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涓死后,他的头颅为何在齐国?真相是什么?

庞涓死后,他的头颅为何在齐国?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511 更新时间:2024/1/23 8:09:24

庞涓死后,为什么头颅留在了在齐国?其实,“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是,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

怎么才能百战百胜?如果让孙膑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变幻多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切诡谋都是围绕着声东击西服务的。

公元前353年,魏赵之战已进行到白热化,此时,齐威王决定站在赵国这边。齐威王打算让孙膑会会魏军,便想将其任命为主将。谁知,孙膑非常有自知之明地说道:“大王,我是个残疾人,如果,担任主帅恐怕难以服众,还是让德高望重的田大人统帅三军吧。”

齐威王表示认同,便将田忌任命为主将,孙膑担任军师出谋划策。田忌对孙膑说:“老弟,魏赵两国已经打了一年了,我们的动作可得快点,再慢几天没准邯郸就沦陷了。”孙膑则说:“大哥,这时两军正打得火热,如果我们插手,势必会两败俱伤。不如,我们避其锋芒,声东击西进攻魏国,攻其不备,岂不美哉?”

此时,魏军主力皆在邯郸战场上,国内留守的尽是些老弱病残,如果,齐军直插魏国老巢,魏军势必回防,赵国之危可解。田忌深表认同,立即将大军派往大梁。此时庞涓在邯郸大占上风,突然听说后院起火,连忙调兵回国救援。当魏军主力抵达桂陵时,被孙膑安插在此地的伏兵杀得丢盔弃甲,魏军损失惨重。

魏军元气大伤,十几年不敢轻举妄动。公元前341年,已恢复国力的魏国再次挑起战火,由庞涓率领十万魏军远征韩国。

此时,韩王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找孙膑拿主意,孙膑说道:“大王,此时韩国和魏国刚刚开战,魏军势头正盛,如果,我们草率进攻,不就像是在替韩国挡刀子一样吗?我们不妨静观其变,先通知韩国我们会救援,坚定韩军的信心,随,后等双方的消耗战打得差不多时,我们再来蹚浑水。届时,不但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取胜,还能收获美名。”

于是,齐威王派使者通知韩国:“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韩国仗着有齐威王撑腰,与魏军奋力作战,连吃了五场败仗。这时韩王已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再次遣使造访齐国,并许诺如果援军赶到,今后韩国愿以齐国马首是瞻,齐威王这才派出田忌孙膑。两人心照不宣,仍套用围魏救赵的法子,直接偷袭大梁。庞涓听说后院再度起火,连忙撤军回防。

魏国在十几年前吃了大亏,如今,见齐军再度来袭,魏王怒不可遏,号召全国所有武装力量与齐国决一死战。听说这次魏军要动真格的,孙膑对田忌说道:“魏国民风彪悍,魏军瞧不起齐人,觉得齐人是一群胆小怕事的家伙。我们作为指挥官,必须顺着敌人的思维,引导他们走歪路。庞涓与小弟师出同门,学的是一路兵法,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设下陷阱等他来钻。”

就这样,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立马安营挖灶,起初每天挖十万个灶,后来,缩减为五万个,最后,又缩减成两万个。魏国的探子将这一情报汇报给庞涓,庞涓大喜道:“原来齐国人果然是废物,才来到魏国几天,便自损过半。此时不痛打落水狗,更待何时?”为了收割齐军,庞涓亲率一队骑兵精锐追击。

庞涓追击途中来到一处深谷,谷道狭窄异常。庞涓不以为然,仍让士兵依次通过,谁知在山谷中被齐军设下的路障所阻。庞涓来到路障前亲自查看,只见一根木头上清楚地刻着:“庞涓死此树下!”庞涓心道不妙,连忙下令撤退。可惜,为时已晚,早就埋伏在山谷两旁的齐军万箭齐发,魏军顿时乱作一团,一队齐兵则从魏军的来路掩杀过来,将庞涓的军队堵死在谷口中。

前有路障,后有追兵,庞涓自知必死,仰天长叹道:“没想到我竟栽在竖子的手上!”语毕,把刀自刎。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画面,孙膑来到师兄的尸体前,会说什么呢?没准他会忙不迭地浅饮薄酒,似笑非笑地说:“师兄啊,你借走我一双腿,却还了我一条命,你真是太够意思了,不愧是我的同门师兄!”

对于庞涓的下场,各类史料众说纷纭。

比如:在1972年山东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记载,早在公元前351年那场桂陵之战中,庞涓就已沦为孙膑的阶下囚。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后面的故事是否发生还是个未知数,毕竟,庞涓落到孙膑手里,能够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庞涓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将军路街道办事处将军头村东。庞涓因常年征韩伐赵、讨楚抗齐,致使树敌众多,以至于魏惠王下令厚葬不久,陵墓即被偷掘毁坏,暴尸荒野。因首级在齐国,孙膑为其在淄川留仙湖另立了碑文,保存至今。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膑为了设计除掉庞涓,他都用了什么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孙膑的文章。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打下了两个地方。但魏国一直想吞并卫国,现在赵国想来分一杯羹,魏国当然不答应,于是就派庞涓带兵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不是魏国的对手,向齐国和楚国求救。齐威王问大臣的意见,邹忌说不如不救,有个人叫段干朋说:“不救赵国对我们没

  • 宋理宗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带领南宋走向了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的朱厚照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历史上朱祁镇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宋理宗的父亲

    宋理宗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1234 年6月,宋军全子才所部在金朝降将的接应下,兵不血刃地进入汴京,并随即占领潼关。七月,又占领了没有设防的洛阳,历史上称之为“端平入洛”。蒙古得知宋军出兵抢地盘后,又立即出兵南下。“端平入洛”本来就是宋理宗君臣的军事投

  • 一代军事奇才,战国名将李牧之孙,连韩信都为之恐惧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名将排名,战国名将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李牧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战国名将李牧之孙李左车是什么实力,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战国末期诸侯国中最强大的秦国欲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横扫天下,不过六国之中也不乏有可以抵御强秦之良将,例如秦国攻灭赵国时遇到最大的阻碍: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李牧凭借其优秀的军事才能以及丰富的作战

  • 同治皇帝的后妃,敬懿皇贵妃在后宫的生活有多寂寞与孤苦?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悫惠皇贵妃,庄和皇贵妃,恪顺皇贵妃

    说到敬懿皇贵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除了孝哲毅皇后之外,同治皇帝还有四个妃子,在这四个妃子中,有一人无论是相貌身材,还是气质才干,都称得上是最佳,她就是敬懿皇贵妃。不过,敬懿皇贵妃的一生却非常孤苦。咸丰六年六月初一,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出生于北京安定门板

  • 高佳氏为什么能得到乾隆的喜爱?她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有多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最喜欢哪个皇子,乾隆最喜欢富察氏还是魏佳氏,乾隆最爱的四个女人是谁

    说到慧贤皇贵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清朝皇子在婚前或婚后,会被皇帝赐予数量不等的使女,这些使女其实就是服侍在皇子身边的丫鬟,她们大多数会被皇子纳为妾室。比如说雍正年间,雍正就曾赐予还是皇子的乾隆数量不等的使女,其中就有一名高氏女子。这名高氏女子是一名来

  • 安贵人为什么在雍正去世后三个月,被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甄嬛是怎么被打入冷宫的,康熙把容妃打入冷宫的原因,乾隆的哪个后妃打入冷宫

    说到安贵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说起雍正皇帝的后宫,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孝敬宪皇后、孝圣宪皇后(甄嬛原型)与敦肃皇贵妃等人,但一直以来,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个女人,她几乎是除了敦肃皇贵妃之外,雍正最宠爱的女人,但却因不明原因被乾隆打入冷宫,这个女人便是安贵人。

  • 盘点三国时期有才却无德的三位谋士,他们做了什么无德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最蠢的谋士,为什么三国后期没有人才了,三国第一谋士

    说到三国时期有才无德的名士,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战乱年代用人重才,对于德的要求往往是放第二位上。比如说战国时期的吴起,他有杀妻拜将的污点,还有贪图功名好色的毛病,但魏文帝听说他用兵比司马穰苴还厉害,就马上予以重用。还有那个陈平,有人说他和嫂嫂私通,不管

  • 他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最后下场非常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居功自傲下场凄惨的人,历史上下场最惨的十大忠臣,历史上没有好下场的忠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安禄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叛乱一直持续了八年,固然唐军获得了最终胜利,但也致使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安史之乱的两位罪魁祸首就是安禄山与史思明,安史之乱也由此而来。但这两位叛军首脑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结局竟然都是被自己的

  • 从默默无闻到权倾朝野的宦官,鱼朝恩凭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宦官专权的原因,为何明朝宦官没有唐朝厉害,臣视君如寇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鱼朝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何谓宦官?俗称"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得官员。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官宦则全由阉人担任。宦官自古以来名声就不是太好,扰乱朝政,干涉军务,屡见不鲜。比方说魏忠贤,男不男女不女,阴阳颠

  • 出身显赫的名将,最后却向安禄山跪地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忠嗣不死,安禄山不反,李林甫不死安禄山不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哥舒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唐盛世不仅有着华丽的外衣,同样有着一批批守护边关的将士,他们愿意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诸如高仙芝、封常清、郭子仪,李光弼等等,在这其中有一位名将叫哥舒翰的,一生戎马生涯,也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征讨吐蕃的战役中,一战成