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太祖努尔哈赤之死:宁远大战中炮悲剧而死

清太祖努尔哈赤之死:宁远大战中炮悲剧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63 更新时间:2024/1/31 20:12:17

广宁大败消息传至京城,朝中兵部尚书张鹤鸣吓得差点拉裤子,为减轻罪责,他立刻“自告奋勇”去山海关“督师”。明熹宗做木匠活儿之余,闻言大喜,马上赐其尚方宝剑,让他立刻赴山海关。

躲过追查责任这一关,张鹤鸣擦下一头冷汗,一路磨逼蹭痒痒,行了二十天才抵达山海关。然后,他立即以自己身染重病为由,递上辞呈,溜回老家。

网络配图

明廷只得另觅人选,决定让兵部右侍郎解经邦经略辽东。这位文人胆子奇小,连连辞任,即使被朝廷革职也再所不惜。丢官可以回家颐养天年,丢命可就吃啥不香了。最后,明廷只得进行“民主”集议,谁得票多,谁就得去。选了半天,王在晋被大家选中,任其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等处军务。如此职高权大的位置,王在晋力辞。最后,明熹宗发愤翻脸,表示如果再敢推辞,“国法不容”。

勉强之下,王在晋只能受命。他集中近十二万精兵于山海关,本人坐镇关上。

城上危楼控朔庭,百蛮朝贡往来经。八窗虚敞堪延月,重槛高寒可摘星。风鼓怒涛惊 海怪,雷轰幽鼓泣山灵。几回浩啸掀髯笑,羌笛一声天外听。

此诗名为《镇东楼》,乃明朝成化年间进士萧显所作。镇东楼,今人可能茫然不知此楼为何物,其实就是我们游客所理解的“山海关”。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军徐达在今天的山海关建关设卫,而“山海关”之名,也是由彼时而起。此雄关倚雄伟的燕山,襟带辽阔渤海,是一道坚固的防守关垒。而“镇东楼”仅仅是山海关城四座门楼中的一座,其余三楼为望洋楼、迎恩楼、威远楼,每座门楼外都有瓮城环而卫之,但如今保存完整的只有镇东楼瓮城,其余三楼的瓮城均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天下第一关”五个雄浑大字,相传为萧显所书,又有一说为明朝大学士严嵩所书。笔者个人认为,如此气势恢宏、典雅大气的书法,应该是当过相爷的人才能写得出,所以,严嵩应该是五个大字的书写者。萧显的官职,最高不过是兵科给事中、福建按察司佥事这样的“司局”级,书法也不是特别闻名。但恰如“苏黄李蔡”四大家后人认为“蔡”是蔡襄而不是蔡京一样,皆为“忠奸”心理所致,人们感情上倾向于本身老家是山海关的萧显,而不是身为相爷的声名不好的严嵩。

网络配图

搜索史志,可以发现山海关历史悠久,商朝时其地属孤竹,周朝时属燕地,秦汉属辽西郡,至隋文帝时代,在这里设置榆关,唐朝又属临渝县,宋朝时此地属于辽国,设迁民县,元朝时称迁民镇。延至明代,始称山海关,归隶永平府管辖。清朝、民国属临榆县辖下。1948年底,山海关解放,辖于秦榆市。1949年春,秦榆市改称秦皇岛市。

山海关在辽西走廊西端,又是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极目北眺,燕山长城如带,雉堞从立,周绕青山,雄瞰一方;挥手南指,渤海碧波万顷,石城入海,拱卫海疆;西边的石河,是阻敌入侵的天然深壕(解放后修水库,即现在的“燕塞湖”);东有观喜岭,又是御敌的天然屏障。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北齐在556年(天保七年)就开始在燕山山脉修筑长城三千里,西起西河总秦戍(山西大同),东到大海(山海关),至今在抚宁石门寨,仍可发现北齐长城遗址。隋朝时,隋文帝时代汉王杨谅以及日后的隋炀帝数十万大军东征高丽,均从临榆关(山海关)出大军。唐太宗御驾征高丽,仍是由此出击。“长城之枕护燕蓟,为京师屏翰,拥雄关为辽左咽喉”(《畿辅通志》),明清时此关更是为京师安全的关键屏障。中原政权一直倚山海关为峻险雄关,但五代时后晋的卢龙节度使周德威愚勇不为备,致使榆关被契丹人攻克,遂失屏障。

从军事史角度上讲,山海关最重要、最出名的年代在明朝。“大将军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一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并“筑山海卫城”,又在山海关附近开设码头庄港,使其成为接转山东粮饷和向辽东转运的转输港。本来,明朝前期,主要边防力量皆在今天的山西、内蒙等地,严防退走大漠的蒙古人卷土重来。但是,明中期开始,东北满族分力兴起,辽东成为边防重地,明朝“竭尽四海之物力以奉榆关(山海关)”,每每在此处关垒内外布防重兵十数万人,成为阻止满洲铁骑入北京的最重要。由于是咽喉要地,“系天下安危于一垣”。几十年来,满族骑兵屡屡试探性进攻,但均于关前止步,无法逾此天险雄关,只能多次绕过山海关从别的隘口越过长城驰骋于华北平原。虽然克胜连连,但皆是得而失之,抢掠而去,原因正在于“山海关控制其间,则内外声势不接。即入其它口,而彼(明军)得绕我后路”(魏源《圣武记》),由此,“(清军)所克山东、直隶郡邑,辄不守而(弃)去,皆由山海关阻隔之故”。

网络配图

山海关这一组庞大的防御体系,是经过明朝260多年长期经营而最终完成,它以长城为主战,以山海关城为中心点,共有十大关隘、7座卫城、37座 敌台、14座烽火台等建筑组成,不仅主次分明,且点线呼应,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其十大关隘南从老龙头开始,中间经山海关城,东北延至一片石(九门口),共26公里,十座险关扼咽,重兴叠嶂,入海为城,确实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势。值得一提的是,民族英雄戚继关在平定东南沿海倭患后出镇蓟州,在山海关一带大修武备,训练士兵,改进武器,巩固了山海关一带的山海之防。

王在晋本人并不知兵。他到任后,并无提出有价值的战略思想,只提出他自己的“八字方针”——拒奴抚虏,堵隘守关。后四字不必讲,核心内容是前四个字,拒奴,就是抵御女真的后金;抚虏,就是想大砸银子收买蒙古部落“以虏制奴。”此外,他还提出在山海关外重筑一关的不切实际的臭招。幸亏不久后,为明熹宗侍讲的大学士孙承宗前往山海关做实地考察,与袁崇焕等人一起否决了王在晋关外建关的荒谬建议。所以,这位王尚书在山海关几个月,基本没干实事,皇皇万言的奏书写了许多份,皆是书生空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他是明朝才子之一 却被灌醉后埋入雪堆冻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果郡王被谁害的沉船,明朝皇帝落水阴谋,明代三才子

    解缙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他出生于公元1369年,死于公元1415年,字大绅,是现在的江西吉水人。解缙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传说解缙从小就聪明过人,被人们称之为“神童”。在5岁时可以诵读文章;10岁时就能过目不忘,在12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并能万千明白其中的道理

  • 身份起起落落的公主:宜城公主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宜城刘德富最新消息,电影小公主原著结局,公主和王子

    唐朝宜城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二个女儿,本名李裳秋。她的一生有些坎坷,从君主到公主,再从公主到郡主,后来又被降为县主,最后又是公主。宜城公主的身份起落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父亲的原因。她的父亲唐中宗李显是两度在位的皇帝,因此作为女儿的宜城公主身份自然也跟随着父亲起起落落。图片来源于网络宜城公

  • 中国古代最勤奋帝王雍正:厉行威猛治国的方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最勤奋的帝王,雍正是最勤勉的皇帝,雍正有多勤奋

    雍正在位13年,锐意拓新,革旧除弊,从多方面奠定了所谓康乾盛世的基础。但是,其厉行威猛治国的方针,导致朝野怨怼积累,有关他的各种传言也不绝于耳。网络配图一、“雍正夺嫡”与“秘密建储”。“雍正夺嫡”,是与“太后下嫁”、“顺治出家”、“乾隆身世”并列的清初四大疑案之一。康熙两立两废皇太子,储位虚悬,给诸

  • 洪武年间影响深远的一件大案:蓝玉党案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侯贵平案件的真相,百家争鸣的深远影响,朱胜忠真实结局

    北方元朝残存势力和南方的倭寇是明王朝的心腹大患,同时也是罗织罪名的有力工具。“蓝玉案”是“胡惟庸案”的继续,在“胡蓝党案”中,很多人被冠以“通倭通虏”的罪名,含冤而死。蓝玉党案共计诛杀了二万人,是洪武年间影响深远的一件大案。吕景琳先生曾发表《蓝玉党案考》一文,认为此案“是完完全全的一个假案,不但牵连

  • 他是一国之君为何会不慎掉入厕所被淹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掉入旱厕,历史上掉进粪坑淹死的皇帝,掉进粪坑淹死的国君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皇帝的死法非常奇(bei)葩(cui)。比如:被活活饿死的齐桓公和赵武灵王,被婢女用被子活活憋死的晋孝武帝司马曜。但是还有一位皇帝死的更奇葩,他是因为不小心掉到厕所被屎溺淹死的。这位悲催的皇帝就是晋景公姬獳。网络配图可能有些人对晋景公不是特别了解,

  • 揭秘岳飞的沥泉神矛是如何再次回到江中?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霸王枪,岳飞收复的失地,宋江和卢俊义攻克了哪些关隘城池

    沥泉神矛,据说是大蛇的舌芯所化,因此含有剧毒,如果有人被刺中,基本就要去见阎王爷了。岳飞当年手握神矛,一路冲向金国黄龙府,不料朝廷紧急召回,回来时乘船过长江,偶遇一只巨鱼,局鱼掀起大浪,岳飞见状,手持神矛用力远远刺去,大鱼身受重伤,带着神矛沉入江底。网络配图明朝,有渔民打捞到巨鱼的骨架,同时也发现了

  • 反其道而行之:道光帝选择储君的规则很另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反其道而行之的精髓,帝王之道是什么意思,我多阴谋

    清朝自雍正以后的皇位继承制度,是所谓的“秘密建储制”,即在老皇帝还活着的时候,秘密定下储君人选,写好密诏,藏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背后,等到老皇帝翘了辫子,再由辅政大臣当众打开密诏宣读。此法一向为史家所称道,说它既让诸皇子有盼头,又弄不清到底是谁,及到宣布,想要造反也晚了,因此免除了困扰康熙多年的

  • 光绪宠妃珍妃死亡之谜:是否真的是投井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出狱后,第一个出门探访的人就是末代进士商衍瀛(右),商此时已卧病在床,他说:“皇帝,我跟着您走。”溥仪忙说:我们都跟着毛主席走。不久,商衍瀛辞世。(注:本图是媒体第一次公布商衍瀛的照片。)珍妃被贬或与变法无关网络配图庚子年间八国联军逼近京城,慈禧研究西逃路线,到了乐寿堂后边。商议中,她让太监的二

  • 探秘:隋炀帝杨广最喜欢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炀帝杨广是哪里人,隋炀帝喜欢的女人,杨广怕老婆

    导读: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昏君与好色君王,尤其是登基为帝后镇日沉迷女色,后宫中搜罗的美女环肥燕瘦各具特色,各种群芳争奇斗艳,风流猎艳的韵事在正史野史乃至民间传说里都是数不胜数,那么杨广究竟有哪些宠妃呢?《隋书》《南史》等史书中明确记载杨广喜欢过的女人至少有5个:萧后、崔氏女、陈婤

  • 袁绍坐视曹刘争徐州:为什么他会作壁上观?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刘是谁,袁绍手下的谋士谁的建议是对的,张苞战马被谁射中翻下落地

    演义第二十四回,在平定京城的董承之乱后,曹操准备继续统一的步伐。郭嘉对北方的另外两股势力,袁绍和刘备做了一个简单而明了的分析。郭嘉认为:“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士各相妒忌,不足忧也。刘备新整军兵,众心未服,丞相引兵东征,一战可定矣。”。此前不久,刘备还在曹操帐下,因袁术骚扰徐州,守将车胄求救。刘备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