边给仁宗擦着脸上的唾沫星子。后来,张尧佐为此不但没升官,还在大臣们的一再坚持下降职了:因为,谁让他走后门,搞裙带关系,违反工作纪律。至于仁宗让余靖也喷了一脸唾沫,说起来,事情比这次的更小。仁宗想修一座塔,心想,国库的银两就不拿了,免得大家吹胡子瞪眼地反对,到时下不来台。得,自己还是拿自己银行卡里的积蓄吧。

他想,自己没损及国家一分一毫,够意思了。因此,上朝时,他将自己的规划说了出来,还得意洋洋地表白了一番自己的清廉,告诉大家,寡人可是没有拿国库半分铜钿哦,值得表扬吧。谁知,仁宗话刚说完,整个朝堂再次炸开了锅。大臣们一个个挥胳膊撸袖子,反对皇帝这样做。仁宗很生气,红着脸嚷道,我用我自己的钱,和你们有关系吗,管得着吗?大家一声吼:当然管得着!仁宗眨巴了一下眼睛,有些发傻。他想,算了,和这些员工说不清,我还是开溜。于是,他再次采用吵不赢躲得起的办法,喊声退朝,转身就准备撒丫子走人。可惜,想法虽好,仍没走脱,他被一个人拉住了袖子。这位,就是余靖。

余靖和包拯一样,将仁宗当成小学生,不,甚至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狠狠批评了一通,告诉他,皇帝你做的很不对哦,你是一国之主,是百姓的公仆,你所有的东西都是国家的,包括你的钱,你怎么能说那是你自己的积蓄呢?另外,最近旱情较为严重,你不将自己的收入捐献出来,显示爱心,接济百姓,竟然建修寺庙,实在让百姓伤不起,让大臣伤不起。总之,余靖觉得,仁宗的做法,让大家很失望,很不爽,很受伤。

网络配图

余靖说话时,词语一个个冒出来,滚豆一般。唾沫星子同词语一样,漫空挥洒。仁宗站在他面前,再次充当了痰盂角色,弄得一脸的唾沫星子。最主要的是,余靖这人不太注意卫生,大热天也连续几天不洗澡,浑身汗味。他自己已经适应了,倒不在乎,可那一股股汗味毒瓦斯一般袭击着仁宗,实在让有洁癖的仁宗受不了。但受不了还得受。仁宗朝的大臣,一个个教育皇帝上瘾,抓住机会,必须将瘾过足,方才满意离开。

余靖更是如此,甚至比别的大臣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次社情民意教育,余靖整整用了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的时间。仁宗站在那儿,一声不吭,静静听着。说完,余靖很满意于仁宗的表现,一挥手离开了。仁宗也转身撒丫子跑回宫里,让宫女们打来一盆水,一边洗着脸,一边又气又笑地说:“今天让那家伙汗味和唾沫齐上,险些将我熏死。”至于仁宗规划的那座塔,还没开始建造,就被余靖的唾沫销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诸葛亮为什么非要用马谡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几天,马谡为什么守不住街亭,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论是从史学研究,还是从人力资源研究来说,都不免简单粗暴。一个经理人用人

  • 梁元帝萧绎:跟糟糠之妻尸体离婚的独眼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什么叫糟糠之妻,南朝梁元帝萧绎,梁元帝萧绎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2]),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萧绎出生于天监七年(508年),当时父亲萧衍已经做了六年皇帝。生于帝王之家,萧绎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才华也

  • 李世民欲杀武媚娘遭高人阻止背后有何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为什么只封武媚娘才人,李治临死前对武媚娘,李世民为什么没杀了武媚娘

    话说武则天出生不久,当地人都传,唐三代后,“武代李兴”,此话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那里,开始李世民是深信不疑,但当时的唐朝处于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局面,便也慢慢的淡忘了“武代李兴”的谣言。贞观二十二年,太白星显现异时天象,李世民想起民间传言不免有些心惊,于是他便秘密地把太史令李淳风召到宫里,商量对策。李

  • 对外族最有骨气的王朝大明朝宁死都不迁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为什么不扩张领土,历史上最没有骨气的王朝,明朝灭亡时皇族有多少人

    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实为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比,明朝亦毫无愧色!网络配图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则是匈奴。老糊涂们总是津津乐道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的解决方案

  • 少数民族将领杜文秀是否叛国争论不休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少数民族将领,李秀成是民族英雄吗,杜文秀

    杜文秀简介记载他号百香、字云焕、又名杨秀。道光三年出生于云南永昌保山县一个杨姓家庭。在10岁后过继给姨妈,改姓杜,更名为杜文秀。自幼好学13岁通晓儒家典籍,17岁考中秀才。16岁补廪膳生员道光十五年以代表身份上京上控“保山惨案”制造者,但未获公正处理。咸丰六年发生的聚团杀回事件,让杜文秀在蒙化起兵,

  • 康熙景陵:中国史上埋葬规格绝无仅有的帝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皇帝遗体出土照片,清景陵地宫,康熙地宫

    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有顺治帝孝陵、孝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为景陵。网络配图从空中看,景陵整体上呈半圆

  • 宋仁宗的私生子 包拯斩了宋仁宗私生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仁宗养子,赵祯_宋仁宗,历史上包拯真的杀了侄子吗

    宋仁宗,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个守成之君,然而,宋仁宗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成年的儿子,关于宋仁宗的私生子倒是层出不穷,据说包拯曾斩了宋仁宗的私生子,这是真的吗?公元1050年,有个叫冷清的年轻人,自称是“皇子”,到处张扬,由此一来,风言风语,很快就传遍全城。开封府的钱明逸得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秘宝是一把锄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老锄头,朱元璋记小纸条,锄头与镐头

    看了一部电影。内容是两伙人围绕明太祖开国秘宝藏宝图,开展一系列追踪和打斗,最后按图索骥,终于在一个洞穴中找到了明太祖埋下的宝藏。人们打开宝箱一看,原来只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锄头。告诉人们有了锄头就可以种田;种田就可以弄粮食,就能解决吃饭这样的第一件大事。网络配图影片的这一情节当然是根据朱元璋贫苦农民出生

  • 九门提督在清朝政治斗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九门提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其掌管的步军统领衙门所承担的任务关系着皇帝的安全和政局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可以影响到皇帝的废立。唯其如此,九门提督在清代历次宫廷争权斗争中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非满人、非心腹重臣,不能担任此职。网络配图 清代,京师内城共有城门9座,分别为:正阳、崇文

  • 萧皇后传奇身世:做了半世女俘 嫁过六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萧皇后谁扮演的,萧皇后,萧皇后的个人介绍

    关于萧皇后的出身,《北史》和《隋书》都有记载。《北史》提到了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物:萧皇后的父亲——萧岿,萧岿的爷爷就是昭明太子。捡来一方“红盖头”萧岿,字仁远。他根正苗红,爷爷是梁朝著名的文学家、英年早逝的昭明太子——萧统。可惜,传到他这一辈时,梁朝已经散了。萧岿依旧打着“梁”的旗号称王,把荆州、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